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社会大课堂中讲好“大思政课”的话语观照

2022-02-10 08:11欧庭宇
现代交际 2022年12期
关键词:大思政课政课大思

□欧庭宇

(贵州师范大学 贵州 贵阳 550001)

“大思政课” 作为立德树人的课堂新形态,具有特殊的课程范畴和科学的运行模式。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的本质是讲道理,要“把思政小课堂同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教育引导学生立鸿鹄志,做奋斗者”[1]。这意味着“大思政课”超越了传统式的“小学问”、书斋式的“纯学问”,成了注重教学观照社会生活、突破“独自小楼成一统”空间限制的“大学问”。思政课要在社会大课堂中把道理讲深、讲透、讲活,离不开特定的话语观照,为青少年提供具有价值引领、思想引导、交互参与、同频共振的“金课”“趣课”,引导青少年入大道、启大智、育大德,满足青少年培根铸魂、为党育人与为国育才的需要。

一、在社会大课堂中讲好“大思政课”予以话语观照的相关理据

话语是理论照进现实的媒介,是推进理论具体化、时代化的关键。如同马克思反对将《资本论》中西欧资本主义发展的相关论述直接套用到分析和指导俄国社会发展,而只能结合俄国社会现状进行理论运用和推进,才能使俄国顺利走向社会主义,列宁指出,社会主义是必然趋势,但是“在社会生活各方面的社会主义改造的速度上,每个民族都会有自己的特点”[2]。其中暗含了话语范式的转换应回归现实、立足于不同人群展开,才能让思想、理论直抵人们的心田。而“大思政课”关涉社会大课堂,既是为党和国家培养适应和服务社会、担当复兴大任的必经之路,也是发挥“大思政课”讲清讲透讲活“大道理”的话语引导功能的关键。因此,要在社会大课堂中讲好“大思政课”,是对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现实的人”和话语思想的理论运用,也是对思政课肩负“讲道理”职责的理论观照。

思政课教学融入社会生活且在其中讲好“大思政课”是对人的教育关切,源自于马克思恩格斯关于人的高度重视与深入研究。“全部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3],这是对以往唯物主义把人置于抽象的、主观的、孤立的层面的超越。马克思恩格斯进一步揭示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意味着思政课教学作为人的社会活动方式,将其融入社会生活是对人的生命体本质的尊重和社会关系的遵循。因为人的生存就是一种现实生活的过程,在“以共同的物质生产活动为基础而相互联系的人类生活共同体”[4]的动态实践中建构了社会生活。而语言或话语是适应与搭建人的社会关系的语言媒介,是对人民群众传递意识形态的重要工具。马克思恩格斯又针对意识形态的传播原理做了阐发,即“每一个企图取代旧统治阶级的新阶级,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不得不把自己的利益说成是社会全体成员的共同利益,就是说,这在观念上的表达就是:赋予自己的思想以普遍性的形式,把它们描绘成唯一合乎理性的、有普遍意义的思想”[5]。其中,用“统治阶级的利益”比作政治话语,“社会全体成员的共同利益”比作生活话语,用“合乎理性的、有普遍意义的思想”比作学术话语,这里的“说成”表明这里探讨的是“转换”这一谓语。因此,在社会大课堂中讲好“大思政课”需要教育者基于社会生活视域,并对人的利益关系和社会关系说清讲透,转换思政课的教学话语范式,将严肃、正式的政治话语转换为青少年听得懂、喜欢听的生活话语。

在社会大课堂中讲好“大思政课”要求遵循育人目标和社会任务的指向。人的生活空间变化与自身发展是持续社会化的动态过程,这种动态过程的最终目的是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而思政课就是推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工具。“大思政课”既具有教育传导人的思想政治素养的育人属性,离不开一定的话语表达来运用专题教育、模范引领和环境熏陶等方式引导青少年培根铸魂,又具有推进党和国家的社会治理的政治属性,离不开宣传和引导社会主流意识形态的语言媒介载体。“大思政课”的目标指向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必然要求从社会生活中塑造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需要话语主体汇聚学校—家庭—社区—社会“多元一体”的参与力量。话语内容关涉党的百年奋斗历史与社会现实,以令人信服的事实引导青少年的认知,话语场域延展社会大舞台而增强青少年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获得感和认可度。同时,“大思政课”的本质依然是“讲道理”的思政课,是对传统思政小课堂的视野和场域的延展,体现了将课堂教学的“小教学观”升级为知情意行多元的内化要素协同融合的“大教学观”。“讲道理”不同于西方哲学的“真理”,而是侧重于用合乎规律、逻辑的话语表达来为某种价值主张进行合理性辩护,是“讲”的话语手段跟合乎目的性的“道”、合乎规律性的“理”的话语内容的辩证统一。思政课的“讲道理”基于事实而讲清知识性背后的学理性与价值性,但又要联系一定社会现实才能用透彻的学理分析回应青少年,以通俗易懂的大众话语说服青少年,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青少年。因此,在社会大课堂中讲好“大思政课”离不开话语观照。正如马克思“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的论断,唯有把政治宣传寓于社会生活的理论讲解,把价值引导寓于现实实践的知识剖析,实现将思想引导与价值引领之“盐”溶解于社会生活之“水”,才能实现直抵人心的政治宣传和通俗易懂的价值引导。

