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古诗词鉴赏教学存在的问题及改进策略探究

2022-02-14 00:33:58徐海利江苏省连云港市灌云县云湖初级中学
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 2022年23期
关键词:古诗词情感教师

■ 徐海利(江苏省连云港市灌云县云湖初级中学)

对于初中阶段的学生而言,熟记并背诵教材中的古诗词并非难事,难点在于真正理解古诗词蕴藏的文化内涵,而古诗词鉴赏教学活动的有效开展,可以有效促进学生对古诗词的真正理解。基于此,如何加强初中语文古诗词的鉴赏教学,让学生在古诗词的学习中得以全面成长及发展,也就成为一线任课教师所关注的重点。

一、初中语文古诗词鉴赏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针对古诗词开展鉴赏教学,不仅有利于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更可以提升初中学生的文学素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但在实际教学中发现,古诗词鉴赏教学存在以下问题。

1.教师的专业素养不足

目前,部分教师由于语文专业素养不足,没有充分意识到古诗词教学的重要意义及价值,再加上自身对古诗词的理解并不透彻,因而在开展教学活动时往往流于表象,仅仅是将教参上面的内容予以复述,并要求学生对古诗词进行背诵以及翻译,无法引导学生对古诗词展开更深层次的个性化探究。这样的教学流程对于学生而言较为枯燥,无法调动学生对古诗词深入学习的兴趣,以致学生对古诗词的理解也仅停留在表层。此外,由于部分教师在日常古诗词教学中没有养成记工作笔记的习惯,因而不能及时对教学成效进行复盘,导致在教学中出现的问题无法得到真正解决,也直接影响了学生对古诗词的有效学习。

2.教师的教学模式较为传统

部分教师在开展古诗词教学活动时,常采用直接为学生讲解古诗词字面含义的教学方法,并未根据初中学生的认知能力引导学生鉴赏,促发学生的内心感知,以致学生在教学活动中一直处于被动学习状态,只会一味地全盘吸收,而没有通过自己的独立思考将其转化为自己的理解。同时,由于在教学时教师更侧重于古诗词的翻译,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对古诗词意境美的理解,以致学生对于古诗词的认知也仅能停留于表面,对其背后的文化内涵理解不到位。

3.教师的教学理念不甚清晰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以生为本”“生本课堂”“全面育人”等教学理念得到广大教师的积极响应,并在教学活动予以积极落实。古诗词鉴赏教学的目标之一就是从学生全面成长的真实需求出发,让学生能够真正理解古诗词,并且引发学生从古诗词向古代文化进行延伸学习,进而提高学生在古代文学方面的综合素养。但在当前的古诗词教学中,很多教师尤其是教龄偏长的老教师,由于受传统应试教学理念的长期影响,依然将古诗词的教学与考试内容紧密联系,缺乏对诗词情感与文化的传达,以致教学效果大大降低。

二、初中语文古诗词鉴赏教学的改进策略

充满学习趣味且行之有效的古诗词鉴赏教学策略,不仅能够有效增进学生对古诗词的了解,更能让学生深入中国传统文化的学习中,进而在古诗词的熏陶下全面成长。为了实现这样的教学目标,教师应积极优化教学方式,采用多样化的教学策略,让古诗词的教学价值得以最大程度发挥。

1.抓住意象,引导学生感受古诗词的情感

古诗词往往来源于作者的情感表达,在古诗词中很多作者常会委婉地将自身的情感寄托于身边或者远方的景物中,从而借助这些景物来表达自己的内心情感。在对古诗词进行鉴赏时,我们通常将这些景与物叫意象。通过抓住古诗词中的意象,学生就能够融入古诗词所描绘的情境中,并真切感受作者所想要表达的情感。因此,教师不仅要注重学生对古诗词字词翻译方面的基础性学习,更要在课堂教学活动中为学生分析古诗词中的意象,引导学生对古诗词的意象产生感知,并在脑海中将古诗词所描绘的场景进行转化,进而提高自身的想象能力与联想能力。在学生初步对古诗词形成印象的基础上,教师可以对古诗词中所涉及的写作背景进行介绍,进一步加强学生对古诗词所表达的情感的理解。为让学生能够对古诗词的意象有较为全面的认知,教师还可以结合同一作者的不同作品,或不同作者相同主题的作品,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进行类比分析,培养并锻炼学生对古诗词的鉴赏能力。在古诗词鉴赏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由浅入深,不断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这样才能让学生的古诗词鉴赏水平得到提高。

