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秀娟
2019年8月30日教育部等四部门印发了《深化现时代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改革实施方案》教师[2019]6号文件专门就“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提出了重要指示[1]。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国办发[2017]95号)明确强调以产教融合为契机,加强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多举措引进行业能手到校任教,鼓励设置产业教师特设岗。自此,全面开启了我国产教融合的新篇章,带动了行业参与教育的积极性,明确了行业与教育的社会责任和义务。[2]2019年1月24《关于印发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国发[2019]4号)明确指出“深化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培训模式改革,借鉴国际职业教育培训普遍做法,制订工作方案和具体管理办法,启动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3]2021年全国职业教育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作出重要指示强调优化职业教育类型定位[4],进一步提高职业教育的站位,“双师型”师资队伍的建设是优化职业教育类型性的必要条件,所以作为高等职业院校建设一支高素质“双师型”师资队伍是永恒的话题。
目前学术界对“双师型”教师概念及内涵表述众说纷纭,代表性的有“双证”说、“双能(双素质)”说、“叠加”说、“双职称”说、“双层”说、“特定情况”说等,其中影响较广的是刘建湘等构建的“双层”说,即“双师型”教师应该是能力之师,素质之师。当然也有不少学者对这些界定表示怀疑,如黄斌提出不同专业的“双师型”教师应该有不同的要求,不同层次的“双师型”教师应具备的素质也应该有所差异。
本文所指新时代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指高职院校中具有从事高等职业教育资格,思想政治过硬,既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和行业素质,较强的职业教育教学能力,能传授专业理论知识,又具有较高的专业操作示范技能,同时具有社会服务能力,具有一定的工匠精神,能较好地指导学生实训实习以及职业生涯规划和引导,同时能够采用现代教育手段进行教学方法改革的教师。
该定义主要突出了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双师型”教师必须对高职高专教育事业具有强烈的职业归属感和荣誉感,同时要对行业有强烈的爱好;二是强调“双师型”教师的行业素质以及行业魅力,为学生的职业发展导航,帮助学生进行职业规划,用自身的行业魅力吸附学生从事本专业工作,提升专业对口率;三是教师行业服务能力是重要考核指标之一。四是能够采用现代教育手段丰富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强调培养学生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
(一)职业教育类型化的时代要求。培养一批高素质高技能型人才,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经济社会转型升级提供有力的人才保障,这是作为类型教育的职业教育最基本的时代要求。要服务社会,为经济社会转型升级提供人才保障,其实就是回到培养什么样的人,要实现培养一批高技术技能型人才,必须要有一支高素质“双师型”教师队伍,通过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深入推进教育方式、办学模式等机制改革,实现育人与行业之间的无缝对接,提高职业教育类型化的优势与特色,“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有力人才和技能支撑。”
(二)高职院校内涵发展的必然要求。高职院校已从规模发展逐步向内涵式发展,在“双高”计划下,提高人才培养质量重在建设一支高素质“双师型”教师队伍。产教融合从形式和内容上打破了教育、行业、人才、创新等多领域之间的壁垒,加强了人才培养与行业、与创新需求之间的联系,使职业教育能在经济社会转型升级中更能发挥作用,为其提供了现实保障,是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主要途径之一。
(三)教师自我成长的基础要求。作为一名合格新时代高等职业教育教师,除了掌握最基本的职业教育技能,还必须掌握相关专业技能,能够指导学生技能实践,成为学生的职业导师,同时在职业教育引导方面,加强行业认知和认同感的引导,使学生能够快速地成长为一名合格的技能人才。这就要求,高职教师必须具备一定的职业素养和职业能力。在产教融合背景下,校企资源共享,高职教师可借助此平台深入行业或跟行业大师提升自己的职业技能和行业素养,提升自身的综合实力,更为一名合格的新时代双师型高职教师。
