“情境中创·游戏中悟”

2022-02-23 00:01马再盛
快乐学习报·教育周刊 2022年5期
关键词:游戏情境中班幼儿发展

马再盛

摘  要:幼儿分享行为不仅是幼儿亲社会性行为的重要表现,也是幼儿园社会领域课程的重要目标之一。本文主要研究在游戏情境中中班幼儿分享行为培养的教师指导,通过对观念和行为两方面的剖析,揭示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指导策略,有效指导幼儿的游戏活动朝着预期目标发展,最大可能的促进幼儿分享行为发展。

关键词:中班幼儿;分享行为;游戏情境;发展

中班的孩子已具有一定的是非辨别意识和基本的道德观念,而且有较强的模仿能力,通过创设情境让幼儿直接参与并加深情感体验,因此,在幼儿教育当中,游戏情境的设置对于幼儿教育活动开展有着促进性的作用。游戏的目的不仅仅在于让幼儿玩,而是在于引发、支持与促进幼儿的学习活动。通过环境的暗示,能强化幼儿对分享意识的认知,通过角色的扮演,不仅能产生分享行为,更能在潜移默化中体验分享带来的快乐。

一、有效的现状分析,为“分享行为”奠定基础

经过调研,中班幼儿的游戏活动中表演游戏、角色游戏、结构游戏是重中之重,因此本文的游戏情境涵盖三种常见游戏活动,分别是表演游戏、角色游戏以及结构游戏。不同游戏对幼儿分享行为发展的作用不同,不同游戏教师采用的指导方式也不同。角色情境游戏中幼儿通过日常生活的所见所闻,角色扮演,模仿有分享行为的成人,达到分享的目的;情境表演游戏中幼儿需要学习故事情节,帮助幼儿理解分享的意义;情境结构游戏中幼儿通过解决困难与冲突,做出与他人分享的行为,因此不同游戏中幼儿的不同表现影响着教师采用不同的指导方法。

分析不同游戏中教师对幼儿分享行为指导就需要调查教师在不同游戏中出现的分享行为指导次数,看教育实际中是否出现了有意义的指导行为。我在对本园5个中班的10个教师的观察记录中,教师在游戏中指导幼儿分享行为共出现65次,其中角色游戏中出现了36次,结构游戏中出现了18次,表演游戏中出现了11次。

因此,在研究中发现,教师对幼儿分享行为的指导多集中于角色游戏,表演游戏中的分享行为指导最少。分析原因有两点:一是中班幼儿对实物的分享较熟悉,在家庭或幼儿园教育中最常用的手段就是让幼儿与大家分享物品。二是教师比较容易观察到幼儿表现出的实物与角色的分享行为,指导时机易于把握,指导起来相对容易。对于过程与经验分享或情绪与态度分享往往隐藏在游戏的内部,需要教师更细致地观察游戏,更准确地把握指导时机。

二、丰富的游戏情境创设,为“分享行为”搭建支架平台

(一)表演中体验,引发情感共鸣,提升幼儿分享感知

表演游戏是指幼儿按照童话或故事中的情节扮演某一角色,用对话、独白、动作、表情等进行表演,再现文学作品内容的一种游戏形式。幼儿扮演的是故事当中的人物,这就需要幼儿在游戏前理解故事中主人公的分享行为,然后再创造性地展现故事内容。在表演游戏中,幼儿的分享共鸣主要是在对故事的演绎中得到体验的。

在表演区为孩子设置了许多适合孩子表演的游戏情境,有分享教育意义的《孔融让梨》《小熊请客》等,还有许多关于亲社会行为教育的小故事,如《三只小羊》《猫来了》《我们都是好孩子》。在寓意着分享教育的故事表演中,他们站在角色的角度去思考角色做出分享行为的处境和动机,从而帮助幼儿理解和内化分享的观念,直接体验到故事当中主人公的分享行为及分享之后带来的美好体验。那么在其他情境的表演过程中,只要教师用心指导,也能深化幼儿的分享体验。

(二)角色中模仿,感受亲社会行为,深化幼儿分享体验

角色游戏是幼儿依据自己的兴趣和意愿,借助模仿和想象,通过扮演角色,创造性地反映其生活环境、生活体验和生活感受的游戏。角色游戏与幼儿的社会生活密切联系,幼儿的角色扮演中时常带有他身边人的影子。比如,幼儿喜欢扮演爸爸妈妈宝宝,喜欢扮演老师,这些都是他们生活中最常见的最熟悉的人。因此,在角色游戏中模仿是幼儿重要的学习方式。

幼儿的模仿能力很强,如果老师、同伴和家长在幼儿面前表现出某種亲社会行为,那么他们做出亲社会行为的可能性会提高。所以在角色游戏中教师对幼儿分享行为的指导多可采用榜样示范的方法。

三、全面的合作引导,为“分享行为”提升主动意识

(一)教师尊重幼儿,善于抓住契机,渗透幼儿分享意识

幼儿园的一日活动以及各个环节都渗透着德育因素。老师应该成为一个有心人,善于体察孩子的感受,尊重和信任每一个孩子,从而培养幼儿的自尊和自信,并且保护和利用孩子的同情心,培养他们的分享行为。把身边可以利用的教育因素、教育契机有机的结合起来,善于发现资源、利用资源、创设资源,把身边发生的小事,通过游戏的方式渗透到教育环节中,关注细节,融会贯通,以获得幼儿分享行为的良好发展。

(二)合理运用评价,强化良好行为,巩固幼儿分享心理

对幼儿良好的行为给与肯定和鼓励,可以帮助幼儿对具体的行为要求有更深入的理解,也有助于将行为上升为更规范的行为。教师是幼儿的镜子,幼儿是老师的影子。幼儿对教师高度崇拜心理,使他们对教师的各种行为表现都能认真的模仿和学习,因此在培养幼儿分享行为的过程中,教师一定要注意自己的示范性影响。俗话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可见身教重于言教,教师的一言一行,都会潜移默化的影响和感染孩子。教师只有不断的加强自身修养,才能给幼儿以身示范的教育影响。

参考文献:

[1]教育部.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 2012.

[2]林玉萍.幼儿园区域活动指导手册. 2014.

[3]林菁.幼儿创造性游戏指导与实施.福建人民出版社.2013.

猜你喜欢
游戏情境中班幼儿发展
区域发展篇
情境导入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乐在读中
多元情境建构多彩英语课堂探究
中班幼儿攻击性行为的成因及解决对策
灵动指尖的艺术
图说共享发展
多维并举,激发“棋”趣
图说创新发展
教师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