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外伤专科康复团队在中青年手外伤显微修复术后康复中的应用效果

2022-02-21 08:17燕莉张广宇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2022年24期
关键词:手部外伤专科

燕莉,张广宇

(徐州市财贸职工医院康复医学科,江苏徐州 221000)

手外伤多由机械故障、 操作失误等因素造成,可导致患者手部组织水肿、出血等[1]。 近年来,随着国家经济及工业化的不断发展,手外伤的发生率呈现出逐年上升趋势,已成为临床多发的一种损伤[2]。早期接受显微修复术可有效恢复患者受损手部的外观及功能,但后期若未能及时采取正确、有效的干预,则可能引起手部畸形或活动障碍等,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降低其生活质量。 康复训练是临床促进手外伤患者康复的常用手段,可提高其手关节活动度,促进手功能恢复[3]。但常规康复训练缺乏针对性,加之多数患者术后疼痛明显,训练依从性较差,导致康复效果欠理想。因此,临床需进一步探寻更具有专业性、针对性的干预方式。有研究显示[4],由多名具备专业知识的医护人员组成的手外伤专科康复团队,可为手外伤显微修复术后患者提供针对性的康复训练指导,有助于进一步提高其手关节活动度及手部功能。 基于此,本研究选取本院2020年 3月—2022年4月收治的中青年手外伤患者90 例为对象, 探讨手外伤专科康复团队在其显微修复术后康复中的应用效果。 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收治的中青年手外伤患者90 例为研究对象。 纳入标准:(1)确诊为手外伤;(2)符合手术指征;(3)既往无手关节功能障碍;(4)行显微外科修复术;(5)对本研究知情,并签署同意书。 排除标准:(1)二次损伤、旧伤复发或合并其他部位损伤者;(2)存在心脏、肝脏、肾脏严重损伤者;(3)妊娠期及哺乳期妇女;(4)存在认知功能不全或精神疾病史者;(5)一般资料不完整者。 本研究经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两组,每组45 例。对照组:男 24 例,女 21 例;年龄 18~54 岁,平均年龄(26.63±4.12)岁;损伤后至就诊时间 45 min~4 h,平均就诊时间(1.64±0.89)h;致伤原因:车祸伤 9 例,机器挤压伤 15 例,切割伤 14 例,电锯伤 7 例。 观察组:男25 例,女 20 例;年龄 19~55 岁,平均年龄(26.45±4.24)岁;损伤后至就诊时间45 min~4 h,平均就诊时间(1.72±0.68)h;致伤原因:车祸伤 11 例,机器挤压伤13 例,切割伤 16 例,电锯伤 5 例。 两组患者的各项一般资料比较,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行显微修复术,由同一组医护人员完成。

对照组术后采用常规康复干预。 具体如下:术后第1 天即可开始康复训练, 嘱患者活动健侧肢体,以舒适为度;术后第2 天,由医生指导患者进行手关节的主动和被动训练,尽量全范围运动,10~15 min/次,早晚各1 次;术后第3 天起,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增加手关节的主动、被动运动的频率,可增加至3 次/d,同时指导其进行肌力训练、 关节松动及牵拉训练等,训练强度应循序渐进增加。 持续干预3个月。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手外伤专科康复团队干预。 具体如下:(1)成立手外伤专科康复小组:吸纳具备丰富临床治疗及护理经验的医护人员为小组成员,包括骨科医师、康复师、主管护师、专科护士及责任护士。 由骨科医生为医疗组长,主管护师为护理组长,共同进行手外伤相关知识的培训,所有成员均需熟练掌握手外伤康复训练内容,并在组长带领下对患者进行手外伤康复训练指导。(2)术后训练指导:术后早期给予患者保护性制动, 期间注意观察其水肿、瘢痕情况,做好并发症防控。 针对患者的实际情况为其制定个性化康复计划, 并积极开展康复训练指导。(3)运动功能训练:安排患者在运动功能训练室进行康复训练,以主动训练为主,被动训练为辅,训练时间30 min/次,1 次/d。 (4)作业疗法训练:指导患者进行协调、灵活性训练,训练内容为手部侧捏、抓握、持物等,训练时间30 min/次,1 次/d,期间可根据患者伤口愈合情况适当增加其他训练项目。 (5)磁疗干预:采用磁疗机(北京华星康泰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京械注准20192090544)对患者进行干预,在其肌腱松懈处对置放置板状电极,设置磁疗强度为200~2 800 GC,磁疗频率为 20~80 Hz,干预时间 20 min/次,1 次/d。 (6)蜡疗干预:采用蜡疗机(广州麦科美商贸有限公司,粤械注准2016304602363,YM-8009 型)对患者进行干预,机中置入7~8 块医用石蜡,加热至50℃,指导患者将患手浸入蜡液中,干预时间20 min/次,1 次/d。持续干预3个月。

