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正华
(南通市如东县解放路小学 江苏 如东 226400)
随着经济水平大幅度提升,教育领域和以往相比较大变化,社会各界越来越关注小学教育质量和水平。珠心算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之一,已广泛渗透于多个领域。数学作为一门培养学生计算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学科,与珠心算相结合能较好地充实课堂教学内容,启发学生思维,增强学生情感体验,切实提升教学质量,对学生未来发展有着重要现实意义。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融入珠心算并非单纯地为学生讲解如何运用该学习方式,则是将数学教材内容与珠心算相同步,明确二者之间的结合点,是保障课堂教学效果的关键所在。珠心算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不能单独存在,或以课外拓展形式为学生传授,否则会陷入本末倒置困境,无形中增添小学生数学学习负担和压力。数学教师可基于教材明确珠心算和其对应的教学内容,再根据教材各个章节知识内容设计从多方面优化整合珠心算方式,促使学生强化对所学知识理解和珠心算技巧掌握,逐渐形成良好的计算意识和能力,为提升教学效率做好铺垫。
以“多位数乘一位数”教学为例,教师在正式授课前已结合学生学情制作科学合理的珠心算教学案例,以三列式表格形式根据年级将珠心算与教材内容相对应,形成一份科学合理的课时安排与教材内容,再将经整合的课时安排、教学内容归结至表格最后一列,实现珠心算教学与教材内容相同步。例如教师设置以下题目:45×5=?,学生先拆分45成为(40+5)×6,紧接着计算40×6=240。教师根据上述题目为学生演示珠心算波珠,即先拨算盘第一档40×6=240,再拨第二档5×6=30,成功得出结果270。数学教师让学生边阐述笔算过程,再运用算盘波珠计算,很多学生表示运用珠心算学习多数数乘一位数知识十分简单且有趣。
从上述教学案例可得知,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先整合教材呈现的多位数乘一位数估算与笔算并与珠心算中二、三位乘一位内容,促使学生高效理解和掌握该章节知识。尤其结合不同学段需求设置不同课时,明确教学目标的同时减轻学生学习负担,提升学习数学自信心。
小学生年龄小,认知处于发展中,不可避免在理解和学习数学知识时感到困难,影响学习效率。再加上当前很多数学教师采取的方式过于单一枯燥,即惯性为学生灌输教材知识后让其完成教材附带的练习题,虽然能完成教学目标,但整个过程单一沉闷,学生不免会感到无趣,甚至不愿倾听之后的知识讲解,不利于后续学习。珠心算的出现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变教学现状,以清晰直观的手部操作方式简化抽象复杂典型问题,消除学生理解和学习困难,符合小学生思维特征和学习心理,更能在此基础上打造真正意义层面高效数学课堂。
例如数学教师为学生呈现经典的鸡兔同笼问题,小学生因自身缺乏逻辑推理能力,难以理解教师在讲解中提出的假设、列表、猜测等不同方法。此时教师发挥珠心算优势作用,即借助算盘为学生演示鸡兔同笼解答方式。设鸡和兔共有10个头,26条腿,请问各有鸡兔多少只?先在算盘上拨动10个档表示10只鸡兔,再拨动两个珠算表示为每只鸡兔接两条腿,再两个两个地拨完剩余腿数,由此一来两个算珠表示鸡,四个算珠则表示兔,成功简化复杂抽象问题,学生在理解的同时还能掌握解答此类问题方法,以灵活化、简单化、趣味化方式呈现传统抽象复杂数学,理解问题涵盖数知识同时锻炼学生思维,不断提升学生学习自信心。
从上述教学案例可得知,学生理解能力影响其学习效率、质量以及自信心,只有充分理解才能紧跟教师教学步骤深入挖掘知识本质,增强逻辑推理能力。珠心算的存在弥补传统教学抽象弊端,有效激发学生学习数学兴趣,并在运用珠心算过程中感悟该学科思维乐趣。
小学高年级数学问题因计算数位大,所以整个计算过程相对复杂。将高年级数学与珠心算相整合能有效解决小学生在以往学习中存在的计算不准,计算速度慢等常见难点问题。珠心算是数学计算常见方式之一,随着新课程改革全面实施,要求教师改革和创新教学方式,切实提升学生数学水平。在日常教学中融合珠心算更能体现教师教学成效,引领学生在短时间内计算正确结果,更能激发学生潜在探究兴趣。与此同时,珠心算目标即师生在教学中逐步交流并在此基础上随教学进展而不断调整,所以教师可优化珠心算应用,切实发挥其优势。
例如在学习小数除法相关知识为例,学生在此之前已理解和掌握小学除法计算方式,但因被除数与除数有着较大地数位,对于学生而言,试商无疑是一大难点。部分思维缺乏敏捷的学生需反复多次试商。此时教师可适当融入珠心算估商方式,即要求学生运用大半7,小半3、当半5以及接近9口诀进行正确试商与调商。在解答:6.225÷0.83除法算法时,先扩大被除数与除数至100倍,再根据除数为整数小数除法进行计算。同样可运用珠心算估商方式进行试商,即划分除数83后为83x5得到415,紧接着运用被除数前三位622与415相比较,发现622>415,试商7并运用7的排积为7x83,经口算为581,即表示试商成功。
