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瑕
语文一直以来是我国教育中的重点学科之一,对学生的成长与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语文是一门极富人文性的学科,能够直接影响学生的情感、思想与视野。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文本细读能力的培养。本文将从阅读探究的角度,分析培养高中生语文自主学习能力的意义和影响高中生自主学习的重要因素,通过对“疑、品、比、迁”教学模式的阐述,探讨如何提升高中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以促进高素质人才的培养。
现阶段,我国经济、文化、科技各方面实力不断增强。随着国家的进步,社会发展步伐不断加快,同时知识、信息更新换代速度也不断加快。为了适应这一系列的变化,对学生的教育也要进行相应的调整。高中语文不仅是一门考试必考科目,还具有较高教育价值和文化价值,对学生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加强高中语文教学建设,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是国家发展的需要。
素质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为了更好地满足素质教育发展要求,教师需要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谆谆教导,学生需要进行自主学习。只有将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相结合,才能高效培养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人才。可以说,培养高中生自主学习能力是素质教育发展的需要。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要凸显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积极主动进行自主学习,促进学生成长发展[1]。
在新课改背景下,教师要转变传统的教育理念,树立新的教育理念和模式。新课改要求教师不能只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还需要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以适应当下的教育环境。语文素养不仅包含阅读能力和书写能力,还包含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理解能力、表达能力、思考方式、认知方式等,这些因素都是学生全面发展所需要的。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能够使学生对语文知识有更深入的了解,对学生其他能力的培养具有促进作用,这是新课改的要求。
从学生的角度来看,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有利于其成长与发展。高中阶段的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阶段,可塑性强是这一阶段学生的特征之一。随着年龄的增长,学生的自主意识也在不断增强,这个时候教师如果对学生进行正面的引导,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依靠自己获得相关知识,懂得自我约束和自我管理,将对学生的成长与发展带来积极的影响,满足学生发展需要。
从社会层面来说,培养高中阶段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对社会发展有着重要意义。如今,社会需要具有创新能力、自主学习能力的专业人才,而不是只会熟读课本、照搬课本知识的人。学习不是一蹴而就的事,要想学有所成,学生需要在学习的过程中克服各种困难。教师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过程中,也要培养学生独立面对和克服困难的能力,锻炼学生的意志与品格,使其满足社会发展需要。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重要因素。学生如果对某一课程产生极大的兴趣,就会自觉、积极、主动地去了解该课程并进行自主学习,学习效率也会大幅度提升,课堂参与度也能够得到明显的提高。在课堂中,学生和教师都是课堂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是学生学习活动的引导者,他们的言行举止、思想理念对学生有着重要影响。部分教师仍然坚持运用传统的教学方式,以理论讲授为主,使得课堂变得枯燥乏味,缺少与学生之间的互动。长此以往,学生对学习的兴趣会大大下降,甚至会对学习产生抵触和排斥心理。因此,教师必须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2]。
随着时代的进步和教育改革的发展,如今的课堂教学已经大量引入各项先进的多媒体设备和技术。这些设备不仅能够提供更多的图片、视频、音频等,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很好地提升学生的学习体验。但是,长期过多地使用多媒体设备会导致教师和学生对其产生依赖感,使教师在无意识间忽视对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过度使用多媒体开展教学会束缚学生的发散思维,限制学生抽象思维能力的培养,使教学中心发生偏移,影响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消化。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意对教学方式和技术的合理运用[3]。
采用“疑、品、比、迁”四段式教学模式,能够更好地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让学生进行自学、品读、分享、应用,开拓学生创新思维,加深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从而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4]。
提出疑问是指学生在进行自主阅读时能自己发现问题,主动将疑问带入课文学习中。教师在这一环节需要向学生强调自学需要注意的事项,引导学生明确自读的任务和方法,提前安排学生进行阅读活动,可采取小组阅读、集体阅读或个人自读等方式进行,同时可以让学生通过各种手段提前解决阅读学习中可能出现的困难,从而大幅度提升自主学习效率。
例如,教师在教授《祝福》这篇文章时,应让学生在课前进行自主阅读,并引导学生在阅读中思考文章主旨。首先,学生需要在笔记本上记下自己在阅读这篇文章时获得的信息线索,这些线索应当包括文章的主人公是谁、讲述了什么事情、最后结果是怎么样,以及阅读这篇文章之后自己的感受与想法等。其次,教师要鼓励学生整合自己写下的信息线索,并想想自己有没有遗漏什么信息,自己还有哪些地方没有弄明白,将自己对这篇文章的疑惑之处写下来。最后,在课堂上教师要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的疑惑,组织学生围绕这些疑惑进行讨论,并对学生的疑惑给予解答,从而帮助学生深入了解课文内容,同时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分享[5]。