2.强化古诗词写作技巧方面的鉴赏教学

在古诗词的表达方法中,作者通常采取了多种技巧,在抒情手法、修辞与表现方式上都有各自的特点。而初中生本身的古诗词积累并不充分,对于古诗词的各种写作手法也一知半解,还没有形成知识体系。在这样的背景下,学生的理解很容易出现偏差,与作者原本想要表达的意思相差甚远,影响了学生对古诗词的客观理解。因此,教师在进行古诗词鉴赏教学时应当将古诗词的写作手法等内容融入教学活动中,让学生正确掌握古诗词中所涉及的写作技巧。通过较长时间的积累,学生就能够逐渐理解不同古诗词在写作技巧上的区别,进而达到提升学生古诗词鉴赏能力的教学目的。在学生的课余时间,教师也可以鼓励学生对自己感兴趣的古诗词进行写作技巧方面的鉴赏,分析其写作方式,丰富个人阅读量,感受古诗词的文化魅力,从而增强个人的鉴赏能力。写作技巧的学习不仅能够让学生在古诗词的学习中获得进步,也能够提高学生自身的写作能力。随着学生的深入学习,在写作时学生自然可以融入一定的技巧,不仅有助于个人写作水平的提升,更有助于在语文学科上获得综合性的发展。

3.融入图画形式,提升学生对古诗词的感知

初中语文教材中的古诗词多采用借景或者借物抒情的表达方式,教师可以结合古诗词的内容,在教学活动中融入图画,让学生在观赏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图画过程中提升对古诗词的感知,进而提升学生的古诗词鉴赏能力。画面是一种较为形象的展现方式,在人物与景象的表达方面更加具体,相对于文字而言,学生在观察画面时能够更快地融入古诗词的意象中,并借助对图画的仔细观察,让自己对古诗词产生感悟。

例如在《登飞来峰》一诗中,王安石借助个人在山峰顶端的视角展现了他内心的澎湃与自信。教师可以通过山峰的配图进行辅助教学,让学生从诗人的视角展开想象,进而对诗人所表达的情感产生更深层次的体会。另外,教材中的很多古诗词也会配以插图,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将诗词所描绘的场景与插图结合起来,从图片中感受诗词的意境,激发学生的联想与创新思维,进而提升学生的古诗词鉴赏能力。

4.通过诵读强化学生对古诗词的进一步理解

在古诗词的学习中,诵读是一种高效的学习方式。诵读不仅可以在情绪上感染学生,让学生真正走入古诗词的世界中,更可以加强个人的思考,进一步理解古诗词的内在含义。古诗词通常用词精炼,字数虽少却蕴含着丰富的情感,作者通过精炼的词汇表达出个人的心情。同时古诗词在节奏上往往很有韵律,读起来十分押韵,这种韵律美让学生更容易记忆。在教学时,教师应积极利用古诗词的这一特性,鼓励学生进行反复诵读,在诵读中,学生不仅能够记牢诗词中的每个读音,感受古人在选择文字时的巧妙,更能体会到古诗词中的美好诗意。

例如,在《饮酒(其五)》这首古诗中,作者用较直白的语言描绘了风景,而将自己的内心隐藏于情景描写中,形容非常贴切,不仅能够让读者通过所描绘的场景“读懂”作者的内心世界,更能让读者理解作者的处世态度,同时读来朗朗上口,韵律和谐,学生在阅读时能够体会到其中的美妙,因而更有兴趣投入到学习中,学生通过反复诵读也更易理解该首古诗的表面内容及内在含义。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养成诵读的习惯,让学生在诵读中鉴赏古诗词,进而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

5.组织学生开展古诗词鉴赏活动,丰富教学形式

在古诗词的鉴赏学习中,教师应对传统的课堂模式进行优化,让学生在课外也能够进行古诗词的鉴赏,开拓学习范围,为学生带来更加全面的发展。在实践中,教师可以从拓展学生古诗词的学习内容入手举办各类活动,让学生能够从多角度理解古诗词的含义。教师可以对本节课所学习的古诗词进行引申,将课外的古诗词引入课堂中,让学生在比对学习中使自身的鉴赏能力获得提升。教师还可以根据古诗词本身的内容开展互动,让学生在学习中增强对古诗词人物的印象,进而深入理解古诗词的内在含义。

