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 玲
“思辨能力”的英语表达为critical thinking skills,在我国学界也常被译成批判性思维、思维能力等(段桂湘 2013)。我国古代经典《礼记·中庸》第二十章中有“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韦晓保 2012)的记载,明确提出“思”和“辨”在学习过程中的重要性。这启示教师要不断探索教学方法,纠正学生机械、盲从、低效的思维习惯;引导他们在学习中思考,在思考中启智,在启智中增慧。本研究将教育领域的三个焦点(课堂教学、思辨能力、辅学平台)连接起来,构建“三位一体”的教学合力,使整个教学过程更具系统性和完整性。以往的研究大多是对这三个焦点的单独展开,或两两结合进行研究,把它们彼此融合起来,进行总体设计和探讨的先例并不多见。
研究者在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中检索2018年以来主题词含有“英语”和“思辨”的文章,在将文献来源限定为“核心期刊、CSSCI”两大检索后,发现近5年来相关领域的文献多达102篇(包括书评24篇)。剔除书评类文章后,研究者对剩余78篇论文进行梳理、研读后发现涉及教材建设的论文8篇,涉及教学研究的论文59篇,其他类型论文11篇(非教学研究类论文2篇)。上述论文主要呈现以下两个特点:
第一,研究大多围绕英语水平较高的学习者(硕士研究生或英语专业学生)展开,包含论文共计50篇;针对基础英语阶段或非英语专业学生的相关研究较少,仅有9篇。
第二,研究大多集中在对英语分项技能的强化上,共计28篇。它们分别是思辨培养融入写作教学16篇,融入阅读教学4篇,融入辩论或演讲的教学8篇。有鉴于此,有必要从大学英语教学的全局出发,以大学生人数占比较多的非英语专业本科生为对象,进行将思辨能力的培养融入基础英语教学的研究。
大学英语读写教程思辨能力“三位一体”培养模式中的“三位”分别指:(1)课堂教学(线上课堂+线下课堂);(2)思辨能力(文秋芳的思维能力层级模型理论);(3)辅学平台(U校园、雨课堂、批改网及QQ/钉钉/微信等班级师生群等)。
“三位”通过课堂教学彼此融通,合为“一体”(见下页图)。其中,课堂教学是“三位一体”框架中的重要一环,也是培养学生思辨能力的“主战场”。将课堂教学细分为“三线索”分项研究:以主体内容线(大学英语读写教程)+教学目标线(思辨能力为重点的多元能力)+POA教学理念线(学习中心说、学用一体说、全人教育说)设计课堂教学,采取“思辨驱动—思辨促成—思辨评价”N次循环的教学流程,贯穿“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师生关系,通过任务驱动,激励学生勇于思考,善于质疑,合作探究,解决问题。
大学英语思辨能力“三位一体”教学模式
国外最有影响的思维能力内涵界定是由“特斐尔”项目组(The Delphi Project)提出的双维结构批判性思维能力模型和保罗·埃尔德(Paul&Elder)提出的三元结构批判性思维能力模型(文秋芳、王建卿、赵彩然,等 2009)。在国内,林崇德(2006)提出了三菱结构思维能力模型(李媛、杨辉明 2022)。随后,文秋芳进一步对前三者的理论模型进行取长补短,优化出思辨能力层级理论模型,将思辨能力分解为元思辨能力和思辨能力。第一层级元思辨能力指对自己的思辨计划、检查、调整与评估的技能;第二层级思辨能力包括与认知相关的技能和标准及与思辨品质相关的情感特质(刘辉 2018)。对应文秋芳的思辨能力层级理论模型可以看出,在语言教学设计中,教师要通过各种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让他们快速进入思辨能力的第一层次,即自我调控系统,形成学习的总体动机,打开元思辨能力通道,从而进入思辨能力第二层次。在第二层次,认知系统调用各种认知技能,如分析、推理、评价等,对所学新知进行理解、加工、联系,并通过认知的五个标准(清晰性、相关性、逻辑性、深刻性和灵活性)进行判断、综合,最终将新知内化成自有的知识体系。在元思辨能力和思辨能力的调控下,学生的自我效能不断强化,表现为好奇、开放、自信、正直和坚毅等情感特质的培养和整体思辨能力的提升。
辅学平台是通过借助现代、智能的技术手段改善传统、僵化的课堂,让技术赋能教学。技术赋能的教学主要是在智慧环境下的课堂教学。智慧课堂应用资源分层共享、实时内容推送、学习情境采集、智能学习分析、即时反馈评价、协作互动交流和移动通信互联等技术,促进了学习模式变革(黄芳、陈坚林 2022)。本教学模式通过利用各种优质的辅学平台,借助互联网、移动设备、数字化学习资源等,让学生在课前、课中、课后三个环节增加学习互动,优化学习体验(见下表)。
技术赋能的辅学平台
(续表)
