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艳君
(天水市解放路第二小学 甘肃 天水 741000)
“双减”政策是新教育时代下,由国家教育部颁发出台的一项改革方针,此政策以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为根本,此环境下高效率的育人方法是教学期间的重要要求。教学小学语文中,为了能够立足“双减”政策将教学效率增加,要求教师从整体性入手设计与规划教学、授课方式,完善作业设计理念与方法,在不将教学资源增加的基础上将课堂授课效率提升,达到教育质量发展的目的。
在“双减”政策下衍生出了减负增效这一全新的教育理念,其指的是在将学生学习负担减轻的基础上将学习效能提升。伴随推进的新一轮课程改革,在学生学习期间国家更加关注学生的综合性提升,所以,教师在授课中需要将质量不断提升,引导学生更加积极的投身于学习中来,并在授课中将问题思考、问题处理的能力提升,发散其思维,在学习中鼓舞他们不断探索、乐于观察,而通过减负增效的授课方式就是完成此目标的重要方法,它能够引导教师在将学生压力减轻的基础上把学习效率提升,对其多方面能力进行培养,此外也可将和谐、优越的师生关系建立起来,达到全面推动学生发展的目的。
“双减”政策不仅给了家长、教师、学生一个“喘息”的时间,让大家开始思索怎样的教育才是合理的,才是对他们的发展有益的,也提出了一种问题,让老师们开始思索怎样提升课内素质,让父母们开始担忧该怎样进行家教工作。但是,身为学校语文老师,对学校的教育工作来说依然艰巨,必须在改变学校自身教育模式、改变传统教学方法的同时,积极进行对学校语文教学策略的合理改变,让学生在全面感受语文学习的快感和丰富课程内涵的同时,也得到语言基础知识的增长与人文素质的发展,在落实教学改革政策的同时,也使得学生获得了全面发展。
在中国,最主要的教育模式仍然是应试教育,所以我们往往以成绩的优越与否来衡量和规定学生。在教学小学语文中,教师为了提升学生的语文成绩,会投入很多的练习,提升作业布置量来夯实学生语文基础知识,并达到提升其语文成绩的目的。在海量作业的压力下学生容易厌倦学习语文学科,特别是在学习中滋生“抗议”心理,不爱积极主动思考语文知识。长此以往,无法升华学生的语文思维,而且还会影响和制约他们写作与阅读理解能力,这种被动学习的长期停留,也会制约和限制学生的学习能力。因此,也谈不上课堂授课效率的提升。
新课改规定小学语文授课实现增效减负,这表明在一定的授课时间内教师需要将效率和有效性提升,要确保在兼顾授课任务的前提下全面推动学生发展,提高学生语文素养,最关键的是对学生的学习能力进行培养,引导他们懂得主动学习,找寻与自身相适合的学习方法展开学习。同时,基于增效减负开展小学语文教学,需要教师努力培养学生学习热情,努力将快乐、轻松的学习气氛为学生营造出来,让他们乐于学习与思考。为了将其学习兴趣提升,需要对多样性授课方式进行尝试,不断增加课堂兴趣。在小学生以饱满的热情融入到语文学习中后,在活跃的课堂中也不断的锻炼其综合思维能力,但最为关键的还是通过教师进行引导和辅助。小学语文兼顾授课目标与德育目标于一体,在具体授课之中,有相当多的一部分是进行人生道理的阐述,帮助学生正确人生价值观念的形成。基于此要求,在小学语文课堂中教师要将培养学生综合素养作为重点,为他们更好的学习与发展做好铺垫。
在传统的小学语文课堂中,因为种种方面因素的制约,导致教学效率低下,学生 学习主动性不足,通过大量的实践调查和总结得知,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内容,需要进行认识和了解:
(1)局限性突出的应试教育
过往的语文教学中由于注重学习成绩与应试教育而忽略了如何培养学生应用语文知识的能力。在教学之中,教师自身的应试教育思维过于明显,过于重视小学生的学习成绩。此种形式下,小学生表现出了不够理想的语文素养。同时还有一些小学语文教师认为,小学生的智力与年龄限制,导致他们无法理解多样性的知识内容,所以在讲解中教师过于看重知识的背诵与硬性掌握。这样教师忽视了讲解知识的掌握方法,比如,在讲解生字的用法与意义中,只是要求学生死记硬背,灵活性不足,这表明了小学语文授课整体性缺乏,在教学期间教师没有充分的把握整体教学效果。
(2)过于呆板的教学模式
