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志祥
作者单位: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邵伯镇中学
随着社会信息化、网络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人们能够通过网络很容易地获取信息。当人们想要更快速地从海量信息中获取自身所需要的信息时,就需要利用自身的信息素养去识别、查找、评价和有效地使用信息,需要在信息技术课程中打下坚实的基础。核心素养培养背景下,信息技术课程改革明确要求要大力培养学生的信息意识、动手操作能力,培养其计算思维与创新思维[1]。
第一,部分计算机教师的专业性不强,计算机专业出身的教师数量不足。同时,信息技术课程教师往往身兼数职,不仅要负责信息技术课程教学,而且还要负责学校的网络、电子设备的维护,并且部分学生也不重视信息技术课程。
第二,部分学校的教学理念仍以应试教育为主,经常出现初中信息技术课程被其他课程占用的情况。有的学校还会在期末阶段取消信息技术课程,导致信息技术课程教学课时明显不足,学生没有充足的课时来学习与了解信息技术。
第三,由于信息技术课程未引起学生的重视,并且课时不足,所以部分信息技术教师认为信息技术是一门“娱乐学科”,未能很好地开展课程教学。此外,部分教师对核心素养背景下信息技术课程改革的要求缺乏明确的认识,课堂教学模式较为陈旧,难以提升学生的综合信息素养。
信息存在于人们生活中的方方面面,人们需要利用科学、正确的信息素养来筛选信息。广义的信息素养的基本内涵包括基础知识、技术技能、智力技能、社会伦理道德等方面。而在狭义方面,初中生的信息素养指的是以提高初中生信息获取效率、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基本内涵,使学生可以形成自主学习的能力,并根据现有的社会发展条件不断地进行自我学习和调整,从而在新的社会条件下不断适应信息技术的发展与变革[2]。
信息素养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比如:学生可以通过网络获取新闻来了解社会生产生活进程;学生可以通过网络等方式获取天气情况,以合理规划行程;学生还可以通过各种渠道获取知识,如通过网络查询学习内容的背景,扩展课外知识面等。这些便捷的信息获取方式往往能极大地提升生活的便利程度。此外,信息素养还能极大地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学生还可以通过多种方式获取学校教学计划以外的知识,自主查找知识、分析信息,最终构建自己的逻辑体系。初中生一般对陌生的知识具有很大的兴趣,在寻求知识、产生结果的过程中往往会伴随着激动和喜悦,这也会刺激学生对深入开展自主学习产生更大的兴趣。
社会进步速度往往比学校内教学信息的更新速度要快,因此教师要加强自身的信息素养,加强自主学习,以不断地适应新课标的教学要求。
信息技术教师要不断了解信息技术发展动态,接受最新的培训,积极地同更多的优秀教师进行沟通,不断学习,并对教学计划进行创新与调整。同时,信息技术教师在教学中还应做好信息引导工作,构建学生信息“防火墙”,营造积极健康的信息技术学习氛围,奠定坚实的信息素养培养基石。
信息技术教师要坚持自身作为教育者的核心思想,重视信息技术教学,通过各种方式引导学生形成科学的信息素养。当遇到其他教师占课、抢课的情况时,信息技术教师要同其他学科的教师及学校进行沟通,以使其他教师形成信息技术课程与其他课程同等重要的观念,以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信息技术教师要合理地利用学校现有的教学条件。虽然很多学校都在不断加强信息技术教学硬件设施建设,但仍有部分学校存在教学环境较差的问题,因此信息技术教师应根据现有的课程要求灵活地应用教学资源。比如,当学校出现部分计算机损坏,无法使所有的学生同时进行上机操作,而且课时安排较为紧张,无法等待学校安排工作人员进行维修的情况时,信息技术教师可以给学生预留部分预习作业,让学生利用家中的计算机进行实践操作。这种教学方式能够使学生形成在课堂内外协作学习、自主探究的学习素养,转变学生获取信息的意识与观念。
部分学生认为信息技术不是必学的学科,所以不需要投入时间进行学习。同时,网络的普及也让部分学生觉得信息技术学科内容比较简单、枯燥,从而不能正视信息技术学科的内容与思想内涵。这就需要分析学生的心理活动。
部分初中生在家长的影响下认为学习的最终目的是中考能考出一个好成绩,而不需要学习中考不考试的内容。针对这类学生,信息技术教师可以在课堂内外引导学生通过信息技术,比如各种学习软件、学习网站等,搜集学生比较感兴趣的内容,使这类学生认识到通过学习信息技术能够提升学习能力,达到让学生正视信息技术学科的目的。
初中生正处于青春期,比较活泼、爱玩,好奇心重,而且还存在一定的逆反心理。因此,信息技术教师可以通过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来引导学生接纳此学科。比如,有一名学生认为教师布置的课堂练习作业比较枯燥,从而拒绝在课堂上进行练习。教师在同该学生进行谈心后发现,该学生具有深厚的计算机学习背景,需要的是更深层次的教学引导,所以教师根据现有的教学条件让该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学习,并划分学习小组,以该学生的操作为示范,不仅带动了其他学生共同学习,而且还使该学生巩固了基础知识。
因此,信息技术教师要善于分析学生的心理,纠正学生对信息技术学科的认识,加深学生对信息技术知识的掌握程度,使学生更深入地学习信息技术,从而形成良好的信息素养[3]。
信息技术教师要形成科学的信息素养,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所以教师在教育、教学中要善于应用信息素养,从而形成新的教学模式,为学生营造良好的信息环境,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
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初中信息技术教学内容往往以理论教学为主,但如果仅以理论教学为课堂主体往往会使学生感到学习内容比较枯燥。学生在此阶段具有好奇心旺盛、贪玩、富有创造性与行动力的特点,很难坚持读完枯燥的基础知识,经常会直接进行操作实践,因此也很容易在操作中出现一些常识性错误。信息技术课堂教学需要提高趣味性,比如教师可以选择教育类游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与探索信息技术知识,从而掌握信息技术基础知识,逐渐建立起对信息技术的兴趣。
