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雪松,李文文,王 蕾
(华侨大学1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2新闻与传播学院;3马克思主义学院,福建 厦门 361021)
2020年5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给北京科技大学全体巴基斯坦留学生回信时说到:“中国欢迎各国优秀青年来华学习深造,也希望大家多了解中国、多向世界讲讲你们所看到的中国,多同中国青年交流,同世界各国青年一道,携手为促进民心相通、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力量”。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不断推进,越来越多沿岸国家的学子赴华求学,但随着来华留学生的国家数和人数日益增加,越来越多的跨文化适应问题凸显出来。跨文化适应是两种及两种以上的文化在进行交流的过程中,个体对文化认同、社会心理、宗教习惯等方面产生的多方面变化,这种变化是人们在固有的文化认知基础上,对新环境下的文化进行适应与融合的情况。[1]现代的跨文化适应多指个体离开固有文化环境,与新文化进行接触,在接触的过程中不断适应与学习,直至融入新文化的过程。当固有文化与新文化产生差异时,个体对新环境中的文化感到陌生,产生不适,而留学生对新文化适应较多体现在对社会环境、文化与学业三个方面。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不断深入,沿线国家从贸易往来扩展至文化教育领域,来华留学生在学习生活的过程中,由于各国在环境、习俗、宗教、语言等方面都存在明显的差异,这给来华留学生在中国的生活带来了严峻的挑战。[2]本文对福建省高校的来华留学生展开调查,探寻来华留学生在中国的生活中由跨文化引发的困境,并对其展开针对性的解决,这为更好地促进来华留学生的跨文化适应有着重要意义。
以福建省高校中“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来华留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共回收有效问卷162份,并分析当下来华留学生在华生活的基本现状。调查问卷主要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为来华留学生的基本情况调查,其中包括性别、生源、来华时间、第一语言、文化背景。第二部分为来华留学生的跨文化适应调查,包括文化适应、环境适应、学业适应。
参与调查的来华留学生中男性有56人,占34.6%,女性有106人,占65.4%。从学生生源来看,来华的留学生较多是来自“一带一路”沿线的66个国家,生源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通过数据统计发现,有120人来自东南亚地区,占74.1%,其中以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缅甸等国家为主;其次,有28人来自非洲地区占17.3%,其中以安哥拉国家为主;其余也有少部分来自土库曼斯坦等其他地区。从来华时间看,有97名来华留学生在中国生活不到一年,占59.9%;有19人在中国有1至2年经历,占11.7%,有11人在中国有2至3年经历,占6.8%;在中国有4年以上经历的有35人,占21.5%。从教育水平看,来华留学生中本科生有154人,占95.1%,硕士生有2人,占1.2%,其他6人,占3.7%。
良好的语言沟通是来华留学生跨文化适应首要解决的问题,经过调查发现,来华留学生中,以汉语为第一语言的有78人,占调查人数的48.1%;以英语为第一语言的有4人,占2.5%;以本国语言为第一语言的有80人,占49.4%,其中较多以葡萄牙语为主。来华的留学生在语言环境上存在较大差异,有50.7%的学生没有汉语基础。在文化背景方面,调查发现,福建省高校的来华留学生中,有65人的直系亲属中具有中国背景,占调查人数的40.1%;有97人的直系亲属中没有中国背景,占调查人数的59.9%。说明有一半以上的来华留学生对中华文化较为模糊,对中国的生活环境较为陌生。
