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海燕
(杭州市淳安县姜家镇初级中学 浙江 杭州 311722)
学生历史意识的培养近年来引起教育者的重视。如何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首先必须了解目前学生历史意识存在的问题,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才能对症下药。
经教学实践及调查发现初中生历史意识薄弱,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缺乏实证意识,不懂论从史出,学生只会死记知识点,缺乏对材料的分析归纳理解能力,对课外材料无所适从,不懂从史料中概括出结论。
(2)割裂历史知识点,不会思考联系。历史知识点割裂,学生不能多角度全方面去思考历史事件之间的联系。
(3)无法形成见解,不知以古鉴今。学生无法形成自己的历史见解与历史评价,缺乏以古鉴今的能力。
1.2.1 教材枯燥,材料欠缺,缺乏练习指导
首先,传统历史与社会教材内容枯燥,降低了学生的兴趣。其次,很多教师在课堂上较少引入课外历史材料,只局限于书本材料,学生对课外知识知之甚少,特别是农村初中。最后,教师在课堂上较少采用合理的方式指导学生展开史料实证,也就是根据历史材料来解释历史,不能让学生认识到历史推论和主观臆想之间的差别,因此不能掌握历史发展的规律,无法学以致用,只会死记硬背。
1.2.2 照本宣科,知识零碎,忽视框架搭建
很多历史与社会教师特别是农村的教师,“以本为本”是教学常态。教师忽视了学生对知识点的整理归纳能力的培养,学生缺乏对所学知识进行深入的思考和探究,导致学生的历史学习碎片化、应试化,不懂得多角度理解知识点,关注知识点与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
1.2.3 缺乏互动,忽视探究,不会知识质疑
目前存在学生可以流畅地背诵历史知识点但说不出在当代其给予我们何种启示的现象。究其原因,在于“满堂灌”的教学方式。教师看重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让学生接收更多的知识,而忽视了与学生的互动、学生自主思考和探究。其次,以历史知识讲解为主的课堂很难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学生不会主动参与历史学习,对历史的看法完全来自教师,缺乏自身的见解,不可能形成历史思维意识,因此对历史问题的认识停留在表面,难以运用所学的知识去解决现实问题。
2.1.1 历史意识的内涵
有学者认为历史意识就是将过去、现在以及将来之期望结合在一起的一种心灵活动。我们可以理解它就是一种历史观,是对历史进行反思,从中总结出历史规律和历史经验,观察于现实生活,进而展望未来。通常把它分为历史考证、历史理解、历史评价、历史认同四大块。
历史考证,简单地说就是坚持唯物史观,培养学生的实证意识,所有的历史结论必须基于史料的考证,坚持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的理念。
历史理解注重的是事件之间的内在联系,注重人类历史不同领域发展的关联性,注重历史与现实的关系,从而使学生逐步学会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对历史和社会进行全面的认识。一般引导学生从横向和纵向两个维度去思考:从横向来看,学生横向了解社会生活的内容;从纵向来看,学生纵向了解人类社会的进程。
历史评价作为对历史的价值性认识,重在给出对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的历史意义、作用、影响等等的认识,引导学生用辩证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对历史人物或历史事件进行分析判断,做出符合客观规律的正确论断。
历史认同就是学生在对历史知识的学习后要形成对中国、对中华民族、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具体来说,培养民族认同感,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培养国家认同感,激发学生的爱国之情;培养文化认同感,激发学生对中华文化的热爱。
2.1.2 历史意识培养的价值
历史与社会学科的核心素养主要由“空间感知”、“历史意识”、“综合思维”和“社会实践”四大要素构成。其中“历史意识”尤其重要,可谓是历史与社会教育教学的关键与灵魂,其地位与作用不容忽视。
①基于目前学生、青年乃至整个社会历史意识薄弱的现状要求
据有关调查发现,大部分学生学习历史的主要方式就是死记硬背,对教师所讲述的历史知识或者书本上的观点从没有质疑过,对历史发展的规律认识不到位。可见当代人们普遍缺乏历史意识,很多人只活在“现在”,对“过去”知之甚少,更不能把握历史规律展望“未来”,成为‘浅近利益的俘虏’。
