郁李仁本草考证

2022-02-14 11:10何小磊任存霞
亚太传统医药 2022年1期
关键词:无毛药典主治

何小磊,任存霞

(内蒙古医科大学,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110)

郁李仁作为临床常用药材具有“润肠通便,利水消肿”的功效。《中国药典》[1]2015年版规定,郁李仁为蔷薇科植物欧李PrunushumilisBge.、郁李PrunusjaponicaThunb.、长柄扁桃PrunuspedunculataMaxim.的干燥成熟种子。但目前市场上作为郁李仁药材的还有毛叶欧李Cerasusdictyoneura(Diels)Yu et L.、长梗郁李Cerasusjaponicavar.nakaii(Lévl.)Yü et Li、毛樱桃Cerasustomentosa(Thunb.)Wall.、蒙古扁桃Amygdalusmongolica(Maxim.)Ricker.、榆叶梅Amygdalustriloba(Lindl.)Ricker.、李PrunussalicinaLindl.、麦李Cerasusglandulosa(Thunb.)Lois.等,需要进一步规范管理。此外关于郁李仁的采收加工以及功效主治考证的文献较少。为进一步规范使用郁李仁,有必要对其基原、道地性、品质评价、采收、加工炮炙方式、功效主治等进行考证。

1 名称考证

郁李仁作为药材始载于《神农本草经》:“郁李仁,味酸,平,无毒。治大腹水肿,面目四肢浮肿,利小便水道。”[2]还记载其异名“爵李”。《说文解字》称“棣,白棣”[2],《尔雅》称:“常棣,棣”[2]。魏·吴普《吴普本草》以“郁核”为名记载此药[3],还记载其异名“雀李”“车下李”“棣”,《名医别录》《本草经集注》均沿用《吴普本草》的表述。唐·甄权《药性论》记载其为:“郁李人”[4],《医心方》卷30称其“郁子”[2],《滇南本草》中载有“样藜”“唐藜”“棣梨”“唐梨”[5],《本草纲目》记载有郁李仁异名“薁李、鬱李、车下李、爵李、雀梅、常棣”[6]。

2 基原考证

郁李仁作为药材最早记载于《神农本草经》,被列为下品,称其:“郁核,味酸,平。主大腹水肿,面、目、四肢浮肿,利小便水道。根,主齿龂肿,龋齿,坚齿。一名爵李,生高山川谷。”[2]此处并未有郁李仁的形态描述,无法断定其原植物。此后历代本草均沿袭《神农本草经》的记载,一直到五代后蜀韩保昇《蜀本草》才详细记载了郁李原植物的形态特征:“树高五六尺,叶、花及树并似大李,惟子小若樱桃甘酸。”[7]宋苏颂《本草图经》记载:“木高五、六尺,枝条、花叶,皆若李,惟子小若樱桃,赤色,而味甘、酸,核随子熟,六月采根并实,取核中人用。”[8]根据描述,《中国药典》记载的蔷薇科植物欧李PrunushumilisBge.、郁李PrunusjaponicaThunb.植株矮小,更符合要求。北宋唐慎微《证类本草》附有隰州郁李仁与郁李花的图片(图1A、B)[9],根据《中国植物志》关于郁李的描述:“高1~1.5 m。小枝灰褐色,嫩枝绿色或绿褐色,无毛。冬芽卵形,无毛。叶片卵形或卵状披针形,长3~7 cm,宽1.5~2.5 cm,先端渐尖,基部圆形,边有缺刻状尖锐重锯齿,上面深绿色,无毛,下面淡绿色,无毛或脉上有稀疏柔毛,侧脉5~8对;叶柄长2~3 mm,无毛或被稀疏柔毛;托叶线形,长4~6 mm,边有腺齿。花1~3朵,簇生,花叶同开或先叶开放;花梗长5~10 mm,无毛或被疏柔毛;萼筒陀螺形,长宽近相等,约2.5~3 mm,无毛,萼片椭圆形,比萼筒略长,先端圆钝,边有细齿”[10],可以断定其为蔷薇科植物郁李。金陵本《本草纲目》所附郁李图应为郁李(图1C),江西本《本草纲目》郁李图翻绘自金陵本《本草纲目》(图1D),钱蔚起本《本草纲目》所绘郁李仍为郁李(图1E),张绍堂本《本草纲目》所绘郁李图(图1F),根据其叶片中部以上渐宽的特点,应为蔷薇科植物欧李。

注:A.《证类本草》所附隰州郁李仁图;B.《证类本草》所附郁李花图;C.金陵本《本草纲目》所附郁李图;D.江西本《本草纲目》所附郁李图;E.钱蔚起本《本草纲目》所附郁李图;F.张绍堂本《本草纲目》所附郁李图。

3 道地性与品质评价

历代本草著作关于郁李仁产地的记载均比较简单。《神农本草经》只记载了郁李仁的生境:“生高山川谷。”[2]《名医别录》言其:“生高山及丘陵上。”[11]《本草经集注》载其:“山野处处有。”[12]《本草图经》云:“《本经》不载所出州土,但云生高山川谷及丘陵上,今处处有之。”[8]《本草衍义》记载:“陕西甚多。”[13]明·朱橚《救荒本草》记载:“生隰州高山川谷丘陵上,今处处有之。”[14]隰州即今天山西临汾隰县,明·刘文泰《本草品汇精要》记载:“道地:隰州。”[15]可以看出郁李仁生长于高山川谷丘陵,分布广泛,在古代道地产区集中于陕西以及隰州。到了现代,郁李仁的产地范围不断扩大。

