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封友
摘要:质量守恒定律是学生定量认识化学反应的起点,在科学观念、科学测量、科学知识等方面具有独特的教育价值;开展科技史体验指向的定律教学,让学生经历装置设计与史实品评,利于准确理解定律及测量体系,体会观念、技术对科学发展的影响,感受科学发现被公众接受的过程。
关键词:质量守恒;发现简史;科技史体验;教学实践
文章编号:1008-0546(2022)01-0002-04中图分类号:G632.41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1008-0546.2022.01.001
*本文系杭州市西湖区教育科研规划课题“技术工程视角下的初中科学教学理论与实践研究”(课题号:2021QCG31)的阶段性成果。
质量守恒定律是自然界重要的客观规律,也是学生认识化学反应从定性迈向定量的起点。本文基于对质量守恒定律的史实梳理及教育价值剖析,开展科技史体验指向的定律教学,让学生亲历方案设计、科学测量、史实品评,以期准确理解测量体系,把握定律内涵及形成历程,完善对“实验与定律”“宏观与微观”的认识,发展科学学科关键能力,提升科学核心素养。
一、质量守恒定律的发现史及教育价值
1.质量守恒定律的发现简史
质量守恒思想源自唯物思想,质量守恒思想从产生到发展成理论定律,大致经历了如图1所示的几个阶段。
在经验定律的形成阶段,罗蒙诺索夫、拉瓦锡、朗道耳特、曼莱等化学家作出了杰出贡献。在他们之前,波义耳、斯塔尔等科学家也发现在密闭容器中煅烧金属后固体质量会增加。
1673年,英国科学家罗伯特·波义耳用密闭的曲颈瓶对金属煅烧进行了定量研究,结果发现质量增加了,其解释为火微粒与金属结合,并于1674年发表题为“固定火焰并使之可称量的新实验”的论文,提出以下公式:金属+火微粒=金属煅灰[1]。
1703年,乔治·恩斯特·施塔尔把金属的煅烧用如下公式解释:金属-燃素=金属煅灰,认为是金属内部的燃素逸出了。斯塔尔对金属煅烧的燃素说解释源于当时化学家的直觉,虽然发现了金属加热质量变大的事实,但他们只埋首于实际工作,对这样的理论问题不感兴趣,也不研究[2]。可见,从波义耳的微粒学说到施塔尔的燃素学说的发展不是范式的演进,而是旧范式被新范式取代的过程。
1740年,俄国科学家罗蒙诺索夫在密闭的玻璃容器中进行煅烧金属的实验,他认为反应产物的质量较原来的金属之所以会有所增加,是由于从瓶内空气中摄取了某些物质;1750年他提出了如下表述:“自然界发生的一切变化都是这样的情况:某一物体去掉了多少东西,另一物体就会被补充上多少东西”[3]。但罗蒙诺索夫的观点由于没有严格的实验根据,且由于俄国远离当时科学的中心,西方科学家对他的论述了解很少,所以没有产生什么实际影响。
法国化学家拉瓦锡早期就运用天平进行了一系列定量研究,例如:硫、磷、金属的燃烧,糖的发酵及水的分解等实验,得到与罗蒙诺索夫相同的结果,并在1789年出版的著作《化学概要》第一卷中郑重地陈述:“由于人工的或天然的加工不能无中生有地创造任何东西,所以每一次加工中,加工前后存在的物质总量相等,且其要素的质与量保持不变,只是发生更换和变态,这可以看成为公理。做化学实验的全部技艺基于这样一个原理:我们必须假定被检定物体的要素和分解产物的要素精确相等。[1]”但由于当时的测量技术小于0.2%的质量变化就觉察不出来,致使质量守恒定律虽为众人所知,但仍为人所质疑。
1908年德国化学家朗道耳特及1912年英国化学家曼莱做了精确度极高的实验,所用容器及反应物的质量为1000 g左右,反应前后质量之差小于0.0001 g,即化学反应前后体系质量的变化小于一千万分之一,这个差别在实验误差范围之内,质量守恒定律才被科学家们一致接受。
20世纪初以来,发现高速运动物体的质量随其运动速度而变化,又发现实物和场可以互相转化,因而应按质能关系考虑场的质量。于是,质量守恒和能量守恒两条定律通过质能关系合并为一条守恒定律,即质量和能量守恒定律(简称质能守恒定律)[4]。
2.发现史蕴含的教育价值
科学定律是对现象的理性认识,涉及预测与解释、设计与观测等行为,相互关系如图2所示。质量守恒定律是自然界的基本定律之一,发端于人们对燃烧后质量变化现象的解释,形成于精准的科学测量结果,发展于对质量等概念的认识。因此,学习质量守恒定律对学生的发展具有独特的教育价值。
