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英语绘本教学的取舍之道

2022-02-10 08:17周小丽齐建军
英语教师 2022年22期
关键词:板书设计苹果树板书

周小丽 齐建军

一、绘本及绘本教学

绘本最早出现于17世纪,是欧洲发达国家家庭首选的儿童读物。率先真正把绘本阅读应用于课堂教学的是我国台湾地区,教师通过给学生布置绘本任务来发展合作学习,帮助他们陶冶情操、培养价值观和生活态度。从2000年开始,我国众多学者开始从不同方面对英语原版绘本(以下简称“绘本”)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展开研究,以实证研究居多,包括绘本阅读与儿童发展的相关性研究、绘本阅读活动发展现状研究、绘本阅读教学过程研究等。

英语课程要培养学生的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包括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四个方面。文化意识指对中外文化的理解和对优秀文化的认同,是学生在新时代表现出的跨文化认知、态度和行为选择。文化意识的培养有助于学生增强家国情怀和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涵养品格,提升文明素养和社会责任感(教育部 2022)。文化意识强调对优秀文化精神内涵的理解与鉴别,并将其内化为个人的意识和品行(梅德明、王蔷 2018)。

绘本是小学英语教育的重要资源。绘本教学最大的意义在于它对儿童英语阅读的启蒙、阅读品格的培养、想象力的丰富、统筹思维的形成、逻辑思维的发展等的作用(黄慧 2021)。作为中外优秀文化的成果结晶,绘本在帮助学生“获得文化知识、理解文化内涵、比较文化异同、汲取文化精华、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良好品格”等方面具有先天的优势。正因为如此,绘本受到越来越多一线教师的青睐,越来越多的小学英语教师在公开课中选择绘本进行教学。下面以《爱心树》(The Giving Tree)为例,谈一谈绘本教学过程中的“取舍”之道。

二、绘本教学的初建与重构

(一)研读故事,品绘本“取与舍”内涵

享誉美国文坛的绘本大师谢尔·希尔弗斯坦(Shel Silverstein)多才多艺,集画家、诗人、剧作家、歌手、作曲家于一身。他的作品被翻译成20多种语言,全球总销售量超过1 800万本。其中最为世人所知晓的绘本有两本:《失落的一角》(The Missing Piece)和《爱心树》。后者主要讲述一棵苹果树与一个男孩的故事:这棵苹果树陪伴男孩度过了欢乐的童年,将自己所有的一切(果实、树叶、树枝、树干)都奉献给长大成人的“中年男孩”,最后,在男孩成为垂暮老人之时,这棵苹果树以自己最后的“拥有”(一截树桩)为其提供安静的休憩之所。故事读来让人唏嘘不止,苹果树从未中断的“舍”与男孩永不停歇的“取”构成了故事的明线;苹果树对男孩始终饱含深情的爱是故事的暗线。两条故事线一明一暗,交替推进,为读者展现了“取与舍”深刻的哲学内涵。更耐人寻味的是,“苹果树”与“男孩”的关系折射着人世间父母与孩子的关系,然而,作者并没有将这个“比喻”揭穿,而是留给读者自己去品读、去判断、去思考。

(二)教学初建

《爱心树》可谓绘本故事经典中的经典,无论课堂内外,皆有大量的教师、家长教授或讲述此绘本。教师在第一次教学展示中,侧重梳理故事的语言结构,操练语言结构,并引导学生复述故事。在板书设计上,以“时间轴”可视化呈现故事结构。在时间轴的上、下方,分别呈现主人公the tree和the boy的变化:在时间轴的上部分,苹果树一直在变化,由一棵枝繁叶茂、果实累累的树,变成了一截即将没入荒草、奄奄一息的枯死树桩;在时间轴的下部分,男孩也在一直在变化,由一个天真无邪、充满活力的儿童,最终变成一个垂暮老人。在他人生三个主要阶段,他不断地向苹果树“索取”,直至将其索取到不剩一枝一叶一果,他变老的过程即“榨干”苹果树的过程。板书中的下部分较为详细地呈现了男孩“索取”的动词结构(见图1)。

图1

(三)教学改进

在第一次教学后,教师与备课组团队再次审视这份1.0版本的板书设计,发现它有以下主要优点:(1)故事线很清晰,以时间轴呈现故事的进程,上、下两个板块也很清晰,能很直观地呈现两个故事主人公的外形、内心变化。(2)语言操练有“支架”,在时间轴下方,动词短语及结构基本上复现了故事脉络,学生复述有支架,效果颇好。然而,在故事教学结束后,备课组众人都有相同的感受和困惑:本课重点是教授讲故事的方法、操练语言结构还是讲述一个动人的故事,引发对故事人物甚至自己生活的思考?如果重点是前者,教学目标基本达成。重读绘本故事,众人均认为本课教学宜将目标定位侧重于后者,即通过绘本教学,讲述苹果树与男孩的故事,引导学生思考、体会故事人物及人物关系,并联系自身生活,感悟生命成长过程中的“取舍”之道。从这个角度而言,本课教学仍有所缺失,即人文价值挖掘不到位,学生感悟不深刻。经过集体备课研讨后,2.0版本的板书设计出炉。2.0版本的板书设计是围绕一棵完整的树展开的板书:一棵静止的树,三个动态的画面。

