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一心
时下,经常有人会遇到提笔忘字这种尴尬事情。为啥会出现这种情况呢?据调查,主要和网络普及有关。最近,有一份网络调查显示,近60%的人基本全用电脑打字。还有,某调查公司对北上广等12个城市进行的“中国人书法”系列最新调查显示:94.1%的受访者都曾遇到提笔忘字的情形,其中26.8%的受访者经常出现。看看周围,高校教学电子化、“上班族”依赖电脑、小学生习字也都让位于奥数和游戏。人们越来越远离纸笔,书写快成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了,难怪会发生这种事情。可以预言,未来这种情况肯定会越来越突出,值得关注更应该及时找出解决办法,否则,提笔忘字将成为新世纪人类一件接近于灾难性的事情。
从文化的角度来讲,汉字不仅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结晶和精华,也是脸面。更重要的是,文字里面隐藏着整个中华民族的记忆并记录全部事情。不仅如此,文字还是中华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体现和重要源泉,同时也是中华民族的血脉和人民的精神家园,并对未来的发展起到关键性和决定性的作用。因此,提笔忘字这种事情绝不能发生,更不应该让其像传染病一样扩散开来,成为灾难。日前,国务院公布了《通用规范汉字表》,该表共收字8105个,其中收录了“闫”等226个简化字,“皙、喆、淼”等 45个异体字,进一步规范用字。这就是为了尽量避免提笔忘字这种事情发生。然而,随着信息化和数字化时代的到来,人们对电子产品越来越依赖,已经暴露出了诸多毛病,提笔忘字只是其中之一。
众所周知,汉字不仅是中国人最普遍的文字,并已延续数千年,且是官方认可用字。然而,老祖宗创下的这一宝贝传到现在,竟开始出现提笔忘字的情况,这是多么令人不堪。长此下去,汉字会不会消失呢?的确堪忧。当然,也许有人会认为,这是杞人忧天,因为文字是不会消失的。然而,谬也。了解文字史就知道,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原本有三种,中国古代甲骨文、古埃及的圣书字、两河流域苏美尔人的楔形文字,只可惜后两者皆已失传,唯有中国古代甲骨文得到传承并发扬光大,其不但经历了从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草书、楷书、行书的演变,还经历了由繁至简的过程,再加上其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的特点,更是让其它文字根本无法相比,也正因为如此,才让人产生有更多的思考和担忧,尤其是在遭遇提笔忘字的尴尬之时,更应该引起现代人警醒,假如提笔忘字真的发展到无可挽救的地步该怎么办?又会发生什么样的状况?又或将出现什么样的文字或者代号?果真如此,也许就不单是汉字本身的问题了。
话说至此,不妨回顾一下汉字简史,有助于传承和保护并光大汉字——
关于汉字的由来,历来说法不一。有结绳说、八卦说、河图洛书说、仓颉造字说和图画说等五种。有人认为汉字起源于夏代,也有人认为起源于商代,还有人认为,乃得名于汉族和汉朝。那么,到底该如何认定汉字的由来呢?据《汉民族历史》载:华夏民族发展、转化为汉族的标志是汉族族称的确定。而漢王朝从西汉到东汉,前后长达400多年,为汉朝之名兼华夏民族之名提供了历史条件。由此可见,汉字和汉族包含整个华夏民族文化内涵,而不单是因为汉朝的原因。当然,汉朝强盛时,逐匈奴、通西域,威镇四海。一些域外国家和民族遂称华夏人民为汉人和汉子,其穿的称为汉服、讲的是汉语,所使用的文字也叫汉字了。不过,也有一种说法认为,中国人本来不称自己的文字为汉字,而直接称呼为“文字”或“华文”“夏文”。“汉字”最早是日本人对中国文字的称呼。中国近代,很多日本的名词传入中国。“汉字”这个称呼也传入了中国。当然,这种说法仅供参考,不必也没必要太认真计较。华夏五千年,汉字有其自身的历史。
仓颉造字,是汉字最古老的传说。《吕氏春秋·君守》说:“仓颉作书,后稷作稼。”《荀子》《韩非子》也有记载。《淮南子·修务训》高诱注说:“仓颉生而见鸟迹,知著书”。到了秦汉时代,这种传说更加盛行。许慎《说文解字·叙》:“仓颉之初作书,盖依类象形。”由此看来,汉字由来确实和仓颉有关。不过,我认为,汉字应该是整个华夏民族广大老百姓长期以来智慧的结晶,而并非始于某个人。鲁迅先生《门外文谈》里也说,“在社会里,仓颉也不只一个。”这是有道理的。诚如有很多人认为,《易经》乃周文王所创,《论语》乃孔子著作,其实这也是误会。客观地讲,应是集先人智慧结晶,收集整理编纂而成才更为准确。仓颉造字也应该是在前人基础之上造出来的,归为一人之功,或有伤公允。
关于汉字,目前中国官方较为规范的表达是这样:汉字是指记录汉语的文字。是上古时代由汉族人所发明并作改进,目前确切历史可追溯至约公元前1300年商朝的甲骨文。再到秦朝的小篆,发展至汉朝才被取名为“汉字”,至唐代楷化为今日所用的手写字体标准——楷书。汉字是迄今为止连续使用时间最长的主要文字,中国历代皆以汉字为主要官方文字。以笔者之见,无论汉字起源于何时,又因谁而来,又该如何界定其实并不是最重要的,关键在于后人该如何保护好并发扬光大。可是,如今却遭遇提笔忘字的尴尬之境,实在是件匪夷所思之事。高科技带来的严重后果正在并已经显露出来,人类是不是应该开始严肃对待了呢?
提笔忘字,的确是一件让现代人很尴尬的事情。针对这种现象的发生和扩散,有专家建议推行汉字过级考试制度,以避免让“提笔忘字”的尴尬局面继续扩散。还有全国人大代表建议,国家应大力提倡“全民写汉字”“全民学书法”,并设置从“应用级”到“艺术表现级”的书写考级系统。且不说,这些建议是否能起到灵丹妙药效果暂且不说,提笔忘字源于高科技的发达,这是已被证明了的事实,必须引起足够关注和思考。总之,电脑的普及,键盘取代了钢笔,屏幕代替了纸张,打字引领人进入梦幻状态。敲字如飞已不是神话,一分钟能打出百余字也不是什么传奇。电脑简直就是一座魔箱,打开门里面应有尽有,遇到用五笔打不出来的字,只要改用拼音就找到了。更魔幻的是,现在连手机也可以当一部电脑用,君不见,手机写作也可以成名成家。而这,既是一件好事也是令人尴尬之事。
换个角度讲,文字是有表情也是有感情的,同时是有尊严的,你冷落了她,她就会远离你。你喜欢她并使用她,她就会像情侣一样时刻伴随着你。
提笔忘字,其实是一种情感的疏离,也是文化的流失,堪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