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芳芳 刘云国 康大成
(临沂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山东临沂 276000)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关系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大学除了传道授业解惑,还要立德树人,这是高校立身之本。“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必须把教育事业放在优先发展位置,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1-3]。这表明,将思政教育扩展到专业课程势在必行。长期以来,工科教育与思政教育脱离严重。如果能进行充分挖掘,精心设计,将两者进行有机结合,则能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4-6]。那么,如何将两者进行有效结合,教师需要进行不断学习和探索。
食品微生物学是食品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食品的贮藏、运输、加工、制造过程中,都存在许多微生物学问题。一是利用有益微生物创造美味食品;二是防止有害微生物污染食品。该课程的主要目标是使学生理解食品微生物学的基本知识理,掌握基本操作技能,以及食品质量的控制方法等,为学习其他相关专业课、毕业后继续深造或从事食品生产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本文以食品微生物学基础知识为起点,结合学科发展史以及学科研究领域的知识内涵,在教学设计中有计划地融入思政元素,重点把握以下四点:①教学资源重组;②教学方式选取;③教学目标设定;④评价体系构建。
教学目标是一门课程的指南,因此,进行课程思政,首先需要从教学目标重构开始。在原有建设的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基础上添加思政目标;将价值取向、综合素养等方面纳入课程思政中。同时,原有的专业目标也进行重组,最终实现两个基本建设目标。一是课程专业目标:延续传统课堂教学目标,包括理论和实践两方面;二是课程思政目标:①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拓宽学生的国际视野,树立正确的奋斗信念;②引导学生建立专业理想信念;③培养学生认识、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食品安全意识;④指引学生树立民族自豪感。
为了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整合教学资源(教学内容+教学案例等)是必须的。然而,工科学生掌握的历史知识和人文素养方面都比较薄弱。因此,针对每个章节,通过科研事迹、典型案例的引入,将工科知识和人文素养有效结合起来,基于提出的新课程目标对教学资源进行重组。其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①教学内容的调整:在全国课程思政的大环境下,根据新的教学目标,我们对原有的课程内容进行适当调整。一方面,教学内容的重组。将前后教学内容进行顺序调整,内容重新组合,从而体现系统性,更利于学生理解和记忆。例如:在讲解微生物的生长这一章中高温对微生物的影响时,将相应的热力灭菌方法(干热灭菌法和湿热灭菌法)融入这部分内容中,实现内容相关性的融合;另一方面,教学重点的调整。例如:根据当前国家形势的发展,特别是对食品安全问题的重视,将食品微生物污染及控制这一章调整为重点;②思政案例库的构建(表1)。例如:在微生物学发展史上有很多为科研现身的科学家,他们冒着生命危险进行科学研究。例如:我国著名微生物学家汤飞凡,首次分离出沙眼衣原体。思政元素:通过生动地讲解这些案例,鼓励学生追求科学真理、勤恳钻研科学问题。
表1 部分思政映射与融入点
教学模式是连接教学目标和教学效果的重要纽带。为了适应课程思政的要求,教学方法由过去的填鸭式、灌输式,改为启发式、问题式和翻转教学等模式,同时,将思政融入整个课程中,包括课前、课中和课后:
(1)课前,教师将相关的教学内容提交雨课堂,并围绕本节课的内容选择一个课程主题抛给学生,引导学生课前积极进行资源搜索,形成自己的理念,同时在课程开始时和学生进行交流和讲解。案例:雨课堂上传一则新闻——关于2017年7月,上海某网红餐厅发生的食物中毒事件,抛出问题:引发中毒的原因在哪里?思政元素:以周围发生的亲民事件为载体,发掘其中的微生物问题,让学生意识到规范、安全的重要性。
(2)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依据课程思政资源库串讲思政,利用网络资源融入课程思政,如微课、慕课等,同时,通过雨课堂将整理的最新案例上传,引导学生在课下进行学习,拓展知识面,融入现实,增强责任感。在授课过程中,邀请一些微生物相关的企业家和科研人员现场讲授经验,这种方式更易被接受。
(3)课后,多渠道、多方式关心学生思想成长。例如,带领学生进行相关的学术研究。例如:参加大学生创新创业比赛,参与教师的课题研究等。
课程思政的评价标准主要包括:教学评价和学习评价两部分。通过评价结果,反思教学不足,针对教学问题,重新整理教学重点、难点,探索新的更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应用于课程实践过程中。
在食品微生物学课程思政建设过程中,我们同样将考核融入思政内容,对于该课程的最终考核,会更多地结合实例设计题目。利用多维评价体系,使学生从只求“学会”转变成 “会学”,使学习动力从求分数到求知识。教学评价包括两个方面,对教师教学的评价采用学生评价(问卷与评教)和同行评价(听课)结合的方式,对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则包括学生提交的感受(思想)和日常行为(行动)两个方面的考察。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们随时对上述改革进行总结,整体取得了良好的效果:①思想上发生转变,面对重难点问题,学生从原来的消极态度转变为积极应对;②师生关系发生转变,学生遇到各种问题时,更愿意与教师交流;③学生继续深造的愿望显著提高,工作的方向更加确定。
总之,“课程思政”的融入不能生搬硬套,最重要的是不能与专业知识脱节,而应在教学过程中针对某一个知识点进行思政的引入和延伸,不至于思政过于生硬导入,反而引起学生的不适。总之,课程是载体,思政是灵魂,教师应该在教学内容的基础上寻找思政恰当的结合点,精心设计每一堂课,将思政元素全面而自然地融入课程教学中,提高食品微生物学的整体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