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泽华,贾成祥
(河南中医药大学中医学院,河南 郑州 450046)
“阳有余阴不足”是金元四大家之一朱丹溪学术思想的核心内容。本文谨从“阳有余阴不足”理论本身出发,对其文化根源进行探讨。
《格致余论·阳有余阴不足论》中说:“天地为万物父母,天,大也,为阳,而运于地之外;地,居于天之中为阴,天之大气举之。日,实也,亦属阳,而运于月之外;月,缺也,属阴,禀日之光以为明者也。人身之阴气,其消长视月之盈缺。”[1]9丹溪先生运用取象比类的思维方法,根据天为阳、地为阴,天“运于地之外”、地“居于天之中”以及“日,实也”“月,缺也”的自然现象,从天人一体、天人一理和同类相感的思想逻辑出发,联系人体气血阴阳的关系,提出“人受天地之气以生,天之阳气为气,地之阴气为血,故气常有余,而血常不足”,即“阳有余阴不足”论。
朱丹溪论述的“阳有余阴不足”,包括生理和病理两个层面。[2]在生理上,“阴不足”是一种常态,人体可以获得的阴精是有限的,节制情欲、减少阴精损耗是最佳的养生方法;在病理上,“阳有余”是引起疾病发生的有害因素,“相火妄动”就是“阳有余”的具体体现之一,加上生理基础的“阴不足”,则会导致阳愈亢、阴愈亏的局面。由此可见,无论生理还是病理,调控阳之“有余”,顾护阴之“不足”,是对朱丹溪“阳有余阴不足”的正确理解。
朱氏所论“阳有余阴不足”的“阴”泛指能够为“阳”提供补给的储备,包括精、气、血、津、液等有形或无形的物质。人体之中,肝司疏泄,肾主闭藏,此二脏与阴精贮藏关系密切。而肝、肾之中均有相火,相火上连心之君火。朱丹溪认为心之君火易感物而动;君火妄动会引动肝、肾之相火“煎熬真阴”,进而“阴虚则病,阴绝则死”。《格致余论·阳有余阴不足论》言:“所以圣贤只是教人收心养心,……不见所欲,使心不乱。”[1]59-60他强调阴精“易亏难成”,旨在提出“静心节欲”的养生方法。
《格致余论·相火论》言:“动则生阳,静则生阴。”[1]10“静心节欲”主要目的是减少阴精的消耗,通过控制君火不妄动,进而相火只能“禀命守位”,不会对阴精造成损害。[3]“静心节欲”还体现在应时养生上,朱丹溪指出人体脏腑之衰旺,应与四时五行盛衰之更迭相对应。五月“火旺金衰”、六月“土旺水衰”,夏月应当“保养金水二脏,正嫌火土之旺尔”;而十月、十一月火气潜伏闭藏,此时“养其本然之真,而为来春发生升动之本”,若此时恣情纵欲,必然会消耗阴精,至春季来临则会导致温热之疾发作。
靖康之变后,南宋王室偏安江南,官僚安于享乐,世风穷奢极欲。有诗歌讽刺道:“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这种奢靡富足的生活条件,使人欲高涨,阴精耗散。这样的社会环境难免使人产生“阳亢阴亏”的失衡状态。
宋代文化的繁荣与昌盛,造就了官修医书《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以下简称《局方》)的流行,《局方》便成为许多医者行医的参考用书。朱丹溪是婺州义乌人,地处南方,当地即使是严冬也很少下雪,气温居高不下,许多医家盲从《局方》,滥用香窜、温补、燥烈等诸药成方,这样易造成人体“温燥伤阴、阴虚阳亢”的病态特征。
朱丹溪之所以提出“阳有余阴不足”理论,主要是为了打破《局方》滥用温补的局面。阴阳平和作为人体健康的基本条件,应在诊治时观察详尽,再根据阴阳盛衰选方用药,而非循规蹈矩地采用固有的成药。张从正提出以寒、凉为主的攻下治法亦是为了纠正滥用温燥之谬误。《四库及续修四库·医书总目》中记载:“是书(《局方》)盛行于宋、元之间,至震亨《局方发挥》出,而医学始一变也。”[4]朱丹溪“阳有余阴不足”的理论重视滋阴降火以保阴精,为“滋阴学派”的发展提供了核心理论支撑。