从文化适应、环境适应、学业适应三个维度对来华留学生的跨文化适应进行实证分析,各维度均有五个选项,其中5代表非常同意、4代表同意、3代 表 一 般、2代 表 不 同 意、1代 表 非 常 不同意。
对来华留学生的文化适应调查中包括饮食、语言表达、历史、文化传播与认同程度等方面。对各题项进行平均值计算,发现最小值均为1,表示非常不同意,最大值均为5,表示非常同意,说明此次的受测样本中来华留学生对文化适应的程度涵盖了各个不同层次,覆盖范围较广。饮食方面,样本平均值为4.09,标准差为0.925。说明来华留学生在饮食方面的适应程度普遍存在一般适应与非常适应的程度之间,来华留学生在日常饮食上适应程度较高。语言表达方面,样本平均值为4.32,标准差为0.793。说明在语言表达方面,来华留学生普遍能够正常地进行日常语言交流,能够理解他人表达的含义。历史文化方面,样本平均值为3.87,标准差为0.94。来华留学生在文化环境适应中的历史文化维度适应度较低,说明有部分来华留学生对中国历史文化的接受中存在一定程度的困难。在文化接受方面,样本的平均值为3.84,标准差为1.02。说明来华留学生中有部分学生对中华文化的接受程度较低,不能很好地理解中华文化。文化传播方面,样本的平均值为3.84,标准差为1.02。说明来华留学生对传播中华文化方面处于一般的程度,并存在较大偏差,未能很好地向世界传播中华文化。
表1 文化适应调查结果均值分析
对来华留学生的环境适应调查中包含日常沟通、社会参与、法律规范、风俗习惯、住宿条件、宗教信仰、环境安全感等方面。在日常沟通与理解方面,样本的平均值为3.69,标准差为0.9,说明有部分留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认为语言沟通不顺畅。环境安全感方面,样本的平均值为3.9,标准差为0.93,说明有部分留学生会对周围环境是否安全有一定的顾虑。社会参与方面,样本的平均值为3.84,标准差为0.97,表明大部分来华留学生能够积极参与社会互动,但仍有部分留学生的社会参与度不高。法律规范方面,样本的平均值为4.47,标准差为0.78,说明来华留学生普遍接受中国的法律法规,能够遵守中国的制度。风俗习惯方面,样本的平均值为3.94,标准差为0.94,说明在来华的留学生中大部分学生能够适应中国的风俗文化,但这种适应程度仅存在于一般适应的程度,离非常适应还存在一定差距。人际交往方面,样本的平均值为3.22,标准差为1.10,来华留学生在人际交往方面的程度较低,说明他们在中国的人际交往方面存在困难。宗教信仰方面,样本的平均值为3.87,标准差为0.92,说明我国尊重来华留学生的宗教信仰,让他们在这方面感到比较适应。住宿条件方面,样本的平均值为3.5,标准差为1.00,说明来华留学生在高校提供的住宿方面比较适应,但其中的标准差较高,这或许与各个高校的住宿环境差异有关。
表2 社会环境适应调查结果均值分析
对来华留学生的学业适应调查中包含学习任务、学习状况、学业规划及目标、课堂互动、教学模式等方面。学习任务方面,样本的平均值为3.91,标准差为1,说明来华留学生大部分能够完成学习任务,但标准差较大也说明有部分留学生在完成课程作业与任务方面存在困难。学习状况方面,样本的平均值为3.52,标准差为1.05,说明大部分留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情况比较满意,但也有部分学生在学习中存在困难,不满意当前的学习状况。学业规划与目标方面,样本的平均值为3.72,标准差为1.02,说明部分学生对自己的学业有规划,但由于标准差较高,说明有些学生对学业规划与目标较为模糊,需要老师的帮助与指导。课堂互动方面,样本的平均值为3.84,标准差为0.97。说明大部分的留学生在课堂互动方面处于一般水平,学生参与课堂互动的积极性有待提高。教学模式方面,样本的平均值为4.04,标准差为0.9,说明部分留学生较为适应中国的教学模式,但对于完全适应还有差距。
表3 学业适应调查结果均值分析
