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理论与经济现实中全要素生产率的比较分析

2022-02-22 01:38李书杰
经济师 2022年1期
关键词:全要素生产率比较分析区域经济

摘 要: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指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发展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并首次在报告中提出“提高全要素生产率”。生产率研究是经济学研究的基础领域。要素生产率衡量的是稀缺资源的利用效率,让投入的资源(包含人力、物力、财力)发挥其最大效用是终极目标。文章基于新古典学派关于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理论,通过对我国长三角地区全要素生产率的区域测算与比较进行实证分析,并提供了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发展的对策建议,为协调区域经济发展、推动中国经济转向效率型增长提供参考价值。

关键词:全要素生产率 比较分析 区域经济

中图分类号:F06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22)01-012-03

一、全要素生产率理论

(一)全要素生产率的概念

生产率是指单位设备在给定时间内的产出数量。按生产要素的数量进行分类,生产率划分为单要素生产率、多要素生产率、全要素生产率三类。全要素生产率,简称TFP(Total Factor Productivity),主要是指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全部种类的资源(包含人力、物力、财力)投入转化为产出的综合效率,即TFP=Y(output)/X(input)=总产出/全部资源投入。TFP的来源一般从技术进步、技术效率、规模效应三个方面来分析。

(二)文献梳理

被奉为全要素生产率理论“鼻祖”的美国经济学家戴维斯(Davis)于1954年正式提出全要素生产率的内涵;其后,美国经济学家罗伯特·索洛(Robert Solow)在1957年明确了全要素增长率可操作模型即“索洛余值”,该模型第一次将技术进步因素拟合计量经济学研究方法纳入经济增长的研究当中;由于索洛余值法的准确测量度不高导致的结果可能出现偏差,美国经济学家丹尼森(E·Denison)和乔根森、格瑞利切斯(Griliches)将模型进行修正,成为了生产率测算的传统生产函数计算方法。

随后,又出现了更接近生产和经济增长实际情况的生产前沿面法。该方法允许技术无效,能更透彻地研究全要素生产率对经济增长拉动的根源,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1968年经济学家Aigner-Chu提出的确定性参数生产函数方法,1977年Aigner、Lovell、Schmidt、Meeusen、Broeck等五位经济学家独立提出的随机性参数前沿函数方法,以及1978年由Coopor、Charnes、Rhodes三位经济学家提出的数据包络分析法(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简称DEA),DEA的提出使得TFP的研究进入到一个全新的阶段。

(三)全要素生产率的来源

为深入研究全要素生产率,将其来源分解为技术效率变化、技术进步、规模效应三个方面。技术效率变化可以定义为,在给定投入要素条件下,实际产出与最大可能产出之间的差距(值),该差距(值)越小就表示生产越有效率。同一生产前沿做投入要素组合的变换,并不改变技术效率;技术进步则代表的是知识、技能、创新和组织管理等方面的变化更新,组织创新、专业化分工和管理方式改进对技术进步产生重要影响;规模效应也称为规模经济,即通过规模经济制约提升引导经济发展的规模经济效应,提升企业(微观层面)和社会(宏观层面)的边际效益。技术进步在经济模型中表示为生产前沿的轨迹变动,即在同一投入组合下,技术进步会引起更多的产出。技术进步和技术效率变化同作为“软件”资源,却有着不同的涵义,生产活动的有效性需要两个方面同时起作用,即生产活动不仅要依靠增加知识投入、增加研发成本来提高技术水平,而且需要改进组织文化、组织制度和组织管理等方面来提高资源组合利用的效率。