概括来说,在课前,教师通过辅学平台发布有关学习内容的创设情境或预设学习问题,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发其思考,促成其学习、探究;学生带着教师提出的情境问题,先通过微课、慕课或教学课件等完成预习任务;教师根据平台上学生的历史数据,如学情分析、诊断性评价等明确其学习短板,设计后续教学内容。在课中,教师就课前给学生的创设问题或预设情境搭建学习“脚手架”,通过讲授、示范、提问、展示等课堂活动继续促成其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和应用;学生通过分析、探究等思维活动的训练进行协作问题建构、协同问题讨论、协同问题解惑,提升思辨认知技能的培养和以好奇、开放、自信、正直、坚毅等为特征的情感因素的培养。在课后,教师发布拓展学习资源;学生根据自身兴趣选取所需内容,进行个性化自主拓展学习,通过作业总结、作品展示、成果共享及对自我学习的反思评价等,完成对整个单元主题内容的知识拓展和能力提升,最终形成自己的观点和主张,实现思辨能力认知技能和情感特质的强化。
面对面的线下教学有利于师生情感的传递与交流,有助于营造课堂氛围,形成教与学的“仪式感”。灵活的线上教学可以弥补传统课堂教学的诸多局限,有利于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协同合作和互评反思。线上、线下两种课堂教学方式互为补充,为学生思辨能力的培养提供更多可能。其中,线上教学分为线上异步教学和线上同步教学。前者是学生通过在线点播的方式,自主学习一些纯粹记忆和便于理解的知识点。后者是线上直播教学,师生在线进行集中作品展示、问题讲解和师生讨论与互评。信息技术支持下的线上课堂为学生的学习营造更多的舒适性、高效性和“安全感”,只要有想法或疑问,就可立即通过弹幕、消息等随时提出问题,发表观点,表达感受。对课堂呈现内容质疑、分析、推理和评价等思辨活动的发生就是鼓励学生在学习互动中彼此增进,强化思考。
英语课程的教学目标概括来说就是通过语言学习,使学生将语言知识转化为实用技能,其终极目的是通过英语语言了解世界,表达自我。作为一种教学理念,思辨能力的培养应特别重视促进学生的自我实现和全人发展,这与文秋芳提出的“学习中心说、学用一体说和全人教育说”相一致。这种动态的既兼顾个人成长,又面向未来社会发展的教育观强调的不再是“为教而学”,而是“为用而学”,通过英语学习提高学生的自我认知、自我修养和独立思考的能力,使他们形成关爱社会、创新实践、终身成长的意识。
英语写作往往被学生认为是最难的一项练习。一篇好的文章是形式和内容的综合体。文章的语法、衔接词、段落布局是为文章内容的清晰呈现而服务的,内容才是文章的灵魂。但是,大学英语没有设置专门的写作课,学生又缺乏必要的思维训练,为了简单、方便,习惯套用作文模板进行写作,其结果是作文从形式上看,千篇一律,生搬硬套;从内容上看,空洞说理,观点和事实之间缺乏必然联系,论证不充分就草率结论,等等。因此,要想切实提升学生的写作技能,最有效的方式是从锻炼他们的思维认知技能入手,培养其通过思考形成明确的观点和态度,并将这些观点和态度按照清晰逻辑层次,通过具体的言之有物的事例、说理或解释表达出来。为此,引入思辨的写作步骤,将写作划分为词汇层面的精准使用、句子层面的润色修改、段落篇章层面的逻辑衔接等,并设计具体的思辨写作目标,以便教师和学生对照使用。
思辨写作的主要任务有两个:一个是掌握语言知识;另一个是将语言知识转化为语言能力。前者需要对阅读的内容进行记忆、理解,后者需要在阅读过程中观察思考、分析探究,并有所启发,形成自己的观点和判断,这样的写作被称为思辨写作。为了让学生顺利完成写作目标,提倡教师从词汇、句子、段落篇章三个方面入手,为学生提供学习“支架”。在词汇层面强调精准用词,在句子层面加强学生对句子的润色、修改,在段落篇章层面培养其明晰段落间的逻辑层次。具体来讲:在词汇层面,教师辅导学生掌握一些关键词的意义和用法。通过词义辨析、填词游戏、近义词替换等小练习强化学生用词的精准性。在句子层面,教师帮助学生通过句子改错、分析,避免低级语法错误,确保句子表达合乎逻辑;通过变换句子的多样性,如借助句型、修饰语或插入语润色、修改句子;学会将短句子变长,将简单句变成复杂句,使单一的内容变得丰富。在段落篇章层面,将文秋芳思辨能力层级理论模型中的清晰性、相关性、逻辑性、深刻性和灵活性等作为判断标准,让学生明确“写作的主题是什么;根据这样的主题自己要阐述怎样的观点;观点的表达是否清晰、准确;为了说明自己的观点,应提供怎样的论证和论据;所提论据和论证之间是否孤立;论证过程是否完整;段落衔接内在的逻辑性是否清晰”等。经过一系列提问与反思,学生既能梳理思维,又能不断习得写作技巧。
大学生英语思辨能力的培养,对提高学生英语语言应用能力和思维品质有重要意义和价值。从教学理念上看,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与当前国际上倡导的学科素养、思辨品质不谋而合;该模式的建构有利于培养有思想的学习者、会学习的思考者。从教学实践上看,目前大学英语教学存在的问题是学用分离,重语言、轻思辨,研究能为一线教师提供一定的教学参考和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