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主体间性的视角下直播教学中师生关系的建构

2022-02-14 09:16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学生版) 2022年39期
关键词:师生关系师生主体

王 星

(新疆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新疆乌鲁木齐 830000)

一、主体间性的源起与理论意蕴

在文艺复兴、启蒙运动的推动下,人类逐步摆脱了对自然的恐惧,以及宗教的盲信,并且主体性理念日益丰富。但随着主体性理念的过度溢出,工业文明“物化本性”的驱使,主体性理念日渐膨胀为人类中心主义和个人中心主义,展示出了其阴影的一面。主体外的一切事物,都被主体视为能够征服、占有和改造的对象。从现实生活来看,主客关系所彰显的个人主体性的张扬也造成了个人的私欲膨胀,如对自然的过度索取,与他人相处出现困境等。这些都形成了人类与人类、人类与社会、人类与自然的对立,进而引发了新的哲学反思与实践转向于是主体间性哲学开始出现[1]。

胡塞尔从现象学认识论出发,借助“现象学还原”原则,提出了“主体间性”,认为“主体间性论”是“自我”与“他我”的沟通;海德格尔丰富了胡塞尔的观点,倡导用“共存”解释存在着的自我与他者的联系,构成主体间性;伽达默尔在此基础上,更强调“对话与理解,推进视域融合”。理论的合理性体现在,可以给我们解释社会现象与问题提供新的视角;而实践的有效性,则说明了该理论较强的可操作性。然而,这一切都还需要进一步探讨。哈贝马斯从本体论的视角出发,解释了“主体间性”产生于交往行为的过程之中,而主体间性只有产生于交往实际运作之中,才能够确保主体之间彼此交往的真实性和互动性。与传统哲学相比,主体间性哲学突破了传统哲学主客对立的思想,主张将主体以外的事物也作为主体,打破了传统哲学的实体论,转而关注到关系论,倡导主体之间的价值存在,超越了主体性的自我化倾向。

在教育领域中,伴随着科技的日新月异,若继续延续主体性理念,则教育将熔铸于教师是主体、学生是客体的对象化活动之中。那么,在这一过程中,所体现出的主体性与客体性之间的矛盾就是不可避免的。主体意识的凸显,使得人们不得不反思,如何改革教学现状,正确地对待学生与教师之间的关系。在哲学角度,主体间性是指,“如果某事物的存在既非独立于人类心灵(纯客观的),也非取决于单个心灵或主体(纯主观的),而是有赖于不同心灵的共同特征,那么它就是主体间的”。基于主体间性的理念,关注交往行为的重要性,在教学过程中,要求既要肯定与完善教师主体地位,同时也要保证学生的主体性在场,不断地提高其参与度,激发其日益主动的自我教育,以确保教育效果的持续提升。

二、直播教学中师生关系发生的变化及障碍

直播教学是依托各类实时通信技术与网络平台环境,支持师生在不同物理空间下通过实时音视频互动开展教学活动的一种远程教学形式[2]。这种教学形成与传统教学相比,教师和学生可以获得更加丰富的资源。在教学方式改变的同时,师生关系亦随之改变。交互作为构建良好师生关系的途径,自然也随之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1.交往环境的变化——空间规约的不完整

与传统课堂教学“人—人”交互相比较,直播教学给教师和学生提供了一种全新的“人—机—人”互动形式。教师和学生虽然受到时间和空间的约束,但是却能够依托网络技术作为媒介,让双方不是在同一种情景中,却仍然处在同一种学习情境中。从线下到线上,学校到家庭,交往场景发生了许多变化。然而,物理场所的变化并不是复制或迁移,学校所特有的文化熏陶和心理暗示,并不会复刻到学生线上学习所处的场景当中,学校长期形成的制度文化也难以迁移到直播教学中。依赖于传播媒介的师生交往失范,以制度化、仪式化为特征的线下师生人际交往的基本形式发生变化,人的物质存在缺失会导致师生情感的淡化和疏远,学习者的情感投入不足,虚拟情感环境难以保持。