最后,从文化环境适应整体来看,发现来华留学生的文化适应选项均值为4.13,标准差为0.72,说明来华留学生在文化适应方面较为认同,但仍存在部分来华留学生对文化不适应的情况。环境适应方面,发现总体平均值为3.81,标准差为0.72,来华留学生总体呈现一般适应的情况,说明有部分来华留学生在环境适应方面存在困境。对学业适应方面,发现总体平均值为3.88,标准差为0.78,在学业适应方面来华留学生总体呈现一般适应的情况,说明有部分来华留学生在学业适应方面存在问题。
表4 跨文化适应调查结果均值分析
文化蕴含了某一地域环境中相同的生活习俗、沟通方式与思维方式,是人与人之间交流互动的前提,这也使得每种文化都具有其独特的意义。也正是因为各地区在文化环境方面的独特性,与其他文化有所不同,因此常常使得来华留学生产生跨文化适应问题。通过对福建省高校中的来华留学生的情况调查发现,学生对中华文化的适应程度普遍呈现出较为适应的情况,但其中也反映出部分学生在语言沟通、宗教习俗、人际交往、社会价值观、教育模式等方面存在困难。
每个来华留学生都携带着本国的民族文化与风俗习惯,不同的语言、不同的宗教、不同的生活方式都给他们的新生活带来了巨大的挑战。语言是来华留学生进入异域环境中面对的首要问题,目前来华学习的留学生主要以本国语言为第一语言,其中主要以葡萄牙语为主。尽管他们来华之前均通过了汉语水平测试,但大部分学生的水平仅仅处于初级阶段,在实际生活中的日常表达存在困难,在学习和理解上,尤其对成语、诗文以及蕴含中华文化的经典名著上显得更为吃力。另外,由于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学生在语言表达方式上也存在明显差异,这也极易产生跨文化语言交流障碍。这些因素都会使来华留学生在与人交流时会出现紧张与恐惧。
此外,宗教风俗也是来华留学生在异域环境中面临的一大难题。[3]来华留学生若仍按照本国的宗教风俗行事时,难免会显得格格不入,容易招致周围人异样的眼光。在调查中还发现,来华留学生中大部分是来自东南亚地区的学生,他们的宗教色彩较为浓厚,大部分来华留学生都有自己的宗教信仰,这在一定程度上容易引起来华留学生的宗教文化隔阂。然而,适应新环境的风俗习惯不是一蹴而就的,当对于某些习俗与本国风俗产生较大矛盾时,不少来华留学生会出现拒绝接受的情形。来华留学生在不同的政治、经济、文化、宗教、生态等差异性环境中生活,产生了不同的语言、习惯、人际关系、交往模式等。当他们接触与其原来生活状况不同的场域时,就会产生认知不协调,表现出紧张、震撼、窘迫、无助等状态,形成不同层次的心理压力。[4]14
“人是社会性和政治性的动物”,[5]5个体与个体、群体与群体之间的互动与交际是构成社会性的主要因素,人与人之间的双向互动与信息交流构成了社会的各类场域。[6]交流是人在世界上最重要的作用,无论是人体的生理需求还是精神需要,人际交往的信息互动是为以“跨”而“达”文化适应的重要基石,也是不可泯灭的跨文化向度。
来华留学生自身的认知习惯与中国的生活环境存在着明显差异,在脱离家人与朋友的亲密社交圈后,这些差异往往会给他们造成不同程度的心理压力,产生孤独、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使来华留学生与周围环境的传播互动越来越少,阻碍其进行社会化发展。在对来华留学生的社会环境适应调查中发现,不少来华留学生在人际交往方面存在着无法融入团体、与中国同学交流少、活动少、性格孤僻且无共同话题等问题。
“学业休克”是来华留学生在本国与学习国教育上的差异而造成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迷茫、挫折、焦虑等感受。[4]14这种文化休克通常与学习环境、学业评价、教师的授课方式、老师、学习风格等相关。“学业休克”现象已成为来华留学生在学习与学业问题上普遍存在的问题。
在“一带一路”倡议深入实施的过程中,我国留学生生源呈现多元化。完成学业、提升学历是留学生来华深造的主要原因。但由于各国教育体系程度不同,语言、知识储备方面存在一定差异,来华留学生生源质量不齐,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各异,导致他们的基础知识水平也存在差异,加之语言的不通,常常出现听不懂课堂内容的情况,容易形成“听不懂就不听,不听就更不懂”的闭合循环,以至于出现逃课、请假等消极行为。另外由于教育模式与培养模式的差异,来华留学生在授课方式、学习方法、评估体制上都出现了不适应的情况,课程作业不能按时完成,与老师沟通不及时,给来华留学生造成了很大的压力。因此,在多种压力下部分来华留学生学习成绩不理想,出现自我怀疑、自我否定的情况。
