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 媛,雷博程,2
(1.赤峰学院附属医院 口腔科;2.赤峰学院 口腔医学院,内蒙古 赤峰 024005)
2016年,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1]。2017年,教育部印发《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正式启动坚持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的“三全育人”改革试点工作[2]。全员育人是由学生、家庭、学校和社会共同组成的四位一体育人机制,强调育人主体之间形成合力;全过程育人是指学生自进入学校开始直到学生毕业,学校把教学工作始终贯穿始终;全方位育人是指合理利用学校各类教学模块,并将思政教育贯穿全程,三者之间相互结合,融为一体,共同构成高校的育人体系[3-5]。“三全育人”是对当下育人项目、载体、资源的整合,更是对长远育人格局、体系、标准的重新建构。高校构建“三全育人”体系目的在于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高校的一切教育活动都要围绕“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这一根本目标进行[6]。开展“三全育人”是当下教育模式的重大转变,重视“三全育人”,充分发挥“三全育人”模式的作用,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必经之路,也是弥合人才培养诉求、社会发展需求、遵循学生成长规律的科学的教育体系。“三全育人”教育体系,不仅关系到高校自身的发展,也关系到国家的进步、民族的未来[7]。
职业生涯规划是一个人自青春到退休,对一生的理念、工作、生活、家庭以及社会等目标所做的妥善安排与计划,用来追求理想人生的方法。对大学生而言,生涯规划是学生根据自身相关因素,以毕业后从事职业为主要方向而制定的有目的、可发展的中短期目标,并向实现这一目标而努力的过程。正确认识生涯规划的重要性,掌握一定的生涯规划方法并有效实施,是高校就业指导教育体系中的重要内容。陈诗萌[8]以华南理工大学广州学院电子信息工程专业、自动化专业、通信工程专业2020级386名新生作为调查对象,对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现状进行调研。仅有18.4%的同学对自己的专业有一定了解,72.5%的同学没有做过对本专业的职业兴趣与能力测验、咨询情况调查。关于对自己未来职业的规划,55.5%的同学选择“偶尔在心里想一下”,32.3%的人选择“有比较详细的规划”,5%的人选择“有非常详细的规划”,还有7.2%的人选择“从来没想过”。对于毕业后去向的调查结果显示,36.8%的同学选择“就业”,35.2%的同学选择“考研继续深造”,6.7%的同学选择“自己创业”,1.6%的同学选择“出国留学”,还有19.7%的同学选择“还很迷茫”。调查的结果表明许多大学生对职业生涯规划意识不强,缺乏自我认知和自我目标等问题。目前,很多学校已经将职业生涯规划纳入高中甚至初中生的教育中,但从调研结果来看,职业生涯教育仍存在流于形式、浮于表面的情况,未能真正引起重视。职业生涯的规划是一个不断探索和调整的漫长过程,现有的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教学设计缺乏完整性、系统性,不利于保证效果[9]。
职业生涯规划是高校履行“三全育人”的重要载体和体现,对大学生职业生涯进行科学指导和合理规划,有意识、有目的地培养创新型人才和社会适应型人才,能够推动就业工作的有效进行,从根本上解决就业难问题[10,11],所以。重视职业生涯规划就重视就业。
目前,多数研究与实践集中在对“三全育人”的内涵与特征、要求与任务、工作机制与实践路径[12]等方面,对于分专业的专题研究还较少。2005年开始,我国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体系的研究论文大量出现,但研究重点偏向生涯教育的一般论述,对教育的具体操作方法研究较少;研究多偏向综合性,学科专业性不强。因此,探索以“三全育人”理念为指导,围绕口腔专业特点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具体模式,是开展课程改革的有效路径,对提升生涯规划教育质量有着重要意义。
大多数高校将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作为必修课程授课,在低年级段进行理论授课。授课形式主要为讲述职业生涯规划有关的理论知识,由于学时数量及场地等原因限制,很少设置实践任务。课程考核多以职业生涯规划书为主,对课程教学中的可实践项目并没有追踪性的考察。
