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小军
(江苏省邳州市岔河镇中心小学 江苏邳州 221300)
教师在实践教学工作中,应该充当课堂的引导者和调节者,对课堂的节奏进行管理和控制,并结合有效的教学方法,将教学目标合理地推进和实现,从而高质量地完成教学任务。此外,科学教师应在课堂应让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以更具有趣味性和多样性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意识,进而促进学生养成探究能力。
互联网技术的加入,不仅丰富了小学教学的课堂形式,而且还能激发学生的专注力和学习兴趣。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结合互联网技术,能够让科学知识可视化,增加了学习的趣味性和生动性,在学生心中播种科学之花。
现阶段,学生普遍存在质疑和提问能力欠缺的问题,其根本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受到学校和家庭的多重压力,学生在学习中长期处于被动状态。长此以往,学生容易形成思维惰性,欠缺质疑意识,遇到问题时也不会主动思考,探究问题过程受限。其次,班级课堂秩序对学生思维凝聚力影响较大,纪律良好的班级中,学生能够将大部分注意力集中在课堂上,能够紧跟教师的引导思路,更容易在学习过程中发现问题。最后,课业占据了学生大部分的精力。学生更愿意将时间和精力花费在提高成绩上,对于与考试无关的事情提不起兴趣,创新和探究的能力发展受到了限制。这种应试状态很不利于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例如,在《微小世界》单元中,教师可在多媒体上播放一些学生生活中常见但被忽视的微小生物,如水生浮游生物、蚂蚁、蚊子等,通过这些生物的放大图,展现小昆虫的大天地。在播放图片后,教师抛出问题:看到这些图片后,同学们对于微小世界有哪些疑问呢?不论学生提出了怎样的问题,教师都要给予肯定,在班级中营造出敢于质疑和提问的良好风气。老师还要针对课堂内容提出自己的问题:“同学们提出的问题都非常好,老师心中也有一些问题,这些小虫子是最小的生物了吗?有没有比他们更小的个体生命呢?这些小生命都是由什么构成的呢?”在讲解细胞时,教师应在多媒体上播放显微镜的操作视频、细胞的图片等,以更加多样化的教学资料丰富课堂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趣味性的实验过程中,提升对科学的兴趣[1]。
在培养学生质疑能力的初期,要避免评判学生所提出的问题的好坏,而应该以包容的态度,鼓励学生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打开学生的思维禁锢,释放学生的学习压力。同时,科学教师应充分利用多媒体,吸引学生的学习注意力,维持班级良好的学习秩序。教师在安排课后作业时,也要注重作业的趣味性和探究性,使学生在繁重的课业压力中得到缓解,灵活锻炼学生的思维方式。
在科学教学的过程中,学生在发现问题之后,还需要围绕科学探究的方向,对问题进行合理的猜想和假设。但大部分学生的猜想和假设普遍存在异想天开的问题,他们的猜想缺少科学性和根据性,经常偏离了科学方向。虽然我们支持教师在课堂上为学生提供广阔的思维空间,尽量不要限制学生的思维,但学生的猜想往往偏离了科学的主旋律,甚至完全属于主观臆测,不利于科学探究的进行[2]。
学生猜想和假设能力不足主要是因为:一是,学生的科学意识不强,仍然处于万事万物皆有生命的思维中,对科学现象持游戏化、拟人化的态度。二是,学生的科学知识储备不足,对生活的经验较少,在猜想和假设时缺少理论支撑,逻辑思维能力明显不足。三是,大多数学生对科学探究的过程较陌生,不能熟练地掌握猜想和假设的方法和技巧,也影响了学生进行科学合理的假设与猜想。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重点解决这些问题。例如,在学习《能量》这一单元时,教师可提前安排家庭作业,要求学生总结家中使用的能量有哪些?不同的电器提供了哪种能量?爸爸妈妈用这些能量做了什么,这些功能可否被其他设备所替代?这些问题为学生的探究过程提供了方向,引导学生利用课后时间积极开展科学探究活动。同时,在探究过程中,家长也要参与其中,培养孩子的科学意识。此外,教师要为学生预习的知识提供展示的平台,鼓励学生在课堂上进行分享,学生分享的过程也是普及知识的过程,这对丰富全班的科学知识储备有一定积极意义。在分享的过程中,教师可让其他同学提出问题。例如,当学生讲解到电饭煲时,教师可引导学生提出“电饭煲的热量是从哪里来的?”“它与热水壶的能量原理是否相同?”,从而在全班范围内形成合理猜想、科学假设的氛围,促进学生猜想和假设能力的养成,为学生探究能力的发展指明方向,奠定基础[3]。
