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体质健康教育模式的探索与干预策略

2022-02-19 00:41:53李凤有
今天 2022年12期
关键词:体质小学生家长

李凤有

(白银市白银区第十一小学 甘肃 白银 730900)

在小学阶段的教学过程当中,由于小学生的身体与心理正处在成长发育的阶段,因此对小学生体质健康方面的教育成为了小学阶段的工作重点之一。只有学校加强与家庭和社会的合作,以学生为核心建立良好的体质健康教育模式,才能帮助学生们实现体质健康素质、思想道德素质与科学文化素质的全面发展。

1.小学生体质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在我国社会的发展过程当中,小学阶段的学生们作为祖国未来的花朵,对于国家与民族的发展与振兴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在小学生的成长过程当中,对学生体质健康素质的培养的重要性丝毫不亚于对学生思想品德素质与科学文化素质的培养,这是因为体质健康素质是学生思想品德素质与科学文化素质成长的基础载体,如果小学生没有健康的身体,就会导致各种知识、道德、理想、信念等成为没有地基的大楼,其最终的结果只能是坍塌。因此,加强对小学生体质健康的教育与培养,对于全面提升小学生的综合素质,进而使这些社会主义的“接班人”更好的成长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1]。

2.小学生体质健康教育的现状

2.1 体育教育重视度低

在我国小学阶段的教学过程当中,全国各地的小学生迫于家长与教师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在日常的学习与生活当中都以各种文化课的学习为主,进而导致小学阶段体质健康教育水平相对较低。受到新冠疫情的影响,许多小学在疫情期间都采用了线上教学的模式,但体育课程的线上教学却始终处于发展缓慢的阶段。此外,在许多的家庭当中,家长对于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看法往往是“不务正业”,认为学生只有好好学习才是本职工作,从而进一步影响了学生通过体育锻炼增强自身体质健康的效果[2]。

2.2 体质健康教育形式单一

在我国小学阶段的体质健康教育过程当中,最主要的提升学生体质健康的方法就是体育课程的教学活动。与其他的科目相似,体育课程的教学活动也应当分为理论与实践两个部分,但绝大部分的小学体育教学都以实践教学为主,这种缺乏理论支撑的教育方式往往会导致学生无法理解体育教学的作用,进而将体育教学看做单纯的“玩”,甚至在体育锻炼的过程当中采取错误的方式进行锻炼;另外,有部分学校受到教学条件与思想方面的限制,在开展体育教学的过程当中使用的教学手法相对单一,从而导致越来越多的学生谈到体育课就感到“无聊”“无趣”,进而使学生失去了参与体育教学的兴趣,进而影响了学生体质健康的成长。

2.3 体质健康教育体系不够完善

在我国小学阶段的教学过程当中,体育课程这一培养学生体质健康的关键课程还有一项非常明显的问题,那就是对学生的体质健康教育体系相对不够完善。在许多小学的体育课程教学当中,有很多教师都缺少明确的对学生体质健康进行培养的教学目标,甚至部分教师会采取“点名——跑步——自由活动”的体育课程教学模式,学生们在体育课上除了绕着操场跑几圈之外就没有了更多的锻炼,从而导致小学生们的运动量急剧下降,而这正是因为教学体系的不完善与教学目标的缺失影响了教师的教学主动性,进而使学生的体质健康教育成为了一个恶性循环。

3.小学生体质健康程度下降的原因

3.1 学校方面的原因

在我国小学阶段的教学过程当中,受到传统的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学校的考核与教师的绩效、职称、评优评先等往往都与学生的学习成绩挂钩,而这也使许多的学校都或多或少存在重智育轻体育的现象存在,不仅拖堂现象随处可见,更是频繁发生体育课被文化课挤占的情况,从而使学生们缺少有效的体育锻炼;另外,在这样的思想背景下,很多学校都会可以削减体育课程的教研经费,更多的经费都划分到了语文、数学、英语等科目当中,进而导致体育教师即使想要加强对学生的体育教学效率也有心无力,从而严重影响了小学生体质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3]。

3.2 学生方面的原因

在小学生的成长过程当中,来自学生自身的原因也是影响学生体质健康的重要因素之一。随着我国人民物质生活水平的提升,许多小学生都是“含着金汤匙”出生的,在优越的生活环境当中逐渐形成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习惯,进而在遇到运动量相对较大的活动或较差的天气时就会产生严重的抵触心理;另外,受当前社会信息技术发展的影响,越来越多的小学生被网络吸引,占用了体育锻炼时间;此外,很多学生日常生活当中还存在着饮食结构不合理的问题,孩子的营养摄入不平衡,从而影响了体质健康成长。

3.3 家庭方面的原因

受家庭环境和家庭教育影响,许多学生在日常生活当中养成了各种类型的不良习惯与行为。首先,有许多家长在日常生活当中缺乏正确的健康观念,具体表现在过度重视对孩子的营养补充与忽视了孩子的日常锻炼,甚至在上学放学的路上连书包都不让孩子背;此外,部分家长还存在缺乏正确的营养观念的情况,一味的给孩子提供孩子喜欢吃的,没有对孩子的饮食健康进行有效的管理,从而严重影响了孩子体质健康的成长。

