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分工理论研究

2022-02-22 05:23张晓玉
经济师 2022年1期
关键词:德意志意识形态现实意义

摘 要:随着时代的进步,经济发展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的分工理论辩证地看待社会分工对经济发展的双重影响,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德意志意识形态》标志着马克思恩格斯新哲学的诞生,即唯物史观的形成。分工理论是马克思、恩格斯唯物史观中具有代表性的重要论题。文章以分工思想的理论来源为依据,深入发掘马恩分工理论的发展历程,从而得出分工理论对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形成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德意志意识形态 分工理论 现实意义

中图分类号:F240;A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22)01-241-02

《德意志意识形态》这部著作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共同完成的,其内容丰富严谨,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在这部著作中,马克思、恩格斯第一次系统地阐述了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即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揭示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其中,分工理论是《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的重要理论,马克思、恩格斯从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出发,重点考察了分工的产生、分工的发展以及分工与人类社会的矛盾运动。由此得出一个重要结论:消灭分工,实现共产主义。

一、《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分工思想的理论基础

(一)直接的理论来源:以色诺芬和柏拉图为代表的社会分工理论

1.色诺芬的社会分工理论。在西方社会早期,色诺芬首次提出了分工理论,关于分工理论色诺芬认为:“一个人不可能精通一切技艺,所以劳动分工是必要的。”[1]可以看出色诺芬的分工理论表现为一种专门化具体化模式。他认为分工的发展程度与市场规模的大小密切相关,随着市场规模的不断扩大,分工的专业化使得个人只需要掌握较少的劳动技能就可以满足自身的生存需要,同时这也大大提高了生产产品的劳动效率以及劳动者技能的熟练度,大大促进了产品使用价值的提升,使得商品市场迅速发展起来。可见色诺芬通过对市场规模的分析所得出的分工理论在社会发展中具有巨大的影响,为现代化分工体系的建立奠定了重要基础。马克思正是受到了色诺芬分工理论的启发,开始注重市场与分工之间的关系。

2.柏拉图的社会分工理论。古希腊著名哲学家柏拉图继承了色诺芬的分工思想,从哲学角度深层次的阐述了分工理论。柏拉图根据人的个人能力和自身的特质进行社会分工,每个人根据个人的不同本性获得适合自身发展的职业,充分发挥个人的最大潜能,提高工作效率,促进社会不断向前发展。但实际上柏拉图的社会分工只是一种职业分工,这也由此划分了各个不同的社会等级,产生了由分工所带来的社会矛盾。柏拉图并没有从分工的根源去理解人类社会历史的客观规律,仅仅只把分工当作维护理想化城邦制度的统治工具。马克思正是看到了柏拉图分工思想的弊端从而受到影响,注重从社会分工的根源出发去解决社会所面临的矛盾,并以分工为起点去考察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规律。

(二)丰富的理论奠基:以亚当·斯密为代表的古典经济学分工理论

古典经济学家们关于分工的系统论述为马克思和恩格斯分工范畴的研究奠定了丰富的理论基础。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亚当·斯密的分工思想。亚当·斯密对分工的重视主要体现在其著作《国富论》中,在这本著作中,斯密以分工作为研究经济学的开端,主要从三方面阐述了分工理论。首先关于分工的起源,斯密认为分工的动力在于人的利益之心,人们在经济生活中为了维持生存需要通过生产交换,贸易往来追求自身利益的发展由此产生了分工。其次斯密认为分工是社会生产力迅速发展的重要动力。在分工的基础上劳动者确定了自己的工作范围,减少了频繁换工作的时间并且自身的劳动技能越来越专业化熟练化,从而大大提高劳动者的生产效率。同时大机器的运作也需要分工协作才能充分发挥生产商品的作用,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最后斯密也看到了分工对社会所带来的消极影响。斯密认为分工长期地使劳动者重复单一的工作,固定在某个位置循环工作,成为了孤立的部分,丧失了整体联系以及主体能动性,人们变得麻木无知,缺乏努力奋斗的斗志和动力,社会发展变得萎靡消极。在马克思看来,以亚当·斯密为代表的古典经济学家们只是揭示出分工所带给社会的消极作用以及种种表象,却没有真正解决问题。因此,马克思批判地继承了亚当·斯密从经济学角度阐述的分工思想,并对其进行了超越,推陈出新地从社会分工对历史发展及现实的人的角度研究分工理論,系统地阐述了分工产生的根源、实质以及如何发展和消灭分工。

