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元炯
(郑州商学院 河南 郑州 451200)
如今,我国已经进入快时代,这给高校的学生带来了一定的压力,导致其不断的追求快,从而忽视了丰富自己以及锻炼自身的抗压等能力。为了能够高效地管理学生,培养学生,高校教师必须做到“以人为本”。从学生的角度出发,通过对学生的全面分析和了解,对学生展开心理教育活动,促使学生可以不断自省,主动改正自身的不良习惯。另外,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会对学生产生影响,教师需要给予正确的引导。
首先,减缓高校学生的心理压力。对于高校的学生来说,虽然其没有高强度的课业压力,但是却存在就业、生活、以及交际等方面的压力。通过教育心理学,教师能够深入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并采取一些手段有效缓解学生的压力,促使学生能够积极地面对生活。其次,维系师生之间的关系。对于高校教师来说,更多的时候,其应该与学生保持朋友关系,促使学生能够支持教师、配合教师,同时也会教会学生一些自我缓解压力的方法,使学生能够自我调节。最后,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就目前来看,有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患有心理上的疾病,例如抑郁症、躁郁症等,这都是由于心理压力过大、抗压能力不足所导致的,所以,为了全面提高学生的身心健康,教师可以采取教育心理学的知识和手段展开管理工作[1]。
其一,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大部分学生生活的环境优渥,而且其基本上都是独生子女,家长过于溺爱,导致学生比较自我、心理承受能力较弱。所以想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就应该利用“以人为本”理念,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其二,相比于严格的管理方式,学生更愿意接受温和的方式。为了能够更好地管理学生,高校教师需要不断的学习心理学的理论和方法,并灵活运用该手段,促使其可以和学生之间进行心灵沟通。其三,我国已经进入信息化、科技化时代,为了能够提高管理效率,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创建学生心理健康档案,再进行数据分析,教师需要重视数据变化较大的学生。其四,谈话法是高校教师比较常用的管理方式,通过平等的谈话,教师可以感受学生的情绪变化,并对学生进行正确的疏导和教育。其五,根据研究发现,学生的心理素质水平偏低。教师可以通过展开合理的心理活动,使学生在活动中能够提高抗挫能力和灵活应变的能力。其六,由于原生家庭对学生的影响较大,为了更好地管理学生,教师需要对学生的家庭情况进行一定的了解。其七,高校一直都是以精英教育为主要培养方向,为了充分满足社会发展需要,教师需要通过教育心理学手段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2]。
一方面,“以人为本”的理念有助于教师能够从学生的角度考虑问题,使其真心真意的为学生着想,使学生感受到关心与爱护,进而成为学生的“知心朋友”,同时也有利于提升学生管理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另外,教师还要积极主动地总结管理经验,切实有效地掌握学生心理的活动状态,将以往的管理经验和学生现实的心理问题相结合。另一方面,教师在管理的过程中,应该以学生为主体,全面地了解学生。教师不仅要掌握学生的心理活动情况,还要了解其性格特点、爱好特长,做到“投其所好”,通过良好的沟通和交流,对学生进行高效的管理,使学生可以朝着正确的方向努力。
首先,为了高效地管理学生,教师可以利用心理学的知识,并抓住恰当的时机,对学生进行教育,充分发挥教育心理学的价值。不仅要做到“一针见血”的指出学生的问题,同时还应该运用巧妙的方法,为学生提供正确的思路,促使学生改正自身的不良行为习惯。其次,教师应该摒弃传统的说教模式,不断的改革和创新,主动学习心理学知识和技巧,促使其可以灵活应对学生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例如,教师可以从学生的需要和诉求出发,制定一套人性化的班级管理制度,促使学生能够主动遵守相关规定,并逐渐形成平等的氛围,为学生提供一个舒适且自由的班级环境。最后,为了促使学生之间可以形成良性的竞争关系,教师可以在班级管理制度的基础上,加入激励机制,有效满足学生的尊重需求。
