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家之宝

2022-02-15 15:03:19张桂生
闽南风 2022年1期
关键词:老家老婆母亲

张桂生

今日,文友发来美文《我爱老婆我爱妈》,写得真好,情真意切,打动人心。受此启发,文思涌动,禁不住手指发痒,也来个东施效颦,写写“镇家之宝”——我的老婆。

春节前,老婆去了厦门,接替身体不适的我照看孙子孙女。我回到老家新泉带“老孩子”——一个九十多岁的老母亲。老婆不在身边的日子好难过,有点度日如年的感觉,倒不是没人“暖被窝”的问题,我们都是“奔七”的人了,早已“各吹各的号,各唱各的调”“井水不犯河水”了,问题在于,昔日家里的一切家务都是老婆所为,什么种地浇菜呀,洗衣做饭呀,清洁卫生呀,我压根没有沾边。老婆突然外出,家务活没人顶替,搅得我不得安宁。每天得起早摸黑上街买菜、洗衣做饭、打扫卫生、照顾老人,常常累得腰酸背痛、精神恍惚。带孙儿辛苦,带“老孩子”同样辛苦,老妈妈很粘人,你开车出门,要问你去哪里?几时回来,千叮万嘱早点回来;你刚刚发动摩托车,她保准闻声追出门,哀求道:不要喝酒,不要贪玩,简直把你当作小孩子看待,巴不得你天天陪着她,听她唠叨陈年旧事。冬至的时候,天寒地冻,我不得不晚饭后去泡温泉,摩托车坏了,修了老半天才好,还没有骑上一公里又坏了,害得我走了两公里的路程回家。母亲看我久出未归,担心我出了什么事情,上床了还起来到大门外观望好几回,这一下可坏了,感冒发烧咳嗽,身体急转直下,害得我日夜守护,累得不行,多么盼望老婆在身边,帮帮我的忙,多一个人,多一份力量。于是,白天顾娘,晚上盼妻。

老婆是个童养媳,出生在临近的庙前镇芷红村,来到世上十几天就抱到我家抚养。小时候家里穷,读不起书,十来岁就当一个半劳力使用,挣点工分帮助母亲养家糊口。到了1978年,我们都到了谈婚论嫁的年纪,母亲舍不得她走,我也不想她嫁,“肥水不落外人田”也。那个时候,我是“脱了谷子”的国家工人,并不嫌弃农业户的老婆,在新泉老家,半工半农的婚姻组合比比皆是。我们从小一起长大,青梅竹马,知根知底,她聪明伶俐,干得一手地道的农活,相貌也出众,你情我愿结伴过日子也在情理之中。还有一个关键问题是父亲走得匆忙,扔下母亲和四个兄妹,日子极其清苦,缺乏钱财操办婚姻大事。养兄妹结婚,不用马拉松式的谈恋爱,不用花前月下羞澀牵手,不用油嘴滑舌的媒婆两边讨好,更不要彩礼红包,就这样,我们羞羞答答到人民公社扯个结婚证,供销社柜台里扯上几尺布,祖宗牌位前三柱香,农家厅子摆两桌,鞭炮响起,糊里糊涂结了婚。

老婆没文化,自己的名字都写得歪歪扭扭,交电费不会,手机充值也不会,派出所办户口更不会,家里的一切都是由我对外联络,尽管给我增添许多额外负担,但我无怨无悔。她具有农村女人的许多优点:勤劳,顾家,节俭。也有许多女人共同的的缺点:任性,唠叨,蛮横。为了孩子,为了家庭,为了辛辛苦苦操持这个家庭的老母亲不伤心,四十多年来,尽管老婆由于没有文化的缺陷给婚后生活带来种种困难,或者老婆任性刁蛮而彼此之间产生的矛盾与伤害,我都是忍着、让着,有泪肚子里流,精心呵护如履薄冰的婚姻关系,始终维持一个完完整整的家。如今,儿女成才,成家立业,也有子有女了,尽享天伦之乐,苦了大半辈子的我倍感欣慰。我感谢老婆在我43年外出工作时辛辛苦苦操劳农耕、养育孩子、孝敬母亲,感激她任劳任怨把家庭拾掇得井井有条,使我安心工作,事业有成,每一次回到家,老婆在家,电灯有人开着,灶膛火有人点着,大门有人开着,被褥衣服有人洗着……一个家暖暖的。我们虽然没有花前月下的山盟海誓,没有卿卿我我的浪漫潇洒,但是,彼此之间互相关心,有恙送医给药,外出开车送行,遇事安慰开导,不离不弃,情同手足。俗话说,妈妈在,家就在;同样,老婆在,家就兴。老婆在身边,男人就幸福,子女就安详。世上只有妈妈好,恩爱老伴是个宝,千真万确。

春节前几天,厦门读书的孙子孙女放假了,老婆回到新泉老家,肩上的背包刚刚放下,来不及喝口水,就挽起袖子,系上围裙,拖地板,擦窗户,洗窗帘,清灶台,把整个房子拾掇得清清楚楚,干净整洁。连日来,买菜做饭、洗涤碗筷、搓衣晾晒老婆全都包揽,一日三餐,饭是热的,菜是香的,开饭的时候还可以听到甜甜的“吃饭喽”那美妙动听的呼唤,谁听谁舒服。

老婆在身边真好。

猜你喜欢
老家老婆母亲
老婆饼
最美是老家
乡下老家
民族音乐(2019年6期)2020-01-15 06:50:02
乡下老家
民族音乐(2019年4期)2019-09-13 06:26:00
别把老婆丢掉
你知道老婆饼的来历吗
给母亲的信
英语学习(2016年2期)2016-09-10 07:22:44
老家
剑南文学(2016年1期)2016-02-28 01:16:36
驾照
悲惨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