当然,一切的社会生活均具有实践特性。在马克思眼里,当思想照进现实,“都能在人的实践中以及对这个实践的理解中得到合理的解决”[6]。“大思政课”所要融入的社会大课堂是极为复杂的,并非千篇一律的“清一色”、此消彼长的“黑白色”,而是一应俱全的“斑斓色”。思政课教学若不加选择地把社会大课堂中的育人资源融合成“大杂烩”,反而失去了思政课的亮点和突破点。“大思政课”要在社会大课堂的“讲道理”这一话语实践中实现“有生命的鲜活”,充分激活“大思政课”在社会大课堂中“讲道理”的话语元素,对社会生活资源有针对性地挖掘与利用,使“大思政课”具备讲深、讲透、讲活的育人功能。

二、在社会大课堂中讲好“大思政课”的话语主体多元化

讲好“大思政课”,关键在于教师,但并非仅靠思政课教师,还需要校内外师资力量的协同发力。要发挥人多“力量大”的话语主体力量,既要动员专职的思政课教师,又要协同家庭、社会等各方力量,尤其是邀请专家教授、劳动模范、行业精英、青年榜样走进青少年的思政课课堂,发挥多元教育者引导与青少年自我教育的同向发力,使思政课由专人引导转向全员化引导与参与,构建起学校、家庭、社会等话语主体协同化的育人体系。

第一,推动“专职化”教师队伍的角色定位转向。“大思政课”不仅是传统课堂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大课,而且是引导青少年为党和国家做贡献的实践大课、启智立志育德的人生大课,对于专职化的思政课教师和其他教育者的话语角色定位提出了新要求。伴随话语主体的多元化和话语资源的丰富化,思政课教师要从传统思政课教学的主导者的话语身份转向推动者,把“三尺讲台”推向乡村田园、工厂车间、社区街头等“大讲台”,把广电报刊的传统传媒和图文声像的社交传媒的知识内容“推”给青少年,用全员化的育人师资“推动”青少年学习知识和追求信仰。同时,思政课教师要从组织者的话语身份转向把关者,既要协同政府工作人员、社会师资、专业课程教师参与思政课教学,又要在社会师资教学全程的话语资源、话语方式等方面给予帮助和监督,尤其是针对意识形态领域相关的去伪存真、去糟取精,以维护“大思政课”在社会大课堂中的良性开展。要让“有信仰的人讲信仰”,需要思政课教师“姓马信马”“在党言党”,提升他们对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和原理的理解能力,结合中华大地的生动实践和伟大成就,向青少年展示伟大真理的现实阐释力和实践引导力,引领青少年真懂、真信、真用。

第二,汇聚“全员化”协同育人队伍的协同力量。培养担当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这一育人效果并不能由专职教师一人定夺,亟须通过社会实践的情况来检验和推动。新时代家风蕴含引领家庭层面的社会主流价值观、塑造个人修养的功能。优良家风或家教有助于引领青少年树立理想信念、塑造个人品质、规范社会行为,需要政府或公益组织给予专业化服务,提升对青少年价值观的言传身教、与学校协同育人的能力。对于其他非专职教师队伍而言,需邀请校院领导、管理部门工作人员、专业课教师、党校社科研究机构的专家教授、纪念馆讲解员、援疆教师、大学生社团中的优秀人才等话语引导者,向青少年开展思政课教学,用生动的、朴素的、温暖的话语为青少年的成长成才教育提供更多的正面宣传和舆论引导力量,构建良好的研学实践的育人服务。