二、《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分工思想的主要内容

(一)分工的产生

在现代意义上,社会分工是指劳动者为了适应生产力发展而进行的劳动行为,每个人分别在某个相互联系的整体中从事着不同的工作。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恩格斯从唯物史观的角度对社会分工进行了系统的阐述。马克思、恩格斯认为分工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旧式分工,旧式分工是由自然分工和社会分工两部分构成。自然分工是人类分工的起点,它出现在原始社会,是一种简单的分工形式,是按照性别和年龄的差别所形成的生理分工,例如男子从事捕猎打鱼,妇女从事纺织及料理家务。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自然分工不能在大范围内和多样化的劳动中发挥作用,逐渐失去了其作用,可见自然分工并非是真正意义的分工。社会分工才算真正意义上的分工,是指在自然分工的基础上,人类从事社会化专业化的生产活动并且贯穿人类社会始终的表现形式。在这一阶段,马克思认为劳动者从事的分工是被动的,不是出于自由的选择,人自身的劳动对劳动者来说成为了压迫和奴役人的客观力量,同人自身本性对立着。由此可以看出在旧式分工的状态下,社会分工表现为一种异化劳动以及限制人自身全面发展的形式,成为了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高度而又表现为发展不足的产物,注定随着历史不断向前发展而消亡。

第二阶段是新式分工。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认为,新式分工是指分工只有从物质劳动和精神劳动分离的时候才真正成为分工。[2]实现这种状态的前提是进入共产主义社会,只有在共产主义社会,社会生产力高度发达,每个人全面自由发展,解放天性,成为了社会的主人,人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得到了极大满足和提高。分工完全成为了人们自由选择的表现方式,从根本上消除了分工所带来的压迫和控制人的异化现象。

(二)分工的发展

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阐述分工的发展是以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为基础的,生产力决定分工的发展,同时分工又制约着生产关系的发展,从而在这循环运动中推动人类社会不断进步。

1.分工与生产力之间的联系。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以现实的人为起点,认为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并不是思想上的高低之分,而在于现实的人具有改变和创造物质生活条件活动。历史并不是由思想活动所决定的,历史首先是生产史。由此马克思以人类的物质生产活动——生产力为出发点,分析社会分工与生产力之间的关系,并认为分工与生产力之间是相互促进的关系,一个民族的发展首先取决于生产力的发展程度,而社会分工又是生产力发展最具有代表性的表现形式。随着生产力的不断发展,各地区普遍实现了社会分工多样化专业化,这同时也促进了生产力向前发展,两者相辅相成,紧密相连。

2.分工与生产关系之间的联系。马克思认为社会分工是生产关系特定的表现形式,在劳动过程中是人与人之间的联系,分工决定并制约着生产关系的发展。从所有制的关系表明,所有制的各种不同社会形态是由分工发展到各个阶段所决定的。因而分工发展阶段的不同所有制被划分为五种不同的形式:第一种所有制形式是部落所有制,它是生产力极不发达阶段,人们生活在原始社会,社会结构只限于家庭组织,人们生存需要仅仅靠狩猎或耕作。第二种是古代公社所有制和国家所有制,是分工和生产力较发达阶段,社会结构从家庭组织逐渐扩大到由几个部落联合产生城市、奴隶制。城市之间的贸易往来和海外扩张使得生产力和社会分工迅速发展起来。第三种所有制形式是封建的或等级所有制,这一阶段生产力较匮乏,农业和手工业、手工业和商业相分离,使得城乡矛盾艰巨,形成相对立的局面。第四种所有制关系是资本主义所有制,时代的发展工业革命的到来,这一阶段社会分工和生产力普遍发达,大工厂建设以及机械化使用促进了生产力大大的提高,使得社会分工越来越现代化、专业化。但这同时也伴随着巨大的社会矛盾的出现,为此分工注定随着历史不断发展而被消灭。社会形态最终走向第五种所有制阶段即共产主义所有制,这是生产力水平高度发达,人们物质生活需要得到极大满足的,人们全面自由地发展,人们不在受社会分工压迫,自由选择职业。

