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 琰
(江苏省溧阳市上兴中心小学 江苏溧阳 213363)
统编教材视野下,阅读教学的德育渗透需遵循“文”与“道”的结合,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德育渗透。新课标明确指出,教学过程中,需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审美情趣,让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并将其界定为小学语文教学的核心内容。在教学过程中,语文科目是渗透德育的重要途径,教师需善用语言文字及教材中德育元素,通过思想引导、价值共鸣等方式,让学生在阅读学习中受到思想教育,以此提升学生的个人修养,健全其品格,并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统编教材与人教版教材的本质区别在于,统编教材中融入了大量的我国经典文学作品,对国外文化进行适当删减,同时,教材中多板块引入了中国元素。例如,教师可利用一年级上册古诗《江南》,一年级下册古诗《池上》这些课文,挖掘其内在的文化要素,在语文课堂中,较为自然地培塑学生的文化认同。
统编版教材具有极为浓厚的传统文化气息。例如,二年级上册《田家四季歌》,教材中搭配了四季水彩画,让学生了解乡村韵味,并掌握我国的传统文化,以此提升学生的文化自信。二年级下册的《传统节日》,以我国传统节日为依托,融入窗花、花灯、赛龙舟等水彩画,可让学生了解我国传统节日与文化标志。再如,《中国美食》一文中,搭配香煎豆腐、红烧茄子等我国传统菜肴图片,可让学生了解民间传统文化。三年级上册《大青树下的小学》,涵盖阿昌族、德昂族等少数民族的服装,可让学生了解少数民族文化,有助于提升学生的文化融通能力。统编教材在传统文化方面的德育渗透体现在诸多方面,包含衣食住行、传统艺术,具有充足的地域性、时代性,表现出极强的文化韵味。
统编教材在人教版教材的基础上,增加我国革命传统类课文,彰显了革命领袖风采。一年级下册《吃水不忘挖井人》中,表现饮水思源、不忘革命先烈戮力前行的情感,搭配真实图片,配有“吃水不忘挖井人”的话语,让学生产生共鸣,深刻地感受到如今幸福生活来之不易。二年级上册《王二小》一文中,讲述王二小面对日寇英勇无畏的事迹,配有抗击日寇的插图,带领学生领略革命先烈的无畏精神,以此培养学生爱国情怀。三年级上册《手术台就是阵地》一文中,围绕白求恩的感人事迹,将手术台作为阵地,不断地为伤员进行手术,在插图的映衬下显得格外迷人,展示了白求恩一心为党的国际主义精神,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提升德育教育成效。
统编教材立足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助于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让学生适应国内社会氛围,培养与我国发展相匹配的人才。例如,一年级上册《升国旗》一文融入红领巾,并配有图片,可让学生在了解少先队员敬礼与红领巾含义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爱国精神。二年级下册《太空生活趣事多》,搭配插图,立足学生对太空生活的向往,同时配有太空和火箭的图片,让学生直观地感受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培养学生爱科学与学科学的兴趣,有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课堂是德育渗透的主阵地,而学生是课堂的主体。对此,教师需发挥学生主体地位,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塑造良好的德育氛围,让学生在真实的情感体验中,提升道德情操。