从上述教学案例可得知,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合理融入珠心算能有效节省考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时间。因为学生在运用珠心算时会触动大脑观察和记忆与记忆活动,在独立思考和珠数互译中增强思维。学生在长期内化和培养后会在大脑中构建算盘直接计算,提升计算效率。
小学中高年级和低年级相比难度不可避免会有所提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会面临较多抽象性较强的知识,如思维和学习方式依旧停滞不前,必然无法紧跟数学教师教学思路,不利于提升数学学习效率,长此以往还会因理解问题对数学学科产生厌烦和抗拒情绪,影响后续数学学习和发展。在数学教学中应用珠心算且巧妙地应用于其解决问题,能有效改变以往学习僵局,切实提升学习效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灵活应用珠心算知识并发挥该方式特有的清晰直观优势,弥补数学学科中“抽象复杂”短处,使珠心算更好地服务数学教学。
例如小学生升至中高年级后,所学习的数字会从个十百千扩展至万,百万,千万,甚至亿,可谓数位多,数目大,无论阅读河和书写都相对复杂,学生难免会感到困难。此时教师可指导学生正确运用发挥珠心算优势工具-算盘。算盘数位清晰且直观,学生在拨动算盘时能迅速了解个位至千亿位排列顺序。观察算盘可得知,算盘上为4位一份档且与每四位一级的分级情况基本相同,只要认真观察算盘就可准确阅读和书写大数。学生在认识大数过程中可运用已有珠心算知识,即每相邻2个档之间的进率为10,由此迅速概括十进制计算法概念,上述过程直接省去复杂计算过程,更能让学生发现数学计算乐趣和魅力。
从上述教学案例可发现,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中应用直观清晰的算盘工具能较好地调动学生参与数学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整个课堂教学氛围因算盘的存在变得十分生动,师生氛围极其和谐,改变以往单一灌输教学方式,更能让学生理解和记忆所学数学知识。
常言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驱动力来源于兴趣。然而珠心算教学过程和其它知识相比较为枯燥且后期训练强度大,多数教师在传统数学教学中单方面为学生灌输知识,虽然学生也有所理解和记忆,但整体学习体验欠佳,未能达到预期教学目标。情境是当前课堂教学广泛应用教学方式,也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最佳方式之一,所以教师可结合学生学情创设情境,调动学生探究知识积极性,启发学生思维和智慧,强化学生情感体验,并对学生非智力因子进行培养,促使学生发自内心喜欢数学学科和珠心算。
以《三位数除以一位数》教学为例,教师紧贴学生实际生活创设情境,吸引学生注意力。先做好以下课堂导入:老师今天来学校的路上和对面水果店的老板闲聊,他夸赞大家很聪明,想要大家帮他算账。随即教师运用多媒体呈现一张水果店老板将自己的桃子以每千克4块钱的价格售卖,一上午售卖368元。之后提出问题:“水果店老板共卖出多少苹果?”,学生在列出算式368÷4,然而对竖式计算并未熟练掌握和应用,因为不知为何要书写商的百位或不知该如何处理计算出的有余数。教师拿出算盘为学生解惑,先展示368÷4珠心算计算方式并念出以下口诀:先从高位除起,定商的档,头大隔位商,头小挨位商,百位除完往下除,商就往下商。学生在情境中掌握珠心算方式,提升计算能力。
从上述教学案例可得知,创设生活情境能促使学生发现所学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间联系,激发学习兴趣,尤其学习如何正确运用算盘,强化学生对所学知识理解,切实提升学生学习能力和计算速度,进一步激发学生内在潜力,实现高效数学教学。
总之,珠心算是小学数学教学重要组成,在于开发儿童智力,提升学习效率。数形结合是当前数学学科较适合学生特征的方式之一,珠心算充分体现该特征。与数学知识内容相结合能较好地帮助学生理解重难点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更能提升小学生计算速度与能力。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中应紧贴学生学情从多方面优化珠心算教学,最大限度发挥珠心算优势作用,实现预期教学和育人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