关于郁李仁的品质评价,古代本草著作均未记载。现代《500味常用中药材》记载:“郁李仁商品均以粒饱满、完整、色黄白者为佳。小李仁质优于大李仁;白皮小李仁又优于红皮小李仁。”[16]《中药材商品规格质量鉴别》记载:“郁李仁历来以小粒、皮色灰白,种皮光滑而紧贴种仁者为佳,历史上以辽宁盖平、海城产的最好。粒大,皮色红,种皮有皱缩纹,不饱满者为次,小李仁优于大李仁。”[17]

4 采收与加工炮炙方式

关于郁李仁的采收时间历代本草著作很少记载。《名医别录》记载:“五月、六月采根。”[11]陈嘉谟《本草蒙筌》记载:“六月采实,碎核取仁。”[18]《中国药典》2015年版记载:“夏、秋二季采收成熟果实,除去果肉和核壳,取出种子,干燥。”[1]

历代记载郁李仁的加工炮炙有多种多样。《中药炮制学》记载:“宋代有‘汤浸去皮尖,微炒’(《圣惠方》)、焙法(《药证》)、酒浸、麸炒(《总录》)、‘汤去尖皮,熬紫色’(《普本》)等炮制方法。元代用火炮(《世医》)。明代沿用炒法外,又有蜜制(《入门》)、制霜(《仁术》)、陈皮炒(《准绳》)、面炒(《济阴》)等法。清代亦沿用炒法,并增加了酒炒(《得配》)的方法。”[19]现代一般生用或者炒用。《中药炮制学》认为:“因生品作用较猛,通便前常有腹部隐痛,炒后药性较缓,适于老人、虚人及产后便秘。”

5 性味归经与功效主治

《神农本草经》记载郁李仁性味:“味酸、苦,气平。”[2]唐·甄权《药性论》言其:“味苦,辛。”[4]其后历代本草多沿用《神农本草经》的记载。清·沈穆《本草洞诠》记载:“味酸、苦、辛,气平。”[20]清·汪昂《本草备要》记载:“辛、苦而甘。”[21]清·严西亭《得配本草》记载:“辛苦甘酸。”[22]可以看出后世本草著作基本都沿用《本草经集注》《药性论》所记载的性味,到了清代,汪昂又增加了甘味。《中国药典》2015年版综合了历代本草著作,将性味归纳为“辛、苦、甘,平”,删去了酸味。早在《神农本草经》已记载郁李仁味酸,明·卢之颐《本草乘雅半偈》记载:“郁李味酸气平,其华反而后阖,此阖用仍开,呈开仍阖之象也。当入厥阴肝。”[23]因此关于郁李仁的性味应作进一步研究。

郁李仁的归经一直到明李中梓《雷公炮制药性解》才有详细记载:“入大肠经。”[24]倪朱谟《本草汇言》记载:“入足太阴、手阳明、太阳经。”[25]缪希雍《神农本草经疏》记载:“入足太阴,手阳明、太阳经。”卢之颐《本草乘雅半偈》记载:“入厥阴肝。”[23]陈士铎《本草新编》记载:“入肝胆二经。”[26]黄宫绣《本草求真》记载:“专入脾,兼入膀胱大肠。”[27]《中国药典》2015年版记载:“入脾、大肠、小肠经。”删去了入肝胆经,并认为历代本草著作所记载的太阳经为手太阳小肠经,不是足太阳膀胱经。关于郁李仁的归经还需要进一步研究。

关于郁李仁的功效主治,《神农本草经》记载:“主大腹水肿,面、目、四肢浮肿,利小便水道。”[2]唐·甄权《药性论》记载:“能治肠中结气,关格不通。”[4]唐代《日华子本草》记载:“通泄五脏、膀胱急痛,宣腰胯冷脓,消宿食,下气。”[28]元·李杲《用药珍珠囊》记载:“主大腹水肿、面目四肢浮肿,破血,润燥。”[29]明·李时珍《本草纲目》记载:“郁李仁甘苦而润,其性降,故能下气利水。”《中国药典》2015年版将郁李仁的功效主治归纳为:“润肠通便,下气利水。用于津枯肠燥,食积气滞,腹胀便秘,水肿,脚气,小便不利。”并未记载破血以及治疗目张不暝。因此对于郁李仁的功效主治有必要进一步挖掘,以便更好地开发利用郁李仁。见表1。

表1 郁李仁性味与功效主治

续表1

6 结语

通过考证可知古代郁李仁药材的基原为蔷薇科植物欧李PrunushumilisBge.、郁李PrunusjaponicaThunb.的干燥成熟种子,但药材市场还混有许多习用品、伪品,有必要进一步规范药材市场。郁李仁分布广泛,在古代道地产区为隰州,目前全国各地均有出产。郁李仁的加工炮炙在古代有蜜制、制霜等多种方法,现代简化了炮制方式,一般为炒制或生用,炒用的目的是使药性和缓。关于郁李仁的归经,历代本草著作记载其入肝胆经,但《中国药典》2015年版并未记录,有必要进一步研究。关于郁李仁的功效主治,《中国药典》2015年版记载:“润肠通便,下气利水。用于津枯肠燥,食积气滞,腹胀便秘,水肿,脚气,小便不利。”[1]并未记载破血以及治疗目张不暝。因此有必要对郁李仁的功效主治进一步挖掘,以更好地开发利用郁李仁。

猜你喜欢
无毛药典主治
基因编辑帮助无毛小鼠长出头发
2020年版《中国药典》山楂叶项下金丝桃苷含量测定方法的商榷
系4. 心叶翠雀花系 Ser. Calthifolia
穿山甲药典除名
2017年版《英国药典》概述及启示
基于药品标准的蒙药制剂品种、主治和用药特点研究
浅析涌泉穴
66种中药材进入欧洲药典 未来目标达到300种
微书摘
云南民族药方选(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