从授课内容看课程重点主要是从自我探索、职业探索、价值观等领域帮助学生认清自己、探索职业世界。但是由于不同职业的职业兴趣、价值观以及所需的能力并不十分相同,通识的课程并不能让学生清楚的认知未来职业世界,对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准确度有一定影响。口腔医学职业具有类别性、经济型、专业性、技术性等特点,不同口腔专业对从业人员的岗位胜任力要求也有很多不同。尽管我们已经对于生涯规划课程进行多种形式的改革创新,但仍存在较多问题,如生涯教育与口腔专业课程去缺乏有效结合,无法贯穿大学教育全过程,仅从求职角度开展生涯教育等。目前,对口腔专业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教学研究还处于初级阶段,对具体实施方法和教学内容的论述较少。
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是高等院校就业指导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多数院校已经将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课程从选修课程转变为必修课程,以期提高就业指导的完整性。但是对于整体教育指导体系的建设仍不完善,多数只停留在课程讲授的阶段,并没有全程的跟踪指导环节。且医学专业学生的专业课程较多,实习实践课程需占据大五全年时间,学生对生涯规划的需求也会根据年级不同有所差异。单纯的生涯课程并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一些院校已经开展生涯咨询工作,对学生进行针对性指导。目前影响该项工作开展的主要问题是师资力量的缺乏、学校管理层面的重视程度和学生对该项指导服务的了解程度。承担职业生涯指导课程的老师多为从事就业指导工作的老师或辅导员,专业老师的覆盖率较低。
“三全育人”理念中育人的主体不仅有学校,还包括学生、家庭和社会,各主体间必须相互协作形成合力才能将“三全育人”落到实处。目前“四位一体”育人环境仍以学校为主,育人主体参与度不够,各环节缺乏有效沟通和联动,特别是学生与企业缺乏供需关系的沟通,这也造成了全员育人的局限。另外高校中不同职能部门各司其职,大家普遍认为生涯教育工作主要属于学生工作部门的职责范畴,与自己关系不大,这就造成了全方位育人的壁垒。生涯教育的贯彻落实离不开学校管理部门的决策,离不开生涯规划专任教师的指导和培训,更离不开专业课教师将生涯教育与专业知识的有机结合,贯穿学生学习整个过程。不同岗位的育人功能不同,但职责一样,都是为学生提供全方位的生涯指导,培养创新型、实践型、社会适应型人才而努力奋斗。
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是1998年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明确提出的,要求高等教育建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新视角和新模式[13]。但传统课堂仍以教师讲授、学生学习的通过对学生的反馈调查发现教学模式为主,在职业生涯教育的课程教育中对以学生为中心的授课方式探索较少,可供参考的课程资料不多,学生参与度低。通过对学生的问卷调查发现,授课后多数学生对生涯规划的基本方法和内容有所了解,但后续的规划执行与监督指导内容缺乏。多数学生在课程结束后不能长效的完成规划内容,对课程的认知只停留在学习后完成作业结课,而只有少部分学生将其作为可供长期参考的课程体系。口腔临床医学教育是对实践动手能力要求非常高的专业,学生专业课学习课业繁重,同时还需要大量的时间进行实践技能的培训,学生对专业课应顾不暇,没有冷静的思考和探索自己的职业兴趣和人生追求,对于职业生涯也抱着走一步看一步的态度。也有一部分口腔医学专业的同学对本专业的期望值过高,认为就业前景和薪酬待遇都是可观的,对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视程度严重不足。进入社会后发现自身条件与社会需求及回报存在较大偏差,后悔学生时代没有合理的规划职业生涯,这时早已为时晚矣。
赤峰学院口腔医学院已按照各级就业指导部门要求结合口腔医学专业特点,成立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小组,小组以书记为组长,学工与教办相关负责人为副组长,全体辅导员、班导师及相关教师参加,设置专门负责人执行协调各项工作。通过培训、课程训练等方式培养一批专业老师进行授课及生涯指导,提升全体教师的生涯规划教育意识,将其融入学生层面建立职业生涯规划工作组,由老师监管,由各年级学生代表组成,主要负责协助或组织相关学生活动、收集关注学生需求及动态,提升以学生为中心教育实效。改善生涯规划教学实施流程,以PDCA原则进行包括前期指导、项目(包括课程、实践项目和比赛等)执行、后期反馈和改进,将思政教育融入课程不断优化教学流程,旨在提高学生就业质量、培养高素质医学人才。