随着留学生跨文化适应问题越来越重视,呈现出的表征主要为因文化环境差异产生的心理压力,社会价值观与人际关系的冲突造成与社会的脱轨,高校教学模式的差异引发的学业休克。为更好地提升来华留学生的文化适应能力,缓解来华留学生的生活困境,可以采取以下解决方案。
来华留学生来自不同的国家和地区,在宗教习俗、文化背景、语言文字等方面都存在着明显的差异,面对陌生的新环境,来华留学生难免会出现各种情况的心理不适,常常出现焦虑、敏感、不安等负面情绪,来华留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势必要引起重视。由于来华留学生均来自不同的地区,因此每个人的心理状况还有所差异,这就需要高校搭建一套完备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首先,根据来华留学生数量组建一批高素质辅导员队伍。高校对来华留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要充分尊重每一位学生存在的个体差异,通过走访或约谈等多种方式密切关注来华留学生的学习生活情况,主动了解来华留学生在学习生活方面存在的问题,并引导学生采用积极正确的方式解决。其次,定期对来华留学生辅导员展开心理健康教育培训。对来华留学生辅导员进行心理健康培训,提升对来华留学生不良情绪的觉察能力和疏导能力,及时发现有心理问题的学生,并对此进行引导和帮助,防止来华留学生因心理问题而引起突发事件,造成不良后果。与此同时,要加强辅导员对留学生国家的宗教习俗与政策法规的了解,理解他们的心理压力,从而促进与来华留学生之间的有效沟通。最后,配备专业的来华留学生心理咨询室。当下各个高校均建有学生心理咨询中心,但针对来华留学生设立的心理咨询室较少。近年来随着来华留学生人数逐渐增多,配备相应的心理咨询室也是必要的。安排具有双语能力和经验丰富的心理咨询师,使来华留学生能够不惧语言障碍,将自己存在的问题及时与专业人员进行沟通,做好来华留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服务。
寻求社会支持是个人感知除自身以外的支持与帮助,是社会上处于弱势群体当中存在的社会行为。[7]虽然来华留学生人数逐渐增多,但在高校中,来华留学生仍然属于少数群体,这就导致他们得到的社会支持远远不足,长此以往,来华留学生不愿与当地人交流,沟通能力下降,容易引起来华留学生对跨文化产生的心理不适,造成与东道国的社会脱节。校园是来华留学生在华生活的主要环境,从校园出发构建来华留学生的社会支持网络对他们适应跨文化心理具有重要作用。
留学生来华学习,由于环境的变化,使其脱离了原本的社会支持网,难以为他们提供良好的社会支持,因此需要为来华留学生重新构建社会支持网络,形成由内向外的建构格局。[8]对内,来华留学生主要生活在校园中,而国内大学生是来华留学生社会支持网络中的重要一环,相同的兴趣爱好能够打破宗教文化的隔阂,共属的学生身份也更容易形成信任关系。高校要积极推动国内大学生与来华留学生的交流合作,形成互助小组,主动帮助来华留学生在学习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创办文化交流活动,汇聚来自不同国家的学生进行文化交流,各自介绍本国的宗教信仰或风俗缘由,与来华留学生共同学习、建立友谊,有助于来华留学生更快地适应中国的跨文化环境。对外,学校可以与社会上的团体组织进行合作,例如带领来华留学生参观当地红色文化基地,让他们身临其境地感受中国革命文化,或是带领来华留学生参与春节、端午节等中国传统节日,通过亲身参与包饺子、写春联、赛龙舟等节日文化,积极引导来华留学生与当地人民的互动与交流,感受人民的热情,拉近来华留学生与中国的距离,使其近距离感受风俗民情和中国文化,提升来华留学生的文化适应能力。
