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裕国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关键在于振兴乡村教育。乡村振兴战略提出以来农村中职教育工作取得了骄人的成绩,但也存在许多不足。随着社会的发展,农村中职学生的思想观念也发生着变化,伴随着这些变化产生了诸多问题,给农村中职德育工作带来了新的考验。
一、农村中职德育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随着城乡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农村中职为了提升学校的教育教学水平,注重学生的“智育”忽视了“德育”,从而出现了“一手硬,一手软”的现象。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农村中职德育建设,正确看待和解决德育建设过程中存在的诸多问题。
1. 德育内容脱离学生生活实际、单调乏味
许多农村中职学校的德育工作脱离学生生活实际,学生较难接受。农村中职德育工作在一些德育工作者看来就是教授书本上的理论知识和传达上级教育部门的政策和精神,没有与学生生活实际相结合。理论知识往往是抽象的,中职学生受文化程度和接受能力的限制,接受起来有一定困难。还有些农村中职学校德育内容陈旧、单调,不能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导致德育教育效果欠佳。随着农村现代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农村中职学生在生活理念、思想观念等方面都呈现多样化的趋势,学校的德育内容应随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以及受教育者思想的不断变化而及时调整。
2. 德育工作载体缺乏新意
载体在农村中职德育工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随着时代的发展,农村中职德育工作载体应适应当前的潮流不断创新,但由于农村条件相对落后以及学校对德育重视不足等原因,许多学校还在延用传统的教学载体,造成德育教学内容、教学方式缺乏新意,难以引起学生的兴趣。农村中职德育工作载体的运用还缺乏目的性。农村中职德育工作的目的是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和科学文化素质,当前部分农村中职德育工作载体的选择与运用存在一定的盲目性,没有将学生的思想现状与德育内容相结合,造成了农村中职德育工作流于形式,大大削弱了农村中职德育工作的效果。
3. 学校、教师对德育缺乏正确认识
教师对德育工作缺乏认同感。上级部门对德育工作的开展没有具体要求,对教师也缺少德育绩效考评标准,导致一些教师对德育工作不够热情,缺乏对德育工作的认同感。教师对德育工作是否认同,是否对德育的开展有正确的认识,以及能否在德育教育工作中运用合适的方式、方法是学校德育工作能否顺利开展的关键因素,只有德育工作者对德育从心底认同,乐于从事德育工作,并在工作中有计划、有目标,运用合适的方法,才能将德育工作落到实处。
二、优化农村中职德育工作的对策
1. 优化农村中职德育教学内容
农村中职德育工作要想取得良好的效果,就必须注重教育內容贴合时代主题,与时俱进,紧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四史”教育,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爱国主义教育活动,使学生领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深刻内涵。德育教学内容还应符合学生实际,多列举一些学生生活中的事例,将理论讲“活”,增强学生的直观印象,从而使理论外化为学生的日常行为。
2. 加强农村中职德育教育载体建设
农村中职德育工作中教育内容的实施、目标的实现、主客体之间的互动等,都离不开载体的运用。所以,学校要积极建设校园文化载体。学生对校园文化的认同是学校德育教育的关键,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丰富校园文化,既是优化农村中职校园环境的重要途径,又是德育工作载体建设必不可少的部分。学校的校风、校貌都会对学生的思想与行为产生影响,所以学校必须将道德规范纳入文化载体的建设中,有效引导和规范学生的行为。学校还要不断创新活动载体,如开展文明班级评选活动,发挥优秀学生、先进团员干部以及劳动标兵的榜样力量,着力营造“人人相处和谐,争当文明班级”的良好氛围。学校还可以通过运用多媒体加强德育教育。随着当今科技的快速发展,大众传媒早已融入人们的生活,农村中职学校可加大多媒体设备的投入及使用力度,加强信息机房的建设,方便学生接收外界信息。
3. 加强农村中职德育工作队伍的建设
学校要不断提高德育工作者的思想素质、文化素质和能力素质,优化农村中职德育工作队伍,为有效开展农村中职德育工作提供保障。当前农村中职德育工作队伍存在专职人员少、人员文化程度较低等问题,针对这些实际问题学校应该做到:第一,上级领导部门应增加农村中职德育工作者数量。第二,通过“选调”优秀大学生到农村支教,全面提升农村中职德育工作者的文化程度。第三,提高农村中职德育工作队伍的专业水平,一方面加强与高校合作,发挥高校的专业指导作用,通过开展“送教到校”活动,提高德育工作者的专业素养,促进德育工作队伍的专业化建设;另一方面,农村中职应加大引进各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的毕业生,培养造就一支懂教育、爱学生的德育工作队伍。第四,农村中职德育工作者应提升自身人格魅力,树立自身榜样形象。
三、结语
总而言之,新时代农村中职德育工作是一项艰巨的工程,我们不仅要对德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有清醒的认识,自觉调整工作方式、方法,还要加强德育建设,保障农村中职德育工作的有效开展。
(作者单位:天津市建筑工程学校)
责任编辑:刘 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