朱丹溪“阳有余阴不足”的理论,是基于《素问·太阴阳明论》“阳道实,阴道虚”[2]展开论述的。他通过观察自然界的日月变化,结合“天人相应”的客观法则,认为人体生、长、壮、老的阴阳盈亏也符合“阳实”(相火妄动)、“阴虚”(阴精难成)的变化规律。“阳有余阴不足”对《内经》理论的延伸主要分为三个部分。
首先是物质功能的划分。“阳化气,阴成形”“阴者,藏精而起亟也;阳者,卫外而为固也。”《内经》认为阳为功能,阴为物质。一切功能的正常运作,有赖于物质的不断供给。供给一方相对少于调用一方。朱丹溪认为“人之情欲无涯”,会不断地消耗阴精,因此形成了“阳有余阴不足”的生理常态。
其次是疾病虚实的治法。《素问·通评虚实论》言:“邪气盛则实,精气夺则虚”[5],认为人体实证多由外邪旺盛引起,虚证多由脏气亏虚所致。《丹溪心法》中提到:“人身诸病,多生于郁。”[6]朱丹溪理解的“郁”并不是指情志上的郁结,而更多侧重于气血郁结引发的实质病变表现。朱氏将人身之郁证分为六种,即气郁、血郁、湿郁、痰郁、火郁、食郁,其中又以气郁最为关键。他创立越鞠丸以治六郁,方中香附治气,川芎治血,栀子治火,苍术治痰湿,神曲治食,其中又以香附为关键。由此可见,丹溪之法治疗有邪实证,多以祛邪理气为主。至于虚火上炎,朱氏认为此乃阴虚火动,宜用滋阴降火之法,其不仅创立大补阴丸以补阴制火,还提出了用附子末调糊涂抹涌泉穴之法以引火归元。实邪宜消、虚邪宜补就是“阳有余阴不足”的基本治法。
最后是脏腑病变的辨证。《内经》认为人体五脏属阴,主化生、贮藏精气,藏而不泻,易于耗伤;六腑属阳,主传化水谷,泻而不藏,易于积滞。根据脏腑的生理特性与病理演变规律,诊断疾病时,虚证多责之五脏,实证多责之六腑;治疗疾病时,五脏疾病多用补益之方,六腑疾病多用泻实之法。在治疗虚火上炎、盗汗遗精的病人时,朱氏遵照“壮水之主,以制阳光”,创立大补阴丸,以滋阴补肾为主,进而达到清降虚火的目的。在面对胃中积食而发热的病证时,朱氏又遵循李杲顾护脾胃的思路,创立保和丸清泻胃中积滞以泻火。朱氏提出“阳有余阴不足”作为脏腑病变的辨证思路,也是他参照《内经》脏腑辨证的具体运用。
“阳有余阴不足”论继承了《内经》阴阳虚实、调治脏腑的理论基础,强调相火实而阴精虚,进而引出补阴护阴的保养要义并进行方药的实践发挥。这为后世医家研究疾病开辟了思路,同时,也为“滋阴派”理论的建立打下了基础。
在《周易》的认识论里,“天以刚阳而尊,地以柔阴而卑”是常理。“大哉乾元,万物资始,乃统天。至哉坤元,万物资生,乃顺承天。”[7]56地顺承天之意,即《周易》“阳主阴从”的观点。易学中的“十二消息卦”,分属农历一年十二个月。其中,复、临、泰、大壮、夬、乾六卦,对应十一月至四月,谓之“息卦”,是阳气逐渐隆盛的过程。姤、遁、否、观、剥、坤六卦,对应五至十月,谓之“消卦”,是阳气逐渐衰退的过程。其中所谓“消”“息”,均以阳气而言,可见易学对于阳的重视程度。[8]汉代董仲舒在《春秋繁露》中将“天尊地卑”引申为“阳尊阴卑”,并以此提出“物随阳而出入,数随阳而终始”的观点,这使得“阳主阴从”的规律被更多人所熟知。
事实上,世间万物都要依赖于阳的功能正常发挥,四季的变化、昼夜的更替、人的生长壮老都是依赖阳气的运动来维持。[9-10]因此,人们会十分注重顾护在外的阳气,而忽视了体内的阴精,但阳气的运动是以消耗阴精为代价。朱丹溪久居江南温热之地,天地之气本就以阳为重,自然条件下人体内的阴精相对少于自然的阳气。人体内的阴精多是由先天禀赋而来,其数量有限,消耗却无止境,而自然中的阳气无所不在,这就如同有限的地和无尽的天、人类有限的生命和世界无限的岁月。在“损卦”彖辞中,仍有重视阴气的内容:“损,损下益上,其道上行……损刚益柔有时。损益盈虚,与时偕行。”[7]36因此,朱氏提出重阴的“阳有余阴不足”论,便是“与时偕行”的体现。
