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萍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特别是国家乡村振兴计划的实施,农村的经济发展、卫生健康、生活水平又上了一个新台阶。从事农村初中教育20多年以来,我发现影响学生心理健康和品德发展的因素也随着社会的发展在不断发生变化,产生了更多的问题,给我们的教育教学带来新的挑战。怎样应对这些挑战直接关系到教育教学质量,更关系着学生的人生发展,需要教育工作者认真分析并解决这些问题。
一、影响农村初中生心理健康和品德发展的主要因素
1. 家庭
家庭是组成社会的基本单位。幸福的家庭能给孩子源源不断的关爱和良好的教育;而在不幸的家庭中,孩子会遭到各种各样的磨难,产生各种不同的问题。不利于孩子心理健康和品德发展的家庭主要有两种类型:
第一种是不健全家庭。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存压力变大,思想也在激烈变化,离婚率越来越高。父母离婚后对孩子的陪伴、关爱和管理明显减少,导致孩子由于爱的缺乏而不自信。还有一些家庭是突遭变故,父母一方亡故,也使孩子受到长期的伤害和打击。不健全家庭的孩子缺乏正常家庭带来的安全感,爱的缺乏使他们一定程度产生各种心理问题,对他们品德发展也造成不良影响。
第二种是健全家庭不健全的教育。有的家庭父母没有正确的教育观念,只管谋生,不管教育,孩子出生之后就交给爷爷奶奶或姥姥姥爷去养育。这种孩子非常缺乏父母的陪伴、关心和引导,而又多受到祖辈们的溺爱,事事以自我为中心,对父母没有敬畏感,在学校也不服从老师的教育和管理。还有的家庭父母对孩子过度的溺爱。现在初中生的父母一部分是独生子女,有很多都是在父母的溺爱之下成长起来的,他们会理所当然地更加溺爱自己的孩子。与祖辈的溺爱相比,父母对孩子的溺爱危害更大。这些学生是完全以自我为中心,从来不会换位思考,与同学和老师的矛盾重重,发生了问题只会把责任推到别人身上,家长还不断地包庇纵容。和单亲家庭的孩子相比较,有时溺爱比爱的缺乏更加可怕,此类学生身上的心理问题更多,品德的发展更加困难。
2. 学校
教育研究者认为,学校的正规教育是影响一个人品德发展最重要、最有利的因素之一。雷斯特经过10年的“确定问题测验”研究,证实了正规教育在学生品德发展中的作用。我国陈欣银用雷斯特的“确定问题测验”对不同受教育程度的人也进行了测验。测验结果表明,受正规教育的程度与青少年品德判断发展水平有显著关系。由此可见,不论外国还是中国,虽然文化背景有所不同,但是受教育程度始终是影响青少年品德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初中学段是升学的关键学段,为了提高学生的文化课成绩,提高升学率,学校、教师往往忽视学生的心理健康和品德发展。尤其是初中农村学校师资力量相对薄弱,相关的教师培训又少。老师们上课都忙于教授文化课知识,对学生的心理健康和品德发展研究和关注的少。当学生的心理健康和品德发展出现了问题,擅长处理的老师比较少,处理不当还会对自己的学科教学造成不好的影响。长此以往容易形成恶性循环,造成不健康的师生关系,导致差班乱班的现象,不利于学生的心理健康和品德发展。
3. 社会环境
初中生处于少年期到青年初期的过渡阶段,抗诱惑的能力和品德意志力还不够坚定,加之农村家庭对孩子的管理比较粗放,导致他们有机会从社会上学一些不良习气,做一些和自己学生身份不相称的事。老师们都有一个体会,星期一的课特别难上。这是因为周末的两天,很多农村的孩子很多三五成群,东跑西玩,甚至沉迷于网络游戏,完全没有学业和升学的心思与压力。从整个社会来看,农村家庭大部分家长周末都在忙于生计,没有时间陪伴管理孩子,没有时间也没有精力照顾孩子。父母没有时间陪伴孩子参加健康的社会活动,孩子就有机会接触各种各样的社会人群。经常出现的问题有奇装异服,发型怪异;在家无节制地玩游戏,回到学校讨论的也是游戏;甚至有的学生为了满足自己的物质需求敲诈勒索同学;有的学生觉得学习枯燥乏味没有用,偷偷逃学出去尝试打工。学生过早接触不良的社会环境,对心理健康和品德发展产生了不好的影响。
二、学校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和品德发展的主要对策
1. 借国家发展东风,搭建爱的平台