1.在信息技术教学中融入竞赛活动
初中生往往会对竞赛充满热情,通过竞赛的方式不仅能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而且在一定课题的引导下,学生还可以通过自主创新将内心的想法变为现实,能在一定程度上检验学生对于基础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以达到查漏补缺的效果。比如在学习课本苏教版七年级第五章“演示文稿设计与制作”,以“中国元素”为主题进行设计与制作时,信息技术教师可以将学生进行分组,使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制作“中国元素”演示文稿,并在课堂上进行演示,以小组竞演的形式激发学生制作PPT 的热情。同时,学生在自主制作PPT 的过程中,往往会自主地去网络上寻找一些中国元素的历史背景、优美图片,部分基础较差的学生也会通过网络来搜寻制作方法。利用竞赛的方式可以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兴趣,让学生对信息技术产生新的认识。
2.将信息素养融入生活
培养学生信息素养是为了使学生能够在日常生活中应用信息技术筛选对自身有用的知识,培养学生善于利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不断强化学生的实践能力。
因此,信息技术教师需要在课堂教学及作业设计中让学生从日常生活中学会如何筛选信息、应用信息,鼓励学生将所学信息技术应用到日常生活或日常学习中去。如信息技术教师在讲解苏教版七年级第四章第1 节“制作研究报告”,以制作作文选为研究报告时,可以让学生自主选择所要录入的正文内容,这样既能巩固学生的WPS 文字输入能力,又能强化学生利用信息素养筛选信息的能力。
3.深化课堂内容,形成知识链接
课堂内容一般具有章节连贯性,但是缺乏整体应用性的特点。在信息技术课程教学过程中往往会遇到这样的问题:在本学期教学中,学生往往会忘记上学期所学的内容,教师需要带领学生一边复习旧知识,一边讲授新内容,导致在有限的课时内难以完成教学任务。而通过优化课程设计,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比如上文提到的苏教版七年级第四章第1 节“制作研究报告”,以制作作文选为研究报告内容需要学生节选部分正文作为填充,教师可以让学生挑选出制作效果最好的一篇文章,在课堂中准备打印机,给学生一张A4 纸,引导学生应用WPS 文字的打印功能将作品打印出来。这样既具有竞争性,能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还能够引导学生复习计算机硬件组成、WPS 文字打印操作,使学生能在短短的课堂时间内将知识点串联起来并加以应用。
4.分层教学,合理分组
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进度往往可以进行灵活调动。因此,信息技术教师可以根据上一学年的教学进展,深入分析各个学生的学习进度、学习特点,合理分配小组人数:首先,信息技术教师可以将自主学习能力强且已经具备一定信息素养的学生平均分配至每组,充分发挥其带头作用,营造良好的信息技术学习氛围;其次,要选好组长,将学习兴趣浓厚且具有一定组织能力的学生进行合理分配,充分发挥其组织能力;再次,信息技术教师可以组织学习小组之间进行竞赛,以小测试或者考试成绩的平均值为依据对小组进行排名,鼓励小组之间进行竞争,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同时引导小组成员之间互相帮助,提高学习效率。
5.加强课堂引导,明确学习任务
教学的核心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教师的引导和监督是实施合作学习的基本条件,因此信息技术教师要明确学习目的,正确引导学生的学习方向。比如在学习新内容之前,教师一定要引导学生对课堂学习内容的知识点进行梳理,使学生明确学习目的。例如,在讲解苏教版七年级第一章第2节“获取与管理信息”这一节内容时,信息技术教师可以先让学生进行自主阅读,形成对知识的基本认识与了解,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再通过课堂讲解,设置课堂问题:“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信息有哪些?这些信息又是从何而来的?我们该怎样确定这些信息是否有效?”课堂提问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明确学习目的,从而在有限的课时内达到教学目的。
6.优化评价体系
课堂评价包含两方面:一方面是学生是否掌握了教学内容,是否形成了自主认识;另一方面是教师的课程计划是否完成,是否达到了教学目的。教师开展学生评价的目的在于对学生的基础知识进行检测,通过实践操作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信息技术教师可以将直观的卷面考试形式与实践操作相结合,通过设置不同的情景来多方面考察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情况,以达到查漏补缺、丰富学生基础知识储备的目的。在实践操作中,信息技术教师可以设置不同的环境、不同的情境,给予学生一定的时间进行自主创作。比如通过PPT 演示这一周的学习生活,自主完成多媒体设计(包括但不仅限于Flash 动画等),利用多媒体介绍家中的宠物等。通过教学评价,教师可以发现教学中的薄弱环节,了解教和学两方面存在的问题,及时发现问题并调整教学模式,以形成科学、正确的教学环境。此外,信息技术教师还可以设置师生互评的方式,以深入地了解学生的学习心理,更好地因材施教,积极发现自身存在的教学薄弱环节,并及时进行调整,将自身的信息素养价值观更好地传达给学生。
综上所述,初中信息技术教育要着重于学生的未来发展。在培养学生信息素养的过程中,信息技术教师要利用不同的途径加强学生的实践能力,使学生认识到具备良好信息素养的必要性。同时,信息技术教师在教学中也要重视对教学策略和教学方法进行创新,努力提高自身的信息素养水平,与学生共同发展,培养出更多高水平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