教师若想赢得学生的信任与尊重,必须增强自身亲和力。如果教师具备亲和力可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关爱之心,便可主动地表达自身的想法。与此同时,具备亲和力的教师在课堂上更具感染力,可让学生产生共鸣。例如,在教学《走月亮》一文时,主要表达作者和阿妈的亲情,是一篇抒情散文,涵盖了作者在童年时代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及回忆。教师在阅读教学前,可播放与课文主题相同的短视频,营造适宜的课堂氛围。随后,教师带领学生走进如诗如梦的田园般的画卷之中。在激发学生兴趣后,教师可让学生自主阅读,一边阅读一边思考。阅读后,学生之间进行交流。这时教师可让学生说出自己的童年故事,最后由教师点评:“同学们的童年十分有趣,你们的成长经历真让人羡慕。”基于此,教师可将原本枯燥的课堂变得生机且富有活力,让学生敞开心扉地解读课文内容,并将文中细节与自身经历类比,以此提升德育教育成效。
统编版教材中涵盖大量的德育元素,教师只有精准把握德育元素并使用恰当的方式进行渗透,才能提升德育教育成效。教师在教学中应注重课程教学环节的优化,以循序渐进为原则,使学生自然地掌握要领,以此感悟人生、提升素养。比如,在教学《朱德的扁担》这篇文章时,文章主要介绍朱德与红军战士挑粮和坚守井冈山的故事,体现朱德的以身作则。扁担虽小,但承载的是革命战士间的互敬互爱,体现了抗战期间战士们有难同当的精神品质。教师在上课伊始可先讲一些朱德的事迹,让学生对朱德的生平有大体的了解,以“一条扁担”为切入点,提出问题“战士们为何将朱德的扁担藏起来?”让学生带着疑问去阅读。结合课文核心语句“井冈山到茅坪,来回有五六里地,山高路陡,非常难走。”教师可引导学生进行自主阅读,积极思考,解答教师提出的问题。紧接着由教师总结,同时让学生进行深度阅读,从而体会到朱德和红军战士不畏艰辛的品质与吃苦耐劳的精神。
《总也倒不了的老屋》是一篇学习难度较小的童话故事。教师可将“老屋总也倒不了,是不是被谁施了魔法”引出正文,随后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将班级学生分成若干个四人小组,让各小组自行阅读并总结课文寓意。同学们经过阅读,了解到老屋是因为无私给予的品质才会“屹立不倒”,是仁爱之心,让其有了世间最强大的力量。同学们通过阅读与探讨,体悟人和人之间的美好,在不知不觉中,培养了学生乐于奉献、善于待人的品质。
教学《观潮》时,由于很多学生都未亲眼见过潮涨潮落的景象,如果教学方式不恰当,不仅无法落实德育教育,甚至影响阅读教学。因此,教师可先带领学生观看潮涨潮落的壮观景象,在多媒体中播放视频,让学生了解涨潮的大体形式。随后,教师可播放潮水涌动的音频,让学生伴随音频进行阅读,感受大自然的状况,激发学生对祖国河山的敬爱与赞美之情。
(1)利用教材插图联系生活
在阅读教学中,若想将德育思想渗透到学生行为与意识中,应关注学生的情感认同与观念认同。教师在教学中可利用插图及背后的内涵,将其与学生生活实际相联系,增强学生们的核心价值观,让其深入了解传统文化、革命精神。例如,在《胖乎乎的小手》一课中,课文搭配四幅水彩连环画,刻画了兰兰用胖乎乎的小手替代父亲拿拖鞋、给母亲洗手绢、帮姥姥挠痒痒的故事。教师可让学生讲述图画内容,并诉说自己在家中帮助家长做过什么事,让学生感受家庭的温馨,以此培养学生的家庭伦理观念,让学生热爱家庭、热爱生活。
(2)根据教材内容想象插图
为了有效地落实德育教育,践行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需培养热爱国家、热爱生活、具备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新时代接班人。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应善用插图,调动学生的阅读兴趣,以此提高教学成效。比如,《黄山奇石》一文中搭配了“猴子观海”图片,但文中还提到“天狗望月”“仙女弹琴”。教师可让学生从此类知识点入手进行阅读,让学生想象、发挥创意,同时为奇石搭配插图。《太空生活趣事多》一文的插图较为简单,教师可在阅读教学中让学生根据读到的内容进行联想,在脑海中刻画“未来的太空生活”,同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增添插图,一方面可以培养学生科学意识,另一方面也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与想象能力,达到德育教育的目的。
