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许晓凤(山东省聊城市东昌府区鼎舜小学)
由于小学生年纪小,知识接受速度较慢,对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会出现一些问题。小学语文教师应该“润物细无声”地进行知识的传授,将传统文化与语文教学有机融合在一起,通过多种教学手段,将传统文化的内涵向学生们传递和表达。
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之所以能被称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就是因为中国的文化优势,这也成就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为了让这种向心力得以延续,中国的传统文化一直兼容并蓄,呈现出一种动态化的发展特征。通过对其精神文化内涵的不断总结和提炼,传统观念中有很多优良的品质值得关注。在忠孝文化中,以儒家、佛教、道教、墨家、法家等一系列文化形成的一种综合性的东方文化元素,体现在我国的文学领域之中,包括诗词、歌赋、书法、绘画、戏曲等,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把优秀的传统文化与道德品质教育、语文知识等结合起来,彰显了传统文化的教育性和德育性,还体现了美育的特点,从而促进中国文化的传承,并在流传与发展中,传递了一代代中国人的精神。小学语文课堂上的传统文化传承可以通过一些优秀的启蒙读物来完成,比如,让学生在阅读《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四大名著”等,深刻体会传统文化的魅力。同时,在传统文化中也存在着道德教育的内容,学生能不断加深对传统文化的认知,从而有效抵抗外来文化的侵蚀,积极应对外来文化的冲击。
先辈们留下了大量的文化遗产,这些遗产对于语文教师的教育和提炼都有很大的帮助。中国人自古以来自强不息,能够帮助学生理解中国革命先烈的牺牲精神。中华学子在弘扬传统文化的过程中,也要在优秀精神信念的指引下,培养优良的人文素质,从而将传统文化发扬光大。传统文化可以让学生获得更好的支持,可以提高学生的爱国热情,让学生在学习中发现更多与现实生活相关的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教师的引导,让学生理解爱国主义的真正含义,很多传统文化故事都彰显了红色文明和爱国主义精神,让学生们心潮澎湃,小学语文教师给学生们讲述传统文化故事,从而使小学语文教学为传承和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做出积极贡献。
标题中的两个要求都是为了提高小学生的素质,但同时也是为了让小学生在学习和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同时,提高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运用,同时也可以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文化素养是语文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文化与文化素养的培养有高度契合,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通过诵读国学经典,挖掘文本中的民俗内容和传统文化精髓,使学生能够品味其中的魅力,挖掘文本之美,提炼民族之情,并延伸到课外,开阔视野。传统文化的学习使教师和学生的互动性非常明显,加入了更多的民族性和民俗性的内容,提升了学生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学生对学习内容有了更深刻的体会。
当前,我国义务教育阶段十分重视传统文化与优秀教育资源,新《课标》提出,要从大视野出发,确立“大语文”教育理念,如果小学生们能够在传统文化的熏陶下,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通过名著来学习语言,将从传统文化中提炼的见解当成自己的人生准则,不断加深对传统文化的了解,就能将宝贵的文化传承下去。如果教师能把语文教学与传统文化有机结合起来,让学生去读那些名著,去了解一些传统的文化,就能让学生感受到传统文化的气息,从而在学生的精神文化领域形成一种亲近传统文化、感受浓郁传统氛围的心态。
现在的中国人很注重传统文化,如果能让孩子们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同时教师和父母如果能对学生产生一种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就能对传统文化和风俗习惯产生一种好感,从而达到将传统文化融入教学中的目的。
例如,在学习《盘古开天地》等神话故事时,可以将其作为一种优秀的内容,让学生进行记忆。教师可以用传统文化中的神话故事来指导学生,让学生更积极地参与到传统文化的学习中去,用多媒体的方式向学生展现宏伟的古建筑和精湛的画技,让学生从各个角度认识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用爱国主义的方式来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教师利用搜集的独特的传统文化内容,使小学生产生强烈的传统文化感知需求,进一步拓展关于传统文化的教育内容,不断调整活动方案中的一些细节,使学生理解民族工艺、民族艺术、风俗习惯、神话传说等,充分反映了传统文化活动的意义。学生在童话和传统文化材料的指引下,将这一系列活动资源整合起来,达到对传统文化知识的深刻理解,学会组织语言,提升语言表达能力,完成对学校传统文化活动的总结,并能完善活动过程,开展有效点评,展现优秀文化实践作品等。
几千年的历史是中国人的财富,给语文教师和学生们提供了许多启发,中国古代先贤们的思想精髓凝结成了一部部经典之作,成为每一个时代的精华,也是历代流传下来的核心思想。具体来说,教师在阅读古诗的时候,可以感受到它的美,也可以从古诗词中发现其蕴含的历史,以及经典故事或诗人的情感等。