(四)全要素生产率的测算

全要素生产率的估算方法,可分为参数法和非参数法。参数法即在已知生产函数的模型的前提下,对历史数据运用计量分析法进行参数估计,然后对估计结果进行检验;非参数法脱离了对生产函数的各种限制和假设,重要的是对数学方法的运用,即利用数学思维求解线性规划方程来测算估计全要素生产率,其中不涉及参数问题。这两种方法的主要差异在于对计量经济学方法和数学方法的运用。参数法比较容易操作,过程简单,考虑的因素较少,不过其缺点也显而易见,过多的假设约束限制了其与实际经济情况对接的程度,结果当然是粗糙的;而以数据包络分析DEA为代表的经济计量分析法有效弥补了参数法的不足,它通过引入距离函数来估算效率,无需指定指标权重,故优势比较明显,不过在处理时间序列数据方面也有不足之处。

二、长三角地区全要素生产率的区域测算与比较的实证分析

(一)长三角地区概况

长江三角洲地区地处长江入海口,濒临黄海与东海,沿江沿海港口众多,区位条件十分优越,是我国综合实力最强的经济中心。传统意义的长三角洲区域包括上海市、江苏省和浙江省,简称“两省一市”;2019年12月,国务院正式印发《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把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该纲要将安徽省正式纳入长三角,从此长三角洲城市群变为“三省一市”(共41个城市)。

从经济总量来看,2020年长三角“三省一市”全年实现地区GDP为24.5万亿元,占2020年全国GDP比重高达24.1%,其中江苏省10.2719万亿,浙江省6.4613万亿,上海市3.8700万亿,安徽省3.8680万亿。经济增长速度平均增速3.2%,高出全国0.9个百分点,在全国处于领先水平。分地区来看,江苏省的经济总量在长三角三省一市中一直处于龙头地位;上海作为长三角对外开放的“桥头堡”,地位依旧很牢固;安徽作為长三角的新成员,城市化率还较低,农业规模居前,城镇化潜力巨大。

(二)长三角地区经济增长因素的经验分析

1.资本投入方面。资本要素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载体。经济发展迅猛、市场竞争激烈的状况下,区域经济增长与资本投入相比之前有更为密切的关联。长三角城市群积极落地国家政策、强化多方合作、协调区域发展、助力金融市场的有序发展、优化金融投资环境,逐步形成以上海为中心的城市化发展战略,加速了资本投入(包括外资投入)的数量增长与质量提升。

2.人力资本投入方面。人力资本是通过投资而蕴含于人自身生产知识、劳动技能、管理经验和健康素质的总和,是落实国家创新战略的核心生产要素,也是推动长三角科技创新的核心要素。为吸引人才,长三角地区历来重视教育投资,科教资源优势明显,“双一流”高校、国家重点实验室等数量占到了全国近1/4,但存在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高层次人力资源流动性差问题。

3.科技资源投入方面。科技资金的投入对于促进地区经济的发展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科技水平的高低直接使得企业的竞争力发生巨大的变化,从全要素生产率理论来講,科技因素在全要素生产率作用的方式上有着较强的影响。从规模以上工业人员与经费投入上,可以看出长三角地区该方面的投入远远高于全国的水平,因此,长三角地区经济区域发展较快。

(三)长三角地区TFP区域数据的实证分析

1.实证数据来源。本文样本数据所选择的时间区间为2010—2020年。是从省际层面来研究长三角经济增长与全要素生产率的,地理空间选择上的长三角地区指的是三省一市。但是,由于2019年12月,国务院正式印发《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后安徽省才正式纳入长三角,截止到2020年底仅有1年数据。无法进行系统数据分析。因此,本文研究实证数据采纳以江苏省、浙江省和上海市“两省一市”2010年至2020年数据,而将安徽省2020年数据作为一个决策单元来做研究,仅在2020年数据中加入安徽省的相关数据,同时,整体数据选取地区生产总值(GDP)作为总产出数据。

采用永续盘存法核算资本存量。选取2010—2020年年末全社会就业人数作为劳动投入变量数据(数据主要来源于上海市、江苏省、浙江省以及《中国统计年鉴》,其他数据来源于相关论文和网络数据库)。

2.测算结果与比较分析。本文采取上述的以索洛模型为基础的增长核算法来估算长三角地区全要素生产率。运用stata软件,根据上述数据说明中的方法对数据进行规范化处理之后,将其代入到计量方程Ln■=Ln(A)+αLn■+μ■中进行拟合回归,得到参数α和β(β=1-α)的值,然后将数据代入求出的回归方程,得到全要素生产率及其增长率。