3.4 社会方面的原因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人们逐渐在日常饮食方面开始了对“新鲜感”“刺激感”的追求。从而导致了各种各样的垃圾食品与充斥着市场,这其中就包括了我国无数小学门口与周边的学生超市。相比成年人而言,小学生对于这些垃圾食品的诱惑的抵抗能力更低,而且许多家长还会为学生提供一定的零花钱,从而使学生们有了购买零食充饥的物质条件,这不仅会影响学生在日常生活当中正常饮食的规律,更会因为各种化学物质与不健康食品的摄入而导致学生的体质健康受到严重的影响[4]。

4.对小学生体质健康教育模式的探索与干预

4.1 加强对小学生体质健康教育重要性的认知

在对我国小学阶段体质健康教育模式的探索与干预过程当中,加强对于小学生体质健康教育工作重要性的认知是促进小学生体质健康教育工作有效开展的第一步,在此过程当中,上级教育部门与各级各类学校都应当加强对小学生体质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视,并且积极开展各类组织研讨与教学讲座等形式来强化基层教师与学生对体质健康教育工作的了解。同时,学校方面还应当对本校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进行完整的统计,并以此制定出完善的小学生体质健康教育措施;另外,学校方面也应当与家长方面取得联系,并且与家长做好配合,使家长在关注小学生学习成绩的同时对孩子体质健康的培养加以关注,不仅如此,学校方面还应当对小学生体质健康培养工作的重点——体育课程教学工作加强重视,增大对学校体育教学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投入,并且对当前的体育教师队伍进行专业化建设,为体育教师提供更多的学习与培训的机会,进而借助学校体育教学质量的进步来促进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全面提升。最后,家长、学校与社会还应当加强对我国素质教育理念的认识,改变自身对学生培养的陈旧观念,树立起健康第一的教育思想,才能使小学生的体质健康得到更好的发展。

4.2 制定并实行小学生体质健康教育相关标准

在探索与干预我国小学生体质健康教育模式的过程当中,对小学生体质健康教育工作制定科学化的相关标准也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在此过程当中,各地区的教育部门与小学应当对本地区与本校的小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进行一定的了解,并且制定出一套完善的小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在此过程当中,教育部门与学校应当深入了解不同年龄阶段小学生的身体发育特点,并且通过与家长的沟通深入了解每一个学生的生活环境,从而制定出一套相对平均的小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之后,学校方面还应当注重对这套小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落实方法,因为这套标准是一套相对平均的标准,不可能完美符合每一个学生的成长需求,因此需要基层教师在深入了解这套标准的同时根据学生的具体状况对学生的体质健康教育工作的目标进行细致的调整,确保每一个学生都能在符合自身需求的体质健康教育模式下得到相应的成长。此外,学校还应当将学生体质健康教育的相关目标告知家长,学生家长要在日常生活当中以这套标准对小学生的日常行为习惯进行要求,才能够更进一步强化小学生的体质健康。

4.3 建立以小学生为核心的体质健康教育模式

在小学阶段的教学过程当中,对学生的体质健康教育是一项系统化的教育工程,需要学校、家庭、社会等多个方面之间的共同努力。其中,社会方面应当加强对市场上的卫生监督工作,尤其是对于直接销售到学校的食品与零食等进行严格的质量审查工作,进而清除市场上对于小学生体质健康成长不利的一些“三无”产品,从源头上实现对小学生体质健康的保护。同时,社会方面还应当加强对学生体质健康教育重要性的宣传力度,使更多的人意识到对学生体质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要性;而在学校方面,除了借助体育课程的开展对学生的体质健康进行有效的锻炼之外,学校还应当联合市场监管部门,加强对于学校周边存在的各类超市的管理工作,杜绝学生超市内部各类垃圾食品的售卖,进而实现对学生体质健康的保护工作。另外,学校方面还应当充分发挥出校医务室与心理咨询室的作用,深入到学生内部对学生体质健康与心理健康发展状况进行调查与研究,帮助小学生梳理在成长过程当中遇到的身心各方面的障碍;而在家庭方面,作为小学生的父母,家长除了需要对小学生的学习成绩进行关注之外,还应当对学生的身心健康表现进行更多的关注,在日常生活当中为学生们提供荤素搭配的饮食,并且使学生在家能够按照科学的时间进行作息,从而使学生养成良好的日常生活习惯。只有社会、学校与家庭这三个方面以学生为核心,形成“三位一体”的健康教育模式,才能使小学生的体质健康得到更大的成长[5]。

