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华能带来什么

2022-02-15 15:03:19陈宏娟
闽南风 2022年1期
关键词:才华儿子

陈宏娟

一天,看到《文汇笔会》公众号里沈轶伦的《晚樱开得这么热闹,是为什么呢?》这篇文章,大作家写自己在新开辟的街区里偶尔闯进一条开满晚樱的小路,在驻足、漫步中不断思索:花儿开得这么热闹是为什么呢?由花推及到人:自己的生命模式和眼前速朽的花朵其实一模一样。方向完全一致,区别仅在周期长短。他继而联想到列夫托尔斯泰写的《安娜卡列尼娜》中列文的思索:“这一切都是为了什么呀? ”;“当他感受到无论是忍受伤痛劳作的老婆子还是身穿红裙漂亮的姑娘和发号施令的农民费多尔,他们不久或者将来都会被埋葬,什么都没有留下,当然包括自己。这是为什么呀?”作者由此联想到废除农奴制的彼时到现在科技文明的今天:人没有变化,所以人还是要回答这些问题——“我是个什么人?我在什么地方?我为什么在这里?”然后他在看花时又联想到了列文与费多尔交谈中重新找到信仰的意义。生活的意义在于行善和爱人。作者看花看出了这么多的体会,于是兴奋地邀请几位友人前来看晚樱,不料他们都不觉“此行值得”,还有一位友人认为:“花,是被子植物繁衍后代的生殖器官,你不觉得欣赏植物的器官是很奇怪的人类习俗吗?”于是他明白了:人的悲欣并不能与他人相通。如列文忽然弄明白人生意义的那个刹那,是一个秘密,只有自己一个人需要……

欣赏了如此美文,我立马想到了远在湖南长沙读中文的儿子,于是转发给他,激动地码了好几段话发送给他:“这个公众号不知道有没有发给你过,偶尔看一下,这篇文章对你读中文或许有帮助。另外这篇文章应该是另一种形式的读后感吧。撇开知识姑且不论,觉得人有文化就是不一样,但是又没陷入人生无常的感伤,而是一种自然规律的坦然。宝贝儿子,你说呢?”

几分钟过后孩子回复了:“坦然应该在于心境。也许读书多的人会细腻一点吧。”

我回复:“所以在那边要是写不好文章的话也不要泄气,你有时候是会比不过女孩子的细腻的。”

我担心他在班级作文写不过那些女学霸,安慰且鼓励他。

他回复:“实在是写不出那种抒情的文章来,哪怕抒的是虚情假意,也硬是编不出。”

我刚想再给他鼓鼓劲,他又发过来:“不过衡量文章好坏的标准应该是多维度的吧,或许太细腻就变得矫揉啦!”

我只好说:“以后我就跟不上你了。”

他又立马发来一个链接后说:“我们院长写过一篇《致中文系》。不知道您以前有没有看过。”

打开一看,最精彩的是最后几行:“……带走了一肚皮的不合时宜/别人为了醉而喝酒/你却为了喝酒而醉/别人为了恋愛而谈爱情/你却为了爱情而谈恋爱/别人认为读书能够挣钱/你却认为挣钱能够读书/别人认为人生是一场梦/你却认为梦是人生一场/终于/当别人宁愿坐在宝马里/为自己而哭的时候/你还能沉醉在音乐厅里/聆听着《梁祝》哀曲/你突然发现四年里/什么都没有学会/只学会了/为他人/泪流满面。”

我马上想到了诗人苏轼,给他回复:“他那样写有点片面的,是的,最不合时宜的人是苏东坡,可他仍可以在那个年代活得有滋有味,虽然很多时候是苦中作乐吧,但你想,若是他没才华,哪里能够很多时候都逢凶化吉呢?而且他的诗词既细腻又豪放,一生起起落落,然而他既有为自己美好生活而创造的‘东坡肉’,又有为百姓谋实事的‘苏公堤’。”

儿子回复:“‘别人为了醉而喝酒,你却为了喝酒而醉’可能想表达的就是和那些浅陋之徒的不同境界,这种境界是不是由才华带来的?”

我说:“是的,有时候有才华反而烦恼更多,但是我仍然以苏东坡为例,他在低谷中也有类似喝酒的一些诗,他的那首《临江仙》:‘夜饮东坡醒复醉,归来仿佛三更。家童鼻息已雷鸣。敲门都不应,倚杖听江声。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夜阑风静縠纹平。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这是他脍炙人口的一篇名作,写当时他被贬谪黄州一天夜晚喝酒回来家奴门已关,他只好在门口听家奴鼾声如雷,这是喝酒留下的诗还是才华带来的呢?”

我又补充说:“浅陋之徒的人会在门口很生气而不是生诗。”

孩子回复了个点头称是的表情包,他表示以后读古诗词要多读苏东坡。

与儿子交流后我久久不能平静,在夜里很长时间辗转反侧,我的脑子里一直萦绕着这样一个问题:才华能带来什么?

