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校企合作新型学徒制培训课程体系开发

2022-02-22 21:31:28古毅刘吉海聂怀伟
职业 2022年2期
关键词:校企合作课程体系

古毅 刘吉海 聂怀伟

摘 要: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发展的一大途径,本文就在“校企双制、工学一体”的培养模式下,开发新型学徒制培训课程体系模型进行探讨。

关键词:校企合作    新型学徒制培训    课程体系

为办好新时代职业教育,满足社会发展对于技能型人才的需要,技工院校应广泛开展社会化培训。我们在职业训练院试点工作的基础上,在“校企双制、工学一体”培养模式下,探索开发出一套针对不同企业的个性化的企业员工岗位能力提升的课程体系模型。该模型可以迅速准确地根据企业需求,为企业量身打造新型学徒制培训课程体系,实现“招工即招生、入企即入校、企校双师联合培养”。

一、研究背景

重庆五一技师学院(以下简称学院)根据《国务院关于推行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的意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工作实施方案(2018-2020年)》《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 财政部关于全面推行企业新型学徒制的意见》《关于全面推行企业新型学徒制的意见》(人社部发〔2018〕66号)等文件精神,开展职业训练院试点工作,针对企业职工进行职业能力提升培养。

二、研究重点

我们选取高技能人才培养和职业培训两大模块进行重点研究,旨在探索出一套针对不同企业、不同工作岗位、不同岗位能力要求的校企共同培养企业员工的课程体系模型。

三、解决问题

社会化培训一直存在针对性不强的问题。学院对在职职工的培训既没有与其岗位能力相对应,也没能贴近企业的实际生产,实用性不强,导致企业对员工的满意度不高。

四、开发流程

(一)明确培养目标

校企合作新型学徒制培训课程体系将采用“目标倒推”模式进行开发。首先要明确企业培训目标、培训内容与期限、考核与评价等,带着目标去了解企业员工的工作过程,理清需要解决的问题,抓住技能提升关键环节,将培训细化到工作过程,及时将新技术、新工艺、新规范纳入课程标准和教学内容。

(二)岗位调研分析

学院对参加培训的员工采用“校企双制、工学一体”的培养模式进行培训。通过走访企业一线工作岗位、召开企业技术骨干座谈会、进行企业管理人员访谈等方式调研企业岗位情况和岗位能力需求,落实本次培训“要培训什么”和“怎么培训”工作任务,校企共同配置培训设备和制订培训计划。

(三)工作任务分析

学院在企业协助下罗列员工日常工作岗位的工作内容,将工作内容进行收集和分析,在企业技术骨干的协助下提炼典型工作任务,通过典型工作任务分析岗位职业能力需求点,完成从工作领域向学习领域的培训内容的转换和论证。

(四)学习领域内容提炼

学院组织教师将从企业调研得到的工作领域内容转换提炼为学校学习领域的内容。用岗位能力“倒推”教学课程,由于采用一体化项目教学,需要将教学课程中的章节知识点、技能操作点进行项目组合,设计教学情境,因此应注重以真实生产项目、典型工作任务等为载体组织开展教学。每单元的配套教材应采用新型活页式、工作手册式等教材,深入企业进行职工在岗技能提升培训。

(五)工匠精神熏陶

学院在培训过程中,应将工匠精神作为培训“第一课”的教学内容。通过典型技能人物事迹的介绍,以我国在世界技能大赛的参赛历程为背景,选取世界技能大赛中国组委会编撰的《世界技能大赛参赛实录》《金牌背后的故事》等书籍,介绍获奖选手如何通过努力逐渐成长为世界冠军,并走上技能成才和报国之路,帮助更多青年员工树立技能高尚、技能伟大的理想信念。

(六)企业文化融入

学院在培训过程中还应当在项目教学中融入企业文化,例如,选择企业员工熟悉的工作环境为教学背景,选择日常生产使用的仪器设备、工具、软件等进行教学。在职业规范的培训中,不能一味地死套标准,要让员工从内心深处理解企业目前正在推行的制度,将实际生产与企业要求相结合,将技能提升与生产岗位相结合,这样的培训才能够做到接地气和具有实用性。

(七)送課程到岗位

有些企业员工由于上班时间和工作岗位的特殊性,不能到学校进行培训,例如维修工需要在晚上进行维修作业。学院就派教师“送课”到企业,在员工的工作岗位上进行教学,实现校企互动教学;同时开发和利用优质数字教学资源,利用云端技术在线上进行直播授课并实现回放功能,让企业员工生产和学习两不误。

(八)技能培训包开发

学院作为世界技能大赛中国集训基地,为解密世界先进技术,将世界技能大赛项目的相关技术制作成日常教学数字资源,成立“再现世赛技能包”项目组,聘请相关项目专家、教练、技术翻译、参赛选手组成拍摄技术团队。世界技能大赛技能包按照世界技能大赛比赛项目分模块制作,全程对照世界技能大赛比赛评分标准和技术文件要求,按照日常教学要求对技术难点、关键点进行专题讲解。

运用职业训练院企业新型学徒制培训课程体系模型,可以更好地满足企业对员工的培训需求,构建工作岗位职业能力培训体系。在培训中通过“个性化”定制,融入时代精神,加入企业文化,贴近实际生产岗位,引入生产案例,实实在在地帮助培训人员提升岗位能力,使其能够真实地体验技能提升对工作的帮助,让技能创造更多美好的生活和未来。

参考文献:

[1] 张广昕,王东光,于彦华.企业新型学徒制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职业,2018 (12).

[2] 黄德桥,杜文静.企业新型学徒制:技能人才培养的现实困境与应然路径——基于日本技能人才培养经验[J].成人教育,2020 ,40(4).

[3]张翠英,首珩,罗伟.装备制造业转型升级背景下基于订单培养的“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探析[J].教学考试,2017(13).

[作者单位:重庆五一高级技工学校(重庆五一技师学院)]

猜你喜欢
校企合作课程体系
以创新课程体系引领学生发展
辅导员(2017年18期)2017-10-16 01:14:48
民法课程体系的改进和完善思路*——以中国政法大学的民法课程体系为例
茶学专业校企合作实践教学探索
考试周刊(2016年79期)2016-10-13 23:35:16
韩国高校校企合作模式新发展
考试周刊(2016年77期)2016-10-09 10:33:06
刍议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有效性
考试周刊(2016年76期)2016-10-09 10:04:53
就业视域下卓越工程师校企合作培养模式探析
科技视界(2016年20期)2016-09-29 12:31:43
民办高职院校软件技术专业深度校企合作模式探索
科技视界(2016年20期)2016-09-29 11:23:28
对实训教学体系改革进行的思考与探索
科技视界(2016年20期)2016-09-29 11:10:58
加强青少年中医传统文化教育的必要性及其课程体系构建
论普通高校国防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