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林
摘要:初中生是国家未来发展的主要力量,只有初中生真心热爱祖国并致力于回馈社会,才能在成长的道路上逐渐成为对社会建设和发展真正的有用的人,这就需要学生能够以史明鉴。在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使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积极作用,基于此,本文通过对初中历史教学中渗透家国情怀教育的路径进行了详细的研究,以往提高初中历史的育人水平提供参考。
关键词:初中历史;课堂教学;家国情怀;实践路径
历史学科具备了人文学科特有的育人价值,对初中生情感教育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家国情怀培养,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个体终身全面发展,对构建和谐社会也有着积极的作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以当今社会要求为依据,以历史史实为基础,用正确的历史观对家国情怀进行详细的解读,通过对教材中的典型案例进行剖析,其目的在于为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家国情怀教育研究提供一些有用的参考,以便于更好地进行家国情怀教育活动的开展。通过启发学生正确理解家国情怀的意义,唤醒他们的家国情感,增强其民族归属感以及建设社会主义责任感。
一、科学制定教学目标,深入理解家国情怀
家国情怀的内涵虽然具有层次性,但其根源依旧在中华民族的人文精神,其非常重视中华民族的文化素养对时代的发展所带来的积极影响,同时也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不断深化。就目前而言,家国情怀也被赋予了新的时代内涵,其具有独特的人文精神是需要学生在掌握一定的历史知识上,深化和感悟中华民族所拥有的优良传统文化,进而达到情感上的认同。对此,初中历史教师应对家国情怀的内涵进行深入的剖析和理解,并结合当代初中生的学习和发展需求,科学制定初中历史教学中渗透家国情怀教育的目标。科学制定教育目标,不仅能为教学活动的开展指明方向,也能为课堂教学活动提供检验标准,进而促进初中历史教学效率的提高。一般情况下,初中历史教学中渗透家国情怀教育,可与情感教育相融合,因此,在设计教学方案时,教师应当充分考虑学生的情感发展,保证教学计划的可行性和操作性。除此之外,为充分發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在制定教学方案时,应当立足于学生的位置,增加师生之间的互动。在指定的过程中,教师不可以自身的标准认知去设定学生的标准。初中历史教学中渗透家国情怀教育,应当具有的层次性和系统性,因此所制定的教育目标能够引领初中教学活动的展开,时刻保证课堂教学朝着正确的方向展开。
二、完善历史教学评价体系,挖掘家国情怀元素
首先,初中历史教学资源中包含着大量的历史材料,如历史故事、图片、视频等等,因此需要教师全面整合这些教学资源并认真分析,以充分挖掘其中所蕴含的家国情怀教育元素。此外,教师还应根据本节课教学内容,科学引入优秀的历史作品,在教学中有效渗透家国情怀教育。常言道,文史不分家,教师在开展家国情怀教育的中,可与地理学科知识进行联系,分析古代各国的地理位置,以了解当时国家的经济发展以及军事发展。所以教师可以结合许多其他学科知识,以丰富家国情怀教育素材。其次,初中历史教学评价中加入家国情怀,其能够更好地促进学生思想感情的提高,增强他们对家国情怀的认知,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正确的人生价值追求等。教师应完善历史教学评价体系,积极开展学生自评和互评,发挥其主体性,不过多干涉学生评价活动,或否定学生自评和互评的结果。初中历史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评价时,发现学生存在家国情怀认知偏差,切勿直接指责或批评学生,而是借用评价科学引导他改正自己的认知偏差,使其能够发现自己的错误并及时改正。此外,为保证教学评级的全面性和科学性,教师必须理解每位学生的情感发展特点,积极与学生进行关于家国情怀方面的互动交流,尊重学生的个性,确保评价体系能够面向全体学生,以充分发挥其作用与功能。
三、利用多样教学方式,提高学生家国情怀素养
(一)运用典型案例
历史是包罗万象的,其中便包括一些非常鲜活的家国情怀教育案例,所以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渗透国家情怀教育时,可以运用一些具体的案例来达到教育目标。通过对历史教材的分析来看,几乎每一节课都有着较为经典的案例,它们均可以渗透家国情怀教育,或是在课堂总结中对学生的情感进行升华。例如,在讲“两汉的科技与文化”教师首先可以结合教学内容,与学生一同探讨一下“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初步发展”,使他们能够了解到两汉时期王朝实力的强盛。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通过引入一些具体的教学案例来有效渗透家国情怀,如教师可以分享司马迁、张仲景等人的事迹,通过这些经典人物的经典成就来激发学生内心的家国情怀,同时,教师可借此机会,倡导学生学习这些历史人物,努力学习,为国家建设做出贡献,进而实现家国情怀教育目标。
(二)引入信息技术