作为语文教学的基础部分,小学语文教育需要注重探究如何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的对策。在具体教学中,教师需要多多思考与探索,丰富与优化语文课堂授课方法,对于每个学生的独特性与独立性教师也要予以关注,要按照学生的趋同与差异寻找适合的授课方式。特别是可利用分层教学与个性化指导,展开个性化、不同程度的教学,让每个学生都能感受到语文学习的乐趣。
(3)过于看重考试成绩
在授课期间,学生学习成绩被过度关注,这是中片面的观点。在教学语文中,教师应该借助考试的手段来认识学生学习状态,然而教师应该把重点放到研究小学生薄弱的学习环节中,优化自身的教学策略与方式。而并非单一的关注孩子们的语文学习成绩,盲目的为学生施加压力。而且目前的小学语文考核模式十分单调,对学生的评价往往只用分数来衡量,所以,教学方式创新中也需要优化考试模式,形式多样的考试模式,能够将学生负担减轻,实现课堂减负增效的目的。
随着“双减”政策的实施,小学语文教学中呈现出“有人欢喜有人忧”的教育状况,喜的是“双减”给了小学生更多的时间放松、娱乐,给了家长经济和精神上的解压,以及与孩子相处的时间。忧的是“小升初”“中考”“高考”的传统考核评价模式仍然存在,学生的考试压力仍然存在,小学语文教师会担心课上教学时间不够用,在不布置和少布置作业的情况下,学生难以达成预期的学习目标,影响学生语文学科的学习基础。家长们也开始迷茫,没有了作业的压制,没有课外辅导机构的支持,不知道该如何指导孩子在家学习和复习语文……因此,该如何用好“双减”这把“双刃剑”,成为新时期小学语文教师不断钻研、积极解决的一个现实问题。教师只有解决了这个问题,才能在陪伴和引导学生学习语文的过程中做到有的放矢、减负增效。
在双减政策的带动下衍生出了减负增效这一全新的教育理念,主张利用更加有效的方式增加课堂效率,减轻学生课后学习负担。伴随新课改的推进,在学习中需要更加关注学生的全面进步,所以,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授课质量的提升,建立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在学习中养成爱思考、勤动脑的习惯。
基于“双减”政策,为了让增效在课堂教学中落到实处,就需要把学生视为授课根源,完善处理课堂内容。众所周知,小学语文属于一门基础性、综合性的学科,所涉及的知识面比较大,从某种角度而言,“双减”增效实则是将更高的要求抛向了教师的自身能力。在“双减”政策下教师需要以生本化角度入手来处理教学内容,将挖掘更加丰富的教学内容作为教学重点,便于从基础本质上把握文本,达到增加教学效果的目的。比如,在对《慈母情深》这部分内容学习中,教学重点是让学生对12生字以及“震耳欲聋”、“失魂落魄”等词语的含义进行理解,在课堂中教师并没有马上将这些词汇的含义告诉学生,而是先让学生阅读文章内容,在与文段前后词语的含义结合进行探究,配合练习语境内容,对于这些词语的真正含义学生就能够快速的掌握。通过生本化的方式处理教学内容,不但可以将学生的探索积极性激发出来,也可以借助有趣、生动的授课内容将学生探索知识的积极性提升,让学生用全部的精力去学习,学生与乐趣是紧密相联的。
基于双减政策展开教学,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课堂授课内容,对此也随之更新了对学生学习的基本要求。对此,在教学时,首先引导学生通读课本内容,将生疏的字词确定出来,在确保明确词义、会读后,再引导学生精读文本内容,并将问题抛设出来,通过问题的引导,学生能够更加自主的投入思索之中,并和同学交流沟通中,迅速掌握知识要点与学习内容,这对提升授课效率意义重大。
多样化的小学语文授课方法,可以将一定的新鲜感带给学生,进而将课堂效果不断提升。当下,导读教学、情境导入等是较为常用的教学方法。其中,很多教师都比较熟悉情境教学,在导入新课中经常采用这种方法来完成。导入新课的情境可利用游戏激趣、实物演示等方式进行呈现,而主要选择哪种方式,主要与学年段具体情况以及课文内容相结合进行确定,这样才能将导入课堂的效率更高的提升,更好的推进课堂教学效果。比如,在导入《地震中的父与子》这篇课文的内容中,我们就可以通过营造具体氛围以及描述语言的方式帮助学生感受文本内的情境,为学生讲述有关汶川地震、雅安地震的感人故事,将学生组织起来进行默哀,进而将学生快速带入文本所蕴藏的气氛中。再或者,针对《窃读记》,我们可以通过感触学生心灵的新课导入方式。可以将《送别》这首歌利用多媒体播放给学生听,在学生基本认识了林海音之后,再为学生讲述林海音喜欢读书的故事,将其情感共鸣激发。在激发共同情感的同时,学科以十分愉悦的融入文本之中。