画面一(见图2)是男孩童年时期的苹果树,枝繁叶茂、果实累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先通过板书呈现男孩与苹果树“共度欢乐时光”的动词短语,在学生自读第二阶段文本的过程中,随即擦除。主要短语有:gather the leaves and make into crowns、climb up her trunk、swing from her branches、eat apples、play hide and go seek、sleep in her shade。通过教学与板书梳理,引导学生从画面中感受:“The boy loved the tree very much.And the tree was happy.”

图2:板书设计画面一

画面二(见图3)是男孩成人时期的苹果树,已由原来画面一中的枝繁叶茂、果实累累的状态变成一截没入荒草的树桩。本画面并非静态呈现,而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随着阅读的深入,“成年男孩”借教师之手,逐一从苹果树上取走累累果实,砍断繁茂的枝叶并带走,直至最后截断其粗壮的树干。教师的三次主要动作,伴随着“成年男孩”从苹果树的三次索取的故事情节展开。这是2.0版本板书最大的亮点,因为它动态展现苹果树的变化,给学生以特别强烈的视觉冲击,让他们通过取走、砍断、截断的动作感受苹果树的心理,并代入“成年男孩”的角色,体味故事人物的情感。

图3:板书设计画面二

画面三(见图4)非常特别:只剩下“画面二”后留下的没入荒草中的一截树桩及垂暮之年的“老年男孩”。教学流程如下:

图4:板书设计画面三

1.教师不再板书动词短语,而是与学生示范对白,将故事最后一章节以戏剧表演的方式呈现出来。

2.学生表演环节:教师引导学生在表演时加入自己对角色的理解,配上相应的肢体动作、语气甚至道具,以尽量符合故事人物的状态和心理活动。以下为表演对白:

Narrator:And after a long time,the boy came back again.

The Tree:I am sorry,Boy,but I have nothing left to give you.My apples are gone.

Boy:My teeth are too weak for apples.

The Tree:My branches are gone.You can not swing on them.

Boy:I am too old to swing on branches.

The Tree:My trunk is gone.You can not climb.

Boy:I am too tired to climb.

The Tree:I am sorry.I wish that I could give you something...But I have nothing left.I am just an old stump.I am sorry...

Boy:I don’t need very much now,just a quiet place to sit and rest.I am very tired.

The Tree:Well,well,an old stump is good for sitting and resting.Come,Boy,sit down.Sit down and rest.

Narrator:And the boy did.And the tree was happy.

3.播放音乐:教师播放该故事的配套歌曲The Giving Tree。学生吟唱着忧郁绵长的旋律,久久不愿停歇。

对比两次教学设计,第一次用时间轴梳理板书,可视化呈现故事结构,内容较为丰满,较好地突破了语言结构,使学生复述故事有一定“支架”。第二次舍弃了该版本的故事结构图,板书变得异常简化——始终围绕苹果树展开,三个动态画面呈现故事的主线,突出苹果树的变化过程。教师其实是刻意强调苹果树由枝繁叶茂到最后只剩下光秃秃的树桩的过程。很显然,这个过程很好地渲染了怅然、悲怆、无以言说的凄凉。值得一提的是,教师不是把这种语言“说”给学生听,而是通过板书让他们发现、感受故事人物的心理变化,使其在“无声胜有声”的留白中细细回味。

三、绘本教学取舍之道

对文本的解读功力是教师的重要能力之一。教师在解读文本时常常受个人喜好、认知能力等的限制,在教学设计中容易受词汇课、对话课教学惯性的影响,将落脚点放在词汇解析和句型操练上的情况时有发生,本次绘本教学的经历也印证了上述问题。

经过初建与重构,教师通过不同的板书设计体现不同的教学理念和思路。其实,本堂课1.0版本教学目标侧重语言知识与语言技能的掌握,在教学活动上贪多求全;教学设计有着非常明显的对话课烙印,其效果不尽如人意,课堂结束后,学生似乎忘记了这是一堂讲故事的课,这不得不引起同行的重视。