区别于家庭场景或社会场景,学校本身在长时间的历史发展过程当中,就带有神秘性和神圣性的特点。它不仅仅是在物理层面上为开展教学提供场所,而且更是在心理层面上对校园文化的产生,学生的约束发挥作用。大到班级制度,小到标语名言,这些都体现出学习的规约。学校环境、教师言行、同伴行为等所带来的持续的心理暗示,都对学生的言行等起到一定规范作用。Fredricks认为,学生对于规则和秩序的积极执行,是其行为投入的基本构成成分[3]。学生对良好秩序或规约的执行会促进其学习行为投入。但是,当规约变得不够完整的时候,网络去抑制效应就会发生在学生身上,加上缺乏老师的监督,他们会变得较少进行自我监控,认知投入也会减少。在缺乏合理完整规约的情况下,选择在线教学行为,部分学生的个人生活习惯会代替学校各项规约,增加教学上的种种困难。因此,要提高教学质量,就要对在线教学活动实施有效管理和监督。

2.交往方式的变化——教学信息的流失

师生间的教学交流需要大量的身体信号,感官在师生交往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当一个人出现在另一个人面前,不管这个人的意图是什么,另一个人总会从他或她的行为中解读出一些信息。在这意义上,交流行为就发生了。细微的肢体动作、表情变化,师生间适当的身体接触,甚至是性别、衣着服饰等,这些都是人际交往所倚仗的符号,是教师与学生感受对方存在以及情绪变化的线索。然而,人在“线上”和“线下”呈现模式存在差异,势必对身体信号传递产生影响。在这个意义上,身体也就成了“线”和“面”之间的媒介载体。在互联网时代,我们所接触的每一个影像都可能成为一种语言符号,而这些语言符号也可以成为媒介话语。因此,“线上”和“线下”两种形态的表达将共存于媒介之中。梅洛维茨认为,媒体的改变不可避免地引起社会环境的改变,而社会环境的改变又不可避免地引起人的行为的改变。面对镜头,一些教师或许会因为顾虑自己的言行是否妥当而导致无法集中精神到课堂当中。

相较于教师站在讲台上,从高处来观察和监督学生来说,线上教学中,师生双方仅通过方寸间的影像来感受对方,双方所传递的符号有限,教学信息就会被弱化。随着教学信息的减少,当任何一方长时间感觉不到对方的存在时,教学动机或学习动机就会降低。同伴之间的交往也不例外。在线讨论的过程中,大量听觉、视觉信息的丢失,导致学习者在线交互程度不高,形式上是进行了交互,但往往停留在表面层次上,难以达到深层交互,甚至由于同伴间的信息不对等,还会导致博弈心理的出现。

三、在线教学师生关系的建构策略

1.组合监管方式,优化直播课堂管理

直播教学受到网络技术制约,多为“单对多”模式,由一个教师授课,在此背景下,难以保持或者实现师生“互动互视”。而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互联网+教育”理念的普及和发展,使得直播教学模式成为可能。但是,在实际运用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所以,更应对直播教学进行有序、完整、高效的监管。

首先,制定合理科学的时间管理制度。灵活有弹性的时间管理可以更加利于积极班级氛围的营造、学生网络学习习惯的养成、学习情感投入的加强。其次,妙用平台功能。为构建一个较好的网络直播教学环境,许多平台均开发出多种管理功能,如各种签到方式、不同的选人以及分组方式等。通过对这些功能的合理运用,能让学生在学习中更加自主,从而提高学习效果,同时,也能激发学生对知识探究的兴趣,使其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当中来,加强互动交流。并且,教师能得到大量基于数据支持的评价和反馈,能够更加有效地进行课堂管理和教学反思。最后,构建多元监管主体。进行直播教学的教师是课堂管理的核心,但是在“镜头”的限制以及精力能力都有限的情况下,教师难免会应接不暇。为应对这样的问题,教师可以适当地在学生或家长当中挑选几名助理班长、助理家长,让学生也参与到课堂管理当中。这样不仅可以减轻负担,增强监督管理的效率,而且也可为学生提供发挥主体性的机会。