第三,提升青少年参与思政课的对话能力。“大思政课”的底色依然是思政课,必须在社会大课堂中坚持主导性与主体性相统一,亟须青少年参与思政课的实践推动。要让青少年发挥积极参与的话语交往能力,就需要遵循思想政治教育规律和学生成长规律,让他们的角色由静态的、被动的课堂倾听者转向动态的、主动的课堂参与者,引导他们在社会大课堂中体悟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现实感和阐释力,提升思想水平、政治觉悟、道德品质、担当精神等综合素养。“大思政课”应把教学话语目标由“应试教育”转向综合能力教育,把教学话语空间由书本拓展到社区文化场所、蔬菜大棚、乡村地头等课外环境,让青少年沉浸式体验到人民美好生活追求、乡村振兴对整个国家发展的重要意义,从而提升理论联系实际能力。

三、在社会大课堂中讲好“大思政课”的话语资源丰富化

在社会大课堂中讲好“大思政课”并非脱离思政课的基本范畴而自立门户,依然需要坚持为党为国的育人导向,应立足于社会大课堂语境而开展思政课教学。“大思政课”的亲和力和针对性,在很大程度上考验的是由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的科学转化。这一过程的枢纽是话语资源的转化,即依据理论知识和青少年的个体需求,对社会生活中历史的、实践的、国际的课程教育资源转化为教学可直接使用的话语资源。正如稻米不能直接食用,而需要依据一定的条件煮熟才能汲取营养,“大思政课”的话语资源必须把社会生活中的教育资源转换为有边界、有标识的话语资源,以微观叙事的话语资源呈现微言大义的“讲道理”。

第一,讲解“微而不碎”的历史故事,供给“有根有魂”的历史话语资源。中华文化蕴含丰富的思想道德资源,凝结丰富的历史智慧、深刻的历史规律,为在社会大课堂中讲好“大思政课”提供了珍贵的话语资源、丰厚的话语营养,使青少年在文化育人中培根铸魂、启智润心。以党史资源为例,除了要组织青少年参观革命遗址、红色纪念馆等“国家在场”的实体场域外,还要借助网络传播的“想象符号”来创造感受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的日常化教育,使党史资源转化为引领青少年成才成长的日常话语资源。教育者可借助国家公祭日、烈士纪念日等崇高仪式播放周期性循环的党史故事,把历史事件、革命英雄、革命文物中相关的信念信仰用于浸润青少年的心田和思想,成为思想熏陶和信仰体验的智慧营养。如通过文字、声音、动画等元素融合手段,把抽象的、久远的党史故事转化为生动的、图像再现的沉浸式感官体验,为青少年讲解“半条被子”的故事,解读鱼水情深、生死与共的军民关系;通过“半截皮带”的故事体悟红军战士身上彰显“铁心跟党走”的信仰写照;通过“突破乌江天险”的故事体悟中国共产党人对革命理想的信念坚定……引导青少年认识到马克思主义为何行、党为何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何好,激励他们成为为中国梦砥砺奋进的时代新人。

第二,坚持问题导向看待时代变化,供给“有声有色”的实践话语资源。要树立“大思政课”的大格局,把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工矿企业等重要成果打造成青少年可直观的、可体验的实践教育资源。在参与顶岗支教、志愿服务等实践锻炼中,结合民生“小”事、经济社会“要”事等社会话题,积极回应青少年所关注、疑惑的问题,使他们真切感受“无奋斗不青春”“无实干不兴邦”的社会认知,使书本学习和实践体验“融圈破壁”,引导他们把爱国志趣和行动融入担当复兴大任中。同时,应勉励青少年加入同辈人所在的脱贫攻坚、疫情防控、乡村振兴等青春奉献行列,邀请各个领域的佼佼者,“请进来”讲解奋斗故事,以话语正能量引导更多青少年“走出去”,立志和投身于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各项建设事业。

第三,坚持国内外治理成果比较,供给“有理有据”的政治话语资源。要打开“大思政课”的大视野,就需要从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审视我国与世界的辩证关系,并对其治理成果进行国际比较,因为“学生经常会把国外的事情同国内的情况联系起来,这个过程就会产生一些疑惑。学生的疑惑就是思政课要讲清楚的重点”[7]。聚焦青少年所关注的热点和难点,通过国内外的事实和案例正反比较回答青少年的疑问,在国内外治理成果比较中讲好中国故事,激发和锻造青少年爱国担当、服务人民的行动自觉。同时,也要在国内外治理成果比较中增强青少年的民族自信,如我国脱贫攻坚战的全面胜利,创造了古今中外史上“没有哪一个国家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实现几亿人脱贫”[8]的人间奇迹。应当向青少年讲好脱贫攻坚的中国故事,既要从中华民族几千年反贫穷历史中去讲,又要放置在人类反贫困的全球视野中比较,引导青少年正确认识我国为世界减贫事业贡献的中国担当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治理优势及自身的时代责任和历史使命,激发他们立鸿鹄志、做奋斗者的爱国热情和担当作为。