兴趣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只有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让学生在兴趣的支撑下学习和探究科学知识,拓宽知识面,为科学探究提供理论支撑,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养成。
由于学生的成长环境不同,对于科学知识的储备也各不相同,所以,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科学教师应把握住学生不同的兴趣程度,根据学生的知识储备量对学生进行划分,并针对不同的层级采取不同的教学方式,从而保障每一位学生都能从中受益,拓宽科学知识面,提高科学学习兴趣。首先,教师按照学生对科学知识理解能力不同,在课堂上组建不同的学习小组,给各个小组安排不同的课堂任务,分层施教。
例如,在学习《地球的运动》这一章节时,教师可将学生按照学习能力由强到弱划分为ABC三组。对于学习能力较弱的C组,教师应重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积极地参与到课堂当中来,所以教师应给这些学生安排朗读课文、收集与地球有关的文字和图片资料、播放老师带来的多媒体幻灯片等课堂任务,让孩子们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体,参与到课堂的每一个环节当中。对于B组学习能力较好的学生,教师应将重点放在提高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上。发现问题是实验探究的起点,也是科学探究的目标。善于发现问题,并且敢于提出质疑,是科学教学的重要因素。但在教学实践中发现,小学生的质疑能力较为薄弱,且在问题的描述方面也略显不足,这对学生探究能力的养成十分不利,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安排B组的学生积极提出问题。例如,在学习四季的变化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质疑四季温度不同的原因是什么?不同的季节有哪些特点?这些变化与地球有怎样的关系?诸如此类的问题,不仅能够带动课堂进程,而且还能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对学生的探究能力打下扎实的基础。对于A组学生,他们的学习能力较强,具有良好的思维和学习习惯,在面对问题时能够保持高度的注意力,对问题进行分析。针对这类学生,教师应向他们提出课程的核心问题。例如,引起地球四季变化的时公转还是自转?为什么南北极的温度低,而赤道的温度高?赤道附近有四季变化吗?诸如此类的问题,能够激发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引导学生对于科学探究问题进行深入思考,并带动全班同学对答案进行讨论和补充。
分层模式的实施能够抓住每一位学生的注意力,真正做到因材施教,在保障课程进度的同时,让每一位学生都能有所收获。对于教师来说,也是课堂模式的创新型尝试,教师要针对班级的特点,对该模式进行微调,争取符合本班学生的学习需求。在实施时,教师还应强调每一个环节的重要性,避免因分层造成学生的自卑或骄傲心理。
学生具备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操作能力,合理预想到实验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才能设计出好的实验计划。但在缺少探究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的情况下,大多数学生在实验设计方面存在较大问题。在实际教学中,针对某一实验现象安排小学生进行实验设计,是十分困难的,往往需要教师在原有的实验方案上进行优化和改进,确保实验的顺利进行。