大一阶段是大学生学习生涯中重要的过渡阶段,这一阶段主要帮助新生掌握学习方式、增强专业认知,了解行业就业去向及往年就业情况[14]。通过该阶段的生涯规划课帮助学生从生涯规划的角度对自身的兴趣、能力以及性格等多个方面有一个全面评价和认知,对未来职业方向有初步认识。该阶段的课程目标主要包括三方面:让学生学会利用生涯规划的理论进行自我探索并学会进行职业世界探索的方法;能够制定个人目标并实施;学会正确的评估并调整目标与行动。在授课内容上将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内容与口腔医学专业相结合,在课程完成形式上改变原有单纯理论授课,将班会及小组讨论纳入授课体系。以期运用多种形式针对性完成课程目标,在理论课程结束后通过班级定期班会、宿舍团队形式进行监督执行,让每名同学可以在大一期间完成短期目标并评估调整。
大二阶段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实践项目,并将社会实践与之融合,充分利用假期实践,目的是让学生们对个人能力有更深刻认知与锻炼、利用科学方法进行职业世界探索。依据口腔医学专业未来的就业方向及各岗位的岗位胜任力,构建不同能力水平的实践项目体系,充分利用学校、企业、校友等资源搭建实践平台,对学习能力、团队意识、沟通能力等技能进行培训。口腔医学本科生毕业后的主要去向有医院、医疗器械公司、私人门诊、读研等,我们根据这些就业形式,以不同的类型的职业目标对学生进行分组,如口腔全科医生、创立口腔门诊、医疗器械经销员等,为每个类别配备一名指导教师制定帮助学生探索职业世界的项目并实施,项目结束后学生提交总结并完善自身职业生涯规划。
大三阶段是口腔医学生专业学习的重要时期,在前期生涯理论与实践教育的基础上开展职业生涯规划大赛。赛前为学生提供指导教师人选,充分利用线上资源开展毕业生生涯主题经验分享会。通过大赛让进一步提升生涯规划意识,并树立优秀学生典型,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创业观、择业观。为有创业规划的学生进行针对性创业指导、项目培育等辅导,培养学生创业能力。从大赛中了解学生的规划目标从而反向指导各项教学与学生活动的侧重点,将以学生为中心教育理念贯彻始终。
大四阶段学生已经对职业目标有一定的认知,本阶段以专业知识技能训练实践结合职业生涯人物访谈为主。在专业课实践基础上,组织各类专业相关技能比赛,如牙体组织形态雕刻大赛、牙体缺损二类洞制备,提升学生专业知识技能。通过对专业知识学习的深入,同学们对口腔各个亚专业的工作内容与性质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此阶段进行生涯人物的访谈可以帮助学生更好认清行业环境与职业定位。另外,对学生就业意向和目标进行调研。首先,组织学生前往就业单位实地走访,邀请优秀校友(考取研究生、公务员、规培学员)面对面访谈,聘请专业课教师开设考研院校选择和专业课辅导课程。学生根据自身条件和意向填写就业意向调查表,掌握学生就业动向,根据学生就业意向(考研、规培、公考、国考、医院就业、门诊就业、创业)分类指导,分别制定帮扶计划。每一类别分配备一名负责教师,定期对该组同学集中培训和考核,掌握学生需求和思想动态,因材施教、因需施教。
大五阶段是实习期,此时学生们对该阶段的目标已经有清晰认知,因此,本阶段规划指导目标旨在针对性地进行生涯规划咨询。对生涯规划咨询平台的建设主要包括场地、专业教师与咨询体系。专业教师选择中选派有专业知识背景的教师进行职业生涯咨询培训,对后续针对性的咨询有积极的意义。在咨询方式的选择上,受疫情的影响且实习期间学生分散各地,可采用线上与线下结合的方式进行一对一的指导。生涯规划咨询适用于各个年级学生,但实践中发现,当学生有一定的生涯规划基础后,能更好地提升咨询的效果。
通过以全程育人为主线,充分调动管理层、辅导员、教师以及优秀毕业生与在校生的主观能动性,以课程、实践项目和比赛为载体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体系,可以在大学各个阶段为学生提供全方位的规划指导。该体系的建立与口腔医学专业相结合,有效地提升了学生的生涯规划意识及就业质量。但是就生涯规划目标考核机制、人才评价体系的考评、生涯规划绩效激励机制的完善仍是我们下一步努力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