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光宇
在高中语文教材中,许多文章内容的构思十分巧妙,并且在语言表达方面也极其优美,其中蕴含着丰厚的文化内涵,在提高学生的道德素质、思想情感等方面有着极为突出的作用,同时还能大力发展和弘扬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因此,可以将高中语文阅读教学工作作为实施德育渗透的载体,以保障德育的渗透效果,推动学生的综合性发展。
诗歌、散文以及名言共同组成了高中语文教材,这些内容均能成为实施德育渗透的重要素材,其中所涵盖的文化知识与思想内涵尤为深厚,具有显著的文学特色,可对高中生的性格产生明显的陶冶效用。在开展高中语文阅读教学工作时,教师应注意结合语文教学内容对学生展开教学引导,在提高学生语文知识学习能力的基础上,确保学生德育素养的提升。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细化分析文中的字、词、句,提高学生的语文基础学习能力,并为后续认知语文课文内涵做好铺垫。教师可以在此期间促使学生掌握诵读的技巧,提升高中生对语文阅读内容的总体感知力以及领悟力,在此过程中会对学生产生一定的启发作用,提高学生在各个层面的认知程度。在这一基础上,再对学生开展德育,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学生可以深入理解教材中的德育知识点,更好地体会文本中作者的情感表达,从而提高学生的思想素质以及道德水平。
例如,在开展《我有一个梦想》一课的高中语文阅读教学工作时,教师要注重在诵读教学中积极实施德育的有效渗透。本节课的内容由于修辞手法运用较多,包括比喻、排比等,所以整篇文章的描写有一种大气磅礴的态势。这可以激发学生对文章的喜爱之情,也可以帮助学生养成热爱语文学习的情怀,调动学生学习的主体意识,进而为提高学生的德育素养做好铺垫。再者,本文的主题探讨了“种族歧视”这一问题,所以在进行诵读的过程中,能促使学生体会到本文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以及其所展现的观点,包括人权平等,从而进一步提高学生分析文章的能力,让学生对大是大非问题具有自主思考的能力,以此提高学生的德育核心素养。此外,教师也应通过诵读教学,提高学生对课文的深度理解能力。教师可以先为学生进行正确的示范,并注意情感表达的充沛性。在完成示范后,再对学生进行良好的点拨与引导,让学生有效地诵读,并且在诵读期间,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具体诵读情况进行指正,更充分地引导学生分析和探讨本文的思想意境,使学生切实领悟本文所蕴含的思想感情,从而显著提高学生的道德品质,提升学生对于文本内容的欣赏和鉴赏水平。
若想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积极实施德育的渗透,就要求教师善于利用有效的教学辅助工具,为学生创设出良好的阅读情境,为其打造出更为适宜的阅读环境,吸引学生更好地投身于语文阅读课堂中,这样教师在实施德育渗透时,也能更具高效性以及顺畅性。例如,伴随多媒体技术的飞速发展,在开展高中语文阅读教学工作时,教师可以积极发挥多媒体技术的作用,为学生放映相关的视频或图片,这有利于为学生创造与文本内容相关联的教学情境,吸引学生切实投身于情境中,提高学生的阅读感受,使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产生亲切感以及共鸣感,也可使学生更为充分地认知和了解文本中所体现的人生观与价值观,切实增强学生的思想道德认识。
例如,在开展《记念刘和珍君》一课的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时,教师需要在阅读过程中积极实施德育渗透。本文情感表达得较为充沛,在人物形象塑造方面也有着独到之处,同时,还对爱国人士的崇高素质加以肯定和赞赏。为使学生充分投入相应的情境中,教师可以先利用多媒体技术为学生播放课文的阅读语音,让学生通过音频抑扬顿挫的节奏,体会课文饱满的情感,深度理解课文内容。然后,教师可以鼓励学生模仿音频内容进行自主阅读,让学生通过实践学习,进一步感知课文,增强学生的代入感,为开展德育做好引领工作。接下来,还应为学生展示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一些照片,然后再为学生放映相关的视频,使学生快速投身于情境中,提升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感性认知。教师也可以在展现的过程中配上适合的解说词,这样更利于刺激学生的情感,还可以让学生说说自身的观后感,最后再由教师加以总结,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让学生为了国家的繁荣富强而不断努力。
由于高中生面临着高考的压力,所以在开展高中语文阅读教学工作时,教师往往更为注重促使学生快速吸收相关的知识,掌握文章的主旨,以及体会文章的思想内涵等,很少带领学生开展相关的实践活动,使得学生长久处在沉闷的学习环境下,这样不利于提高学生的语文阅读水平,对于德育的渗透也会产生消极影响。因此,为保障高中语文阅读教学工作的开展质量,在完成课堂讲述后,高中语文教师可以指引学生将文本内容作为重要根据,在参与实践活动的过程中,结合文本内容进行角色扮演或是开展故事大赛等,在最大程度上激发学生投身于实践活动的竞争意识,促使学生切实明确集体合作的价值和意义。
例如,在开展《离骚》一课的高中语文阅读教学后,教师可以通过开展相关的实践活动积极实施德育的有效渗透。教师可以带领高中生积极开展演讲比赛,为学生营造德育学习的互动空间,在表达自身对德育内涵见解的同时,倾听其他同学的德育观点,让学生通过交流、沟通,取长补短,提升自身的道德素养。另外,在明确演讲主题后,学生可以主动搜集相关资料,更好地了解屈原,同时在细致阅读文本后,更深层次地解读文本的中心思想,切实发挥学生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在准备和进行演讲的阶段,均能持续加强学生自身对相关知识内容的理解。开展相关的实践活动,使高中语文教师以更为轻松、愉悦的状态实施德育的渗透,而学生在吸收德育知识时,也会更为积极和主动。
在开展高中语文阅读教学工作时,仅依赖课堂教学工作实施德育的渗透,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所以学生在吸收知识的过程中也会受到一定的限制,针对此情况,高中语文教师需要积极带领学生开展课外阅读活动,以此丰富学生的阅读内容,拓展学生的视野,增加学生的德育学习机会。同时,教师应针对高中生的兴趣喜好、阅读能力及思维特征等,为不同学生推荐更为适合的课外读物,同时还应列好书单,指引学生实施有效的阅读,这种方式利于提高学生对课外阅读的热情,同时应注意的是,教师务必将阅读的方式讲述给学生,使得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运用适宜的方式进行阅读,保障高中语文阅读教学工作的开展具备显著的实效性。
例如,《老人与海》《鲁滨孙漂流记》等优秀文章和书籍,均能作为学生的课外读物。以《鲁滨孙漂流记》这一优秀的课外读物为例,其描写了文章主人公鲁滨孙遭遇风暴,漂流至荒岛上的故事,表现出了鲁滨孙超乎常人的毅力以及韧性。高中生已经具备较强的自主思维能力,因此,学生自然而然地会钦佩鲁滨孙敢于面对现实的勇气以及挑战困难的决心,学生也能将本文的主人公作为自身的榜样,勇于应对挫折。在进行课外阅读的过程中实施德育的大力渗透,不但能拓展高中生的知识面,还可促使其形成正确的思想认知。
总之,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实施德育的渗透是一项漫长的工程,要求教师具备充分的耐心以及恒心,结合高中生的具体情况以及阅读教学的主要内容,运用切实可行的教学方式,实施德育的大力渗透,从而提高学生的思想品质以及道德素养,增强其爱国主义情感,将其培养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接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