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背景下初中生物教学改革路径研究

2022-02-18 15:11彭淑珍
教育信息化论坛 2022年12期
关键词:双减生物课堂教学

彭淑珍

“双减”政策的主要目的是降低学生的课业压力以及校外培训压力。在初中生物教学中,“双减”实际上就是将初中生物教学职责交还给学校,将初中生物学习的自主权交还给学生,使初中生物教学回归本真,学校需要通过提升教学效率,降低学生不必要的课业压力,促使学生在减负、减压的基础上高效学习、全面发展。鉴于此,本文分析了“双减”背景下初中生物课堂教学的优化路径。

一、“双减”背景下初中生物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课堂教育理念陈旧

新课标的实施使初中生物课堂从教育理念到教育方法都有了不同程度的优化,生物教学取得了可观的进步。但是,历史遗留的教育理念陈旧问题依然潜存于教师授课的过程中。传统的“填鸭式”授课方式在生物课堂上屡见不鲜。部分教师在授课过程中仅仅是将课本上的内容生硬地灌输给学生,学生往往难以消化复杂的知识点,长此以往会严重影响学生对生物学习的积极性。陈旧的课堂教育理念无法适配现代化的教育目标,学生的学习较为被动,无法自主地对所学内容进行探索,学生不占据学习的主体地位,于是机械式应付学习。在学习过程中,学生无法深入理解教师的授课内容,所学知识得不到融会贯通,导致“题海战术”成为主流,把成绩看作学习的成果。初中生物课堂上,教师通过演示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所学内容,但是这样的演示仅仅通过“教师的手”是远远不够的。仅是观察教师的演示,学生容易把一切条件看作理想因素,忽视细节问题,远远没有学生自己动手演练收获的多。

(二)教学手段单一

教师在初中生物教学中占据主导地位,在“填鸭式”教学的作用下,学生只会拼命记理论知识,但是没能做到科学应用这些知识。随着教学改革不断推进,这类教学手段已经无法满足时代需要,对教学质量的提升产生了负面作用。为丰富课堂形式,调动学生兴趣,让学生能够真正理解生物知识,教师需要尽可能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如多媒体教学、情境教学、实践教学等,丰富课堂内容[1]。

(三)教学脱离实际

作为一门自然学科,初中生物课程中的很多理论知识都与实际生活现象直接相关。但就目前初中生物教学来说,部分教师侧重于应试,未能向学生展现生物知识和生活之间的联系,教学脱离实际,学生缺乏真实体验,理解难度较大。初中生物课程中很多理论知识都比较抽象,理论性较强,再加上部分教师单纯通过理论知识讲解这种单一手段开展教学,导致学生对生物学习产生厌烦心理,严重影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四)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未能得到有效发挥

近年来,强调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发挥教师的课堂引导作用,已经成为教育发展过程中的共识。但是受教学模式等各种因素的影响,部分学生在初中生物课堂上仍然仅仅是知识的聆听者和接受者。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往往处于被动状态,与同学和教师的沟通交流相对较少,缺乏积极的探究创新和思考质疑,这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学生的学习质量和学习效率,同时也对学生的全面发展造成了非常不利的影响[2]。

(五)课堂教学设计刻板

初中生物教学是学生开始接触生物、认知生物的起点,此时通过生物实验,可以激发学生对生物知识的学习兴趣,深化学生的认知,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因此生物实验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然而受制于刻板的课堂教学设计,部分生物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会忽视生物实验课程的重要性,教学设计的目标停留在理论灌输和考试分数上。这样一来,很容易给学生留下“为考试而学习”的印象,大大降低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参与度[3]。

二、“双减”背景下初中生物课堂教学改革的路径

(一)树立现代教育理念

理念源于行动,也指引着行动。初中生物教学在新课标的改革下卓有成效,但却未完全达到改革目标,应尽快从教育理念着手,使教师树立现代教育理念。2014年,教育部印发了《关于进一步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提出了学校立德树人工作的整体思路。初中生物教学也应以立德树人为指导,抛弃传统陈旧的教育理念。先有教师教育方式的创新,才能有学生学习创造力的提升。生物教师不仅要重视课本上的理论教学,还要重视课本之外的实践教学[4]。在初中生物教学过程中,以实践教学为引子,引导学生初步认知生物,让学生能够拥有发现美的眼睛,培养学生的核心素质,再从实践深入理论学习,此时学生也能够凭借实践经验更好地吸收课本知识,实现实践与理论相融合。树立现代教育理念,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有助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养成优秀的人格。培养适应社会发展、为社会所需的人才是学校教育的目的,生物教师在教学时要把自己放在指路人的位置,尊重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多进行互动,促进学生全方面发展。

(二)课堂教育内容、形式多元化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对于初中生物教学来说,“其事”是学生综合素养的培育,“其器”则是课堂教育的内容和形式。当前教学内容刻板、教学设施单一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学生的探索学习,所以,教师需要大力丰富教学内容,创新教学形式,满足生物教学多元化的要求。在课堂教学内容上,教师的“教”应源于书本而优于书本。生物本身就是一个基于客观自然环境的认知学科,教学不能局限于书本里的内容,而应在书本之上发散思维,拓展内容。例如,在学习植物相关内容课程时,教师就可以带着学生在校园里走走,观察校园内植物的生长情况和培育环境,由学生提出所发现的问题,教师再根据书本知识给予解释或让学生展开讨论。这样的教学手段,能够极大地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知识的延展性。生物实验课上需要注意到每个学生对实验的参与度,让每个学生都有动手、动脑的机会。加强多媒体教学手段的应用,通过图像、视频、3D模型等全方位地演示所学知识,利用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全面提升学生的核心竞争力。