由于来华留学生入学时存在基础知识与学习程度上的差异,加之在学习方法和教学模式上也与本国教育有所不同,部分来华留学生在完成学业任务中显得力不从心。学业适应是一个持续而不间断的行进过程,为了让更多来华留学生缓解学业压力,需要高校在不同方面给予应对措施。高校要善于根据本校来华留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制定教学方案与教学目标。一是设立留学生教学改革试点院系,实行“分类通识教育+宽口径专业教育+个性化创新创业教育”有机融合的培养模式,构建学校——学院——学科——专业四级课程平台,探索境内外学生分中有融、合中有别的多元化融合教育模式,提升留学生来校后的学习适应力;二是从教育水平和语言能力等方面对学生展开分阶段、分层次的人才培养,开设境外生专班,建立多元的人才培养方案,[2]根据学生能力与个体特质设置课程内容与课程标准,开设留学生基础课预习班或提前班,防止因学生基础不足而导致的教学断层;三是在教学形式上,避免教师单向传授、学生被动接受的灌输式教学,高校应结合来华留学生个体性质与心理特征,编写针对来华留学生的专门教材,探索翻转课堂、互动体验、中外比较等教学方式,线上加强理论内容预习、线下加强互动交流、主题研讨、小组讨论、案例分析、实地调研,充分利用新媒体技术,开展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升教学效果和学生满意度,任课教师也可获得及时的教学反馈,形成良性互动;四是推进学业评价改革,针对留学生学习特点和性格特征,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业评价观,坚持终结性考核与过程性考核并重,倾向过程性考核,同时坚持评价反馈,持续改进教学,最终构建科学的学业评价体系。在评价改革基础上,依托“学业导师、朋辈帮扶”“境内外一帮一”“学业咨询室”等帮扶措施,全方位提升留学生的毕业率和就业竞争力。
来华留学生进入高校后,接触最多的是留学生辅导员,辅导员角色及其工作在留学生跨文化适应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一是强化趋同化管理,促进境内外学生融合。高校辅导员在管理认知层面上需转变理念,应从原先的隔离管理到逐步趋同管理,推动留学生和境内学生接触和交往,加强中国学生对来华留学生的身份认同和接纳,从而促进校园多元文化的融合,提升来华留学生的社会文化适应力,尊重来华留学生的宗教信仰与文化习俗;二是开展辅导员工作室建设,提升服务留学生能力。重点建设“留学生涯”工作室、跨文化心理适应工作室、学业帮扶等方面的专项工作室,开展个体生涯咨询、心理咨询、团体辅导、素质拓展等活动,实现对来华留学生心理适应和社会文化适应的支持。同时依托辅导员工作室平台,开展针对留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辅导、专项培训、主题沙龙,帮助留学生了解中国文化和价值理念,认识中外文化差异,以更加开放包容的心态客观看待差异,并在差异中实现跨文化适应;三是提供平台,开展多样化的实践活动。积极组织留学生参加“中国传统文化主题活动”“留学生朗诵大赛”“讲好中国故事”等活动,丰富来华留学生日常生活。定期开展以了解中国及中国优秀文化为目的的“境外生文化之旅”,让留学生走进中国名胜古迹、红色文化基地,从而更好地了解中国,传播中华文化;四是加强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帮助留学生更好地认识自己,将个体与整体结合,开展个人职业生涯规划,提升自我决策能力。积极共建实习实践基地,让来华留学生提升就业竞争力,圆就业创业之梦。
“一带一路,教育先行”。在全球文化差异背景下,在“一带一路”教育共建的趋势下,高校留学生教育要做到消除文化障碍与文化隔阂,提升来华留学生的跨文化适应能力,不断推动教育的对外交流,不断促进各文化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相互认同,逐步提升我国国际教育水平,使中华优秀文化更好地走向世界,提升国际传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