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慧杰
作者单位:黑龙江省牡丹江市第三高级中学
对于现代高中历史教学而言,单一的教学方式已经无法满足学生的需求,而核心素养的培养将带给学生更加深刻和全面的学习体验,改变学生对历史的认识。其中涉及的时空观念与史料实证,不单是专业知识,同时也涉及个人的道德素养,从而使历史价值观与学生的个人道德素养产生紧密联系。核心素养的培养,不但会使教学更加深入,还会对学生的思想意识产生积极的影响。
首先,现代高中历史教学不只有中国的历史,其中还包含了很多其他国家和民族的历史,这些历史知识体现了多民族、多文化的碰撞与融合。虽然在中国历史中汉文化占据了主要位置,但在中华民族的历史长河中却不只有单一的一种文化,其他民族、地域和国家的文化也对中国文化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在历史进程中,无论是文化的发展或政治、经济的发展与变化,都离不开人与人、事与事之间的联系,这是一种多元化的关系。然而在以往的高中历史教学中,部分高中学校和历史教师都忽视了历史的多元性,教学内容过于片面,因此也就无法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其次,部分学校和教师的教学过于依赖历史教材,只是简单讲授教材上的知识。虽然教材是教学的主导,但教材的内容有限,无法面面俱到,因此一味依照教材进行教学,很容易导致学生只学习和了解表面性的历史资料,无法深入历史核心素养中的历史解释和历史理解部分。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学习历史知识的方法以死记硬背为主,学习目标则是提高考试成绩,这无法实现核心素养的提高。另外,部分学生因地域、文化、生活环境的差异导致其对历史的理解也有很大的差异,这也对历史教学产生了负面影响。
高中历史教学重视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这对历史教师的综合素养提出了新的要求。开展基于核心素养培养的历史教学,可以使学生真正了解到不同时代、不同民族、不同地区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等内容。这些信息能够在很大程度上丰富学生的生活阅历和见识,拓展学生的思维,因此,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对历史教师的综合素养也有较高的要求。历史核心素养涉及的范围较大,包含了专业的历史知识、史料研究、思想价值观等,因此历史教师不仅要具备较强的专业素养,还要具备较高的道德修养、职业素养和教育能力。然而,很多历史教师的综合能力存在一定的问题:有的教师虽然历史知识较丰富,但与学生互动、沟通的能力较差;有的历史教师虽然重视与学生的互动,但教学研究能力较弱;还有部分历史教师的职业道德存在一定的偏差。历史教师综合素养方面的问题直接影响了历史核心素养的教学效果。
首先,高中历史课程重视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可以使学生从历史和唯物史观的角度来对历史问题进行分析、思考和评价,对增强学生的历史学习能力至关重要。然而,目前部分高中学校和教师对培养学生历史核心素养的重视度不高,过于注重对学生讲解基本的历史事件、人物等,并且其只是对历史内容进行概括性讲解,并没有启发和引导学生探讨、思考历史事件,这就很容易令学生的历史学习过于表面化。其次,核心素养的培养需要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但从现实教学情况来看,很多高中学校和教师的教学模式比较单一,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较为滞后。如对历史材料进行分析时,存在教师为学生总结解题思路和大致内容,学生也只是简单复制和模仿教师的思路的现象,这使学生的历史核心素养无法得到有效培养[1]。
第一,积极型。积极型的学生对历史知识的兴趣度较高,因此其自主学习意识较强,在课堂上的互动性、参与度也就较高,课后可以自主进行较有效的学习,但积极型的学生较少。第二,被动型。被动型的学生学习意识较不稳定,难以长久保持较积极的学习态度,往往需要教师和家长的辅助才可进行有效的自主学习,学习上较容易出现依赖心理,因此在核心素养的培养过程中较容易被外界因素所影响,进而降低学习效果。第三,消极型。消极型的学生无论是对历史知识或是其他知识的学习兴趣度都较低,课堂上需要教师的引导和管理才可以保持足够的参与度,课后常常无法进行有效的自主学习,随着历史课程内容的逐渐复杂,其很容易放弃学习。核心素养教学需要从学生的思维意识层面切入,当学校和教师轻视学生思想和心理层面的感受和需求时,教学效果会事倍功半。
首先,高中历史教学要想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就需要科学的教学规划,制定相应的教学目标,再根据教学目标设计具体的教学内容。按照教学目标实现时间的长短可将教学目标大致分为短期目标和长期目标。短期目标可以是一堂或一周历史课中核心素养教学所要达到的目标,包括学生的参与度、专注度和对知识点的掌握与理解程度等;长期目标则可以是一学期或一学年后学生学习能力、学习意识与核心素养的提高程度。其次,教学评价要包括教师的教学情况和学生的学习情况两部分内容。第一,对教师的评价应包括设计的教学内容、运用的教学技巧等方面。课堂教学的实际效果或多或少会与教师的预想存在一定的偏差,所以需要根据教学评价分析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探究解决的方法。第二,要对学生进行综合性的评价,改变单靠成绩来判断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方式。
首先,单靠教材的历史教学具有一定的片面性,因此基于核心素养培养的历史教学应采用更全面的教学内容,但是融入的教材之外的历史知识或相关信息需要保障其真实性与准确性,这是培养学生历史核心素养的基础。真实、全面而准确的历史信息,才可确保历史核心素养中史料实证部分的价值。同时,教师不能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过分追求教学的趣味性和娱乐性,而随意使用经过自己修饰或虚构的历史故事。教师需要保证使用的包含各个地域、民族风俗文化的历史知识的真实性,加强感受性教学,使学生可以体会各民族之间存在的差别性和共通性,打破地域、民族、时间对历史核心素养教学的限制[2]。