②基于核心素养和新课标的教育教学要求
历史与社会是一门综合课程,具有人文性、综合性和实践性的特点。学习历史不仅是为了考试,更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要求,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和历史使命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现实,思考未来。我国在义务教育中学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中就对学生提出培育学生人文精神,关注事物联系,坚持唯物史观,认识历史与社会发展规律等要求,这些要求实际上就是要求学生形成科学的历史意识。
③基于学生历史情怀和正确三观形成的要求
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全球历史和文化相互碰撞融合,这势必对我国社会生活产生巨大的影响。对于初中生来说,外来文化渗入不可避免地让会产生崇洋媚外的心理,中华文化被贬低,正确的三观难以形成。重视学生的历史意识的培养,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增强学生的爱国情怀,加强对祖国社会的认同感。
2.2.1 深度学习的目的指向人的全面发展,它是形成学生核心素养(包括历史意识)的基本途径。深度学习要求学生的思维、感知觉、情感、价值观等全面参与,而不是简单的知识学习。历史意识的培养也是需要学生基于史料去理解、思考历史,感知历史人物或事件的作用,产生对其的正确判断和认同。在这一过程需要学生全身心的投入,这也就是要求学生进行深度学习。
2.2.2 深度学习促进历史意识的培养。教学不仅仅是知识的刻板传递,也不是机械学习、浅层学习。历史与社会教学不应该把人变成机器而是深度学习,他需要调动学生深入思考与探究,培养学生的高阶思维能力,推动学生历史意识的形成。
2.2.3 深度学习和历史意识的培养相辅相成。深度学习的对象是学生,因此必须落实学生是课堂主体的要求,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学生的主动学习是培养历史意识的前提。在历史学习中,学生主动去理解历史,才能形成自己的价值判断,从而获得深层次的价值认同。
教师在课堂上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深入思考,调动学生多感官参与,使学生深度学习,在此过程中培养其历史意识。
面对历史事实,学生必须树立起唯物史观,也就是说学生对史料进行考证,得出相应的历史结论,去伪存真。教材是学生最主要也是最基本的资料,但教科书上的材料毕竟有限,而且不能实时更新,这时候需要教师整理其他相关的、较新的材料教材给学生,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呈现更完整的史实。
笔者在历史与社会七年级下综合探究八《过去是怎样被记载下来的》教学中不仅利用教材上已有的材料,还联系实际生活,补充许多新鲜的材料内容,让学生运用不同的资料,借助分析、综合、比较等方法,有理有据地论证问题,树立实证意识。我首先提供刘亦菲扮演的花木兰的妆容图,设问她的妆容历史还原度怎么样?提供学生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人物画像、该时期相关的文字材料等等,让学生结合所给材料去分析花木兰的妆容历史还原度。这样不仅让学生明白什么是文献资料,还让学生懂得在实际生活中如何运用文献材料。在小组分享的过程中,不仅仅是让学生回答历史还原度是高还是低,更要深入追问他/她做出该结论的史料证据,学生只能利用手头的材料进行分析说明,为什么演员额头上涂黄色?为什么额间画了一朵小花?为什么眉毛涂得又粗又黑?为什么脸颊画了两团高原红?这样一来,学生明白地感受到什么叫做论从史出,史论结合,逐渐培养学生的实证意识。
学生讨论发言,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抛出问题,引导学生一步步思考,深入理解,促使学生深入学习。
历史是一种客观存在,没有一个历史人物或历史事件是单独存在的,所有的知识点都是息息相关、环环相扣的。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不能将知识点碎片化,教师要搭建知识点与知识点之间联系的平台,让学生尝试去理解事件之间的内在联系,建构起一个知识体系。一般来说,历史教学通过两个维度去思考,一个是纵向维度,也就是将历史事件或者历史人物放在历史长河之中去看,分析它对历史发展所产生的影响,把过去、现实和未来联系起来;另一个是横向思维,也就是不仅局限于本身,而是要用全局观去看待历史事件或历史人物,全面分析它,比如不仅要从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角度去分析研究历史,还要站在全球视野下看待历史,把中国的发展置于世界舞台上。