在小学阶段教育工作开展和实施的过程中,教师需要清楚地意识到,合理有效地进行教育对于学生综合素质能力的提升,有着至关重要的推动作用。特别是语文学科,教师通过正确的引导以及有效教育工作的开展,能够满足学生的好奇心,让学生在一个良好的环境和氛围下,提高自身知识掌握的能力和水平,从而走上未来正确发展的道路。
例如,在课堂上,教师就可以组织学生想象,如果还有几天的时间,地球就要毁灭了,那么在这个几天的时间里,我们应该做什么?想要做什么?有些学生会说:“我想要陪着爸爸妈妈。”有些学生会说:“我想要吃遍世界的美食。”有些学生会说:“我想要更多的钱,想要金银财宝,还想要出去旅行。”这些想法都能够激发起学生内心的小愿望,也能够让学生天马行空,利用自己的潜能,学习更多的语文知识。然后教师再引出《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这本书,让学生在了解这本书籍的梗概时,激发起阅读的欲望,随后引导学生让学生在业余的时间阅读这本书,并说出自己的阅读之后的感受和想法,从而提高学生阅读的能力,使阅读教学的效果最大化。教师再在课堂上利用一小段时间,让大家探讨一下阅读感受。这不仅能够让学生的思想得到升华,而且能够激发起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同时,推动学生未来的良好发展和进步。
众所周知,语文教材是经过精心编写的,其中涵盖着许多优美的文章,对小学生具有重要的启迪价值。在教材中包含着许多风景类的文章,在陶冶学生形成良好的审美情操,培养其形成端正自然观、生态观方面所具有的支撑作用比较显著。因此,教师为了促进德育与智育的深入融合,则可以全面地整合教材中的风景类素材,然后以多媒体等现代化的技术手段作为辅助,合理地设置情境,让学生在感受中体会风景的魅力,进而从中受到启发,形成积极的生活观。
例如:在语文教材中,《草原》是比较典型的文章。为了让学生切实领悟草原的人文特色以及风土人情,则可以先利用现代手段有效搜集丰富的文化资源,播放草原的动画情境或者带有草原风景特色的主题音乐,有效地渲染阅读氛围,让学生在聆听与观察中感受“风吹草地见牛羊”的情境,切实感受草原的一草一木所具有的生命力,从而让学生对草原产生一种热爱的感情。教师可以为学生展示成群结队羊群、牛群,让学生感受到草原的生机与活力,并树立良好的爱心观念。
在语文课上,语言训练是重要模块,既能够启发学生形成良好的语言思维,也能够全面提高学生的语言组织和表达能力。同时,在语言训练的过程中,学生能够更深刻地领悟内在的含义,有效汲取文章中的孝道文化,从而在情感上受到有效感染和启发,以便在今后的成长中更加懂得孝敬长辈、尊敬老人。因此,教师需在树立正确的德育目标之后,坚持以孝道教育为方向引领,有针对性地搜集丰富的文化资源,以此为支撑规范开展相关的语言训练活动。
例如:在《慈母情深》这一节课中,教师需要规范设置课程目标,引导学生在课程学习时更懂得体谅母亲,从而形成良好的孝顺意识,强化学生的感恩认知。教师可以先引导学生通过自主阅读,提炼文章中关于母亲描写的句子和段落,然后,思考自己印象中的母亲,并结合与母亲的相处经历,自主组织语言对母亲进行描写,通过语言表达来阐述自己对母亲的敬爱之情。同时,教师也可以结合课程内容设置主题班会,即引导学生分享自己与母亲之间的感人故事,抒发自己对母亲的情感,让学生在互动中能够受到情感熏陶,进一步体会亲情的魅力,更加懂得珍惜与亲人相处的时光,将孝道文化根植在学生的内心。
统编教材视野下,整本书阅读的德育渗透应实现教学与人文思想的有机结合,通过丰富教法、利用文中插图、挖掘德育元素等方式,提升德育教育成效。国之大计,教育为本。德育作为教育的核心,教师需注重学生品德养成与行为塑造,有效地挖掘统编版教材德育元素,促进学生的全方位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