今年的五一假期,我跟随着老公的两个姐姐一起到广东揭西黄满寨瀑布玩。小瀑流一个接一个,虽说并不是很壮观,但是仍然不停歇地在欢唱着,飞溅的水花驱散了爬山的疲惫。三年前我和上高一的儿子也曾来过这里,瀑布依然与三年前那样充满活力,“飞虹瀑布”“落九天瀑布”依旧水花溅得我头发湿漉漉的,导游依旧介绍它像《西游记》里的水帘洞,这次我与两个小姑子一起拍照拍得不亦乐乎,与前次旅游不同的是这次我留心拍了瀑布旁边名字叫的“韶光亭”亭子的对联:“竹露滴清音,韶光入翠微”。在茶园的小路边欣赏了苏轼的“雪乳已翻煎处脚,松风忽作泻时声”,元稹的“洗尽古今人不倦,将知醉后岂堪夸”,陆羽的“不羡黄金罍,不羡白玉杯”等大红字石刻的茶诗。“叮——”微信里传来两个消息,一个是在高原的作家朋友发来了新著作,另一个是作协群里的一个北京女作家的新书发布会。他们两人都是放弃了安逸的生活选择了自己喜欢的远方,一个是家在北京去了高原地区扶贫,一个是辞去南方公职选择北漂,他们在大家的眼里都成了传奇人物。想着去年的夏天那位高原作家刚刚在扶贫路上,今年他就产出了一本著作,而那北京的女作家要是没有在年轻的时候就毅然决然地放弃公职的话,如今是不是也与我一样在教育的一线队伍呢?

瀑流依旧“哗哗”地泻下来,已经退休了的小姑子兴致勃勃地边走下山的路边问导游有没有去北京的组团旅游,来揭西这里游览了“小长城”,从未出过远门的她开始计划着趁着刚刚退休这空闲时间旅游………

与儿子交流这篇沈轶伦的文章后的几天后是母亲节,这个洋节日现在朋友圈里晒的真热闹,刚欣赏并羡慕着别人有儿有女的甜照,手机抖了一下,是儿子的消息:妈妈,母亲节快乐!哦,宝贝,与你交流的日子天天快乐!我心里默默地说着。孩子现在已经飞得很远,他凭借自身的才华考取了自己喜欢的大学,将来,他还会飞得更远的,只要他愿意。最美的青春加上他自身努力得来的才华,终将让我只能默默地目送他的渐行渐远,我所能做到的也是与孩子共同成长,努力探索未知的东西,而不是只会彼此嘘寒问暖,精神上的彼此滋养,才是亲子之情最高的升华。如今不再是苏轼期待“孩儿愚且鲁”的封建社会了,他自认为自己“被聪明误了一生”,然而历史不会埋没他,其实才华不是给他带来磨难,是那个封建王朝给予他诸多苦难。纵观历史,哪一个才华横溢的人没有遭受着各种苦难呢?宋代第一才女李清照,晚年想把毕生才学传授给一个聪颖的孙氏小姑娘,不料她断然谢绝曰:“才藻非女子事。”由此可见,在古代,才女遭受的苦难更多更深,宋有李清照、朱淑真,唐有薜涛、鱼玄机;民国四大才女命运都很坎坷,其中萧红的命运最为悲惨,她的一生都在为反抗封建包办婚姻做斗争,是罪恶的旧社会给她带来了无尽的磨难,而才华则是给她带来了抗击命运的勇气,正如她说的:“人生激越之处,在于永不停息地向前,背负悲凉,仍有勇气迎接朝阳。”也正如革命志士秋瑾所说的:“祖国陆沉人有责,天涯漂泊我无家。”因此,不论古今中外,不论男女老少,才华是苦难里结出的一朵火焰花,给人带来的是一种永往直前、永不停歇、执着追求的家国情怀。这,也正是人生根本的意义所在。

几天后,朋友圈里都被悼念袁隆平的消息刷屏了,儿子的家校群里还发了长沙街道人们雨中送别的情景,那虽拥挤却井然有序的队伍,让人不禁想到“十里长街送总理”的场景。袁隆平放弃大城巿生活,一辈子在田间进行科学研究,老人九十一高龄仍在为国人乃至世界的粮食问题而奋斗。他的追求——“让所有人远离饥饿”,他的梦想——“禾下乘凉”“杂交水稻覆盖全球”,我想,这又是我要与儿子交流的另一话题了。

猜你喜欢
才华儿子
解析21年新高考Ⅰ卷第19题的六个视角
我攒了一年的才华,都用在了年终总结上
打儿子
故事大王(2020年11期)2020-12-10 06:48:46
养儿子,一定要“拼妈”
海峡姐妹(2018年12期)2018-12-23 02:39:10
谁的儿子笨
你养的好儿子
残疾人艺术家尽显才华
拼才华的古代花美男
学生天地(2016年23期)2016-05-17 05:47:03
比儿子给我洗脚更开心的事
残忍”的才华*——五篇小说的比较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