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尹燕燕 杭州市人民职业学校 图/视觉中国、台北故宫博物院
一部《梦华录》,照亮了充满活力、优雅自在的宋人生活。其中,茶坊老板娘赵盼儿的一手好茶艺让人心驰神往。与大家艳羡的眼神不同,我的内心反而有几分小骄傲——宋代点茶,我会!
就像古代沏茶方式的缓缓流变,在知晓宋代点茶前,我对茶的了解也很粗浅。小学时,因为老师布置的一次实践作业,我随父亲来到清代诗人俞樾笔下“重重叠叠山,曲曲环环路”的九溪十八涧。调皮的我四处乱窜,穿过条条小溪与茂密的丛林,不知不觉间离开了父亲的视线,来到了一座不算太高的茶山前。当时正值采茶季节,茶农们在茶山上辛勤地劳动着,他们看见我,以为我是哪家的娃娃顽皮跑了出来,怕我出事便将我唤了过去。年幼无知的我跟着茶农们有模有样地采茶叶。摘下第一片茶叶后,我兴奋地放入嘴里,那股清香是茶留给我的信物。
进入高中后,与同学闲聊时得知学校将建立茶工坊的消息,我毫不犹豫地报了名,顺利加入茶工坊。
在茶工坊,我们沉浸于异彩纷呈的茶文化里。其中,我尤为喜爱宋代点茶,每次点茶结束,我都无法自拔,连空余时间都不放过研究点茶。说实话,宋代点茶的步骤十分烦琐,所用到的器具也不易寻来。这么宝藏的茶艺,怎么能囿于小小的茶艺室,被专业的茶具困住呢?如果不能将它搬运到生活里,让更多人体会到其中的奥妙,那也太可惜了吧?我灵机一动——为什么我不能在家中寻找宋代点茶工具的“平替”来点茶呢?
回到家,我翻箱倒柜地将家中珍藏已久的大红袍茶饼拿出,用镊子取出一块备用,而后将做手工用的蜡烛放在厨房点燃,还原了宋代点茶中的第一道工序——炙烤茶饼,这一步是为了去除茶饼中多余的水分。
在进行第二步碎茶时,我联想到母亲捣蒜末的情景,这不就与碎茶相似吗?我准备了一个无油无水的小碗,将炙烤后的茶饼放入其中,然后一气呵成将茶饼捣碎。
第三个步骤是碾茶,古时是将碎茶放入碾槽碾成茶末,茶末的细腻程度决定了茶的口感与最后的呈现效果。可到哪里去找碾槽呢?一筹莫展之际,我看到了柜台角落的小型破壁机,这真是“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啊!经过破壁机的碾磨,茶粉变得很细腻了,但还是需要用罗娟筛网细筛磨好的茶粉备用,于是我用面粉筛代替罗娟筛网,将茶粉筛好。至此茶粉的准备就完成了。
紧接着就是用适宜温度的热水,将茶粉化成茶膏。
而后我选用打蛋器代替原本的茶筅,在注水时用打蛋器击拂茶汤,直至出现持久的泡沫。
运用“平替”工具做出来的点茶与古法工艺无法相比,但还是呈现出了茶应有的独特香味。当我拨开茶碗里浓密的泡沫后,深橙色的茶水映入眼帘。我兴奋地将做好的茶与父母分享,这是他们头一次喝到我泡出来的茶。认真品尝之后,这杯点染着宋韵的大红袍很快俘获了他们的味蕾。“这样泡出来的茶,比直接用热水冲泡茶叶的味道更加醇厚浓郁!”他们还十分捧场地嚷嚷着要再来一杯。
这次“脑洞大开”的“平替”宋代点茶,让我比正经用茶具做一次点茶还要激动。茶文化的魅力,既有精致繁复、古人专属的高雅,也有飞入寻常百姓家的韧性。它期待着一些巧思,一些意想不到的奇遇,就像我,用朴实简单的工具,牵起家人的手,与古人打了个照面,共赴一场茶味之旅。
茶科普古人是怎么沏茶的?
戴玉婵
华中农业大学茶学系博士,资深茶文化老师,从事茶文化传播20 多年
唐代饮茶的兴盛与贡茶兴起、诗风大盛、科举发展、佛教传播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唐以前的饮茶是粗放式的,随着饮茶的蔚然成风,唐代出现了细煎慢品式的饮茶方式,这在饮茶史上是一件大事,应归功于“茶圣”陆羽。煎茶,简单来说,就是等水烧开,将茶磨成粉末后投入其中,有时还会加入生姜、盐等。
宋人继承了唐人的饮茶方式,但比唐人更为讲究,茶叶制作也更为精细,如宫廷团茶(饼茶)的制作。在饮用上,宋人采用点茶法,即不再把茶末投入水中煎煮,而是放在茶盏用水冲注,再充分搅拌,使茶与水充分溶和,待其呈现乳状,满碗出现细密的白色泡沫时,便可慢慢品饮了。
明清时期的饮茶与前代差异显著。明代在唐宋散茶的基础上加以发展,使之成为盛行明清两代并且流传至今的主要茶类。明代炒青法所制的散茶大多是绿茶,兼有部分花茶。清代除了名目繁多的绿茶、花茶,又出现了乌龙茶、红茶、黑茶、白茶等新品种,从而奠定了我国茶叶的基本种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