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思政”背景下高职空乘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研究

2022-02-19 00:41
今天 2022年12期
关键词:空乘专业课课程思政

黄 妍

(重庆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重庆 渝北 401120)

引言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在高校思政会议中强调高校教学要把握好课堂教学的主阵地,将思政教育融入每一门专业课之中,专业课要与思政教育同行,发挥协同育人作用。目前,高职院校空乘专业实践教学工作虽然得到落实,但高职专业实践教学工作未能与课程思政建立紧密联系,在课程思政背景下构建高职空乘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是目前空乘专业人才培养的重点工作。

1.把握第一课堂主阵地,融合课程思政和专业实践

第一课堂即日常的课堂教学,构建高职空乘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第一步是把握第一课堂的主阵地,充分发挥第一课堂的育人作用。课堂教学的育人方式分为直接育人和深入育人,直接育人是直接开展思政教育课程,深入育人是指将思政渗透入专业课和通识课之中,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影响学生,高职空乘专业具体的做法包括以下几点。

1.1 构建课程开发共同体

构建一个课程开发共同体是指建立老师和学生之间的合作模式,双方共同努力挖掘课程中的思政元素、开发专业课程教学内容,提升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话语权。老师团队由思政专业老师和专业课老师共同构成,思政专业老师可以为专业课老师提供思政育人指导和帮助,而专业老师对空乘专业课程和学生的具体情况更加了解,可以从学科教育和专业教育的角度看待实践教学工作,将思政教育的话语转化为专业课话语,让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培养道德修养、理念。学生作为课程开发的另一主体,同样可以参与空乘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工作之中。学生的新思想、新理念、新时代经验可以为空乘专业的实践教学体系注入新活力。具体执行的步骤包括:第一,专业课老师将课堂教学内容设计为“提出问题、落实行动、解决问题、观察结果、反思总结”五个过程,在课堂教学之前提出当堂课的教学内容及问题,在最后反思总结时引申出思政教育,实现思政教育与专业课教育的融合[1]。第二,专业课老师定期到思政教研室进行进修,学习最新的思政教育方式和理念,提升专业实践课程的思政效果。第三,丰富学生提取建议的渠道,为学生发表对于课堂教学活动的建议创造平台。

1.2 引入价值观渗透课程

空乘专业所需要学习的专业知识包括客舱安全、客舱服务、形体礼仪、空乘英语、航空救护、沟通交流等内容,每一项专业知识又可以细分为多项内容,在课程教学中渗透价值观的内容既满足课程思政背景对空乘专业实践教学的要求,又可以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例如,“沟通交流”专业知识教学过程中,重点针对客舱内与乘客的沟通,与人交往的过程中要秉持尊重、真诚、理解的原则,乘客的各种需求都是事出有因,没有无缘无故的需求和无缘无故的找茬,在与乘客沟通交流的过程中要察言观色、分析乘客的实际需求。交谈过程中使用文明用语、保持良好的服务态度,避免与乘客发生冲突,这不仅是空乘专业的专业要求,也是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体现。又例如,在学习“航空救护”专业知识时,主要借助于列举民航案例,并加入课程思政分析。以近年发生的民航安全事件为例,当发生重大空难,飞机上乘客的生命无法保障时,全体机组人员会尽最大努力保障地面群众的生命健康与财产安全,坚定地将飞机开往无人区,这背后蕴含的也是我国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将价值观渗透课程教学可唤醒学生的情感,以情感为纽带将课程思政与实践教学融合。

1.3 保障经费资金的充足

在课程思政背景下开展高职院校空乘专业实践教学工作需要充足的资金支持,从师资力量的提升、人才能力的培养到构建整个学校内部专业之间的联动都离不开资金的支持。为保证课堂教学这一主阵地的教学作用,一方面需要在师资培训方面设置专项资金,增加老师参与思政培训的机会、鼓励老师在企业内挂职提升职业教学能力,另一方面在教研团队建设工作中设置教研专项资金,上文提到构建课程开发共同体,而打造一个课程开发共同体团队自然离不开资金的支撑,具体做法如下:第一,成立专门的科室负责对教学经费进行分配、管理和追踪,确保每一笔资金用到实处。第二,针对老师的课程教学工作举行课程评比活动、完善奖励机制,对教学工作质量高的老师发放奖金、优先评优评职称,激发全体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全面提升空乘专业课程教学质量[2]。第三,采取多位一体的评价方式对教师的教学工作进行评价,针对教学工作提出的可行性建议一经使用进行奖金鼓励,全面优化第一课堂的质量,把握第一课堂这一主阵地。