用增长核算双对数模型对长三角地区和全国的2010—2020年数据回归的结果如下:

由上表计量结果可知,两省一市、长三角以及全国的数据对模型的拟合程度相当高,R2值大于80%;在5%的显著水平上,常数项以及Ln(Kt/Lt)的系数显著,因此,基于回归结果的分析具有可参考性。

根据上表结果,将数据代入参数方程,可得出长三角地区2010—2020年全要素生产率及其增长率(即TFP指数)如下表:

表中数据显示,长三角和全国的全要素生产率指数均较低,技术进步对经济的贡献微乎其微。上海的全要素生产率指数明显高于江苏、浙江、长三角和全国的数值。

从绝对数值上看,长三角地区全要素生产率和三省一市的全要素生产率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这也与长三角总体经济实力在全国经济中的地位一致。

综上所述,长三角走在了全国的前列,在长三角内部,出现了明显的分化,其中上海市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较为稳定,抗击外部风险能力较强,而苏浙则相对波动剧烈,安徽省全要素水平偏低、未来发展潜力巨大。因此,在今后的经济发展中,要特别重视科技、管理、生产率等“软要素”在市场竞争中的关键作用。

三、长三角地区全要素生产率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改善科技发展环境,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科技进步对于生产率的发展应该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要逐步改善科技发展环境,不断强化自主创新能力。一是政府主管部门要加大管理,用完善的制度以政策的形式推进科技改革,促进区域以战略的眼光融入科技的发展,促进整体市场经济的发展与进步。通过积极打造科技园,实现科技发展,带动市场经济的进步。要强化科技成果的保护,从区域制度以及法律法规的角度强化科技科研成果的应用与落地,从强化管理,加大创新来提升产学结合式的科技进步方式,依托科技协会以及科技研发人员,积极发动社会各种力量投入到科技创新当中来,争取科技创新多出成果率。同时政府要从财政预算当中积极推进科技经费保障,让科技经费保障到位、落地才能促进科研的可持续运行,才能保障资金流不断融入到科技研发当中来,才能让科技在生产领域发挥更大的作用,进而推动科技自主创新,通过科技的创新来强化科技资金的管理,提升科技资金的使用率来逐步推进科技与市场经济的互推互助融合发展。二是积极构建科技人才队伍,保障科技创新的持续进行,科技需要人才的大力支撑,没有人才科技就成为空谈,因此,科技创新要依托人才,只有进行人才队伍的优化,人才队伍的保障,让人才在科技创新当中发挥源动力的作用,构建高科技的高层次的人才队伍,才能积极促进科技创新的可持续运行。

(二)加强人力资本投资,增强劳动力就业能力

一是要从教育理念的层面强化创新,只有把创新作为教育理念的最高层次设计,才能进一步优化人力资源的培养模式。把创新型人才培养落实到整个初高中职业教育以及高等教育的全部过程当中来,让这些人才为科技的发展以及经济社会的进步做出应有的贡献;二是与企业进行积极对接职业教育,培养企业急需的应用型、创新型人才,促进企业与高等教育人才的对接,提高专业人才对口率和就业率,为区域经济发展贡献力量;三是要进一步优化劳动力市场,劳动力市场的优化才能为区域经济的发展与进步奠定坚实的基础,要从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双方面服好务,提供好平台,让信息更加公开,让劳动力与企业的对接更加便捷,全方位引导人力资本的有效流动。

(三)优化产业结构布局,协调均衡产业发展

发展区域经济要不断优化区域内产业结构,尽可能达到区域内的产业布局均衡。无论是从区域经济的范围内来看,还是从全国范围来看,都要强化区域之间和区域内部的沟通与合作。只有将区域经济或全国经济置于更高层次、更高质量进行整体规划,才能促进各个区域内部各地区的均衡发展;才能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布局,发挥产业结构的带动作用;此外,要不断提升第三产业的服务能力,推动服务业的一体化发展。我国传统产业在不断进步,而与传统产业相配套的服务业,也需要融合发展,为其他行业与企业提供必要的支撑,因此,要构建以科技为先导的现代服务业体系,促进服务能力的提升。