而影响学生实验设计能力的因素有:①小学生仍然处于思维成长期,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仍然有较大的提升空间,受到年龄的限制,在设计实验方面存在较大困难。②学校设置的科学探究时间较短,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很难设计出完整的实验,不利于学生创新能力和探索能力的养成。③很多科学探究存在于课堂之外,生活之中,这部分的实验探究缺少教师的把关,学生往往在灵机一动的灵感中进行实验探究,多数以失败告终,影响了探究能力的养成。④学生反思实验设计的能力有待提升,很多学生通过实验得出违背科学理论的数据后,对实验设计实施二次改进的能力欠佳。所以,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应综合分析学生的问题所在,并采取针对性措施予以解决。例如,考虑到小学生年龄的限制,教师应尽量避免难度较大的课题设计实验,如“电和磁”,而应选择与生活实践联系较大的主题,注重可操作性,如“推动社会发展的印刷术”“灵活巧妙的剪刀”等,让学生在生活实践的基础上开展实验设计,增强学生的实验信心。其次,科学教师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基础上,抓住碎片时间向学生传递科学实验知识。例如,教师可采取互联网微课的形式,将简短有趣的科学实验知识剪辑成短视频,在学生课间活动时进行播放,亦可将短视频发送到学生家长的终端,鼓励学生在课外观看,遇到问题时随时向老师提问。同时,教师要侧重科学实验课程的时间占比,让学生积累更多的实操经验,便于学生在设计实验时有据可依。最后,在每次实验结束后,教师还要引导学生对整个实验过程进行反思和总结,对实验中遇到的问题进行合理分析,从而便于优化以后的实验设计方案。
设计实验对学生的综合能力要求较高,从理论到实践都提出了较高要求,所以,小学科学教师应秉承提高学生综合能力的观念,克服教学过程中的各种负面因素,积极地引导学生对实验设计更加合理化,不断地提高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在实验完成之后,小学生会得到大量的实验数据、异常的实验结果等。面对多种多样的实验结果,小学生在总结和分析结论上存在不足之处,得出科学系统的实验结论。但大部分学生存在这方面的欠缺,影响了小学生得出实验结论,进而影响学生的探索兴趣。
首先,小学生对数据的分析仍然停留在片面视角,分析能力较弱;其次,学生习惯于依赖教师,在遇到困难时,缺少自主探究意识,急于向老师寻求帮助;最后,学生的实验经验较少,缺少相关的实验思维训练,未能完全掌握得出实验结论的规律和方法。例如,在《不简单的杠杆》这节课中,教师可带领学生完成不同长度杠杆与能翘起物品的重量关系。教师可设置多组实验数据。与学生一起猜想与假设实验,设计实验,并进行实验,最后得出一系列实验数据,但小学生受到知识水平的限制,在数据分析方面存在困难,这就要求教师对学生的思维进行引导,合理地帮助学生找到数据之间的联系,最后得出正确的结论。再例如在《电能与磁能》这节课中,学生是初次接触电与磁方面的知识。在做实验时,教师应注重实验现象的趣味性,避免过多枯燥的理论知识讲解,在总结实验结论时,也要运用更加浅显的语言对电能和磁能进行描述,避免学生因过于深奥的知识而望而却步。
总之,对实验进行合理的总结,是科学探究中最为重要的一步。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知识储备量和思维特点,在浅显易懂的实验中,要求学生独立总结实验现象和结论,锻炼学生分析问题和总结问题能力。但当面对较难的实验时,教师应给予适当引导,在弥补学生的知识储备的同时,又引领了课堂方向,避免晦涩难懂的知识,影响学生实验探究的积极性。
综上所述,在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过程中,从提出问题到猜想假设,从设计实验到总结实验,都需要小学生不断进行自我突破,在多种多样的实验探究中提高探究能力,积累科学知识。小学科学教育意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持之以恒的精神,这些因素对学生未来的发展有巨大的推动作用。所以小学科学教师应注重科学探究全过程的把控和引导,以弥补小学生因年龄特点和生活经验不足导致的科学探究能力问题,以更加新颖的课堂模式、生动活泼的课堂素材、科学系统的思维引导,帮助学生逐步提高科学探索能力,让学生在科学课堂中充分地体会科学知识的魅力,从而全方位地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水平,促进学生在综合素质成长方面取得更大的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