以《石灰吟》为例,诗歌具有鲜明的爱国主义色彩,而于谦的爱国情怀则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对学生的爱国情感进行塑造。另外,有些古诗所描绘的情感、景色,也是古人思想复杂性和逻辑性的体现。在具体的教学中,教师能够对这些古诗词进行深度分析,从而使学生走进古典诗词的美妙之境,让同学们在文化和艺术的海洋中自由遨游。在古诗词课上,引入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容,让学生们体会到古诗词是世间最美丽的文字形式之一。在我的国家里,有很多有智慧的浪漫主义诗人,其作品流传甚广、语言凝练、诗词优美。古代诗歌中既有优美的节奏,又有丰富的传统文化内容和时代背景。在小学语文的教学中,教师非常注重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挖掘,他们利用学生的想象力,让学生在诗歌中插上想象力的翅膀,在诗歌中翱翔,体会古代诗词中的意境美,古诗词作者的高尚情操,让人着迷,深受学生喜爱,教师们能运用古代诗词的知识,让学生们体会国学知识,对学生进行启发,把中国古代思想的精髓浓缩在一起,点评一首又一首经典之作,传承各个时代的精华,它们也是历代流传下来的核心思想。具体来说,教师在阅读这些古诗词的时候,可以让小学生感受到它的美,也可以从古诗词中发现其中所蕴含的历史内涵。又如,教师在课堂上对岳飞的《满江红》作了详细的讲解,正确地引导学生的爱国热情,理解作者所表达的感情,成就小学生爱国主义文化教育。教师在语文教学中运用经典,实现了对传统文化教育的渗透。
小学语文教科书的编写经过了编者的精心选择,在教科书的影响下,教师向学生展示了一个更加丰富多彩的人文世界,包含许多有趣的生活哲学,还有很多人物角色,他们在教材中展现得异常鲜活,这些都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缩影。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要探究教材内容,探究小学语文教材中所蕴含的中华传统文化内容,注重在课外扩展文化的范围,引导学生正确把握和传承传统文化。
比如,在学习司马光的短篇故事时,教师可以拓展教学内容,使学生了解到,当遇到问题时,要冷静地思考解决问题的办法,不但要做到最好,而且要学会利用外部的力量来保护自己的权益。在小学语文中,许多有关传统文化的文章都是故事性的,很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教师要充分利用课本的内容,把中国的传统文化融入进去。要加强对教材内容的解读,使其与中国的传统文化相融合。在小学语文课上,要抓住语文课本,让学生在学习传统文化相关的知识时,对传统文化有较深的认识,同时也会对传统文化产生浓厚的兴趣,从而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热情。传统文化的内容具有很强的东方色彩,学生对学习内容、学习材料的探究会引起他们多方面的注意。教师可以利用学生的可塑性,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并加入更多新颖的内容,还可以利用角色扮演等方式给学生带来一些新颖的学习体验。
例如,语文教师在给小学生讲解“以礼相待”的礼仪故事时,就不能无视学生的疑问,要用小学生接受并认同的语言来表述,并拓展一些历史典故,使学生了解成语的出处。教师要引导学生掌握丰富的中国传统文化,使其健康、快乐地成长,全面发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语文教师可以运用情境式的教学法,使学生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并能正确地引导学生提升自己的阅读体验。
又如,在一些民俗故事的延伸阅读中,把节气与民间传统与当代文化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使人们能够更好地理解传统民俗的内容。
再如,语文教师可以在讲解母亲河的同时,组织学生参与长江、湘江等诗词文学鉴赏活动,并进行研习。教师可以在课内外正确地引导学生对教科书中的文化知识进行深入探索,体会教材所传递的感情,理解教材中所蕴含的深刻道理。因此,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及时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不仅要把学科知识从课文的层面教授给学生,还要把人文精神培养上升到一定程度。通过合理的教学方式,把传统文化的内涵传授给学生。通过教师的讲解,让学生认识到我国优秀文化的精髓,理解传统文化内容的实用价值,并积极地接受传统文化教育。
中国的悠久历史与传统文化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其中不仅包含优秀的文化内涵等,更重要的是具有优良的教育环境和教育空间。传统文化是对传统知识进行整合与内化,而教师通过挖掘传统文化中的道德与情感,可以使学生获得更多的教育体验。在传统文化中,既存在着情感,又存在着历史,因此,教师要为学生营造一个有效的国学经典教学环境,并通过课堂来营造具有特色的文化氛围,通过多种途径进行传统文化的渗透。例如,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传统文化知识、国学经典的记忆和抄写,也可以在教室里设置文化墙,把学生的国学成果统一挂在墙上,挂在教室的显眼处,耳濡目染,这样才能更好地适应传统文化的发展需要。班级文化对学生的日常生活起着很大的作用,学生们每天都在课堂的气氛中度过,如果学生能经常看一些关于传统文化的知识,或是小组轮流做一些传统文化的简报,那么学生就会更加了解传统文化,对其更有兴趣,并且可以和教师一起合作,了解更多的传统文化知识。
例如,很多学生都知道《牛郎织女》的故事,感人的故事激发了学生们的思考兴趣,教师给学生们讲解牛郎织女的传说,让学生在七夕的时候,感受一种独特的文化气息,对美好的传统文化知识有更多的了解,让学生在童话故事的指引下,对美好的情感充满憧憬。教师运用多种形式的多媒体材料将童话故事中的知识融为一体,使学生能够领会文本的内涵,并能从中体会到其中所蕴含的精神情感,使学生能够从童话中感受到牛郎和织女之间真挚的情感,感受到劳动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在阅读传统故事的过程中,注重引导学生把握住关键词语,感受民间故事对人生价值的塑造作用,对美好生活的憧憬。教师也可以让同学们在舞台上进行表演。这种流传了数千年的经典神话传说故事很有民族特色,将教学理念与传统文化完美结合,小学生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来感受和评价牛郎织女的情感,感受知识的内涵和知识对学生思维方式的正向作用。学生在品评、角色扮演时,以对话的方式来解读文本,充分认识到“对美好的爱情和人生的向往”的内涵,使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识更加深刻。
综上所述,要把中国传统文化和精神文明发扬光大,把传统文化内容融入小学语文教学是必然的。在传统文化的教学实践中,教师充分认识到传统文化对学生个体成长的重要作用,从而有效提高传统文化的教学效果,推动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入发展,实现了传统文化与小学语文的互通性,推进小学语文教学的深入发展,提高了教师队伍的素质,实现了学生对优秀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