四、结论

从长三角洲区域经济的发展经验来看,要进一步构建生产要素网络信息交流平台,通过平台和用人单位企业以及平台三方的通力合作汇集人力资本和企业发展情况,实现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并可以通过政策支持引领科技创新,强化区域经济的制度建设与机制建设,促进区域经济全要素生产率的整体发展。同时,要注重区域内部地区平衡与区域特色发展相融合,加强区域内生产要素,尤其是高质量人力资本的流动,在交流与合作中发挥整体区域的特色优势以及区域带动作用,实现区域周边的整体经济一体化发展,进而实现我国全要素生产率的整体性提升。

参考文献:

[1] 程惠芳,陆嘉俊.知识资本对工业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影响的实证分析[J].经济研究,2014,49(05):174-187.

[2] 徐保昌,谢建国.政府质量、政府补贴与企业全要素生产率[J].经济评论,2015(04):45-56+69.

[3] 杨浩昌,李廉水,刘军.产业聚集与中国城市全要素生产率[J].科研管理,2018,39(01):83-94.

[4] 袁礼,欧阳峣.发展中大国提升全要素生产率的关键[J].中国工业经济,2018(06):43-61.

[5] 刘华军,李超,彭莹.中国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地区差距及区域协同提升研究[J].中国人口科学,2018(04):30-41+126.

[6] 钱雪松,康瑾,唐英伦,等.产业政策、资本配置效率与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基于中国2009年十大产业振兴规划自然实验的经验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2018(08):42-59.

[7] 葉祥松,刘敬.异质性研发、政府支持与中国科技创新困境[J].经济研究,2018,53(09):116-132.

[8] 盛明泉,汪顺,商玉萍.金融资产配置与实体企业全要素生产率:“产融相长”还是“脱实向虚”[J].财贸研究,2018,29(10):87-97+110.

[9] 任胜钢,郑晶晶,刘东华,等.排污权交易机制是否提高了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证据[J].中国工业经济,2019(05):5-23.

[10] 余泳泽,刘大勇,龚宇.过犹不及事缓则圆:地方经济增长目标约束与全要素生产率[J].管理世界,2019,35(07):26-42+202.

[11] 谌莹,张捷.碳排放、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和经济增长[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16,33(08):47-63.

[12] 蔡乌赶,周小亮.中国环境规制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双重效应[J].经济学家,2017(09):27-35.

[13] 张天华,张少华.中国工业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稳健估计[J].世界经济,2016,39(04):44-69.

[14] 刘建国.区域经济效率与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因素及其机制研究[J].经济地理,2014,34(07):7-11.

[15] 李小胜,余芝雅,安庆贤.中国省际环境全要素生产率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4,24(10):17-23.

[16] 刘志彪,凌永辉.结构转换、全要素生产率与高质量发展[J].管理世界,2020,36(07):15-29.

(作者单位: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经济学教研部,北京经济管理职业学院<北京经理学院> 北京 100000)

[作者简介:李书杰,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经济学教研部经济学博士,中央财经大学经济学硕士,研究方向:财税与金融体制改革,硕士期间在美国密歇根大学安娜堡分校统计学院研学交流一年,目前就职于北京经济管理职业学院(北京经理学院)。]

(责编:贾伟)

猜你喜欢
全要素生产率比较分析区域经济
湖北省十二市全要素生产率的比较分析
适应区域经济发展的产学研用合作模式实践研究
基于物流经济的区域经济增长研究
中国社会信任基础对区域经济发展的研究
大湘西地区人口流动对经济发展的影响研究
经管类本科生就业期望与实际就业的比较分析
河北省经济增长方式的实证分析河北省经济增长方式的实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