1.3 观察指标

(1)疼痛情况:干预前后,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5]对患者进行评估,量表分值区间 0~10 分,分数越高患者疼痛越剧烈。(2)手运动功能:干预3个月后,采用手指总主动活动度(TAM)对患者进行评估[6]。优:活动范围正常;良:TAM>健侧的 75%;可:TAM 为健侧的50%~75%; 差:TAM<健侧的 50%。 优良率=(优+良)/总例数×100%。 (3)手感觉功能:干预 3个月后,采用英国医学会手部感觉功能分级标准[7]对患者进行评估,共分为S1~S5 级。 S1:手部无任何感觉;S2:手部神经深痛觉恢复;S3:手部触觉及浅感觉少量恢复;S4:手部触觉及浅感觉完全恢复;S5:手部触觉及浅感觉完全恢复且存在两点辨别觉。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20.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 VAS评分等计量资料用()表示,采用 t 检验;TAM 优良率等计数资料用[n(%)]表示,采用 χ2检验。 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疼痛情况比较

干预前,两组的VAS 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的 VAS 评分均低于干预前,且观察组VAS 评分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 1。

表1 两组干预前后 VAS 评分比较[(),分]

表1 两组干预前后 VAS 评分比较[(),分]

注:与同组干预前比较,*P<0.05

组别 干预前 干预后对照组(n=45)观察组(n=45)t 值P 值4.89±1.34 4.78±1.35 0.387 0.699 3.66±1.32*2.06±1.03*6.410 0.000

2.2 两组手运动功能比较

观察组的TAM 优良率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 2。

表2 两组TAM 比较[n(%)]

2.3 两组手感觉功能比较

观察组手感觉S5 占比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 3。

表3 两组手感觉功能比较[n(%)]

3 讨 论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工业化进程不断加快,建筑砸伤或机械切割伤等因素导致的手外伤发生率不断上升[8]。目前,国内手外伤患者以中青年人群为主,该年龄段人群正处于工作能力最为突出的阶段,因此手部功能对其具有重要意义[9]。显微外科修复术是现阶段临床治疗手外伤的常用方式,有学者指出[10],该术式有利于受损手部损伤面及功能的恢复,但其仅是手外伤治疗的基础,术后若处理不当很容易造成患者手部功能障碍。常规康复干预虽可帮助患者缓解手部功能衰退, 但缺乏专业康复团队的指导,加之患者术后疼痛明显,训练配合度较低,极易导致关节僵硬、肌腱黏连、肌肉萎缩等并发症,进而加重其手部功能障碍,影响术后康复效果[11]。

专科康复团队能够根据手外伤显微修复术后患者的特点给予其针对性的康复训练干预,有助于提升其康复效果,改善预后。 刘静等[12]研究显示,早期安排专科康复团队为手部损伤术后患者提供康复训练指导及干预,可有效提高其治疗效果。本研究中,手外伤专科康复团队由骨科医生、康复师、专科护士等人员组成,由成员对患者进行早期康复训练指导,并实施计划好的一系列针对性措施,可更好地促进患者手部功能恢复。 罗燕等[13]指出,康复训练可明显改善受损手部的局部血运,从而达到减轻患者疼痛的目的。 手外伤发生后,患者手部的运动功能及感觉功能均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而通过早期被动、主动活动,能有效帮助患者消肿,修复组织微循环,同时还能预防肌腱黏连、关节萎缩等的发生;而利用作业疗法、磁疗及蜡疗进行干预,可进一步缓解患者疼痛,促进切口愈合及手功能恢复[14]。

本研究结果显示, 观察组干预后的VAS 评分低于对照组,TAM 优良率及手感觉S5 占比均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提示手外伤专科康复团队干预可有效缓解患者疼痛,促进其手运动及感觉功能恢复。

综上所述,由手外伤专科康复团队为中青年手外伤显微镜修复术后患者提供规范的康复干预,可有效缓解其疼痛程度, 促进手部运动及感觉功能恢复,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猜你喜欢
手部外伤专科
手部皮肤软组织缺损修复的皮瓣选择
羊常见外伤、创伤的治疗方法
急诊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在闭合性十二指肠胰头外伤中的应用
中外医学专业与专科设置对比分析及启示
在联合中释放专科能量
论国内本科和专科的异同
我国院前急救中有关外伤若干问题商榷
我国ICU专科护士培养现状与展望
皮瓣修复手部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临床应用
胸壁外伤合并胸壁疝1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