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能量“出圈”表达的特征和功能
——以“中科院博士论文走红”事件为例

2022-02-17 22:05
新闻传播 2022年10期
关键词:出圈舆论媒介

郭 晨

(河南牧业经济学院文法学院 郑州 450044)

近日,中国科学院自动化所的一篇博士论文引发网络热议,在各大平台刷屏。截止到4月24日,该话题在微博平台获得了14.6 亿的讨论量。“我走了很远的路,吃了很多的苦,才将这份博士论文送到你面前。”其作者在致谢部分回忆了自己二十多年来求学的奋斗经历,让广大网友看到普通人如何通过知识改变命运,实现逆袭。正能量新闻的传播对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树立民众的文化自信有着深远的作用和价值,同时,随着媒介技术的发展,新媒体时代下正能量的“出圈”使得新闻传播的广度和深度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提升,在弘扬良知美德的同时,也对全社会的舆论有着积极的导向作用。本文将结合新媒体环境,从新闻热点事件出发分析其背后的传播逻辑,从而为正能量新闻的传播提供借鉴和思考。

一、“出圈”:正能量网络事件的舆论现象

“出圈”一词最初被用来指代事件突破其原本所在的小众的圈层,而被广为周知和认同的一种现象。[1]其内涵包括两个层面:第一,事件超出了原本圈层所具有的特质,具有更广泛的社会意义;第二,事件的影响超出了原本所在圈层扩散到其它圈层,具有更大的影响。前者是指其象征意义,后者则是指其影响层面。

“二十二载求学路,一路风雨泥泞,许多不容易。”黄国平博士在自己博士毕业论文致谢中回顾了自幼家庭穷困、求学过程的艰辛,从小山坳一路走到今天,过程中虽然充满辛酸但仍乐观感恩,引发大批网友点赞评论,催生广泛意义上的新闻价值。因其真挚、感人的描述,与“寒门能否出贵子”的社会议题不谋而合,于是这篇博士论文迅速“出圈”成为被广泛热议的社会话题。正能量“出圈”的背后不仅体现了“出圈”表达的特征和功能,同时,“出圈”也是网络热点话题舆论研究的一个重要维度,通过对正能量“出圈”现象的研究,有助于新媒体环境下网络舆论与主流文化的融合,用“正能量”筑牢网络空间主流意识形态阵地。

二、正能量“出圈”表达的特征

(一)标签多样化

戈夫曼的“拟剧理论”作为社会互动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探讨了人们如何通过符号互动来塑造自身的形象。人们根据不同的场景扮演着不同的角色,人们运用不同的符号,在社会“舞台”上进行表演,并确保表演取得良好的效果。[2]新媒体技术的发展赋予了受众媒介使用权,为“扮演”提供了可能性。通过正能量的“出圈”,聚焦受众关注,塑造了新闻事件中主人公的多元化的人物形象。

社会大众常常对某些特定的人和事持有“刻板印象”,为这类人或事加上“标签”。博士群体作为社会的“精英”阶层,类型化的知识分子形象与社会普通大众颇有距离感,而通过曝光博士论文,让广大网友看到了这类群体饱含人情味、烟火气的另一面,打破了博士群体单一化、类型化的“标签”。在新媒体时代下全面坚持弘扬主流文化,传播正能量,对于特定群体不仅具有丰富主体角色特征的重要意义,也是引导公共议题舆论传播的重要手段。

(二)情绪的共振

“共振”一词源于物理学专用术语。“情绪共振”则是对情绪层面的比喻和借鉴,指社会情绪积蓄到一定程度而引发的大规模的情感共鸣和宣泄。[3]情绪共振是在情感共鸣的基础上产生的有着相同感情基础的不同个体之间的社会效应。情绪共振的过程也是人际交往的互动过程,通过共振,唤醒个人的社会属性和身份,公众以舆论传播主体和客体的双重身份存在于网络场域中,通过信息的交流达成共识,最终促成舆论的形成。

在中科院博士论文的致谢中,作者用朴实的文字回顾了自己从小山坳走出,一路走向博士,用不懈的努力拼搏出了一个光明的未来。在当今教育资源紧缺的背景下,占有较多的信息资源、社会资源、财富资源的社会顶层的家庭,与经济条件较差的家庭之间存在一条难以逾越的“鸿沟”。知沟理论认为,社会经济地位较高的人因其占有较多的社会资源从而能够更快速的获取信息,随着大众媒介的广泛使用和传播,社会成员之间的知识“鸿沟”越来越大。[4]加上电影、电视等媒介的渲染,社会普遍存在一种“寒门难出贵子”的舆论导向。正如当年那篇感动了亿万人的文章:《我奋斗了十八年才能和你坐在一起喝咖啡》,中科院博士致谢中的文字引发了社会大众的共鸣,这种通过奋斗获得成功的正能量新闻,让每一个在生活中奋斗的个体看到了希望,引发共鸣。