2.多元方式交流,补充教学信息不足

在教育教学中,师生之间通过各种媒介进行交流和沟通,形成了一个特殊的“场”——课堂文化。这个“场”就是师生间的关系网络,即师生关系。那么,教师作为符号发出者,则需要以另外一个方式来考虑问题,从学生的角度出发,考虑他们能否可以理解并吸收符号物的内涵。在网络直播教学中,教师应善于利用信息符号进行互动,来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首先,善用上肢肢体动作与面部表情。无论是线上,还是线下,声情并茂的讲课方式总是能够感染学生、吸引学生。直播教学虽制约了教师,但一样要有活力,教师仍可借助专业化魅力唤起学生情感共鸣。其次,多利用非语言的符号。教学信息的流失,会使得教师想要传递的情感信息受到损耗。教师可以通过文字、图片、视频、动画、微课、音频等进行补充。并且,情感始终伴随着人们的交往活动,对情感符号的有效使用,对于知识的传递是有一定影响的。精美的微课、和谐的色调搭配、细致的课件内容等可以赋予知识情感,这将对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产生积极作用。多元异质的交流,可以帮助教师对学生的问题进行准确而迅速的反馈,缩短师生间的“距离”。最后,关注交互中的对方。教师和学生互为主体。教师要通过综合运用各种教学要素营、注重直播教学群体动力机制建构、利用社会交互投入辐射效应、注重创设各类集体活动、组织评价反馈活动等调动学生集体参与性。并且,在学生开展互动时,教师需要在给予情感性支持的同时,给予更多的专业性支持,深化学生在线互动深度。

3.发挥个体主体性,共建学习共同体

主体间性实际上是人的主体性在主体间的延伸,它既包含“主体性”的基本含义,同时又更加强调“交互”的特征[4]。对于发挥学生主体性的研究,学者们进行许多思考。基本上,能动性、自主性和创造性这三者都是培养学生主体性必不可少的条件。一是教师可借助于平台的作用,选择适当的方法分组,并提供不同组织活动,使个体学习与团体学习相融合,以此来改变单向传递信息的局面,向其提供有兴趣的话题,并通过多种小组活动调动学生的能动性,打破学生单方面吸收知识的状态,让学生从问题出发,发挥主体性,培养与提高思考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其次,教师应该在日常教学,包括与学生进行互动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科学批判意识,帮助他们养成敢于质疑、敢于批判、敢于突破现有知识的束缚,以及传统观点的思考习惯。俗话说,不破不立。学生应该摒弃“唯书论、唯上论”等,以“疑”为起点,科学地质疑一切,开放自己的思维,自主发现问题,并利用已有知识,思考解决问题,进而完成创新活动,最终达到自我调控学习的状态。正如张载所言:“须是自求,已能寻见义理,则自有旨趣。自得之,则居之安矣。”这就是学习兴趣产生和保持的基础。自求自得一定会使意趣横溢,能成为一种持久的学习动力。

此外,教师与学生都不应该只注意到自己是主体,而且还应该以他者为主体,在教学活动中相互进行协调。个体主体要经常反省自己,和其他个体主体一起建设学习共同体。教师不仅是教学活动的参与者,而且也是课堂上信息交流和互动的中心。所以,教师一定是课堂教学共同体的一员。课堂学习共同体具有三个主要特征:平等对话和交流;多元评价与合作探究;自我更新和自我实现。那么,怎样建设高效课堂?怎样才能让我们的数学课堂更有效?怎样促进师生的共同成长呢?一方面,教师应借助平台的录播功能,利用视频切片等手段来分析教学中出现的弊端,将前瞻性反思、生成性反思和总结性反思相结合,反思新时代教师仍需要具备怎样的教学素质和不断调整自我、改进教学。另一方面,教师要引导学生的思维。从教学的重难点、易错点等形成具有操作性的反思评价问题框架,与学生进行交流,开展反思评估对话,定期举行反思专题性的学习活动,将反思贯穿于教学的前中后,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元认知方式,养成“回头看”“左右看”“整体看”的思考方式,逐渐可以自行将教学活动中发生的分散的、碎片化的思维活动及成果进行集中归纳、抽象概括与总结提升。

四、总结与思考

主体间性表达了对理想师生关系的渴望。现在,面对师生关系中存在的种种问题,众多学者从不同视角展开论述,并提出不少新的师生关系。这些研究对当前教育实践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然而,在理想层面上构建师生关系的同时,也要面向现实。在应然状态下,对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进行重释,使理论充满现实性。在一些不可抗力的影响下,网络技术更快速地进入到教育教学当中,其所带来的变化与问题需要我们灵活积极地应对[5]。

猜你喜欢
师生关系师生主体
初中历史教学中师生的有效互动
论自然人破产法的适用主体
谈小学班主任管理中师生关系的构建
浅谈和谐师生关系的作用
掌握谈心艺术 建立融洽师生关系
技术创新体系的5个主体
关于遗产保护主体的思考
怀旧风劲吹,80、90后成怀旧消费主体
三喻文化与师生关系
麻辣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