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翠芳
(陇南市武都区三河中心小学 甘肃 陇南 746043)
小学数学教学主要表现方法就是课堂教学,而课堂又是学生接收知识的主要途径之一。但是经过分析我国当下阶段的数学教学,发现其依然还是遭受到老式教学理念的约束,存在许多不足。所以,需要持续创新数学教学手段与提高教学效率,这是当下小学数学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任务。经过多年教学研究发现,将提问式教学法应用在小学数学教学课堂上具有极为明显的价值。科学、正确的进行提问教学,可以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同时可以培养学生分析能力及逻辑思维能力。除此以外,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应用提问式教学法可以增强教师与学生间的互动,有助于创建出和谐、良好的师生关系,更加有助于学生理解与应用所学知识。
在通常情况下,因为教师不可能对教学过程中的任何环节都做好充足准备,而且学生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他们在学习过程中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而这些情况都是教师无法控制的,所以,课堂提问具有随机性。但是,数学教学内容都是在某一范围内进行的,这就需要小学数学教师需要根据教学内容有目标、有计划的进行课堂教育,以此来让自己在进行提问的过程中面对各种突发情况都可以灵活应对[1]。但是在当下时期的数学教学提问情况进行分析,发现有许多教师并没有意识到课前准备工作的重要性,以此来不断降低数学课堂提问的教学质量。
经过分析我国现下小学数学提问教学现状,发现大部分教师在提问教学中,都是应用单一的提问方法,创新性明显不足。而且在提问的时候,教师也没有应用可以激励学生回答问题的方法,与此同时,这些教师也都没有意识到鼓励与表扬对学生的重要性,在此情况下,就会不断削弱学生回答问题的热情,长时间下去甚至可能会导致学生对数学知识丧失学习兴趣,更加不想参与到其中,以此来无法保证课堂教学质量的上升。除此以外,还有一部分教师注重课堂提问,而且也应用了各种教学方法,但是提问主要就是针对一些学习能力强的学生进行的,普遍性不足,这样就不断削弱了提问教学有效性。
兴趣是我们任何一个人学习知识的动力。小学数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需要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开展提问,从而让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学习产生热情,最终形成数学学习动力,为提高教学质量提供基础[2]。比如,小学数学教师在讲解人教版一年级下册第五单元《认识人民币》本节课知识过程中,就可以选择在课前导入环节向学生发出提问,这样能够激发出他们的探究欲望,从而主动的融入到课堂当中,对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与效率具有一定的推进作用,具体教学方法如下:
教师:同学们,你们去过超市买东西吗?你们平时都会买一些什么呢?(激发学生探究意识)
学生此时与教师大胆表达、互相交流。
教师:请同学们思考一下,我们去超市买东西的时候带什么呢?(引出教材知识)
学生:去超市需要带钱,没钱就买不了牛奶、面包......
教师:请同学们观看屏幕,图片当中的学生都在买一些什么呢?(教师提前准备好教学素材)
教师:今天这节课老师就带着你们一起玩“花钱购物”的游戏,你们想不想玩呀?
学生:想。
教师:请同学们做好,我们准备上课啦。
教师:每一个国家都有自己的钱,而且都有着不一样的名字。咱们国家的钱叫什么名字你们知道吗?
学生:我国的钱叫做人民币。
教师:同学们非常聪明,我们国家的钱叫做人民币,一起来学习一下吧!
