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实验教学中的问题及其对策

2022-02-22 22:12吴静
江苏教育研究 2022年1期
关键词:数学实验思维发展小学数学教学

吴静

摘要: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推进,数学实验作为一种有效的数学学习方式受到数学教师的认可。然而,在实践过程中还存在选择范围偏“狭窄”、目标定位偏“功利”、 过程展开偏“粗糙”和方法呈现偏“单一”等问题。教师要通过适度开发资源、聚焦思维提升、优化探究过程和丰富实验策略等方式,有效解决问题。

关键词:数学实验;思维发展;小学数学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22)01A-0074-07

《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指出,学生应当有充足的时间和空间经历观察、实验、猜测、计算、推理、验证等活动过程[1]。作为变革学生学习方式的有效手段,“数学实验”受到了专家和一线教师的广泛关注。数学实验倡导以“做”的方式引导学生参与数学知识的建构过程,积累丰富的活动经验,发展几何直观、数学抽象、逻辑推理和数学建模等关键能力。为了能更好地体现数学实验的育人价值,教师需要立足学生的数学学习现实,客观、理性地分析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积极寻找有效的教学对策。

一、数学实验教学问题分析

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推进,一线教师研究数学实验的热情不断高涨,在日常教学中能不断尝试设计实验活动,引导学生主动建构数学知识,生成对数学概念、方法的理解。但是,由于时间、精力、能力有限,对数学实验的重视不能一以贯之,实验设计的随意性、程式化等问题依然存在。

(一)选择范围偏“狭窄”,缺乏可用性资源

小学数学教材中蕴含着丰富的实验资源,有部分已经由教材编写者开发而被使用,还有大量内容被忽视,未得到有效利用。实验资源的匮乏,使学生错失深度理解数学知识、发现探究方法的机会。教师要充分利用一切教学资源,系统开发适合学生探索的数学实验活动,将抽象的、静态的知识讲解转变为直观的、动态的知识建构,帮助学生自主获得探究的方法和能力。

(二)目标定位偏“功利”,缺乏延展性思考

数学实验是为了解决某个数学问题而开展的数学活动。经历数学知识和方法的探究过程,获取解题的方法和数学结论不是数学实验唯一的目的,更重要的是帮助学生在实验过程中获得数学活动经验,提升和发展数学思考能力、探究能力和创新能力。目前,很多数学教师在引导学生实验时直奔结果,忽略了实验中潜藏着的教育价值,尤其缺少对思维品质提升的关注和引导,矮化了数学实验的功能。

(三)过程展开偏“随意”,缺乏最优化规划

丰富的数学实验资源只有被有效利用,才能彰显其应有的教育教学价值。实际上,日常的数学实验过程和学生思维发展“契合度”不是很高,出现探索时间缩减、操作活动不聚焦等问题,并未真正扫除学生的思维障碍、打开学生的思考空间。实验过程能否充分展开受主、客观因素的影响,比如实验材料的选择、实验路径的设计以及对实验结果的反思等,这些都需要教师进行深入思考和系统规划。

(四)方法呈现偏“单一”,缺乏多样化表达

和科学实验类似,数学实验方法具有多样性、丰富性的特点。掌握基本的数学实验方法,有利于学生灵活解决问题,提高实验能力。对此,大部分教师并未给予足够的重视,常常是“见招拆招”,既没有给予多样化的方法指导,也没有引导学生对基本的实验方法进行系统的梳理。因此,学生在解题时,难免出现“只知实验而不知如何实验”的窘境。

二、数学实验教学有效路径探寻

如何从儿童的立场和视角出发,解决数学实验中存在的问题,让数学实验真正推进学生的数学学习?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谈谈具体的做法。

(一)适度开发,丰富实验资源

实践表明,现有的实验资源已经不能满足学生数学学习的需求。教师要适度开发实验内容,丰富资源储备。所谓“适度”,一是立足实验内容的维度,选择适合的切点;二是重视实验的质量,选择适合的数量。

1.教材资源的开发

现有小学数学教材中的例题、习题以及“练一练”“做一做”“你知道吗”等内容,都是宝贵的实验资源。教师要从教与学的角度进行理性分析,将这些课程资源开发成数学实验的内容。如:苏教版小学数学教材第九册第8页的“练一练”(如图1),可以开发成一个数学实验。

笔者借助几何画板,将这一练习设计成如下实验环节:

(1)猜想1:长方形和平行四边形面积相等吗?

