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2019年广西梅毒流行特征分析

2022-02-18 06:58许凤妮王砚蕾胡冠豪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2022年4期
关键词:年龄组梅毒显性

许凤妮 李 峥 张 杰 李 伟 王砚蕾 胡冠豪 王 宏

广西皮肤病防治研究所,南宁,530003

梅毒是由苍白螺旋体引起的一种慢性、系统性的性传播疾病[1]。广西既往属于梅毒高发地区,发病率位居全国前列[2]。为了解广西梅毒流行特征和趋势,以制定有效防控策略,我们对2010-2019年广西梅毒流行情况进行分析,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病例资料和人口资料来源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传染病监测系统。梅毒病例诊断标准在2018年8月1日前后分别按照《梅毒诊断标准(WS273-2007)》、《梅毒诊断标准(WS273-2018)》执行,两者梅毒分期标准保持一致[3,4]。

1.2 统计学方法 应用Excel 2007进行数据整理,使用SPSS 21.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分析,率的比较使用χ2检验,趋势性检验使用线性趋势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发病趋势 2010-2019年,广西梅毒报告病例数和报告发病率最高点为2011年45 228例(报告发病率98.27/105),最低点为2017年6904例(报告发病率14.27/105),10年间报告发病率呈下降趋势(趋势χ2=116.608,P<0.001),年均下降8.45%。其中胎传梅毒报告发病率下降幅度最大(年均下降37.25%),其次为一期梅毒(年均下降28.04%)和二期梅毒(年均下降14.48%);一期和二期(早期显性)梅毒报告病例数构成比从2010年的27.03%降至2019年的5.80%,差异显著(χ2=3497.14,P<0.001),报告发病率年均下降22.84%。三期梅毒每年报告病例数均小于300例,变化幅度不大。隐性梅毒由于无发病日期,不计算报告发病率,其报告病例数构成比从2010年的67.49%增至2019年的93.08%,差异显著(χ2=4456.38,P<0.001)[2]。见图1、表1。

表1 2010-2019年广西梅毒报告发病率按分期及性别变化情况

图1 2010-2019年广西梅毒报告病例数变化情况

2.2 地区分布 除2018年为玉林市外,广西近十年年度梅毒报告病例数居首位的地级市均为南宁市,累计报告病例数居前三位的分别为南宁市(30 208例,占15.21%)、玉林市(22 356例,占11.26%)和桂林市(17 581例,占8.85%),各市梅毒报告病例数构成比变化情况见图2。梅毒报告发病率在10年间整体均呈下降趋势。年均下降幅度居前三位的分别是:防城港市(-15.49%)、柳州市(-14.43%)和贵港市(-12.26%)。梅毒报告发病率居首位的地级市分别为:2010-2011年、2014-2015年和2017-2018年为防城港市,2013年和2016年为北海市,2012年、2019年分别是崇左市和钦州市。

图2 2010-2019年广西14个市梅毒报告病例数构成比变化情况

2.3 人群分布

2.3.1 性别 2010-2019年,男性梅毒报告病例数均多于女性,男女性别比由2010年的1.01∶1升至2019年的1.23∶1(χ2=4456.38,P<0.001),其中早期显性梅毒男女性别比从2010年的1.00∶1升至2019年的2.20∶1(χ2=134.51,P<0.001)。从表1的报告发病率上看,2010-2012年女性高于男性,2013-2019年男性高于女性。男、女性梅毒报告发病率均在2011年的最高点后逐渐降至2017年的最低点,近两年有所回升。而早期显性梅毒报告发病率均呈下降趋势,其中男性年均下降19.94%,女性年均下降26.88%。

2.3.2 年龄 2010-2019年,梅毒报告病例数居所有年龄组首位的均为≥60岁组,其占比从2010年的22.7%升至2019年的36.8%,差异显著(χ2=1261.38,P<0.001);居第二位的分别为:2010-2011年为25~29岁组,2012-2017年为30~34岁组,2018-2019年为50~54岁组,见图3。除2011年为30~34岁组外,梅毒报告发病率均居所有年龄组首位的均为≥60岁组;其中早期显性梅毒报告发病率占首位的分别为:2010-2017年为30~34岁组,2018-2019年为20~24岁组。15~19岁组梅毒报告发病率年均增幅5.77%,其余年龄组均呈下降趋势,其中0~14岁组下降幅度最大(年均下降32.62%)。

