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雪
摘 要:新时代背景下,高校思政教育的主要形式为“课程思政”和“思政课程”。构建高校“大思政”理念,以劳动课教育实践为手段,实现思政教育和劳动课协同育人,这种教育模式既符合当代高校的发展要求,也利于为国家培养所需人才。本文探讨了构建新时代高校大思政理念、在高校设立劳动课程的必要性,明晰了思政教育与劳动课程协同育人的具体思路,以期达到协同育人、培养学生全面综合素质的目的。
关键词:思政教育;劳动课;协同育人;实践方法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獻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164(2022)03-0040-04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劳动教育,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曾作出重要指示,“要在学生中弘扬劳动精神,教育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懂得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道理,长大后能够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1]《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这一政策纲领性文件中也明确提出,劳动教育是新时代党对教育的新要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重要内容,是全面发展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大中小学必须开展的教育活动。高校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听党话、爱国家的有为青年,劳动教育是实现这一培养目标的有效途径,通过构建劳动教育课程体系,以劳动理论为基本载体,劳动实践为根本抓手,将高校的思政教育与劳动课程相结合,可达到协同育人,培养学生全面综合素质的目的。
一、构建新时代高校大思政理念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我国一项国家战略层面的系统性大工程,在注重育人的协同性和实效性的同时,还高度关注如何实现“全员、全程、全方位”的“三全”育人,如何办好令党和国家放心,令人民满意的教育,切实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目的。目前高校思政教育主要形式主要分为以下两种:
(一)“思政课程” 形式
思政课程指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建设、改革各个时期在高校开设的思政理论课的总称,主要是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开设的各类思想政治理论课。各高校开设的思政课程内容丰富,本科阶段有以思想道德教育为主的“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以知识教学为主的“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以理论学习为主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和“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等。除此之外,各高校每学期开设“形势与政策”这一公共课程,对当前国内外形势和国家政策方针进行分析和讲解,以引导学生的思想发展[2]。通过思政课程的方式,能够有效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使其更加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自觉成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 “课程思政” 形式
高校的教学课程中,专业课程的比重普遍高于思政课程。两种课程应相辅相成,不可偏废。只讲专业不讲思政的课程是缺乏灵魂的唯专业技术论,只讲思政不讲专业的课程容易成为“无根之木、无源之水”,高校教师应秉承“专业为体,思政为魂”的理念,在“三全育人”的大环境下,在教授学生专业知识的同时,以德立学,强化对学生正确“三观”的塑造,把政治认同、国家意识、文化自信、人格养成等内容的思政教育与课程知识传授、能力培养有机融合。
新时代下,高校仅以“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两个抓手作为思政教育的主要方式已逐渐落后于形势发展,不能满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背景下党和国家的迫切要求与人民的更高企盼。高校思政教育不仅要继续紧抓“立德树人”这一传统中心环节不动摇,主动融于学生日常生活和日常管理的方方面面,更要坚持将其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全过程,真正实现“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这一从做人到教育,从生活到学习,以点带面,贯穿始终的思政教育理念即“大思政”。例如每学期的主题班会可以选取典型案例,主题班会作为日常思政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学生自我教育、自我成长、自我完善的重要渠道。此外。学校还可通过学生干部、学生社团开展校园活动,丰富学生课余生活,提升校园文化建设[3]。在日常学生管理中可以利用校园活动平台,针对全体学生构建思政教育的第二课堂,使所有学生参与其中,通过学生自我设计、自我展示、自我体验来感悟科学真理,提高自身修养,最终实现育人目标。
二、在高校设立劳动课程的必要性
(一)国家层面的意义