小学数学教师在课堂上应用此种教学手段,能够很好的吸引学生注意力,让他们产生学习欲望,而且在教师的提问下学生会不断思考与分析,有效培养学生分析能力,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教育是向所有学生进行的,所以提问也需要把所有学生全部归纳到整体提问当中。所以,小学数学教师在应用提问式教学法的时候,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性格特点、认知能力及学习能力等等为中心开展提问[3]。另外教师还需要注意问题难度需要严格掌握好,设置出来的问题要适中,假如设计出来的问题太简单,那么学生就不会思考,无法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假如设计出来的问题太难,那么学生就会因为回答不出来而丧失学习自信心,从而对数学知识产生厌学的情况。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是提问式教学的主要目的,而分析与思考则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主要方法。基于此,小学数学教师在提完问题以后,需要为学生提供一些思考与分析的时间,数学教师根据自身的教学经验能够发现,为学生提供一些思考时间提高学生的回答正确率与表达顺畅等等具有一定的价值。另外,当学生回答完教师提出的问题以后,不管结果如何,教师都需要对学生开展适当的鼓励与表扬,教师可以表扬学生回答问题的正确性,也可以表扬他们在回答问题时的独特逻辑思维方式及能够勇敢回答问题自信心与勇气,以此来形成一种激励教学模式。比如,小学数学教师在讲解人教版一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认识物体和图形1.《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这一课程的时候,教师可以先向学生讲解教材当中的知识,然后在对学生提出问题让学生进行思考,如:“同学们,你们在日常生活当中有见过这些图形吗?请分别举三个你见过的图形事物?”此时教师就可以为学生提供几分钟的思考时间,并引导学生将答案写在作业本上,防止学生在回答问题的时候出现卡顿的情况。当思考时间结束,教师就可以邀请几名同学进行回答,并对回答优秀的学生给予表扬与鼓励,对回答情况不是很好的学生教师需要引导他们回答清楚,从而提高学习自信心。小学数学教师在传授知识过程中采用此种教学模式,不仅仅能够培养学生的思考、分析能力,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自信心,能够有效提升数学教学质量。
由于我国小学数学教学长时间遭受到老式教学的熏陶,导致学生处在被动的位置进行学习、记笔记、听课等等,偶尔会出现教师与学生一问一答的情况。在新课改背景下,教师在传授知识过程中需要做到尊重学生,在设计教学方案的时候也需要站在学生所了解的地方开始进行,从而激发出小学生良好的学习本质。教师需要根据课堂教学内容,在课堂气氛当中引发学生进行质疑[4]。比如,小学数学教师在讲解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4.《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这一知识过程中,教师就可以根据教学内容为学生创造情境:“同学们,咱们学校过几天想要举办一个“秋季迎新生”的欢迎会,校长想在学校操场搭造出一个长10米,宽6米的长方形舞台,为了能够营造出舞台美,需要站在长方形舞台的框架上安装一些氛围灯,请问同学们氛围灯的电线应该买多少米呢?当教师提出问题学生就会开始讨论。”此时教师就可以将班级学生分成几个小组,让学生在小组当中进行互相沟通与交流,共同寻找解决方案,并引导学生勇敢提出质疑,将在小组当中依然讨论不明白的问题进行汇总,最后由教师讲解。另外,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意自己的语言措辞,可以尝试着将“同学们你们听懂了吗?”更新成“同学们老师把问题讲清楚了吗?”此种询问的语气,学生更加容易接受。小学数学教师在传授知识时,采用此种教学模式能够将学生的主体位置展现出来,并能够引发学生思考。除此以外,在师生、生生沟通的时候,同时还可以培养学生口语表达能力,长时间下去,教师与学生就会创建深厚的情谊,对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具有一定的益处。
学习数学知识并不简单,数学科目具有一定的逻辑性。只要找到问题主要关键,就能够做到举一反三与触类旁通。所以,小学数学教师应用提问式教学法的时候,设置出来的问题需要具有启发性,促使学生可以在问题探究下,能够更深入的对所学知识进行探究,以此来收获到更多知识。比如,小学数学教师在讲解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简易方程3.《列方程解应用题》这一课程的时候,教师就可以把“鸡兔同笼”这一问题当成示例。学生在学习这一知识以前对其的应用并不了解,教师就可以让学生自由讨论,使用曾经学习过的知识去寻找答案。经过复杂的计算以后,教师就可以把此方程式的概念讲解给学生,并让他们应用此方法解决问题,经过对比以后学生就能够发现此方法更加简单、实用,有效发挥出提问式教学法的价值,增强学生对数学科目的学习热情[5]。
综上所述,在小学数学课堂上,教师采用提问式教学法对数学课堂教学具有极为主要的意义与价值。所以,数学教师应当增强提问式教学法的应用,并科学、正确的设计出各种教学问题,不断优化传统教育思想,经过应用提问式教学方法解决数学课堂上的问题。数学教师只有这样做,才可以高质量落实教学目标,以此来提高数学教学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