总之,分工同时具有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双重属性,一定的生产力决定社会分工的发展程度,一定社会分工又制约着生产关系的发展程度,可见分工对社会发展具有双重影响,分工既是推动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动力,又是一切社会关系的基础。但同时社会分工也伴随着私有制的产生,分工使得各阶级之间的生产关系和社会地位存在差异,占有生产资料大部分的资产阶级对无产阶级劳动者进行剥削和压迫,使得社会阶级形成了支配与被支配的关系,社会矛盾激化。

(三)消灭分工:实现共产主义

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对分工理论的分析研究其目的是对现实的人的关怀。马恩认为现实的人是历史唯物主义的起始点,并将现实的人描述为自由全面发展的个体。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分工在社会历史进程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在社会整体发展较弱阶段,分工提高了劳动效率和经济效益,促进了人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随着分工逐渐深化,分工导致了私有制的产生,人的社会活动被固定化,劳动者自身创造出的产物成为了一种统治和压迫人们的异己力量,造成了人与人之间、人与物之间的关系异化,社会出现了阶级对立,劳动者丧失了生存优势,被占有生产资料的资产阶级所统治。只要分工不是劳动者自愿的,劳动者就会成为分工的奴役者,人们无法成为一个自由的人,无法解放自己的天性。由此马克思、恩格斯提出了实现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的途径就是消灭分工,实现共产主义。马克思、恩格斯认为共产主义并不是一種理想化乌托邦式的社会,而是一种变革现实、是现存革命化的历史运动,开放的过程。只有进入共产主义社会生产力得到极大的提高,人们的物质需求得到满足,生活资料按需分配,人们不需要为如何生存而困扰,任何人没有特定的活动范围,每个人都可以在任意部门发挥自己的才能,分工失去自身存在的意义。因此,只有实现共产主义才能从根本上消灭阶级对立和私有制,扬弃异化,消灭分工。

三、《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分工思想的理论意义和现实启示

《德意志意识形态》标志着马克思主义哲学新世界观形成,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时期最具有价值的科学著作之一。在这部著作中马克思、恩格斯首次经典地表述了历史唯物主义关于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相互关系,而在这些相互关系中社会分工理论基本形成。社会分工理论对于唯物史观的形成、社会形态的更替以及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都具有重要理论价值。同时随着时代的发展人类进入现代化社会,马克思、恩格斯的社会分工理论对于我们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首先马克思、恩格斯的分工理论是衡量生产力发展的具体表现,对促进我国大力发展生产力,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提高经济综合实力起到了重要作用。其次马克思、恩格斯的分工理论的最终目标是实现人的全面自由的发展,实现共产主义。这为现代化社会奠定了以人为本的理论基础,努力规避社会分工所带来的矛盾,注重以人为本,实现分工的科学发展。最后马克思、恩格斯的社会分工强调世界各国的融会贯通,紧密联系,这为人类社会加快经济全球化步伐,实现分工的国际化,促进世界各国交流发展起到了引导作用。总之,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恩格斯对分工思想的深入研究不仅对唯物史观形成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也对推进现代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发挥着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2] 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节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

[3] 马克思.188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

[4] 王虎学.马克思分工思想研究[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12.

[5] 王南湜.《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的分工和异化理论[J].南京社会科学,2005,(10).

[6] 王虎学.马克思分工思想的双重逻辑[J].哲学研究,2013(8):44-48.

(作者单位:黑龙江大学研究生院 黑龙江哈尔滨 15800)

[作者简介:张晓玉(1997—),女,汉族,黑龙江齐齐哈尔市人,黑龙江大学研究生院2020级马克思主义哲学专业在读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

(责编:若佳)

猜你喜欢
德意志意识形态现实意义
村志在乡村文化承传中的现实意义
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化的三重逻辑与现实意义
《德意志意识形态》的十大亮点
《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意识形态理论的当代价值与作用
历史唯物主义视域下的道德思考
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德意志意识形态》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原理及其启示
浅析《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
《怦然心动》的情感与现实意义
毛泽东的党内批评思想及其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