四、在社会大课堂中讲好“大思政课”的话语形式生活化

所谓内容与形式相统一,在社会大课堂中讲好“大思政课”的话语资源已发生变化,其话语形式理应得到转化。将严肃的、正式的教材话语转换为简单的、群众的教学话语形式,有助于增强社会大课堂中思政课教学话语的亲和力和针对性。在保证话语资源不偏离政治立场、不违背话语原意的基础上,应当以通俗易懂、喜闻乐见的话语形式来阐发解读,帮助青少年进一步理解与掌握。要使大中小学思政课教学话语目的能够分层化且递进化,中小学阶段依据增强学生情感认同的话语目的,应使用偏重儿童化话语形式,尤其是多使用故事、音乐等活跃的话语形式,而大学阶段则依据增强学生政治认同的话语目的,应使用偏重成人接受特点的话语形式。从话语形式转化的角度来看,若在社会大课堂讲好“大思政课”中使用符合启发性、交互性、趣味性的话语形式来阐发理论,将有助于使话语内容形象起来、鲜活起来,增强青少年的话语参与度和认可度。

第一,将理论性话语转化为故事性话语。学校不再是与世隔绝的“真空”,而是各种社会思潮争夺影响青少年价值观的话语资源地,社会大课堂更是如此。这需要“大思政课”摒弃理论化、文本化的话语表达,结合青少年关注的问题讲深、讲透、讲活,做好思政课教学话语转化的“翻译官”,把其中抽象空洞的“大道理”转化为生动活泼的“小故事”,用具有“烟火气”“温度感”的故事性话语引导青少年更好地理解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生动实践、党的百年奋斗的历史性成就等热点问题。如思政课教师向大学生讲解中国梦的部分,可结合瑞士友人拍下“中国高铁立硬币”的短视频,以此对比工业强国的西方发达国家,结合外国人为中国经济发展、科技进步感到震撼的画面,激发青少年由衷地产生民族自豪感,激发爱国情怀。

第二,将单向性话语转化为交互性话语。“大思政课”需要师生间良性互动,引导青少年针对各种问题尤其是错误思潮和观点进行批判,并结合具体现实问题提升明辨是非的能力,提升思政课教学的抬头率、吸收率和认同率。思政课走向社会大课堂能够提升“大思政课”教学话语的感染力和感召力。如向青少年讲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时,可借助美国民众在疫情防控中宁可丢失身家性命也不要隔离居家的视频,帮助青少年思考和分析美国民众的价值观是什么;并根据2020年疫情暴发时采取“封城保卫国人健康”的例子,让青少年分析为何中国人并没有像美国民众一样的行为,由此引导学生深刻领悟核心价值观,在平等、民主的对话交流中帮助青少年解疑释惑。

第三,将严肃性话语转化为趣味性话语。伴随生活网络化与网络生活化的协同推进,“大思政课”逐渐进入“读图时代”“短视频时代”,而青少年愈来愈青睐更多的“新语言”带来的生动体验,倒逼“大思政课”的话语形式走向趣味化。网络话语平台的功能更加迎合青少年的需求,设置了“点赞”“弹幕”等感官体验,生成了更多的趣味性表达。思政课教师不妨学习和借鉴习近平总书记用“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表达中华民族一家亲,用“累并快乐着”表达为人民服务的奉献热情、不负人民的为民情怀,用“年轻人不能老熬夜”表达对青少年的关切与爱护,使在社会大课堂中讲好“大思政课”的话语形式走向生活化。同时,话语形式的趣味化不仅局限于语言形式,还需要结合故事性强、画面感足的影像设计,如动漫片《领风者》描绘了马克思的传奇经历,政论片《正道沧桑》中的片段形象阐发了欧洲三大工人运动与科学社会主义的问题。应当为青少年提供亲近的、受益的、能听懂的趣味性话语,契合他们的话语需求,有助于“大思政课”融入社会生活,塑造他们的思想观、道德观、价值观、历史观、政治观。