(1)科学观念。面对金属煅烧后固体质量增加的现象,波义耳因信任微粒哲学用“火微粒”解释,斯塔尔源于直觉用“燃素说”解释,他们都错失了发现质量守恒定律的机会。可见,非科学观念会阻碍对事物的认识,科学观念才能助推认识的深化与发展。
(2)科学测量。反应前后质量是定量研究,需要进行科学测量。图3中波义耳的发生装置是一个开放体系,拉瓦锡的却是一个封闭体系,装置的差异导致了不同的实验结果;此外,定律需要高精度测量结果的支持,而这取决于测量工具的精密程度。可见,设计科学的测量方法、选择合适的测量工具,是进行科学测量的前提。
(3)科学知识。质量守恒定律表明质量既不会被创生,也不会被消灭,而只会从一种物质转移到为另一种物质,总量保持不变。在化学反应中,质量守恒包含原子守恒、电荷守恒、元素守恒等几个方面,“参加反应的”不是各物质的简单相加,而是真正参加了反应的那一部分质量,反应物中可能有一部分没有参加反应。因此,由定律可得到推论: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各物质的总质量等于反应后各物质的总质量;一个系统质量的改变总是等于该系統输入和输出质量的差值。
二、科技史体验指向的质量守恒定律教学实践
1.任务分析
《初中科学课程标准》中关于原子结构模型的内容描述为:通过实验认识质量守恒定律,并能用它来解释常见的现象。浙教版科学教材由木炭燃烧、蜡烛燃烧、H2O2制取O2的质量变化提出问题,通过图4所示实验测定反应前后质量变化得出质量守恒定律,同时穿插了对装置特点与好处的探讨,最后从微观角度解释守恒的原因。可见,学习重点是建立“实验→定律”“宏观→微观”的认识思维,理解装置是一封闭孤立的弹性体系。
但是,锥形瓶容积按250 mL计算,参加化学反应的氧气与白磷的总质量约为0.1143 g,少于实验室普通天平的0.2克感量,无法测出参加反应与反应后生成的物质总质量,即使化学反应前后天平指针没有偏转,也难以证实质量守恒,显示的只是“虚假的守恒”。因此,突破“虚假守恒”的实验事实,理解测量体系在定量研究中的作用,感受严谨、求真、实证等科学精神,是本课学习的难点,这也是开展科技史体验指向定律教学的出发点。
2.学习目标
(1)识别定律关键词并建立模型等式,提升依据文字建立模型的能力。
(2)设计验证质量守恒的测量方案,理解测量体系的特点及定律的内涵。
(3)推测质量守恒定律发现史实的成因,体会观念、技术对科学发展的影响。
(4)解释燃烧前后质量变化,形成“宏观→微观”的认识思维。
3.教学过程
科技史体验指向的质量守恒定律教学流程如图5所示,具体过程阐述如下:
(1)情境展示,认识任务
教师先出示红磷,让学生回忆红磷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并写出反应文字表达式。然后,呈现质量守恒定律,让学生在阅读中找出“化学反应”“参加反应的”“反应生成的”“质量”“总和”等关键词,并用数学等式表示。学生讨论后,教师板书“m反应物总=m生成物总”,并提出任务:以磷在空气中燃烧为例,设计测量方案,验证质量守恒定律。至此,实现由现象呈现定律、建构等式,并揭示任务,旨在聚焦问题,渗透科学具有可重复性的观念。
(2)引导推进,形成方案
设计红磷燃烧前后质量的测量方案,主要包含原理构想、装置设计、工具选择等任务,教师需引导学生将设计任务进行分解,组织学生进行头脑风暴,在不断的质疑与改进中完成方案的设计,具体实施过程如下:
原理构想时,教师提出问题:“如何判断反应物质量总和与生成物质量总和相等?”学生提出两种思路:一是用天平分别测出两者的总质量,二是用天平比较反应前后质量总和是否变化。接着,让学生从科学性、可行性等角度对两种思路进行讨论;最后,大家一致认为第二种思路操作更简便。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对测量对象进行了仔细分析,对定律的4个关键词也有了更深的体悟。
装置设计时,教师揭示任务:为测出磷在空气中燃烧前后的总质量,让磷在哪儿燃烧呢?需要设计一个磷燃烧反应装置。若装置如图6-①,会有什么问题?学生讨论后形成共识:“生成的部分P2O5会随气体从集气瓶中向外逸。”教师追问:“怎么办呢?”有学生提出加塞子,教师板画如图6-②。同样,让学生预测后果,并提出新的解决方案,教师则总是追问:“会有什么问题?”“怎么办?”学生设计磷燃烧装置的演变过程如图6,其中②加瓶塞是为了防止物质外逸,③插管是为了防止瓶塞冲出,④罩集气瓶是为了回收外逸物质,⑤以气球代替集气瓶是为了梳缓膨胀,⑥加水或沙是防止局部温度过高导致瓶破裂。至此,学生设计的燃烧装置已与教材实验相同。在这一过程,燃烧装置由开放体系变为密闭体系,由刚性体系变为弹性体系,学生既领悟了燃烧装置的设计奥秘,也加深了对定律关键词“参加反应的”“反应生成的”的理解。