高校思政教育是实现立德树人目标,培养国家所需人才的有效途径。在当前新形势下,我国社会经济飞速发展,无论从数量还是质量上都对各行业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国家也在大力提倡对现有思想政治教学方式进行改进、强化和扩展。思政教育进行创新与完善势在必行,必须更有针对性、时效性和创新性。劳动教育是全面提高人才素质能力的重要保障,与思政教育相辅相成,将二者有机融合可有效提升思政教育的针对性和实践性;能积极引导大学生更加科学、有效地认知劳动的内在价值,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和正确劳动观念。
(二)学校层面的意义
劳动教育是新时期、新形势下党对我国教育事业提出的新要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重要内容,是全面发展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校必须开展的教育活动。高校思政教育不能仅依赖于课堂传授,更要知行合一,与实践紧密结合。大学生的劳动教育可视为思政教育的现实写照,两者相辅相成,在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上目标高度一致。在高校开展劳动教育,设立专门的劳动课程,不仅贯彻落实了国家的教育政策,也弥补了高校劳动实践层面的普遍短板,能有效促进高校教育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更对高校学生自身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产生积极意义,可为国家培养和输送更多素质全面的优秀人才。
(三)学生层面的意义
大学时期是锤炼年轻人意志品质的关键时期,高校开展劳动课可以通过劳动理论课程让大学生掌握一定劳动知识技能,使之能够站在科学理论的高度,学习理解马克思主义劳动观和社会主义劳动关系,从而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就业观及创业观;具备艰苦奋斗,撸起袖子加油干的实干奉献精神;养成崇尚劳动、尊重劳动的正确观念;深化对劳动人民尊敬热爱的朴素感情。通过劳动实践,培养起大学生自立自强的品质,提高在劳动实践中发现问题和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创造有价值的劳动成果。对劳动的认知和能力,直接影响大学生的精神面貌、价值取向和能力水平,是学生综合素养的直接体现。随着高校社会化改革的推进,打扫教室、宿舍楼、校园公共卫生等一部分日常生活劳动被专业清洁工所取代,大学生日常劳动体验的机会和场所大幅减少[4]。长期影响下,许多大学生劳动意识淡薄,劳动能力欠缺,对劳动成果漠视,不想劳动,不会劳动,逐渐形成坐享其成、好逸恶劳的不正之风,间接带来一系列负面问题。在劳动教育中,大学生通过学习能够更好地认清自己的价值,继承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全面提高个人素质,为将来进入社会打下坚实基础,最终实现人生价值。
三、思政教育与劳动课程协同育人的具体思路
在加快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下,思政教育和劳动教育同样重要。二者不能缺位也不能相互割裂。在高校开设劳动课应结合实际情况,将思政教育有机融入,协同发展,具体可采取以下措施:
(一)劳动课程完善教育方案、优化教育方式
高校劳动课程的目标,一是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马克思主义劳动观,崇尚劳动、尊重劳动,树立通过劳动追逐人生理想、实现人生价值、创造美好生活的观念;二是通过劳动实践,让学生学习和掌握一定的基本劳动知识技能,并在劳动中结合自身专业技能,培养发现问题与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三是培养学生良好的劳动习惯和品质,做到自觉劳动、热爱劳动,具备艰苦奋斗、爱岗敬业、勤奋朴实和脚踏实地的优良品质,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做出贡献。
高校要将劳动教育纳入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设立保证必要学时的劳动课程,既要包含理论,也要把相关的劳动实践活动纳入课程范畴。理论课程内容应注重加强马克思主义劳动观教育,普及与学生职业发展密切相关的通用劳动知识、法律、政策与法规,并通过劳动实践将所学专业知识转化为学生发现问题并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高校在规划劳动课程时,两者都要兼顾,应坚持以实践锻炼为主,切实保证每一个学生都有必要的劳动实践经历,实现理论学习和实践锻炼的统一。开设劳动课时要编撰相应的劳动课课程标准、课程实施计划、课程讲义与教案、教材,在实施过程中必须重视计划性,做到有的放矢。劳动教育不是单一的知识教学,也不是简单的技能训练,而是对劳动价值观(想不想、愿不愿)、劳动技能(会不会、能不能)和劳动习惯(能不能长期坚持,形成稳定一贯的劳动行为)的全面培养[5]。劳动教育要与学校专业课程紧密联系,除专业知识内容外,在实践教学过程中穿插劳动教育,通过专业课程内容的学习联系劳动教育实践,强化大学生的劳动理论、劳动观念、劳动意识,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培养勤劳的思想品质。
(二)劳动课程构建评价和反馈体系
长期以来,对大学生在校表现的评判几乎主要由专业课考试成绩决定,同样作为素质教育重要内容之一的劳动教育经常被忽视。忽视劳动教育,不利于实现“立德树人”教育目标,培养综合素质全面发展的人才。把劳动教育编入学校教育体系之中,建立健全的考评机制,构建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势在必行。高校应针对实践活动、课程进度以及课程内容对评价标准进行确定,按照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对学生按照既定标准进行考评。对于劳动课教师来说,只有实时掌握学生在劳动课程中真实、具体的表现并落实到可视成绩的考评,才能将具体目标分解,评价体系量化,在兼顾公平的原则下,对学生形成督促和激励。将劳动课程的成绩与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相关联,学生才能够引起足够重视,认识到劳动教育的价值。高校可把班级评优、入党考察、奖助学金的评定等与劳动教育密切联系,使评价体系更加完善有力。劳动课既丰富了教师的教学经验,也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为学生更好地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劳动课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取得的具体进展和成效,需要得到各方及时有效的反馈,反馈体系中,高校要采用各种方式,建立畅通、有效的反馈渠道,例如设置信息反馈窗口、开放校园网信息反馈路径、问卷调查、投放意见箱等,配备相应的工作人员对反馈信息及时进行汇集整理、查漏补缺。