在这一环节,学生对课文提出疑问,能够很好地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效果,提升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带着问题阅读课文,对课文进行初步了解,能够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自主思考能力和自主探究能力,提升学生的思维活跃度,从而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品指的是品读和分析,这一环节需要教师在课堂中引导学生说出自己在自主阅读时所遇到的问题和困惑,然后对这些问题和困惑进行总结,找出最具代表性的共性问题,通过划分小组或集体讨论的方式对这些问题展开分析和探讨。在这一过程中,教师需要参与学生的讨论,积极打造平等、和谐、活跃的互动氛围,鼓励学生积极分享各自的观点,站在不同的角度看待问题。
例如,在讲解《荷塘月色》这篇文章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围绕“荷塘月色的美,美在何处”这一话题进行讨论,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思考。除了让学生讨论荷塘月色美在何处,还应当引导学生将问题上升到思想情感层面,让学生通过字里行间的描述,感受作者描写此景此色时的心境和想要表达的感情,从而促进学生理解能力的提升,让学生学会多方面看待问题,深入剖析文章深藏的意义。
比是指对课文内容进行对比赏析,发现其中的共同点和不同点。在这一环节,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在学习课文时将一些内容与课文有一定关联的,同时又存在不同特点的课外读物或文本结合在一起进行思考、对比和赏析,从而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和求同思维。教师需要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查找、阅读和对比,然后组织学生一起讨论具有代表性的问题或者争议较大的问题,了解不同文本间的区别,比如作者的经历、作者所处的时代背景、作者的写作方式和风格等。
例如在高中语文教材中,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与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都属于怀古词作,有一定的共同点。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将这两个作品放在一起进行对比分析,分析这两个作品的相同点与不同点,对两位作者的生平以及作品创作背景、写作手法、表达方式、表达情感等多方面的内容进行探讨和对比,从而得出相关结论,拓展学生的思维,增加学生的知识储备,加强学生对这两个作品的了解。教师在组织学生进行对比时,要关注学生的差异性,这是因为每个学生的思维方式不同,关注点也有所不同,选择的对比点也有一定的差异。
迁是指将课堂所学内容迁移、延伸到生活中,将知识与实际生活相联系,促使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语文是一门工具性极强的学科,它既是人们的思维工具,又是人们进行交际的工具。语文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文学作品中的情感、情绪、思想、情境等在生活中也有所体现。进行学习迁移时,学生需要将在课堂上学到的知识与技能等用于实际生活中,体现在日常创作、思考和行为上。教师可以采用课外阅读拓展、课后实践、主题演讲比赛等方式,促使学生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活动中。
例如,教师可以结合《红烛》这篇课文所表达的内容,组织学生开展以“爱国”为主题的创作活动,让学生独立思考自己对“爱国”有什么不一样的看法和态度,结合自己在日常生活中的经历或想法,以及从这篇文章中学到的写作手法和表达方式,进行自主创作。这样既能有效促使学生将课堂所学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又能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迁移这一环节能够帮助学生认识到自己学到的知识与生活息息相关,提高自身的知识运用能力。教师要有意识地组织学生将每次所学到的新知识延伸至生活中,使学生树立学有所用的理念。
学习兴趣与教学技术是影响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重要因素。因此,教师可以根据课堂内容和教学目标,利用教学技术,运用各种教学资源为学生搭建一个学习情境,提升学生学习兴趣。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年龄和心理发育特点等因素对教学情境进行合理设计,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学习活动。高中语文涉及许多内容,如风景、历史知识、历史名人等。教师可以将高中语文教学内容与生活中的风景、社会时事、历史知识结合起来搭建教学情境,借助多媒体设备展示与知识相关的视频、图片等,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组织学生进行相关表演、人物模仿等活动,创造多样化课堂模式,促使学生更加主动、积极地参与课堂学习活动,提升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此外,教师要注重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与沟通,及时了解学生的心理、情绪,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想法,与学生之间建立平等、友爱、和谐的师生关系。
综上所述,培养高中生自主学习能力具有重要意义,是国家发展的需要、素质教育发展的需要,也是新课改的要求。对学生理解能力、表达能力、思维能力的培养具有促进作用,促进学生成长发展。影响高中生自主学习的重要因素包括学习兴趣和教学技术等。在教学活动中引入各项先进的多媒体设备和技术,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很好地提升学生的学习体验。随着时代的发展与教育的改革,教师需要及时适应时代对教育提出的新要求,调整自身的教学方式,转变教学理念,培养符合时代发展需要的综合素质人才。在高中语文课程教学中,教师需要充分发挥自身作为引导者的作用,积极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和思考,通过“疑、品、比、迁”教学模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同时,教师要合理设计课堂,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创设教学情境,提升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树立学无止境的思想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