(2)验证:通过计算、图形转化等方式证明猜想。

(3)操作:拉动平行四边形的上底边,变形成一个同底等高的平行四边形,提问:平行四边形面积和长方形面积还相等吗?

(4)猜想2:还能找到和平行四边形面积相等的平行四边形吗?怎么找?

(5)实验验证:你能拉出这样的平行四边形吗?

以上案例中,教师将数学问题改造成数学实验活动,改变了题目的呈现方式,打开了学生的思维空间,引导学生实现从“一个问题的解答”走向“一类问题的探索”。

2.学生资源的利用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会不断生成自己的想法,并以个性化的方式进行表达。教师要充分挖掘这些资源,开发新的实验内容。如:将特殊平行四边形     转化成长方形,求证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再如:在解决“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面积相等,高相等,平行四边形底4厘米,三角形底是多少厘米?”问题时,可让学生猜想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高的关系,再引导学生先利用已有的学习经验——三角形面积是与它等底等高的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否定“底相等”,进而通过画图将三角形底边延长至原来的2倍,驗证猜想,并求出三角形的底边长度。

3.其他资源的挖掘

网络资源、教辅材料以及课外读物等,都是数学实验内容开发的宝贵资源。教师要善于从这些信息中挖掘实验元素,开发出适合学生学习的内容。如:某位教师在设计长方体体积练习时,把教辅材料上的数学问题“将一个长12厘米、宽8厘米的长方形纸片,做成一个高是2厘米的无盖长方体纸盒,求这个纸盒的体积”设计成数学实验活动,让学生进行动态的、开放式的探究,具体设计如下:

(1)改造问题:将一个长12厘米、宽8厘米的长方形纸片,做成一个无盖的长方体纸盒,求这个纸盒的体积。

(2)提问:根据长方体展开图的学习经验,想一想,怎样才能做成一个无盖长方体纸盒?在4个角上剪长方形可以吗?

(3)想象:剪下的正方形边长如果是整厘米数,最短是几厘米?最长呢?

(4)操作验证:剪下4个边长1厘米、2厘米、3厘米的正方形,能做成一个无盖长方体纸盒吗?小组合作,动手操作,并计算出长方体的体积。

(5)拓展:想一想,还能做成体积更大的长方体纸盒吗?不浪费材料是否可以呢?

(6)再实验探究:引导出示2种剪拼方法,并求体积。(如图2)

教师经过教学加工,将题目改造成了“条件缺失”的数学问题,看似提高了解题难度,实际上为学生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创设了一个广阔的思维空间。

(二)聚焦关键,提升思维品质

数学实验是以“实验”为手段,以“思维”提升为目的的一种数学学习活动。教师要聚焦“学生思维发展”这一核心,立足学生学习实际,把握关键点,在提升实验活动品质的基础上,不断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

1.探寻问题“本源”,找准思维起点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问题是撬动思维、开启数学探索的源头,数学实验同样需要问题驱动。教师要基于学生的数学现实,从学生的“真问题”入手,引发数学思考,从而激发实验解题的内在需求。如教学“三角形内角和”时,可以这样提问:“三角形三边长度之间有特定的关系,那么三个内角之间是否也具有某种固定不变的关系呢?”再以△ABC为研究对象,在几何画板上进行数学实验(如图3):

(1)实验1:多次拉动顶点A,改变其大小,观察“随着∠A的变化,∠B和∠C会怎样变化”。

(2)猜想:你有什么发现?(3个内角大小相互制约,∠A增加的度数和∠B、∠C减少的度数和可能相等,即三角形内角和固定不变)

(3)实验2: 逐渐将顶点A拉向底边,∠A逼近180°。

(4)猜想:三角形内角和可能是多少度?