五、在社会大课堂中讲好“大思政课”的话语空间情境化

开拓社会大课堂中的教学话语空间不是简单的走马观花式的空间情景化,而是话语空间由可远观的情景化转向可实践体验的情境化。话语情景化作为引入思政课堂中的话语资源是行得通的,但社会大课堂作为讲好“大思政课”的话语空间,亟须教师把抽象的、远距离的情景转向话语主体亲身体验的情境空间,使情境化的社会大课堂成为青少年共鸣共情的话语空间。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每个社会成员均亲身经历了这个社会公共事件,青少年也迅速地以共情共鸣的感官体验建构起思想认同和情感认同。因此,话语空间的情境化需要借助一定的技术手段,使思政课教学在话语表情、肢体语言、图文声像等话语情境中营造浓郁的、真切的体验感。可从现实的话语空间和网络的话语空间两方面入手。

一方面,现实的话语空间情境化。学校和社会各界应充分挖掘和开发承载社会主流价值观的实体,赋予思政课教学情境化的话语氛围和育人功能。如通过在北大红楼前开展入党宣誓仪式、到娄山关重走长征路而感悟红色精神等情境化的育人活动,回看党的历史,缅怀革命先烈事迹,使青少年形成更加直观的、亲历的知情意行体验。“大思政课”要求空间的拓展,首先要把自然景观人文化、道路名称时代化、教学设施历史化等物质载体精神化。教师可在此情境下通过表情和手势的声形和谐一致、声音和现场图像的同步呈现、特殊场合的情感营造等技术手段实现在社会大课堂中讲好“大思政课”的话语空间情境化。如为营造情境化的教学氛围,可组织青少年饱含深情地朗读航天英雄刘洋出征前写给女儿的书信、抗日英雄赵一曼写给儿子的书信并分享背后的故事,使青少年在互动的、体验的、沉浸的教学氛围中更加容易、真切地领悟历史文化和社会主流价值观。师生可共同试演党的百年历程中的鲜活故事,巧妙穿插革命斗争、开国大典改革开放、脱贫攻坚等背景,以共产党的故事呈现历史场景,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实地走访了解真实历史,尽可能地展现中国共产党人在革命、建设、改革中砥砺奋进的担当精神,使师生在共情共鸣的情境演绎中体悟党史故事中的红色基因。

另一方面,网络的话语空间情境化。“要推动融合发展,主动借助新媒体传播优势”[9],为话语空间情境化指明了前进方向。这意味着应充分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先进技术赋能于社会大课堂中的“大思政课”,更加精准地匹配青少年的偏好需求和个体习惯,提供虚拟仿真实验教学课程、红色文化的移动课堂、时政讲解的直播课堂等数智并举的情境化的网络教学空间,使他们在“身临其境”中体悟社会生活意涵。如西南政法大学刑事科学技术专业的学生开发了一款《红色年华》的网络情境游戏,制造“英雄袁殊”这一地下党人跟敌人斗智斗勇的闯关情境,让师生全员沉浸体验抗日战争时期的革命斗争氛围,直观体验“袁殊”“视死如归”的担当、“上刀山下火海”的艰辛,在“小故事”中体悟中国共产党人革命理想高于天的价值取向,深感无名英雄的伟大,进一步将党的历史知识和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入脑入心。

六、结语

培养党和国家所需要的时代新人,离不开社会大课堂的适应和锤炼。在社会大课堂中讲好“大思政课”的本质是为青少年讲清、讲透、讲活关于人与自身、人与社会、人与世界的“大道理”。正所谓心悦诚服,“讲道理”不是强制压服、抽象灌服,而是由“知其然”的感性认识升华到“知其所以然”的理性认知,逐步使青少年由衷地在思想上认同社会主流价值。因此,这离不开相应的话语观照。通过话语主体协调化、话语资源多元化、话语形式生活化、话语空间情境化等策略,增强“大思政课”的育人性和时代性,教育引导青少年立鸿鹄志和做奋斗者,成为党和国家培养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是迫在眉睫、切实可行的育人使命。当然,“大思政课”的格局和视野很大,如何提供匡正现状、今后借鉴、优化育人的思政课评价考核体系,这是需要学术界、教育界和社会各界接力探究的重要课题。

猜你喜欢
大思政课政课大思
新媒体视域下思政课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统一的路径探析
东北师范大学西湖实验学校
——构建大思政课程体系 打造党建工作品牌
成都理工大学:挖掘“攀登精神”内核 构建大思政格局
走进社会大课堂,善用“大思政课”
文化自信视域下思政课意识形态教育研究
正确把握善用“大思政课”的精神实质
“大思政课”的理论要义与实践导向
高校“大思政课”格局下舞蹈课堂与思政内容融合的思考与探究
疫情之下线上思政课教学实效性研究
主导性与主体性相统一引领下思政课互动式教学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