4.4 注重对小学生日常生活方式的干预与管理

在小学生体质健康成长的过程当中,对小学生日常生活方式的干预与管理也是一项严重影响小学生体质健康成长的因素之一。在此过程当中,学校方面应当面向社会聘请专业的健康教育管理工作人员,并且通过学生家长对学生的日常生活方式进行调查与研究总结出小学生在日常生活当中存在的各类不良的生活习惯。之后,学校方面就应当从体育教师、心理咨询师、校园医生与健康教育管理人员这四个方面的协作制定出对学生不良生活习惯的干预与管理方式,并且与家长一同在家庭与学校这两个小学生日常生活的主体开展对小学生不良生活方式的干预工作。比如,对于在日常生活当中有熬夜习惯的小学生,学校方面就需要在学校内部加强对熬夜的危害的宣传工作,并且在日常教学过程当中紧盯学生是否有上课睡觉的行为;而在家庭当中,家长则需要加强对学生的管理工作,要求学生到了某一个时间就必须上床睡觉等。只有学校与家长两方面加强合作,帮助学生逐渐养成正确的生活习惯与生活方式,才能使小学生在正常的生活与学习过程当中实现体质健康的进步。

4.5 强化小学阶段体育活动的开展效率与质量

在小学阶段的教学过程当中,体育课程与体育活动对于小学生体质健康的成长有着非常大的影响。为了实现对小学生体质健康教育效率的提升,学校就应当加强对体育教学工作的重视,并且在学校内部积极开展各种类型的体育活动。在此过程当中,学校首先应当实行科学规范的学生作息制度,将学生的体育活动时间全部列入到学生的课程表当中,进而使体育活动从“活动”转变为一项“课程”,并且对体育活动的开展情况纳入到教师的年终考核目标当中;之后,学校方面应当充分利用学校中的教师资源与体育器材资源,同时借助社区的活动空间资源与家庭的亲情资源,使小学体育活动在学校、家庭、社会一体化的网络下进行,从而有效的弥补学校体质健康教育的不足;同时,学校还可以定期的开展以家庭为单位的体育活动,比如亲子运动会等,在培养家庭成员的体育意识,使家长加强对学生体质健康成长的关注的同时,推动学校与家长、家长与学生之间的情感交流,进而使学生家庭逐渐形成开展家庭体育活动的良好习惯。只有对小学体育活动的开展效率与开展质量进行全面的强化,才能更好的提升小学生体质健康教育工作的整体效果。

4.6 培养小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与自觉性

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而言,参与体育教学与体育活动的兴趣与自觉性是一项对小学生体质健康成长影响非常大的因素。正所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小学生自身对于体育活动的开展与参与缺乏相应的兴趣与自觉性,就会使学校、家庭与社会等方面为学生体质健康成长作出的努力事倍功半。小学生们正处于身心成长的阶段,参与体育教学与体育活动最大的动力就是可以开开心心的“玩”。因此,体育教师应当抓住学生喜欢“玩”的特点,将体育教学和体育活动与“玩”进行巧妙的结合,让小学生参与体育教学与体育活动的兴趣得到提升,进而逐渐形成学生参与体育教学与体育活动的自觉性。比如,在以往的体育教学当中,“跑”是一项非常常见的教学内容,但单纯的“跑”却很难引发小学生的参与兴趣。此时,教师就可以将“跑”与“玩”进行结合,将单纯的跑步训练转化为游戏的形式,比如提前准备一些吹好的气球与筐子,在教学中将学生划分为多个小组,并且以小组为单位开展“运送气球”的比赛,每组的学生都在起点前等待教师的口令,在教师发出口令之后快速奔跑到气球放置的地方,拿起一个气球之后再快速跑回去,将气球放进本组的筐子中之后与下一位同学击掌,再由这位同学重复之前运送气球的动作,在规定时间内运送了最多的气球的小组获胜。通过这样的游戏教学方法,教师就能够使学生们在“玩”的过程当中参与到“往返跑”的体育教学,进而逐渐提升学生参与体育教学与体育活动的兴趣,同时有效的提升小学生的体质健康[6]。

结束语

在我国小学阶段的教学过程当中,对小学生体质健康的教育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不仅影响着学生综合素质的成长,更是决定着国家与民族未来的发展。只有加强对小学生体质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视,并且积极建设家庭——学校——社会的小学生体质健康教育模式,才能使小学生的体质健康得到更好的成长。

猜你喜欢
体质小学生家长
中医“体质”问答
中老年保健(2022年2期)2022-08-24 03:21:38
中医“体质”问答
中老年保健(2022年4期)2022-08-22 03:00:28
中医“体质”回答
中老年保健(2022年6期)2022-08-19 01:42:20
28天吃出易瘦体质
海峡姐妹(2020年7期)2020-08-13 07:49:32
家长日常行为规范
趣味(语文)(2020年11期)2020-06-09 05:32:30
怎样培养小学生的自学能力
甘肃教育(2020年22期)2020-04-13 08:10:56
我心中的好家长
家长请吃药Ⅱ
萤火(2016年7期)2016-07-19 08:18:54
我是小学生
近8成家长不认同只要学习好就行 健康最重重
人生十六七(2015年2期)2015-02-28 13:0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