2.丰富二三课堂的活动,融合课程思政和专业实践

第二课堂和第三课堂是指课外活动和实践教学,是对第一课堂的有效补充,同样是高职空乘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在大力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教学要求下,二、三课堂的重要性日益凸显。丰富第二、第三课堂的活动需要从校内和校外两个维度入手,将课程思政与专业实践的融合扩展至课外乃至校外,高职空乘专业具体的做法包括以下几点。

2.1 联合开展校内校外实践

推进课程思政背景下高职空乘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第一步是联合开展校内校外实践活动,提高实践占比以及实践活动安排的科学性,将专业实践中的思政元素充分挖掘。首先,根据不同程度学生的实际需求和实践能力高低的不同制定分层次的实践标准,开展实践活动坚持因材施教的原则。对于高职空乘专业而言,实践活动应在人才培养工作中占比百分之五十及以上。其次,将各种实践资源高效整合,创建更多实践平台,为学生提供开展实践活动的机会,助力学生的健康成长。校内实践活动属于第二课堂内容,主要包括社团活动、比赛活动等,一部分学校将学生参与社团活动和比赛活动的行为纳入素质教育学分管理工作范畴内,要求学生在毕业前修够一定数量的学分方可毕业,实现思政素质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融合。校外实践活动属于第三课堂内容,主要包括参与企业组织的实习、参与省级国家级职业技能大赛等,为联合第二、三课堂的实践活动内容,学校可以组织学校内部的选拔比赛活动,通过海选的形式输送参赛者至省级国家级比赛之中,还可以与企业建立合作,在校内兴办实训基地,丰富学生校内的实践活动[3]。

2.2 打造精品项目实践品牌

为了进一步提升实践环节的有效性和实践环节的作用,可以致力于打造一个精品的项目实践品牌,结合时代特点、思政教育要求以及人才培养计划,丰富空乘专业实践活动的内涵。首先,老师可以任务的形式安排学生在课外实践的过程中撰写学习心得、实践报告、课程论文等,将课程论文和实践报告作为课程考核的形式之一,补充完善专业实践课的考核体系。其次,利用课外时间组织学生参与公益活动、志愿服务活动等,以公益的实践形式增强学生实践水平和道德修养水平,打造项目实践品牌的社会作用。另外,在校内实训环节中开设专门的技能实践课,在培训学生专业技能的同时补充课程思政内容,比如:人道主义精神、追求卓越等,让企业模拟各种真实情景提升学生对各种事件的应对能力和处理能力。这项工作最能体现空乘专业的专业特色,由于不同高职院校合作的企业不同,精品项目的类型不同,故打造精品项目实践品牌可以将高职院校之间的不同特色区别开来,形成“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高职空乘专业教育新格局。

2.3 充分挖掘网络教育内涵

网络已经发展成为一个获取学习资源的优良途径,网络上不乏一些优质教学资源发挥着高效的育人作用。充分挖掘网络教育内涵是构建高职空乘专业实践教学新体系的一个重要举措。一方面,老师可以对大学生慕课平台的名校教学资源进行有效整合,选择合适的内容给学生播放、鼓励学生利用课外时间完成学习,提升实践教学质量[4]。而名师的课程本身对于老师而言就是一种提升自身能力的渠道,老师在学习名师教学的过程中自身专业能力也会得到明显提升。另一方面,老师可以借助网络帮助寻找学校历史文化资料、发展资料以及学校空乘专业的成绩与发展历史,挖掘历史故事中的思政因素开展思政与实践教学的融合,提升实践教学质量,达到思政教育的效果。在网络时代,学生对新兴的平台、多媒体技术有着浓厚的兴趣,老师可以通过学校公众号、视频号发布实践教育内容,实现实践教学与课程思政的融合。对于学生而言,还可以实时在多媒体平台上与其他同学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和经验,展示学习成果、共享学习成果。

结束语

综合分析以上论述内容可以得出,高职院校在我国教育领域占据着重要地位,为社会培养了一批又一批应用型技能型人才,高职空乘专业作为一个实践性强的专业,正在构建一个全新的专业课与思政教育相结合的实践教学体系。这项工作不仅需要引起学校的重视,也需要老师和学生的积极配合,老师可以在实践教学中主动挖掘和总结课程思政元素,使得专业实践教学与思政教育工作达到契合,学生则可以对老师和学校的工作进行中肯的评价,在构建专业实践教学体系中积极发言、提取建议。

猜你喜欢
空乘专业课课程思政
自然拼读法在高职空乘专业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课程思政融入高职空乘专业的探索
中职《医护英语》与专业课的结合教学探索
“导入课”在高校专业课实施“课程思政”的实践与思考
空乘礼仪对空乘人员素质的具体影响
空乘礼仪对空乘人员素质的具体影响
试析空乘礼仪对空乘人员素质的影响
——礼仪素质影响
发挥专业特色 实施“课程思政”
研究生专业课学分制教学改革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