卜兆军 杨 斌
(白银市景泰县第二中学 甘肃 景泰 730400)
新高考模式下,提高化学学科的教学质量是化学教师的根本任务。通过引发学生兴趣,设计高效的教学环节,打造高效课堂。课堂教学的高效性与提升学生的知识与能力紧密相关。因此,高中化学课堂教学的高效性就体现在教师具体的教学策略的实施上。
化学课堂高效性的基本内涵,即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学生仍然保有持久性的学习化学的兴趣,而且在参与教学活动中不断显著提高其创新意识以及实践能力。而对高中化学课堂教学效率高低的衡量,主要依据就在于是否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是否学有所获。学生学好化学的内生动力就是兴趣,并且在学习过程中不断产生新问题,由此也生出了探究的求知欲望,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与积极性。因此,高中化学教师的教学设计不仅要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更要调动其思维,不断培养探究知识的欲望与能力,拓展思路,获取知识,了解知识的来龙去脉,提高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由此,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整个教学过程,这正是打造高效课堂的关键。
在化学课堂教学高效性的一大体现便是学生学有所获。参与课堂学习最终的目的就是能够学有所获,这也成为衡量课堂教学是否达到高效的一个重要依据,而且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也要非常明显的体现出来。学生学有所获,证明了教师所教授的学科知识是有效的。化学的知识点繁多也分散,让学生在有限的课堂时间中真正学有所获,也成为化学教师认真思考的一个问题。比如,引导学生进行“等效平衡”有关问题的高考复习时,在整个课堂教学过程中所要达到的目标是帮助学生对化学平衡的内涵与外延进行巩固,让学生学会等效平衡的规律等。教学过程中,通过提高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也就意味着对其能力的培养,实现高效化学教学的开展,逐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通过运用分析法、推理法以及概括方法等,对问题的实质进行认识了解,并能掌握知识规律,从而不断从感性认知上升到理性认知,在整个过程之中学生的创新思维与能力进行培养。高中化学中,化学实验的设计成为培养和提高学生创新思维与能力的一大途径,引导学生投入到实验中,能充分挖掘学生潜能。尤其在一些高考试题中,常常也会涉及到与实验相关的考试内容。实验性的习题通通常用书面方式加以解决,但这造成了思维方法上的局限性。因此,引导学生通过亲身参与设计实验解决问题,使学生在这一实验过程中积极思考、深入探究,更有利于培养学生发散思维以及勤于动手动脑的能力。因此,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引领学生积极投入到实验中,引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并且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断迸发创造思维的火花。鼓励学生设计可行的实验方案,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而学生在这一过程中不断提高学习探究的兴趣以及有明显的收获也成为课堂教学高效性的具体表现。
要构建高中教学课堂的高效性,首要条件就是教师要精心而有效的备课。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是组织者、引导者,也是主导者。一堂化学课如何顺利进行?作为教师理顺思路,且统筹驾驭。只有教师的教学逻辑以及教学目标清晰且精准,才能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高效完成化学教学的预期任务。而在备课环节,教师对即将上的这一课的教学目的进行明确,要弄清楚,弄明白教什么、怎样教的问题。基于教学目标,教师对教材进行精心的研究,对每一化学活动的具体目的加以明晰,以及知识点之间的衔接,把握好用意。同时,教师也要结合学生的认知情况,对教材进行再加工、再整合,使得学生在课堂上能顺利地吸纳知识与技能,而且还能温故而知新,既学习新知识,也能回顾巩固旧知识。而且,教师还要在高中化学课堂上明确怎么教的教学方法,结合学生的认知特点,秉承循序渐进的原则,由表及里,由感性上升到理性,渐次开展教学。就在化学教学过程之中,各个环节中如何进行布局,也精心进行安排。如新课如何导入,重点内容该怎样突出,把一些难点内容进行分散解析,捕捉关键点,以及课堂练习小结等,在备课阶段都需一一加以明确。教师只有创新突破,努力让教学更具有针对性,所采取的教学方式才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以及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更为积极主动参与到学习中,学习知识、懂得知识、学会知识以及运用知识。教师还就课堂上所需的各种资料或者是实验仪器提前做好准备,确保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为高效课堂的打造做好铺垫。