第一,外界的环境以及学生的交际圈等都会对学生产生或多或少的影响,为了更加全面地了解学生的心理变化情况,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手段,为每一位学生创建一套独立的心理评估系统,促使教师可以根据对该系统的分析,掌握学生心理变化的情况,一旦发现数据出现剧烈的波动情况,就要采取一定的措施帮助学生“步入正轨”。第二,教师还要为学生创建心理健康档案,为后续的管理工作提供坚实的保障,促使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性格特点以及交流方式,进行因材施教,找到学生的问题,并与其一起攻克。另外,心理健康档案也有助于教师通过信息快速了解学生的心理健康情况以及家庭情况,并能够及时有效地通过适合的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价值观念。
首先,教师需要充分意识到沟通的重要性,通过谈话的方式,与学生进行密切的沟通与交流,促使学生可以敞开心扉的交流,开解学生心里的疑问,为学生指点迷津。其中,在谈话法的运用中,教师需要重视语言的艺术,尊重学生、爱护学生。其次,教师要把握方式方法,通过谈话谈心的方式,减缓学生的压力。由于在日常生活中,学生会面临各种各样的问题,而且学生的承受能力各不相同,若是未能进行良好的处理,就会导致学生出现心理压力,产生严重的心理疾病。最后,教师应该积极主动地关心学生,以唠家常的方式拉近学生的距离,使学生感受到关爱,倾听学生并适当的提供合理化建议,帮助学生尽快走出阴霾,积极的应对生活中的压力,并将压力转化成动力,成就更好的自己[3]。
一方面,高校要对教师进行心理培训活动,帮助教师能够在活动中锻炼组织活动的能力,并学会在活动中如何正确的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另外,教师要不断地更新自身的能力,促使其能够灵活地处理在活动中出现的突发状况,并且得到学生的积极配合。另一方面,教师需要定期组织心理培训活动,促使学生在参加各种各样的活动之后,可以提升学生的心理素质。在活动中,教师需要给予学生足够的空间,使学生自由发挥,通过和同伴之间的相互配合,共同完成活动任务,在实践中提升能力。同时在活动完成之后,教师需要组织学生进行复盘,先进行自我评价,再安排学生互评,使学生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自己,并积极的改正自身的不足。
首先,由于学生的家庭环境各不相同,同时父母的价值观念以及行为习惯会对学生产生深刻的影响,为了更好地了解学生,教师需要通过各种手段掌握学生的家庭情况。而且,家长和教师的目标都是培养学生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所以,教师应该充分利用这一点,促使家长积极配合教师的管理方法。其次,教师需要重视学生的差异性,做到因材施教。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性格特点,制造科学且系统的管理模式,例如,对于性格沉稳的学生,其对自己的人生有一定的规划,并且不易被改变。所以,教师应该做到点到为止,给予其更多的发展空间。对于思维跳跃的学生,通常对自身的要求不高,没有明确的发展方向,表现为三分钟热度、耐心不足,教师应该对其保持充足的耐心,同时要做到恩威并行。
第一,教师可以通过自身高尚的品德对学生产生积极的影响,并运用教育心理学知识和手段,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觉悟,促使学生能够做到自主管理。同时高校应该定期培养教师的管理意识和教育理念,确保其能够利用正确的方法,促使学生逐渐养成良好的品格,并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和人生态度,做到积极应对生活中的压力。第二,教师需要利用科学的方法管理学生,通过适宜的心理技巧,对学生进行正确的教育引领,并切实有效地疏导学生的心理压力,向学生提供一些缓解压力的小妙招,促使其可以正确对待压力,乐观面对人生[4]。
综上所述,随着教育强国战略的不断推行,我国越来越重视对人才的培养。所以,高校需要全面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促使其能够逐渐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其中,教师需要利用心理学的知识和手段,引导学生朝着正确的方向不断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