此外,生物教师应注意到每位学生的学习进度和水平,充分考虑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不能忽略个体学习需求。教师的知识水平也是课堂教学内容、形式多元化的重要前提。随着时代的发展,生物教师也要跟上最新的生物学科发展步伐,提升自己的知识储备和教学能力。首先,学校要重视生物学科建设。初中生物是中考科目,同时也是学生学习高中生物的基础。学校应完善课堂教学设备,对生物教师团队经常性地开展培训工作,建设一流教学团队。其次,生物教师也要时常更新自己的专业知识,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引导作用。在新媒体不断发展的今天,教师也可以运用新媒体手段创新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借鉴各学校的优秀生物教学手段,拓展学生的认知思维。

(三)将教学与生活相结合

在过去的生物教学中,学生之所以表现得十分浮躁,很大一部分原因就在于所教知识脱离现实生活,学生理解起来比较困难。在现在的生物教学中,教师可根据知识内容选择合适的生活素材,用生活素材启发学生联想,让学生思考所学的生物知识在生活中还有哪些表现。教师也可以举出蕴含生物知识的案例,让学生用生物知识解释现象。这种方式可以让学生意识到学习生物对生活的价值和意义,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学习意识。

以“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这一课的教学为例,本课教学目标为让学生理解动物行为对动物个体生存和种族繁衍的意义,并且能够尝试分辨、列举先天性行为与后天学习行为。在总结两种行为的定义前,教师首先可以向学生列举野鸭迁徙、蜘蛛结网、蜜蜂采蜜这几种生活现象,让学生思考这几种动物行为是动物天生就会的还是后期在生活和学习中不断积累起来的新的行为活动。这几个案例十分常见,难度较低,学生一下子就能分辨出都属于先天性行为。教师继续列举马戏团各种动物的马戏表演,询问学生属于哪种类型,学生回答出这些行为是动物学习后才具备的。借助这些常见的生活现象使学生初步把握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的区别,再完整讲述学习行为与先天性行为的定义。当学生基本明确两种行为的区分方式后,教师便可再次引导学生回到生活中来。教师可要求学生自行举例哪些生物现象属于先天性行为,哪些又属于后天学习行为,并让学生思考这两种行为的认知对自己今后的学习生活有怎样的启发。这样一来,生物理论知识将影响学生行为,使学生对生物现象的认识更加全面,同时也明白学习是一种后天行为,需要自己不断努力才会有所收获。

(四)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也是学生自主学习的内源动力。因此,教师在开展初中生物教学的过程中,要对学生的兴趣激发给予足够的重视,从而有效调动学生在初中生物课堂上的主观能动性,使得学生能够积极地参与各项教学活动,从而进一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在此过程中,教师要切实做好以下三方面的工作。其一,积极开展师生互动,构建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营造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有效缓解学生在初中生物课堂上的紧张情绪和不安心理,使学生能够大胆主动地发表自己的观点和想法,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其二,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并对其进行及时的表扬鼓励,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自信心,使学生能够从内心深处接受生物,从而充分发挥学生在课堂上的主观能动性。其三,教师可以根据初中生物的课程内容以及学生的年龄特征,设置一些具有探究性和形式新颖的教学活动,以使学生具备良好的思考能力、探究能力和创新能力,进一步深化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感悟。比如某教师在讲授“人体呼吸系统”这一章节的内容时,就根据班级的实际情况将学生分为了若干个小组,然后组织小组学生对人体呼吸系统的组成结构进行角色扮演,同时还以角色自述的方式对各个结构的功能和形态进行阐述。这种教学方式有效集中了学生的课堂注意力,切实提高了学生的课堂参与感,同时还进一步加深了学生对课本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五)对学生作业进行分层设计

教师在完成了课堂教学之后为学生布置课后作业,其主要目的不仅是帮助学生对在课堂当中学习到的知识进行巩固,还包括通过课后作业当中的题目来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思维水平。因此,教师所需要考虑的就是如何才能够更加科学地布置课后作业。教师在布置课后作业的过程中,需要切实地考虑到每一位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及其对所学习的知识的实际掌握情况。在此基础上,教师才能够对需要布置的课后作业进行较为周密的设计和安排[5]。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教师需要布置不同类型的课后作业。针对学习能力比较强的学生,教师在安排课后作业的时候,就不能够只是安排进行课堂知识巩固的基础性作业,应该要适当地布置一些拥有一定思维含量的题目,从而切实地锻炼这部分学生的思维能力,使其能够利用课后作业拓展知识;针对学习基础比较差的学生,教师可以着重通过课后作业来帮助这部分学生对课堂当中所讲到的知识点进行巩固,加深其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6]。

生物是初中阶段重要的学科,在“双减”的政策背景下,初中生物教师必须提高教学的效率与效果。本文对提高初中生物教学质量的方法进行阐述,并结合教学案例进行分析,以提高“双减”政策背景下初中生物教学的质量与效率。

猜你喜欢
双减生物课堂教学
生物多样性
生物多样性
上上生物
“双减”出台,校外培训面临巨震
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一行到莒县开展“双减”工作专项调研活动
持续推动“双减”,强化学校育人主阵地作用
第12话 完美生物
苹果园实现化肥农药“双减”的路径选择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对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