时代在前进,网络科学技术也在不断翻新,功能越来越多样,信息技术应用于初中历史教学中,不仅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五感来获取知识,也区别于传统单一的听课方式,信息技术将静态的文字知识具象化的功能更有利于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理解和记忆。整合现代信息技术应用于历史教学中,并不意味着教师可以完全依赖此,而是强调信息技术要服务于历史课堂,应用于历史教育,增强的课堂教学效果,重视学生的核心素养和家国情怀的培养。例如,在讲授“林则徐虎门销烟”时,教师就可运用大屏幕向学生首先播放一段《鸦片战争》的影视片段。这样做不仅可以渲染课堂学习氛围,设置凝重的历史情境;而且相较于传统口述教学的方式,更容易让学生体会到林则徐利用海水和石灰的化学反应来硝烟的方法,从而达到激发学生爱国主义情感和学习历史的兴趣。此外,教师还可以利用网络学习平台,来补充课堂教学内容、延续课堂教学,再者,在网络学习的环境中学生可以消除直面教师的恐惧,主动性也可得以充分发挥。例如,在平台上教师设置的一项作业:就林则徐虎门销烟的历史实践,谈谈对自己的感触。以此来引导学生学习林则徐为国为民的大义,进而联想到自身,应当努力学习,为国家发展奉献自己的力量,进而实现家国情怀教育目标。
(三)开展诗歌教学
诗歌作为我国传统文化中的一块瑰宝,是历史事件和现象的重要记录素材,它能够让后世人们从中见证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所不一样的社会情境,所以流传下来的文学作品的是还原当时社会生活现状和历史发展的关键。这些历史文学作品同样能够全面反映出当时的社会的种种现象,因此在展开历史课堂教学时,教师可以借助本节课教学内容相关的一些诗歌来开展,帮助学生了解本节课要学习的历史知识,也要引导学生学习历史诗歌的同时,掌握其中所蕴含的家国情怀,让学生能够在学习这些文学作品时,与作者产生情感上的共鸣,同时增强自己的社会责任感以及为国、为民的使命感。例如,在教学“海峡两岸”这部分知识时,教师在课堂教学展开前,收集这个时期不同的文学作家所写下的文学作品。如,在与学生就当时的两岸关系进行探讨时,就可以将《船票》这首诗,丰富课堂探讨的内容,帮助学生深刻感受到当时两岸人民的悲伤、无助情感,以及作者对当时形势的无奈。通过学习这首诗,学生可以从中感受到作者所表达的诗歌情感,深刻体会到当时两岸人民之间渴望统一的深刻思想,也会让学生发出强烈希望祖国早日统一的愿望的情绪,同时加强对国家的使命感,进而实现家国情怀教育目标。
(四)充分挖掘教材
所谓的家国情怀,就是指激发学生对历史事件的感悟,唤醒学生的自我意识,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最大化发挥自己的主体作用,自主进行对历史知识的探究,同时投入自己的情感进行思想提升。所以教师在进行历史教学时,一定要充分利用教学资源设计多样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根据历史教材主动进行探究、学习。教师要让学生从历史事件中感受历史人物,体会其爱国精神以及爱国情操。与此同时,教师在此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实现对学生思想政治的培养,以及历史学习综合能力的提高,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在历史知识学习中得到家国情怀的全面培养。例如,在教学“七七事变”这部分历史时,教师可以结合课本上的文字内容对学生进行家国情怀培养,如就课本上的具体文字描述进行全面探究,让学生更好地感受在当时国家危急存亡之际人民的痛不欲生,在阅读这些文字时有些学生就会发出慷慨激昂的吶喊。这种利用教材中的内容进行历史知识学习,帮助学生在阅读这些历史内容时,对当时人们的思想和现状感同身受,更加积极投身于历史知识的学习、探究之中,同时也明白了“无国无家”的道理,也坚定了要奉献自己的力量实现民族富强和人民幸福的决心,进而实现家国情怀教育目标。
(四)深入历史事件
初中历史知识的主要以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为主,所以在开展教学时,教师要让学生深入到历史事件的学习中,让学生从探究这些历史事件中学习到不同的思想感情,同时在这些历史事件中也会发现不同的历史人物。这些历史人物均会给学生带来不一样的震撼,教师在教学这些历史人物时,也要有意识地帮助学生发现人物性格特点,进而在他们身上加深交过情怀的认识。最后,教师引导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提高自己的历史和核心素养,促使学生具备充分的家国情怀,进而在国家发展中主动奉献自己的力量。例如,在教授“岳飞抗金”这部分知识时,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发掘岳飞的性格特点,对学生开展家国情怀教育。如岳飞在抗金斗争中表现出大义凛然、视死如归、浩气英风等英雄气节,在保家卫国中的爱国精神,也是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岳飞抗金故事的学习,加深家国情怀的感悟,进而达到家国情怀教育目标的全面实现。
四、结语
总而言之,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渗透家国情怀的教育,能够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养,在潜移默化的熏陶中,增加民族自豪感、认同感,进而激发学生努力学习,实现自我全面发展,为社会主义事业献出自己的力量!
参考文献:
[1]赵霞.高中历史教学中家国情怀的渗透策略[J].试题与研究,2021(36):97-98.
[2]周也桐.巧用历史人物进行高中历史教学——以曾国藩为例[J].林区教学,2021(12):67-70.
[3]宋炜熙,胡琦,肖玉洁,田莎.家国情怀融入中医临床课教学的探索与研究[J].卫生职业教育,2021,39(23):77-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