《周易·系辞上》言:“刚柔相推而生变化。”[7]56-57朱氏提出的“阳有余阴不足”论,便是为了强调阴阳的作用与功能具有相等的地位,事物发生变化的根本原因是阴阳的共同作用。同时,在“阳有余阴不足”论中,朱氏将人生的不同阶段与月相盈缺相对应。这种取象比类的思维模式、以月喻阴的认知观点,均是易学思想的产物。由此可见,朱氏医学思维的建立多受易学思想的滋养,其中的意象思维便是医易融会贯通的具体运用。
宋元时期的理学,是以周敦颐援佛、道入儒为开端,而后通过程颐、程颢二人对本体和认识论系统汇总,最后在朱熹时期形成了程朱理学。[11]朱丹溪36岁时拜入许谦门下学习理学,学习理学让他知晓了理学与世间万物互相渗透的形式。他常以理言医,其学术思想多受宋元程朱理学的影响。而程朱理学思想中“存天理,灭人欲”的观点对丹溪先生的影响最为深远,“静而无欲”的养生观点便与此有关。
“存天理,灭人欲”之说应该追溯到《礼记》。《礼记·乐记》指出:“人生而静,天之性也;感于物而动,性之欲也。……夫物之感人无穷,而人之好恶无节,则是物至而人化物也。人化物也者,灭天理而穷人欲者也。”[12]428在朱丹溪看来,人的本性、天性应是以静为主,而动皆是由“人欲”引发,即被物欲蒙蔽、迷惑而动,在《格致余论》的论述中,谈及“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丹溪先生屡次强调了人的禀赋、性格、欲望等因素在疾病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及影响,结合理学认知中的“阳常盈,阴常亏”,提出只有节制人欲才能更好地顾护阴精。[11]阴精的充盈需要依赖脾胃水谷之气的运化与充养,肥甘厚味的饮食会伤及脾胃,脾胃失司,则不能正常养阴生精;肥甘厚味的饮食同时也会引动相火,相火煎灼真阴,耗伤阴精。过度放纵男女之情欲更是会直接损及肾精,引动相火,导致阴虚。
朱氏治学深受宋元理学知行观的影响。唐宋之后,中医学经过大量的实践积累,方书广为流传,其中代表便是《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朱氏对此评价曰:“有方无论,无以识病;有论无方,何以模仿。”他重视知行合一的观点,在《格致余论》的书名中也有体现。《格致余论·序》中有言:“古人以医为吾儒格物致知一事。”[1]“格物致知”一词援引自《礼记·大学》:“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12]668朱氏所言“余论”,是他在知晓世间万物固有规律后,再结合人体生理、病理的基本情况,总结成如“阳有余阴不足”这般的方法论。正是这种“格物—穷理—明道”的研学过程,使得朱丹溪提出的理论具有极高的实用价值,这种治学方法值得我们学习借鉴。
历史学家吕思勉先生认为,文化是学术技艺的载体,一种文化的传承同时也是一门学术技艺的传承。[13]朱丹溪提出的“阳有余阴不足”是基于《内经》进行阐发的中医学理论延伸。它不仅结合了朱氏学习、行医的实践经验,还与朱氏所处的地理环境、时代背景有着密切关联。
当今社会,伴随着科学技术的提升、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影响人体阴阳平衡的因素日益增多。虽然我们可以将具有规律的医学模式系统化,归纳成对应的诊疗模式指导治疗与用药,但是这样循规蹈矩必然会有一定的弊端。中医的辨证施治讲究“因时制宜、因地制宜、因人制宜”的“三因制宜”原则,这与朱丹溪提出“阳有余阴不足”来反驳《局方》滥用辛温燥烈药物的初衷是相吻合的。因此,我们不仅要研习朱丹溪留下的中医学理论知识,还要学习他格物致知的探索精神,这样才能学好中医,用好中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