教师由三角形“三边关系”引发学生对“三个内角关系”的思考,为研究三个内角关系提供了智力背景和动力基础。随后,教师借助几何画板展开两个层次的实验,引导学生经历“三个内角之间有关系→三角形3个内角和可能固定不变→三角形内角和可能是180°”的思考过程,从“模糊”到“清晰”,不断加深对三角形内角和的认识。

2.直面数学“问题”,把控思维走向

学生已有的经验和思维方式是数学学习的基础,但同时也会成为思维发展最大的“阻力”。教学中,教师要直面“问题”,帮助学生借助数学实验克服思维定式,并及时转向,探寻正确的思维路径,构建新的知识和方法。

如:教学平行四边形面积时,教师可先将长方形框架变形为平行四边形,猜想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方法为“邻边相乘的积”,接着设计如下实验:

(1)实验1:继续拉动平行四边形框架,观察邻边长度和面积,会有什么发现?

(2)否定猜想:邻边长度不变,但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在变小,说明面积大小不是邻边相乘的积。

(3)回顾:再次观察长方形变平行四边形的过程,思考为什么面积会变小。

(4)猜想: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大小和它的高度有关,可能“平行四边形面积=底×高”。

(5)实验2:在方格图上任意画3个平行四边形,观察底、高和面积,检验猜想。

(6)结论:平行四边形面积=底×高。

对于学生可能存在的认知“误解”,教师积极应对,先暴露问题,再通过两个实验活动,帮助学生澄清错误、探寻新的思路。实验1的设计“一举两得”,不仅使学生发现自身的认知问题,否定原有的猜想,还使学生从中受到启发,体悟并发现影响平行四边形面积的关键要素——高,由此形成新的猜想;实验2则为学生重构新的面积计算方法创造了条件。

3.揭示知识“本质”,提升思维水平

数学实验有助于学生在“做”中感悟数学知识的本质,促进对数学知识的深度理解。实验中,教师要聚焦关键,引导学生在活动中自主探寻和揭示知识的本质。如:为了让学生在计算平行四边形面积时注意用“对应”的底、高相乘,教师可以设计如下实验活动:

(1)问题:平行四边形面积=底×高,那么是不是任意底、高相乘都能得到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为什么?

(2)实验:依次以平行四边形2条邻边为底,分别把平行四边形转化成长方形,思考:对应的底和高分别是长方形的什么?

(3)发现:平行四边形是转化成长方形求面积的,而对应的底和高正是转化成的长方形的长和宽。

(4)结论:计算平行四边形面积时,需要注意用“对应”的底和高相乘。

学生学习数学要“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以上案例中,教师设计了类似面积推导的简单数学实验,积极沟通平行四边形底、高和长方形长、宽之间的对应关系,揭示了“对应底、高相乘求面积”的原理。

4.弥合知识“罅隙”,拓宽思维空间

数学知识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实验能帮助学生发现、沟通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使知识系统化、结构化。如:教学梯形面积时,教师可将习题(如图4)改造成实验活动,借助钉子板操作,幫助学生沟通梯形和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长方形之间的联系,进而统一面积计算公式。具体如下:

(1)问题(钉子板上出示第一个图形):能找到和它面积相等的梯形吗?有没有简单的方法?

(2)实验1:高不变,调整上底和下底的长度,找出面积相等的梯形。

(3)结论:高相等,梯形上、下底和相等,面积就相等。

(4)思考:怎样才能找到和梯形面积相等、高相等的其他图形?