近几年国家实施精准扶贫,消灭了农村的绝对贫困。实施乡村振兴计划,改善了农村人口的就业和生活条件。随着条件的改善,人们的思想观念也在不断进步,这也成为我们教育发展的最大助力。同时国家重视大中小学的思政课教学,把学生的心理健康和品德发展当作最重要的事情来抓。农村学生越来越受到关注,得到的关爱也越来越多。思想政治课现在成为我们干预学生心理健康,促进学生品德发展的重要学科,这反映了教育回归以人为本取得了巨大进步。现在,我们的思想品德课上,老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鼓励学生发表自己对问题的看法,促进了学生的心理健康和品德发展。另外,我们学校针对九年级学生还开设了名为“人生规划”的校本课程,由校长亲自备课执教。从往届优秀学生的成长故事入手,分析各种人生发展的道路和成功人生需要的品质,鼓励学生努力学习,确定人生的目标,助力学生的品德发展,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2. 家校联合,搭建爱的桥梁
新时期随着教育的发展,老师们的教育观念和思想也在发生变化,越来越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和品德发展。在学科教学之余,老师们经常在一起讨论学生的学习状态、心理健康和品德发展状况以及和这些状况有关的深层次原因。要想真正了解一个学生,就要了解学生的家长和家庭状况,要经常和家长进行沟通交流,既了解学生在家里的表现,也让家长了解学生的在校表现。家校联合的主要方式有以下几种:
第一,每学期学校都定期组织家长会。通过班主任和任课老师与家长的交流互动,让家长了解学校的办学理念、重点工作,了解学生的在校表现。同时也能收到家长的许多反馈,了解孩子在家里的表现,使家校双方能及时把握学生的思想變化、心理健康和品德发展状况。家长和学校联合起来,针对孩子的特点采取相应的教育方式促进孩子的发展。第二,我们每学期都要进行大家访。通过家访走进学生家庭,更真实、全面、详细地了解学生的家庭成长环境,了解家长对孩子的期望和采取的教育方式。同时可以解决家长在家庭教育方面的一些困惑,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第三,老师和家长的日常交流。学生在学校难免有一些突发情况,针对这些突发情况,老师需要及时与家长进行沟通交流,使学生感受到学校和老师对自己的关心和爱护,从而促进他们的心理健康和品德发展。
3. 师生连心,搭建爱的纽带
在学校生活中,教师和学生的关系和谐是教育成功的前提条件。现在的教师基本上都认识到师生之间的人格是平等的,只有在尊重学生人格的前提下,学生才愿意沟通交流,形成健康和谐的师生关系,真正实现“亲其师,信其道”。
一方面,课堂教学。有人说教学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老师能否认真备课、上课,能不能充分调动学生参与其中,直接决定了教学的效率和质量。因此,教学不只是传道授业解惑,关键还是师生之间的情感互动。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关注每位学生的表现,鼓励学生积极思考,主动探索,交流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避免学生被动学习,填鸭式教学。学生解决不了的问题和疑惑,老师要重点启发引导,学生初步得出结论后,再重点讲解巩固,力争每节课都做到堂堂清。对于基础较差的学生,要适当降低学习要求,提问一些简单的问题,帮助他们建立对学习和学校生活的信心,保证健康的心理和品德发展。
另一方面,课下交流。师生之间的课下交流能更具体、更有针对性地帮学生解决一些问题。有的学生在学习和作业中遇到困难,可以灵活地利用自己课下时间请教老师辅导解决,老师对这类勤学好问的学生多鼓励多表扬,可以提高其学习积极性,使他们在课堂上更认真、更努力地学习,提高学习效率。还有的学生与同学之间发生矛盾,甚至是相互打骂的情况,老师要及时介入制止并调节。在学校里,学生的状况和出现的各类小事件是千变万化不一而足的,老师只能以不变应万变,以学生的学业发展、心理健康和品德发展为教育目的,培养国家和社会需要的人才。
三、结语
随着国家的发展强大及乡村振兴计划的落实,农村学校一定会得到更好的发展,农村学生的心理健康和品德发展会得到更多的关注。愿我们的学生都能在国家、政府、学校、社会、家长及老师的关爱下健康发展,树立人生的理想和目标,以爱为马,逐梦人生!
(作者单位:山东省淄博市淄川区城南中学)
责任编辑:王 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