(三)“大思政”视角下,明确劳动课程教师定位
“大思政”要求高校各部门联动,以协同育人的模式共同推进。在“大思政”格局中,劳动课是思政教育的实践环节,劳动课教师不仅是劳动技能的传授者,更是劳动育人的实施者,重要性无可取代。
高校要建立专兼职相结合的劳动教育教师队伍,并保持教师队伍的相对稳定性。在“大思政”的视角下,劳动教育可以和高校教学交叉渗透,各学科专业的专任教师、思政课教师、党团干部和辅导员均可作为劳动教育的教师;应拓宽选聘劳动教育教师的思路,可开展全员劳动培训,强化教师队伍的劳动意识、劳动观念,提升教师劳动育人意识,实现劳动教育全员育人。
(四)劳动课程与 “第二课堂” 实践结合
高校应坚持把劳动课的实践课程与学生管理、文化建设、社会服务等协同进行,实现“劳动教育”与“第二课堂”相结合。第一,高校要与企事业单位联合推动校企合作,通过实习、实训、顶岗等多种形式构建专业的劳动实践平台,通过劳动实践提高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第二,要结合学生专业背景和素质特点,鼓励学生走进社区、福利院,提供志愿服务,开展公益劳动,积极服务地方经济发展,在实践中开阔眼界、增长才干、提高素质、找准社会定位;第三,将校园文化活动作为劳动教育的切入点,在主题班会、团日活动、各类文体活动中引导大学生深入理解劳动内涵,加强日常生活管理,自觉做好宿舍卫生保洁。通过参与各种校园公共场所的卫生保洁、绿化美化等活动,体会平凡劳动中的不平凡,形成尊重普通劳动者的自觉意识。第四,结合“三支一扶”、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青年红色筑梦之旅”“三下乡”等社会实践活动开展服务性劳动,实践劳动技能,树立利用专业知识技能反馈社会、服务人民的意识。
(五)加强顶层设计,高校领导提高重视
构建劳动教育的完善体系离不开高校强有力的组织领导和各部门的合理分工、密切协同。劳动课的建立要明确职责范围,理顺工作机制。高校层面应成立以校长为组长的劳动教育领导小组,成立劳动教研室,负责学校劳动教育实施方案和劳动教育月活动方案的统筹设计,定期对学校劳动教育工作推进情况进行研讨,协调解决工作中遇到的问题。
高校持续加强顶层设计,将劳动教育列入学校重点工作,纳入教学体系,工作成果列入年度高质量发展考核指标。学校教学管理部门将劳动教育融入各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整体设计劳动教育课程体系,突出实践性、综合性、针对性、开放性。
(六)重视家庭教育,与校方形成合力
家庭是大学生劳动教育的重要场所,家庭劳动教育将直接影响大学生劳动意识的形成。家长要紧跟时代发展,加强对子女劳动教育的重视,将劳育和智育提升到同等重要的高度。在正视劳动教育作用的前提下,引导子女树立积极向上的劳动观,在日常生活中潜移默化地培养子女个人生活自理能力,强化劳动自立意识,体验持家之道;以身作则,帮助子女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鼓励自食其力,赞美勤劳致富观念。
高校层面的劳动课程要为家庭劳动教育的实际效果制定可量化标准,纳入劳动评价标准,坚决杜绝形式主义,使家庭力量真正融入劳动教育中,校内校外应联手营造更加良好的氛围,为形成劳动教育合力奠定坚实基础。
四、结语
新时代下,劳动教育在我国素质教育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已成为“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中不可忽视的环节,在高校设立劳动课,将劳动教育融入思政课堂中协同育人,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事业重要论述的现实需要,也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党的教育事业发展推进的有力举措。高校通过劳动课程改进教学内容、改良教学模式、创新教学方法,通过完成“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持续向社会输送一批“德智体美劳”综合素质更加完善的人才队伍,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践行,对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 央广网. 习近平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 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EB/OL]. (2018-09-10).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11234575766690445&wfr=spider&for=pc.
[2] 仲地鋒. “微时代”视域下提升高校思政课有效性策略探讨[J]. 产业与科技论坛,2021,20(17):182-183.
[3] 储水江,高顺起,尹家德. 论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转型升级”[J].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20(01):51-55.
[4] 兰州财经大学劳动教育研究课题组,庞庆明. 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体系构建的四重维度[J]. 中国高教研究,2021(09):72-76.
[5] 赵亚敏. 论高校劳动教育的课程化规范化体系化[J]. 高校辅导员学刊,2021,13(04):35-40.
(荐稿人:胡建平,河南理工大学副教授)
(责任编辑:邹宇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