(5)猜想:上、下对边和与梯形上、下底和相等。

(6)实验2:高不变,调整上底和下底的长度,找出面积相等的长方形、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

(7)沟通:平行四边形、三角形、长方形都可以看作特殊的梯形,都可以利用梯形面积公式求出面积。

教师以“找和已知梯形面积相等图形”为目标导向,设计以梯形为基准的两个层次的实验活动,以此加深学生对梯形面积公式的理解,并不斷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沟通图形之间的联系,主动建构多边形面积新体系。

(三)精心策划,优化探究过程

好的实验活动能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与学生的思维走向同步,有效启发、引领学生思维的发展。设计、规划实验路径时,教师要特别关注实验过程和学生思维进程的匹配度,优化探究过程,使数学学习真实发生。

1.由“易”到“难”,设计探究方案

数学实验是学生独立自主探索数学知识、发现数学结果的“支架”,学生应该成为实验的策划者、设计者和实施者。教学中,教师要着力引导学生根据教学目的,由易到难,自主设计实验方案。如:教学“表面涂色的正方体”时,可创设稍复杂的问题情境——把一个表面涂色的正方体沿着每条棱等分成10份,切分成若干个小正方体,问:“3个面涂色、2个面涂色和1个面涂色的小正方体分别有多少个?”这一设问迫使学生思考并明确在没有正方体模型的情况下,通过找规律获得解决方法是最佳方案。随后,可以通过提问“怎么找规律?”“从每条棱等分几份的正方体开始研究?什么时候结束?”,引导学生进行以下实验活动的设计:

(1)实验:依次观察每条棱等分3份、4份和5份的正方体,找出3个、2个和1个面涂色的正方体个数。

(2)形成猜想:找3个、2个、1个面涂色的正方体个数的方法和规律。

(3)验证:找每条棱等分成6份或7份的小正方体进行实际验证,或者借助直观图说理验证。

“找规律”的关键不在于得到规律,而在于找规律的过程中积累的探究经验和形成的探究方法。实验活动方案的设计,应更充分体现这一思想,着力帮助学生发展实验能力。

2.由“粗”到“细”,经历探究过程

数学实验是基于直观、操作获得结论的,其结果属于合情推理所得,不一定正确、可靠,但实验过程应该是充分而严谨的。教学中,要力求彰显求真、求实的实验态度和精神。如:教学点到直线的距离时,教师可设计如下实验活动:

(1)问题:从直线外一点向直线画3条线段(其中一条是垂直线段),哪条最短?

(2)实验1:垂直线段是最短的吗?你能利用线绳比较3条线段的长度吗?(提供和垂直线段等长的线绳)

(3)问题:还能找出最短的线段吗?

(4)实验:利用手中的线绳找一找。(将线绳一头固定在线外一点上,拉直,另一头绕固定点旋转)

(5)结论:点到直线的垂直线段最短,而这条垂直线段的长度就是点到直线的距离。

通常教学该内容时,教师由于缺乏相应的实验手段,并不要求学生通过实验证明点到直线的垂直线段最短。以上案例中,教师巧妙利用线绳作为实验工具,利用画圆的原理,证实“点到直线的所有线段中,垂直线段最短”。以线绳替代圆规验证猜想,让学生经历了探究的全过程,使所得结论更可靠、可信。

3.由“点”到“面”,优化探究路径

实践表明,很多时候学生的数学学习会偏离预设的实验轨道。教师要综合考虑各方面的因素,在最近发展区设计问题、规划实验路径,让学生在实验中充分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

如:教学三角形三边关系时,为了避免实验活动的随意性,教师在组织学生围小棒探究三边关系时,提供一根10厘米长的蓝色小棒和6厘米、10厘米和12厘米三种型号的小棒各若干根,然后展开如下实验:

(1)实验1:同桌合作,选择每种型号的小棒,把它任意剪成2段(每段是整厘米数),与蓝色小棒围三角形。

(2)问题1:①提问:选6厘米、10厘米小棒任意剪2段后,与蓝色小棒围成三角形了吗?为什么?②猜想:2根小棒长度和大于蓝色小棒长度,就能围成三角形。

(3)问题2:①提问:选12厘米小棒剪2段后,与蓝色小棒围成三角形了吗?②情况1:围成三角形,证实猜想;情况2:不能围成三角形,结论存疑。

(4)实验2:将剪成1厘米、11厘米的小棒和10厘米小棒围三角形,思考“猜想是不是真的出错了?”