(一)绘本教学设计的取舍——育人导向

教师如何教授绘本故事中的新词汇和语法结构?不少教师习惯采取传统的方法,逐个突破词汇的音、形、义,对语法结构进行大量的操练。教师将教学重心放在绘本故事词汇理解、句式结构操练等方面,导致绘本的结构化复述、人物角色体验等方面难免有所缺失。不难想象,这样的教学淡化了绘本的育人价值。因此,教师要对教学侧重点进行重新审视和思考,并作出大胆的取舍,凸显绘本教学的价值引领,体现人文素养的融入,帮助学生形成积极、正向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例如,该绘本中的动词短语多达20多个,学生要在一堂课中全部掌握并运用是不现实的,也是不必要的。然而,在绘本图片的帮助下,学生理解这些动词短语并不难。因此,教师的目标设定宜舍弃“掌握”“运用”的四会要求,取其“理解”即可。

(二)绘本教学活动的取舍——大道至简

第二个取舍应该是教学活动与时间的把握。不少教师更关注自己“教”的角色,在绘本教学中不愿意留更多的时间给学生,让他们自己去读,体会故事情节和故事人物的情感。学生的时间均被教师牢牢操控,在一环扣一环紧凑的教学活动中,学生被牵引着走完教学流程,以至于忘记这是一堂讲故事的课。在绘本教学中,教师留给学生单独阅读的时间越少,就代表学生思考、想象、体验的机会越少,那么他们就难以真正理解绘本角色、走进人物内心深处。所学乃是“皮与毛”,自然难以留下深刻印象,遑论价值引导了。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适当留白,给予学生自主阅读与思考的时间和空间。

例如,在本课教学中,教师开始教学时没有开展预热、复习、导入的活动,而是开门见山地介绍绘本,以观察封面作为学生思考的出发点;在教学环节上,没有过多关注动词的过去式语法结构,而是将重心放在苹果树三个阶段的变化上,让学生体会男孩永不停歇的索取,在“取与舍”的强烈对比中感悟故事。在教学即将结束时,教师没有像常规故事教学课上进行故事复述或引领学生创编故事新的结局,而是播放歌曲,让忧郁、绵长的旋律引领学生吟唱,教学戛然而止,留下空白。

(三)绘本主题意义探究——儿童视角

不少教师在解读绘本故事的主题意义时,时常受自己的经验或见识的局限,解读主题意义时容易偏离;抑或以成年人的视角解读儿童绘本主题,导致过度解读。教师既要以“读者”的身份读出绘本的“原生价值”,又要以“教者”的身份挖掘它的“教学价值”(黄慧 2021)。其实,儿童绘本的主题意义既不是深不可测,又不是毫无边际,教师只要站在儿童的视角读故事、理解故事,就会发现大部分绘本的主题意义简单且朴素。

例如,绘本《爱心树》故事中,作者并没有点破苹果树与男孩是父母与子女,甚至刻意回避这个判断。在执教过程中,教师大可不必贴标签进行价值判断,甚至引导学生敬老孝亲。其实,完全可以让学生自己判断、思考。作者甚至与读者进行如下对话:“I would hope that people,no matter what age,would find something to identify with in my books,pick up one and experience a personal sense of discovery.That’s great.”可见,作者留足了品读与想象的空间。

又如,绘本《迪克与奥林匹克》(Dick and the Olympics)故事中,为了能有机会参与奥运会,鹦鹉迪克(Dick)尝试学习游泳、打篮球、竞走、拳击、射箭等,均没有成功。有的教师解读为迪克永不放弃,称赞其勇气可嘉、相信自己(Never give up!Trust yourself.);有的教师解读为迪克见异思迁(Always try something new.)。这两种对故事主题的解读都带有成年人的主观判断,言过其实。回归到儿童的视角,其实,本故事就是告诉孩子:正视自己的长处和短处,相信“There is one thing I can do.”。

结语

英语绘本教学有利于丰富学生的生活体验,促进其良好品质的养成。绘本教学有其较为独特的设计思路与教学结构,不能套用词汇教学、对话教学的基本框架,其核心是“讲好一个故事”,并通过讲好这个故事达成教育、感染、熏陶学生的育人目的。用绘本讲故事,教师要通过绘本进行价值观引导,而不能用“贴标签”的方式进行,也不能直接“投喂”学生,而应采取恰当的方式,掌握适切的度,让他们体味、体验、想象、回味,渗透人文价值于无痕之中。概言之,在绘本教学中,教师宜有所为,有所不为,只有充分明白绘本教学的取舍之道,才不会让绘本教学形式走样,内涵变味。

猜你喜欢
板书设计苹果树板书
中学语文板书设计微探
做一颗永远成长的苹果树
小学美术课堂板书的四种效用
硬笔书法教学板书实录(二)
核心素养需要板书设计回归理性
思想政治课简约板书
苹果树
中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板书艺术
“苹果树”大狼
板书设计之我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