工具选择时,出示如图6所示装置,并再问“还有问题吗?”引导学生提出:参加反应的总质量若少于天平的感量,则不能判断。于是,教师再问:“怎么办?”学生认为应该用感量更小的测量工具或者增大反应的容器。这样,再次加深学生对“参加反应的”的理解,也知道了测量工具精度对实验的影响。
(3)巡视组织,测量质疑
实验由教师与学生共同完成,化学反应前后的体系质量用感量为0.2 g的托盘天平判断是否变化,并用感量为0.001 g的电子天平进行测量。实验后,教师问:“能否据此得出质量守恒定律?”学生展开讨论,认为既需大量实验事实才能得出具有普遍性的规律,还需采用精度更高的工具进行测量,使学生懂得化学反应前后总质量守恒是在此感量下的守恒。
(4)呈现史实,推测解释
教师展示图7,先介绍罗蒙诺索夫、拉瓦锡、朗道耳特、曼莱等人的实验、观点及影响,让学生讨论:当时的人们对三人观点的态度为什么會不同?教师适时介绍拉瓦锡、朗道耳特和曼莱时的测量技术精度,并与课堂所用的电子天平进行比较。接着,教师介绍波义耳、斯塔尔的发现与观点,让学生推测:他们为什么未能进行深入研究、提出质量守恒观点?最后,让学生用质量守恒定律的观点解释汞煅烧后质量增加、草木燃烧后质量减小的原因,并推测:宏观上表现出来的质量守恒现象,背后所隐藏着的微观原因。
在这一阶段,介绍定律发现简史,展现了先哲们的智慧光芒、技术与科学的互动关系;让学生“回到”过去,推测当时人们的观点,了解科学概念被大众接受的过程;推测科学家未能深入研究的原因,感受科学家观念对科学发展的影响。同时,也锻炼了用守恒观点从宏观、微观两角度对现象进行科学解释的能力。
4.教学反思
(1)科技史体验利于素养的发展
科学是为了发现,技术是为了发明,两者相互推动,且都具有特定的背景与历程,在课程中融入科学技术史,被当今各国科学教育界所提倡。科技史体验旨在科学课程中融入技术与史实,让学生经历技术设计、史实品评,进而学习科学、体会本质,是科学教学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抓手。本案例以测量设计、史实比较为核心,通过装置设计体会技术魅力、理解定律本质,通过比较史实领悟技术对科学的推动、定量实验对科学研究的价值。
(2)技术设计要以学生为中心
设计是一个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循环过程,目标是发明新方法、新手段、新设备,教学要努力让学生成为设计的问题发现者与方案改进者,在相互吹毛求疵的质疑中完善设计。本案例在装置设计过程中,教师以“还有问题吗?怎么解决呢”来组织讨论,学生在不断地质疑、改进中完善装置设计,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有效地促进了学生问题解决与创新设计能力的发展。
(3)用教材教而不拘泥于教材
教材是课程标准的具体化,反映了面向全体学生的学习基本要求。教学设计要参照课程标准,但不能拘泥于标准,也可超越标准;要以教材为依托,但不能按照教材教,而应视教材为素材,博采众长,创造性地运用教材。本案例围绕学生核心素养发展,重设教学目标,增删教学内容,教学以终为始,实施时以测量原理构想、燃烧装置设计为突破点,增加史实的比较与推测,做到了超越标准、活用教材。
参考文献
[1]赵匡华.化学通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0:67.
[2]袁翰青,应礼文.化学重要史实[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23,28.
[3]蔡邦宏,艾尚华.罗蒙诺索夫——俄国科学史上的彼得大帝[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5(8):21.
[4]姜鹏,郑长龙,袁绪富.关于“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史教学的几个问题的讨论[J].化学教育,2008(9):77-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