其次,在高中历史教学过程中不单要丰富教学内容,还要丰富学生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分析的能力,使学生认识到历史与文化之间的关系,真正改变传统的死记硬背的学习模式,发现各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中的精华与糟粕,并能够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提升学生的历史核心素养。同时在对各重大历史事件进行教学的过程中,要深入剖析影响历史走向的种种因素,把单一的主要因素与多个次要的、间接性的因素联系起来,拓展学生的学习思维。
最后,学校和教师应鼓励和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与信息技术的进步,关于历史的网络资源或书籍在数量和种类上都十分丰富,学生可以通过阅读历史相关资源对历史有一个更加全面的了解,这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有着重要的意义。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教学的知识点向学生介绍或推荐相关的资料或书籍,然后对此类书籍或资料进行总结和分类,并与教材中的内容进行对比,以鲜明的反差点和相似点为切入点,吸引学生的注意力,避免历史核心素养培养过程中史料实证的枯燥,让学生真正认识到历史知识的价值和重要性。
首先,历史学科的五大核心素养为: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历史理解、历史价值观。由此可以看出要想培养学生的历史核心素养,就需要让学生真正将自身代入历史中,用积极自主的心态深入学习历史知识。因此,高中历史教学中要采用情境式的教学,让学生投入历史之中。在教学的初期,教师可以将历史中知名度较高、具有代表性或学生较喜欢的人物作为切入点,比如选择对某一个朝代的衰落和兴盛有重大影响的人物,然后引导学生将自己代入历史中,想象如果是自己身处此人的位置上,应如何面对或解决这些问题。在此过程中,一方面学生可以带着问题和目标进行学习,能够使自己的思维更加活跃,学习的积极性得到有效提升;另一方面也能拉近历史学科五大核心素养与学生的距离,改变以往学生对历史的陌生感[3]。
其次,现代社会的思想文化和历史中的各种思想文化会有矛盾和冲突的部分,这一点很容易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对此教师可以采用对比和辩论的形式,促使学生深入剖析文化之间的差异性和特性,达到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目的。比如学生较熟悉的历史人物岳飞与文天祥,现代有很多人认为两人可以有其他选择,可以不死。教师可以利用这种与现代思想存在明显差异的历史事件或人物,让学生从更多角度展开思考和讨论,在培养其独立思考能力的同时,也可令其更加熟悉历史的五大核心素养。在培养学生家国情怀的同时,逐渐向史料实证、历史解释等以往高中学生较陌生的历史核心素养方向靠拢。另外,教师不能为了完成短期的教学任务,而把历史核心素养教学变为统一化的内容,要以启发学生思维为主,从思想意识层面入手培养学生的历史核心素养。
高中历史教学要想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就要同步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改变被动消极的学习状态。针对这一点,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强化学生的主体意识。特别是在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过程中,教师要更加重视学生思维意识方面的教育。
比如在鸦片战争相关历史的教学中,教师可以把学生分为两派或多个小组,分析导致这场战争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多个方面的因素,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展开讨论和辩论,最大限度加深学生对中国近代史的学习和理解程度,充分调动学生的求知欲和思维活跃性,改变单一的死记硬背的学习方法[4]。在这一过程中不但要让学生了解中国当时的历史知识,还要让学生了解英国当时的政治、经济、社会环境和文化。只有保障历史知识的全面性和准确性,才可以真正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由此可见,核心素养的培养要求学生具有较高的课堂参与度,要提高学生思考和表达的能力,帮助学生实现学以致用的目标。
高中历史教材因为自身载体内容有限,所以无法面面俱到,对于很多事物和场景无法很好地还原,学生学习较陌生、较久远的知识时也会比较吃力,现代电教技术的快速发展可以解决这一难题。通过视觉化、直观化的动态影像,可以令学生更加便捷、全面和细致地学习历史知识,同时历史核心素养的相关教学也不会过于理论化、概念化,而是可以与学生的思想、生活建立起一定的联系[5]。
首先,在应用电教技术时,应根据教学知识点、学生的学习能力等来设置教学内容,结合实际情况制定有针对性的应用措施,而不只是把新的硬件设备带入教学中。在教学过程中应加入具有历史代表性的动态内容,比如建筑风格、衣食住行、行军作战路线等,利用丰富的表现形式来辅助核心素养的教学。其次,利用互联网技术,教师和学生可以快速浏览、查阅自己所需的历史知识,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正确使用这一技术,为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奠定良好的基础。
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对高中历史教学尤为重要,因为核心素养的培养可以令学生拥有更加专业和深层次的学习能力。教师要想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就需要从根本上改变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创建符合社会发展需求的教学环境,满足学生在现代社会环境中的学习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