(三)仪式化传播

美国传播学者詹姆斯·凯瑞认为传播的主流定义有两种,一种是传播的“传递观”,另一种是传播的“仪式观”。传播仪式观认为传播过程不仅仅是信息的交换,而是一个创造、修改和创造文化的过程,是共同信仰的创造、表征和庆典,在互动过程中受众的世界观得到了描述和强化。[5]

新媒体环境下,受众开始主动设置媒介“议程”,人们不再是媒介事件中沉默的旁观者,尤其在正能量新闻事件的传播中,受众参与评论、转发分享的过程,就是加入一次正能量的仪式,通过传播参与行为“倒逼”主观认知,从而不断塑造自身的世界观,促进网络亚文化与主流文化的融合发展。

三、正能量“出圈”表达的功能

(一)强化身份认同,实现个人价值

“身份认同”是指社会成员对社会文化认同程度,即个体对社会文化的赞同和内化程度,其本质是文化认同方面的问题。具有相近文化价值取向的个体互相吸引,形成社群,催生社群文化身份认同。新媒体迅猛发展极大地加速社会文化认同的进程,来自社会各个阶层的群体不断被创造与建构着文化身份认同。在正能量社会文化中定义自己、建构自身的价值观,对实现个人价值有着重要意义。

当前社会处于转型时期,社会大众物质生活丰富,但是社会压力较大,人们亟须在文化和思想上找到精神层面的寄托和“出口”,尝试通过文化寻找同类群体,强化身份认同,从而纾解来自生活和工作上的压力。而中科院的这篇博士论文犹如一针“强心剂”刺中了每个人内心最柔软的地方,通过这篇致谢,让人想起了“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也让每一个在生活中辛苦奋斗的人找到了身份的认同,坚定了所有苦难将走向成功的信念。正能量新闻从原本的学科领域“出圈”成为社会广泛热议的社会议题,有助于强化社会个体的主流文化价值信念,同时也有助于纾解社会大众焦虑情绪。

(二)培养“情绪领袖”,传递主流声音

“议程设置”理论认为大众媒体通过有选择性地提供和报道信息,从而影响事件在受众心中重要性的排序,但在作用机制上缺乏对情绪层面的关注。基于此方面研究理论的空缺,国内学者徐翔首次提出“情绪设置”理论,他认为大众传播在影响人们怎么想和怎么说上作用可能并不明显,但却能很多程度上影响人们用何种情绪想、何种情绪说。[6]“情绪设置”理论是对“议程设置”理论的补充和深化,为传播学学科的发展提供了新的视角。新媒体时代,媒体要更加注重设置“议题”的技巧,要善于结合与传统媒体媒介融合的优势,以受众为导向,深耕社群文化,将政府议程、媒介议程、公众议程深度融合,提升新闻事件的传播力和舆论引导能力。

中科院博士论文事件的走红背后除了有媒介融合背景下媒介合力的信息推送,也有媒介在传播中所隐含的对新闻事件的“情绪设置”,从而确保了该事件的传播效果力和舆论引导力,最终形成一股正能量的社会思潮。

(三)重视草根群体,引领社会风尚

“草根”的概念源自英文,原为美国“淘金时代”寻找金矿的重要标志。随着社会的发展,“草根”一词传入中国后被赋予了完全不同的意义和更丰富的内涵。与“草根”一词相对的概念是“精英”等概念,常用来指代社会地位较低、占有社会资源较少、被社会边缘化的一类群体,与社会精英群体相对而存在。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第45 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20年3月,月收入在2001 至5000 元的群体占网民群体总数的33.4%,月收入在2000元以下的网民群体占比为20.8%。由此可见,中低收入的“草根”群体在网民群体中仍占比较大。同是“草根”出身的中科院黄国平博士的励志奋斗史恰恰符合了社会同类受众群体的价值取向,因此获得了巨大的情感共鸣和关注。在新媒体环境下,应当创新思想宣传的方法,从最基层的大众群体出发,以其喜闻乐见的形式传播主流文化,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社会发展思潮,坚持用“正能量”筑牢网络空间主流意识形态阵地。