笔者在历史与社会八年级上《秦始皇开创大一统局面》一课教学中先让学生通览全文,让学生找出秦始皇上台后做了哪些事情?学生逐一找出来,这时候知识点是凌乱的,这时候笔者再让学生对这些零碎的知识点进行归纳,哪些措施可以放在一起,它们有何共同处,属于哪一领域或范畴的。学生由此可以归纳出秦始皇上台后在政治、经济、思想文化、边疆等方面做出了一系列的措施,这样在学生脑海中就把一个个零碎的知识点构成一个框架。接着我让学生小组合作讨论:比较秦始皇颁布的措施与周朝的制度,分析秦始皇的这些措施较之周朝制度有哪些好处。这样一来,学生会发现秦始皇的措施更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巩固国家统治,从而使学生认识到秦始皇对中华文明发展做出的贡献。接着展示与秦始皇同时期的其他地区的现状,通过对比发现中国古代中华文明领先于世界,让学生再次感受到秦始皇对中华文明的推动作用。
利用表格整理知识点,培养学生的归纳概括能力;对比分析,搭建知识点的联系,发散学生思维,挖掘思维深度,达到深入学习的目的。
在理解历史知识点基础上,学生要学会正确地评析历史。在教学过程中,学生评价历史往往存在两大误区:一是片面评价历史,二是人云亦云,没有自己的历史评价。因此,及教师必须培养学生对历史人物或历史事件作出正确的评价的能力,学会一分为二看待历史人物或事件,既要看到它的功,也要看到它的过,不能片面评价。同时,对于他人的观点或评价,教师要引导学生去思考,学会结合自己的所学知识与理解,从唯物史观的角度,辩证的看待他人的观点或评价,不能人云亦云。
笔者在历史与社会八年级上《汉武帝推进大一统进程》一课教学中发现教材中只是讲到了汉武帝为巩固大一统做出许多有力措施,但没有涉及到汉武帝的措施带来的消极影响,学生在评价汉武帝时很容易陷入一边倒的局面,只看到汉武帝的功,却看不到他的过。因此,在讲授这一框内容的时候,我整理了大量的课外材料,补充书本上材料不足的问题,让学生对汉武帝形成更全面的认识。同时,我向学生展示他人评价汉武帝的视频,让学生观看视频后发表自己的看法:你是否赞同视频中人物对汉武帝的评价?为什么?请说明你的理由。结果有的学生赞同、有的学生反对、也有的学生不完全认同,这些学生并不是随意地回答赞同还是不赞同,他/她必须去思考视频中人物哪些地方说的是合理的,哪些地方是片面的或是属于作者主观臆断,不属于事实的。合理的地方学生还需要给出他的解释为什么是合理的?不合理的地方也是如此。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学会全面客观地去评价历史人物,而且在反驳或赞同他人观点的过程中形成自己的理解与评价。
丰富材料,让学生全面认识;相互批驳,相互分享各自观点,理清逻辑思维,内化成自身能力,通过深入学习的方式提高学生历史核心素养。
教学的三维目标中,知识与技能目标和过程与方法目标的比较基础的,一般教学活动都能达到,难的在于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实现。一个人的价值观念和情感态度是比较难改变的。因此,教师在怎样在课堂上培养学生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感、对中国的认同感、对社会的认同感呢?
首先,将历史知识点与历史情怀相结合。其实在每一章节的历史与社会课程中都蕴含着丰富的思想观念教育,教师在讲授历史知识的同时也可以充分发挥育人的功能,培养学生形成正确三观。学生通过对历史知识的学习,反思历史教训,汲取历史经验,少犯错、少走弯路。
笔者在讲述历史与社会九年级上《红军长征与遵义会议》一课时列表格展现红军前四次反“围剿”的对比表格,让学生思考红军前四次反围剿成功的原因和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的原因,通过比较发现什么方式才是适合中国国情的,明白“拿来主义”是不行的。通过播放飞夺泸定桥的视频、长征视频和路线图,让学生感受中国革命的艰辛,体会如今美好生活来之不易,要好好珍惜。
其次,民族意识、爱国主义、居安思危精神等思想观念的培养要与时俱进,联系当今社会,与时代相接轨。历史与社会教学中的历史情怀不能偏离现实,也不能太过陈旧,否则不仅不能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反而引起学生的反感。
最后,思想观念的教育必须要创新教育方式。教师一昧的长篇大论对学生思想价值的改变不会起到很明显的作用。教师可以利用视频图片、音乐、情景剧表演等方式让学生更直观地感受到对祖国、对我们民族、对我们现实社会的认同。
利用各种视频、图片、文字和音乐材料,充分调动学生的感知觉,让学生全身心投入学习,引起学生情感的共鸣,从而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达到深入学习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