只有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才能让学生调动自我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参与到学习生中,更好地吸收知识,构建自我的知识体系。在高中化学课堂中,教师结合教学内容以及学生的学习情况,通过采取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培养和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持久兴趣。如,在化学教学中适当运用实验教学方法,激发学生探索化学知识的兴趣与欲望,引导学生围绕实验的过程以及原理合作、讨论、交流。通过实验中所产生的疑问,积极汲取教师传授的知识,在解决问题中实现有效学习,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教师结合高中生的知识水平,针对实验展开具体详细的讲解,确保实验的安全性,对学生参与实验的具体操作加以指导,从而确保实验结果。教师做好演示以及讲解,并鼓励学生动手操作,参与到实验中。在真实体验过程中,感受理论知识与实践之间的差距,让学生努力的动脑思考,动手操作。学生在实验操作过程中,以合作方式进行,相互沟通配合,互帮互助,教师引导学生在完成实验后,进行实验总结。整个实验过程,教师对学生给予合理引导,让学生将学习与思考、思考与行动紧密结合起来,从而能促进实验效果的达成。此外,参与实验,不仅仅是让学生观察以及认识有趣的表面现象,更为了让学生亲历动手实践探索过程,透过表面去探寻知识的本质。由此,让学生通过实验参与、探究并获得相关的知识与技能,不断发展自我探究问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提高创新意识。帮助学生形成科学的态度与方法,充分体现化学教学的科学位以及创新味,进一步展现化学魅力。在具体的课堂中,教师将所教学知识紧密的与生活联系起来,让学生认识到化学知识在生活中的无处不在,加深学生记忆知识点,由此使得学生了解生活中的化学常识,有助于学生学以致用。
在课堂中,问题成为引发学生兴趣并且产生探究欲望的导火索。问题的设计要具有思考价值,才能够真正构建高效教学。教师所设计的问题应具有一定的思维容量,且这一问题还要体现开放性,带给学生更为宽广的一种思维空间,有助于调动学生激活思维,才能持久性地开展思维活动。化学问题的设计也要具有一定的思维力度,使学生不是简单的记忆书本知识,而是要深入思考才能真正解决问题,具有思考价值。而且,所涉及的教学问题还要难度适宜,也就意味着要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接近。设计问题太难,容易让学生知难而退,太简单又失去了探索意义。为此,教师应抓住新旧知识的结合点设计问题,进而激发学生的认知上的矛盾冲突,使得这一问题更具有启发性,促使学生积极探索问题。而且这些教学问题的设计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也具有探索性。教师设计的问题能制造出一种悬念,使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被激发出来,产生迫切想去探索问题、解决问题的这样一种心理。如,氯气性质教学中。教师展示了某地发生氯气泄漏及爆炸的相关图片,并且向学生提问,“为什么防毒面具的外形会与猪嘴酷似”这一问题,实际上也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与探究欲望。继而教师又提出氯气的性质是什么,其毒性机理又是什么的问题,学生好奇心格外的浓厚,带着急盼心理想去探究这一问题背后的答案。而问题的设计还要具有一定的梯度性,化学知识点繁多且又分散,而且有些内容不仅有一定深度,还具有一定难度,教师需化繁为简,化难为易,把太难以理解的问题,通过设计逐层上升、相互衔接过的、具有梯度的问题,使学生始终明确正确的思维方向,发散思维。教师以“问题串”组引导学生一层一层、一级一级的思考问题,促进学生由浅入深理解知识。教学过程中也要鼓励学生善于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自主解决问题,进而开发学生智慧,激活思维,拓展思维空间,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思考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师生之间的互动成为构建高效课堂的元素之一。教师创设一定的对话情境,鼓励学生敢于表达自我的见解,发表观点,由此让学生将自主思考的结果展示出来,分享出来,呈现更多的思路与方法,也让学生在彼此的分享、交流、讨论之中,取长补短,扩容知识,由此也能开发学生的情感、态度以及价值观等的隐形资源。课堂上,教师发挥好主导作用,尽可能让学生多想、多说、多问、多动,由此使学生乐于在自主、合作以及探究之中去发现、提出、分析以及最终解决问题。教师的少讲以及精讲,使学生能够多学以及多练,由此,在师生的良性互动之下,提高学习效率以及教学。
总之,在新高考政策的背景下,高中化学课堂应注重体现高效性,不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夯实基础,完善各个教学环节,提高教学质量与效率,同时强化学生的化学探究能力、创新思维等,使学生在这一高效课堂中兴趣得以持久发展下去,学有所得,学有所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