(一)兼职教师队伍不稳定,教育质量参差不齐。各地高职院校已经不同程度地实现了用人选人自由,在产教融合背景下,校企基本实现了人才双向流动,以“固定岗+流动岗”形式,高职院校组建了专兼职的“双师型”教师队伍。但研究发现,“双师型”教师队伍中有部分教师的思想政治信念有待进一步考量,职业教育技能需要进一步加强。同时受到企业工作等影响,兼职教师队伍出现不稳定,上课时间不固定,上课质量不稳定,效果得不到保障,管理难度大,尤其是涉及到教学资料收集相关事宜,行业兼职教师觉得繁琐,往往出现抱怨和退缩现象。
(二)产教融合流于形式,深度不够,校内教师走不出去。自2017年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以来,各地政府均按照该意见遵照执行,根据行业与地区情况针对性地设计了相关具体措施,如服务购买,校企的共建共赢,税收减免、融资支持等。但具体政策落地,受到诸多体制机制的束缚,效果不明显,打消了校企的积极性,使职业教师难以走出校园进入行业修炼,产教融合较多流于形式,深度不够。
(三)高职院校借力不够,校内培训过于强调理论培训,培训效果差。高职院校借助产教融合引进了行业能手,组建了大师工作室,但对于资源的开发利用不够,多数仅停留在人才培养层面,但在教师队伍建设与培养方面很少涉及,尤其是在校本培训方面,行业能手、技能大师“以师带徒”作用未能体现,多数采取请行业专家或技能大师以讲座形式对全体教师进行培训,效果差,流于形式。
(四)高职院校教师职业认可度不高,获得感低。职业教育虽然一直以来受到国家层面的高度重视,但研究发展,多数强调的是中等职业教育,对于高等职业教育,学术界和社会都将其定位于高等教育,而高职院校却不能享受高等教育的一些政策,而又非中级职业教育,导致整个高职院校在夹缝里讨生活,尤其是每每提到教师的工资不低于当地公务员的工资时,高职院校教师很尴尬,因为这里包含的类型教育只有中级职业教育,而不包括高职职业教育,而在高校绩效分配过程中,高等职业教育又不能和普通高校相提并论,导致高职院校教师在对职业认可度低,没有存在感和获得感,对人才的吸引力差。
提升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素质是高职院校由规模发展向内涵式发展的必由之路,是职业教育类型化的必然要求,也是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保证。深度产教融合背景下,校企之间可以将“产学研用”高度融合,促进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素质建设,增强新时代高职院校为经济社会转型升级的服务能力。
(一)引进来。通过产教融合,校企可深度合作,利用多元引进渠道,优化“双师型”教师队伍结构。可以借助校企共建生产性实训基地、“大师工作室”、校企合作横向课题等方式助推“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将企业和民间的能工巧匠引进到校内兼职或全职任教,改善“双师型”教师队伍结构。同时可以根据产教融合工作成效,建立校外专家库,专家遴选时将职业教育素质、行业素养、思想素质等综合评定,为地区职业教育服务。
(二)走出去。产教融合背景下,学校与企业、行业有更多接触机会,也为高职院校教师“走出去”创造了很多平台。一是高职院校教师应该在寒暑假期间进入企业挂职锻炼(挂实职),根据专业进行分类管理,对于更新加快的专业每一年必须挂职一个月,同时加强挂职过程考核和成果分享,保证“走出去”的效果;二是通过校企常态化合作机制,借助校企共建实训基地,高职教师利用周末等业余时间进入企业实践,进行实地考察与学习,研究行业新动态,更新教师的实践经验与行业见识,保证“走出去”的常态化;三是以项目为依托,高职院校可以以横向课题形式解决行业企业难题,行业企业也可以与学院开发校企课程和研讨教育教研难点,解决教学痛点和难点,提升实践教学能力,延伸“走出去”的内涵。
(三)内修炼。“内修炼”就是高职院校应根据学院自身情况,制定一套完整的校内“双师型”教师培训制度。一是对于新引进的教师用开展全过程、全方位化培养。采取“双导师”培训制度,即行业能工巧匠指导其实践技能,校内专家名师指导其职业教育技能,引导其树立正确的职业教师观基础之上,针对每位教师特征帮助其制定职业规划,使其能够成为一名合格的“双师型”教师;二是对于实践技能差,理论知识雄厚,具有一定职业教师技能的教师,可依托“大师工作室”、“产业教师特色岗”等平台,以“师徒制”形式,拜行业大师或专家为“师傅”,学习职业技能,提升其实践能力,提高其“双师”素质。
(四)优激励。优化教师激励机制,提高“双师型”教师获得感。通过激励机制明确“双师型”教师的法定地位,同时在工资待遇(工资基数、课时系数、绩效工资)、职称评定、职位晋升、科研项目申报、培训机会等明显优于其他非“双师型”教师,提升“双师型”教师优越感,激发教师内生动力,调动教师成为“双师型”教师的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