正能量新闻虽然可以起到引导舆论、清朗社会风气的作用,但是,近来也会看到一些正能量新闻在传播的过程中偏离预期轨道,产生了一系列的负面效果,有的新闻报道甚至还受到了网友的抵制。例如,长江日报2月19日的《歪歪扭扭7字遗书让人泪奔》这篇新闻,报道了一名47岁的武汉市民肖贤友,他不慎感染了新冠肺炎病毒,成为了一名重症患者。在生命最后的时刻,他用笔在纸上歪歪扭扭写下了自己的遗书,媒体在报道中突出体现了肖贤友的“7字遗言”:我的遗体捐国家,并将标题命名为《病危时颤颤巍巍写下“我的遗体捐国家”歪歪扭扭7字遗书让人泪奔》。此新闻一出,引发了社会的广泛关注,新闻内容充满着正能量的表达,让民众看到一位普通人在生命的最后还不忘国家、不忘人民的伟大精神,纷纷转发。但是,仔细阅读内容后发现,原来是在这“7字遗言”后面还有4 个字,也就是说,肖贤友一共写了11 个字的遗言:我的遗体捐国家,我老婆呢?记者为了突出正能量的主题,屏蔽掉了最后4 个字。虽然删掉了这4 个字,显得更加具有“大爱”,但是“我老婆呢”这四个字却是肖贤友作为一个普通人最真实的情感体现。一个充满着正能量的、鲜活的新闻事件,却因为报道中的“选择性注意”,引发了民众的不满,产生了“意外”的负面效应。

四、新媒体时代正能量传播的建议

新媒体时代,真实的新闻报道和谣言交织在一起,都以信息的形式流向受众。受众利用受众的媒介,获取信息,并发表自己的看法,提出自己的质疑。随着近年来“反转新闻”的出现,许多一开始被社会高度关注和评价的正能量新闻,在反转后新闻的真实性受到质疑,媒体的公信力下降。因此,复杂严峻的舆论环境对正能量传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新闻媒体要坚持真实性的原则

真实是新闻的生命。新闻真实性的第一层含义是细节的真实,这就要求新闻媒体在报道的时候,要做到人物、事件发生时间、事件过程等各个细节的真实,尽可能客观、真实地反映事件的全貌。第二层含义是整体的真实。整体真实关乎新闻报道的舆论引导走向,作者在写作中会通过选择性突出某些细节或忽略某些内容,对新闻事件进行排列,从而影响受众对新闻主题思想的理解。因此,尽可能全面地展示完整的新闻事实,是提升新闻媒体公信力、权威性的重要路径。

(二)新闻媒体要结合受众需求主动寻找新闻热点

主流媒体具有较强的权威性,在全社会有强大的影响力。新媒体时代,主流媒体要结合受众的需求,积极寻找有价值的新闻热点,将舆论引导和受众的喜好相结合,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巧妙地借助受众关注的热点进行正能量传播,从而实现舆论引导。根据网络数据显示,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受众通过互联网搜索“新冠肺炎”相关信息日均超过10 亿人次,防治疫情的相关方法成为受众关注的重点。而随着疫情的稳定,人们的生活逐渐恢复正常,受众的关注重点也发生了改变。因此,主流媒体要积极在网络平台中了解受众的需求,在此基础上进行正能量传播。

(三)新闻媒体的报道要找准切入点

新闻媒体在报道中应该充分挖掘人民群众现实生活中涌现出的先进人物、典型事迹,从民众的真实生活出发,找到小的切入点,以小见大,展现时代风貌。同时,要准确找到受众的“痛点”,发掘受众亟须被满足而还未被满足的需求,通过正能量的新闻报道传递价值观、提供有温度的民生表达。新华社报道的《张定宇:疫情“暴风眼”里,“渐冻”之躯与时间赛跑》的新闻中讲述了“抗疫”医生张定宇的事迹,以人物鲜活的事例向受众展示了作为一名医生的坚守和责任。报道主题明确,人物形象突出,在讲故事中传递着正能量的价值观,这种方式更容易引起受众的共鸣,激发起全社会的共识和关注。

结语

新媒体时代,正能量的“出圈”代表着全社会向上、向善的价值取向。对正能量的传播能够有效地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因此,新闻媒体应该不断发现受众关心的新闻热点,以正能量传播引领舆论走向,从而真正实现正能量新闻的效力。■

猜你喜欢
出圈舆论媒介
萌囧动物出圈记
三农类短视频如何“出圈”
——以自媒体“华农兄弟”为例
探索品牌出圈的底层逻辑
“国潮”出圈之旅:从文化自信到品牌自信
媒介论争,孰是孰非
阿桑奇突然被捕引爆舆论
书,最优雅的媒介
欢迎订阅创新的媒介
突发事件的舆论引导
反思媒介呈现中的弱势群体排斥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