比如,在《木兰诗》的学习中,教师可以首先从历史上有名的巾帼英雄讲起,通过人物间的比对让学生对花木兰英雄形象的理解更加立体。在基本了解《木兰诗》的教学内容及人物形象之后,教师再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析文章层次,以加强对该首古诗的鉴赏。教师可以与学生共同梳理木兰从军的起因、准备、出征、辞官、与家人团聚整个故事脉络,增强学生对文章的理解。在讨论中,学生对于花木兰的人物形象也会有更加全面的认识,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意义。此外,语言分析也是古诗词鉴赏教学的重要部分,在《木兰诗》中有许多精炼的表达,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找出自己觉得重要的句子,并分析作者的用词方式,让学生对本诗中所使用的写作手法有更深刻的认知。“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作者用十分精炼的词句描绘了木兰从军的艰辛与战场的惨烈。通过具体的分析,学生能够掌握更多的诗词知识,丰富个人见解。在《木兰诗》这种具有明显情节的诗词教学中,教师还可以让学生进行角色表演,分别扮演木兰、家人、同袍、将军、士兵、大汗等多种角色。在表演中学生能够更加理解诗词的意思,将自身融入木兰的身份中,有助于学生丰富诗词鉴赏的实践经验。由于《木兰诗》的艺术魅力,衍生出众多的改编作品,如豫剧《花木兰》等,其中的经典唱段充分表达了花木兰的个性特征,教师也可以选取经典段落进行展示,帮助学生从多角度对课文进行鉴赏。教师在古诗词鉴赏的开展中要为学生提供充分的表达机会,并起到引导作用,对学生的理解进行正面点评,让学生在古诗词的情感与内容上形成相对客观的理解,进而提升学生的鉴赏能力。

6.注重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提升个人鉴赏水平

古诗词的鉴赏教学不仅包括课堂时间,同时也包括学生的课外时间,而课外学习需要学生具备较强的自主学习能力。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仅要采用多种方式了解学生对古诗词教学内容的掌握情况,并及时调整教学内容,让学生能够通过课堂学习加强对古诗词的了解,同时也要注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从而让学生能够在课外自主学习过程中,积累更多古诗词方面的知识,进而实现个人古诗词鉴赏水平的有效提升。学生通过大量风格与主题相同的古诗词课外阅读积累,可以对该类古诗词的理解程度有大幅度提升,而通过对不同风格与主题的古诗词进行课外阅读,可以对古诗词在语言运用、情感表达等方面的差异有一定认知,个人鉴赏水平自然也能得到不同程度的增长。为让学生在课外时间也能够自主开展古诗词鉴赏,进而感受古诗词的文化内涵,教师可以根据教材内容为学生推荐符合初中生的课外古诗词读本。在这样的自主学习下,学生可以将古诗词的鉴赏学习融入自己的生活中,在自主阅读中,古诗词的鉴赏水平及鉴赏能力自然可以得到相应的提升。

7.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力,挖掘诗词潜在的意境

在古诗词的鉴赏教学中,教师除了要关注鉴赏方式与技巧方面的传授,也要注重学生想象力的培养。丰富的想象力能够帮助学生在阅读时进行联想,感受作者所描绘的景色或者生活,从而体会到古诗词的深层含义。

例如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杜甫在前半段非常生动地描绘了一幅老人屋上的茅草被风卷起来的场景。“茅飞渡江洒江郊,下者飘转沉塘坳”,作者以客观的描写方式为读者呈现了当时的画面,茅草被风吹走,落在江边,落在水塘。茅屋的破败,老人的无可奈何,都表达得淋漓尽致。在教学时,学生通过联想能够感受到当时场景的悲凉,产生主观上的感受。当诗词内容从场景的客观描述转到作者最后的感慨时,学生就能够自然而然地融入进去,感受作者内心的急迫与忧国忧民的情怀。生活画面与景色的描写通常是为了表达作者的情感,学生借助想象力能够将自身置于诗词所描绘的场景中,与作者所思所想相贴合,可以有效提升学生对古诗词的理解。另外,教师应指导学生进行归纳总结,很多诗句会借助同样的事物来表达某种情感。例如,诗人经常借助“月”来表达思乡之情,这种元素多次出现在思乡的诗文中,是十分具有代表性的事物。通过总结,学生在之后的学习中能够迅速抓住作者所描绘的重点,并展开合理的联想,有助于学生在古诗词学习上的深层体悟。

总之,古诗词鉴赏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是一项重要的内容,能够极大地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培养并完善学生的个人品格。教师应主动调整教学手段,根据教学内容采用不同的教学策略,让古诗词鉴赏教学更加生动,并借机培养学生个性化阅读及独立思考的良好习惯,让学生在古诗词的鉴赏学习中得以健康成长。

猜你喜欢
古诗词情感教师
踏青古诗词
华人时刊(2022年7期)2022-06-08 07:01:14
最美教师
快乐语文(2021年27期)2021-11-24 01:29:04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教师如何说课
甘肃教育(2020年22期)2020-04-13 08:11:16
失落的情感
北极光(2019年12期)2020-01-18 06:22:10
情感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我和古诗词
趣读古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