图3 2010-2019年广西各年龄组梅毒报告病例数构成变化情况

2.3.3 职业 2010-2019年,梅毒报告病例均以农民为主,占比从2010年的54.00%升至2019年的66.46%,差异显著(χ2=800.37,P<0.001),年均增幅2.33%,累计病例数占累计病例总数的59.63%;其次为家务及待业和离退人员,累计病例数分别占累计病例总数的10.95%和5.96%。各职业总病例数构成比见图4。

3 讨论

近十年来,广西梅毒疫情整体呈下降趋势,与浙江省的趋势相同,与山东、云南、贵州等省份的疫情整体变化情况相反[5-11]。但近两年梅毒疫情呈抬头趋势,究其原因,可能有以下几点:首先,早期显性梅毒可以代表成人梅毒新发感染的情况[12],近十年广西早期显性梅毒呈显著下降趋势(年均降幅达22.8%),近两年梅毒病例数的增多以隐性梅毒的增多为主,隐性梅毒病例数的增多与扩大筛查力度有关[8,9,11];其次,从发病年龄上看,梅毒报告病例数占比最多的均为60岁以上人群,且比例在扩大,这可能与老年人群因性生理需求寻求不安全性行为、因疾病住院筛查等原因有关[2,5,8,13];最后,我国梅毒整体疫情和广西周边省份的梅毒疫情呈增长趋势,广西难以避免地受到影响[2,7,9,14]。

从梅毒分期上看,近十年广西早期显性梅毒和胎传梅毒报告发病率显著下降,达到《中国预防与控制梅毒规划(2010-2020年)》(以下简称《梅毒规划》)“到2020年底,一期和二期梅毒年报告发病率呈下降趋势;先天梅毒年报告发病率在15/105活产数以下”的目标。这一方面是由于在《梅毒规划》实施后,广西颁布了《关于印发广西实施中国预防与控制梅毒规划(2010-2020年)工作方案的通知》等一系列政策性文件,积极推进规范化性病门诊建设,严格落实梅毒转诊、会诊制度,临床医生梅毒诊断和报告准确率得到提升;另一方面也表明广西梅毒综合防治措施显出成效[8,15]。

从地区分布上看,广西近十年年度梅毒报告病例数居首位的地级市多为南宁市,而各年度报告发病率最高的地级市均为边境城市,除崇左市外,北海市、防城港市和钦州市均为边境沿海港口城市。这可能与省会、边境港口城市交通便利、人口流动性大有关[5,13]。故边境地区,尤其是边境沿海地区须加强梅毒疫情防控工作。

在人群分布方面。从性别上看,男性报告病例数均多于女性,近七年男性报告发病率均高于女性。但无论性别如何,早期显性梅毒均呈显著下降趋势。从年龄上看,梅毒发病高峰集中在30~34岁组的性活跃年龄和50岁以上人群,与国内其他研究类似[5,8,16]。值得注意的是,在其他各年龄组人群均呈下降趋势时,15~19岁年龄组的梅毒报告发病率呈增长趋势,年均增幅5.77%,且早期显性梅毒报告发病率居首位的年龄组也从30~34岁组降至20~24岁组,梅毒发病有年轻化的趋势。从职业上看,农民占比最大且呈增长趋势,仍是梅毒防治工作的重点。

综上所述,近十年广西早期显性梅毒疫情逐年下降,表明梅毒防控工作取得成效。但近两年隐性梅毒病例数逐年增多,这可能与扩大筛查力度有关。梅毒防控工作的重点仍以男性、边境(沿海)地区和农民为主。梅毒的发病呈年轻化发展,须进一步加强青少年性健康宣教活动。

猜你喜欢
年龄组梅毒显性
隐性梅毒更危险
妊娠合并梅毒该怎么办
孕期产检最好筛查梅毒
高原地区736例消化性溃疡临床特点分析
关于现代设计应用中中国元素的显性和隐性表现
巧抓“隐性”表达 精彩“显性”表达
大学生生命观教育的显性途径探究
关于组织中年龄多样性与世代差异的研究
“显性”之异与“隐性”之通
乳腺占位性病变弹性评分3分患者年龄与肿瘤良恶性相关性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