(5)结论:任意两根小棒长度和大于第三根小棒长度,才能围成三角形。

教师并没有放手让学生任意围三角形,而是设计了两个层次的实验活动,由点到面逐步推进,帮助学生经历三角形三边关系的探索过程。先着力研究“两边长度和与蓝色小棒的长度关系”,初步形成“两边之和大于蓝边就能围成三角形”的猜想,再以“剪12厘米长的小棒和蓝色小棒围三角形”为突破口,将研究视角从蓝色小棒转向任意小棒,从而建立“三角形任意两边长度和大于第三边”的全面认知。

(四)丰富策略,提升实验能力

学生实验能力的提升,要依托丰富多样的实验策略的积累和运用。在日常教学中,绝大多数学生有实验意识,能主动想到借助实验解决问题,但因为缺乏相应的实验方法和技巧而止步不前。教学中,教师要丰富实验策略,帮助学生通过经历和反思实验过程,掌握一些基本的实验方法,提升实验能力。

1.比较实验法

比较实验法指以某个图、式为标准,改变其关键要素,观察前后的变化,从而发现或验证图形或算式的性质和变化规律。如:教学“商不变的规律”时,可以12÷2=6为标准算式,改变被除数和除数的大小,探索商的变化规律。具体如下:

(1)计算:10÷5,32÷4,48÷8的商,哪个算式的商和12÷2相等?

(2)实验:除了48÷8,你还能找到和12÷2的商相等的算式吗?

(3)猜想:以12÷2=6为标准,观察和它相等的算式,你有什么发现?

(4)验证:是不是只要被除数、除数同时乘相同的数,商就不变呢?(举例验证)

2.控制變量实验法

控制变量实验法指实验结果受到多个因素影响,且各个变量的变化情况比较复杂时,通过控制某些变量,使其中一个量发生变化,从而获得各变量与研究量关系的一种方法。如:教学“钉子板上的多边形”时,由于边点数和内点数与钉子板上的多边形面积之间的关系比较复杂,教师可设计以下实验活动:

(1)实验1:先将内点数设定为0,只研究边点数和面积的关系。

(2)结论:(边点数-2)×0.5=面积。

(3)实验2:任意在钉子板上围一个多边形,观察和研究边点数、内点数和面积之间的关系。

(4)结论:(边点数-2)×0.5+内点数=面积。

3.累积实验法

累积实验法指实验量较大,测算实验数据有一定的困难时,可先进行小样本测算,推算总量或累积后测算平均值的方法。如教学“1亿有多大”时,为了测算1亿张纸有多厚,可先数出100张同样的纸测厚度,再依次乘6个10求得1亿张纸的厚度。

4.假设成立实验法

假设成立实验法指以假设“成立”为前提进行操作,检验实际结果是否与假设一致的方法。如实际结果和假设一致,则可“证实”已有猜想,反之则“证伪”。如为了检验平行四边形公式对于下图(如图5)同样适用,教师可引导学生通过将平行四边形转化成长方形进行检验:

(1)猜想:平行四边形能转化成长方形吗?

(2)想象:如果可以转化,你能想象出转化后的长方形,并将它画下来吗?

(3)实验:现在你能通过剪拼等方式,将平行四边形转化成长方形吗?

(4)拓展:还能将长方形画在哪儿?怎么转化?

(5)结论:无论怎么转化,都能将平行四边形转化成长方形,说明任意一个平行四边形面积都等于底乘高。

除了以上实验方法,还有理想法、替代法等策略。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帮助学生通过实验推动思维发展,从而获得数学结论,还要帮助学生积累实验方法和经验,提升学生的实验能力,让实验成为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为学生的数学学习架桥铺路。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2

责任编辑:丁伟红

猜你喜欢
数学实验思维发展小学数学教学
在读说教学中提高学生思维发展
初中英语阅读活动的分析与重构
探究小学品德课与学生思维发展的有效结合
互联网+背景下数学试验课程的探究式教学改革
小学数学教学良好课堂气氛的创建初探
论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
任务驱动, 启发学生自学
翻转课堂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新课标下的语文有效教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