在教学中,我们经常会用到讲授法,然而在全新的“双减”政策下,此种方式已经难以满足增效课堂的要求。所以,在教学中,可融入演示法、讨论法等。比如,在对《狼牙山五壮士》、《海上日出》这种写景特征鲜明以及故事性突出的文本教学中,可以借助多媒体设备引导学生融入背景故事中,更加真切、直观的感受具体形象。
因为应试教育的影响较深,一些教师在设计与布置小学语文作业中趣味性不足,表现出了呆板机械的特征。陶行知先生指出:知情教育要具备整个的、统一的。对此,在“双减”增效的全新教育理念下,在将课堂授课效率提升的基础上,还需要力争设计出趣味性十足的课后作业,让学生更加主动、积极的参与到课堂作业中书写中来。与“双减”要求相结合,贴近生活设计语文作业,让作业充满灵活性与生命力。比如,在对《端午粽》一课学习后,在学生基本的认识与了解了端午节的相关习俗内容后,在面对即将到来的端午节,可以将操作性强的家庭作业设计出来,首先鼓舞他们搜集有关端午节的信息,此外将包粽子活动组织起来,真切感受节日的气氛,体会屈原的爱国情怀。实践表明,有趣丰富的作业模式可将学生的内心情感激发出来,在进行语文情感培养的同时,作业质量也会得到显著提升。
双减政策下提升课堂效率最为关键的一环就是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对于课堂这短暂的三四十分钟要让学生牢牢把握住,这样在课后就不用花费更多的时间去巩固课堂内容。为了增加课堂效率,在课堂之上教师应该将学生学习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让学生的兴趣更好的集中到学习内容之上,如此,教师的教学才能更加顺利的展开,进而减轻学生在课下的负担。对于小学生而言,他们普遍具有较强的好奇心,所以,对于学生的这一心理特征教师在课堂中应该牢牢把控,通过一些可以激发其探索欲望与好奇心的授课方法来引导学生去关注教学内容,将优越的课堂气氛营造出来,在课堂上尽可能多的让学生掌握知识内容。例如,在授课期间,老师可通过电子设备搜集与授课内容相关的视频与图片资料,在课堂上调动小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确保小学生可以主动学习探索此节课的内容。利用此种模式,学生的注意力被更好的集中于课堂之上,他们的更加主动的参与课堂学习,进而在增加了课堂效率的同时,减轻了小学生的课下学习负担。
教师李永刚多媒体课件展示文本讲解注意事项和细节内容,基于此将讲授理论知识的效率提升,此外,从感官上带给学生冲击,进而调动其学习热情以及学习兴趣。比如,在对《沙滩上的童话》这个文本教学中,为了将学生的阅读兴趣提升,深化学生的认识,语文老师可以运用微课这种图文并茂的教学方式来进行授课,将生动的沙滩上的景色画面播放展示给小学生看。用多元化的教育方式来取代单一的机械教学讲解,可以直接刺激学生的感官,达到调动小学生学习热情、吸引其注意力的目的,大屏幕上沙滩中堆砌着形式不同的“城堡”、“甜美的家园”……一座座巍峨的高山、一个个形状各异的动物、一种种千变万化的植物,都会刺激到小学生的直观感受,这样在好奇心的驱动下小学生可以更加深入的学习课文知识内容。
总的来讲,基于双减政策开展小学语文授课,增效减将被视为当下教师教学中重点关注与思考的内容。当下,小学生被动学习的情况大有存在,尚未完全实现思维水平、互动交流以及积极思索等能力的全面培养与提升,对其核心素养的培养还有一定的距离。所以,我们紧跟时代的发展脚步,积极响应双减政策下的教育教学方针,不断用新的理念与方法去优化教学,借助现代化教学手段,为学生营造轻松、愉悦的学习环境,创设生动多样化的学习情境,注重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习题要精挑细选,摆脱题海战术的桎梏,进而达到小学语文教学减负增效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