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玉苹
(湘南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附属幼儿园 湖南郴州 423000)
业务园长分管幼儿园教育教学、教研等工作,是园本教研的负责人和执行人,如何切实有效地开展园本教研,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业务园长的角色定位,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作为业务园长,在工作中要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我们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及时了解教师们在课程实施、班级管理,及一日活动组织等各方面的情况,掌握各种信息,敏锐地觉察教师的需求,从而提炼研讨话题。随堂听课是教师发现问题和解决困惑一种常用的途径。
案例:如何培养幼儿常规
小一班的邢老师表示本学期自己班上有少部分新生入园,由于未及时建立良好的常规,导致班级管理出现了问题,我感觉到她的焦虑和不安,并带着这个问题,进了小一班听课。这节课科学活动“比大小”,看得出,邢老师做了充分的准备。活动中,孩子们的兴趣是浓厚的,但确实存在常规的问题,如有的孩子随意走动,有的孩子趴在桌上,有的孩子则与同伴窃窃私语。我发现,出现常规问题有以下几种原因:
(1)活动前缺乏情绪稳定环节。上课之前,有一个孩子哭闹厉害,邢老师刚把他安抚好,接着马上就进行活动,孩子们没有从先前的气氛中缓和过来,这时,老师应该用一些安静的小律动及游戏,或者休息两分钟,帮助孩子更好地进入课堂。
(2)座位的摆放欠科学。进行座位是大长方形的,幼儿坐在桌边,教师摆放教具的桌子偏左,示范操作的材料太小,后面的孩子有些看不清。幼儿进行听不清要求,导致操作也难达到效果。
(3)教师提问没有针对性。教师问:我们教室里什么东西最大,什么东西最小?幼儿对于这个问题感到无所适从,教室里东西琳琅满目,该怎么回答?于是,孩子们思想游离课堂,出现抓头挠耳、做鬼脸等情况。
(4)操作要求交代欠清晰。对于小班的孩子,教师要特别详尽地交代操作要求,尤其是需要涂画完成的操作,操作材料最好要是单页纸,不要装订在一本书上。小班的孩子在翻书时,寻找页码较困难,所以教师提出的要求更要具体清楚。
因为邢老师担任班主任时间不长,迫切想把班级工作开展好,给自己制定较高的要求,这既是教师要求进步的一方面,但是也给自己带来了较大的压力。课后,我与邢老师交流了这些问题,她也意识到了,表示会从细节做起,培养孩子们的常规。
作为管理者,只是解决了一个班的问题,那么其他班的老师会不会也有同样的困难与困惑呢?于是,我继续观察其他班级,发现这些班级的老师也是存在问题的,有的是老师的观念跟不上,有的是老师习惯这样做,造成孩子的常规问题。我把这一问题在全园大教研的时候抛出来,让大家一起讨论,我们要如何建立孩子们良好的常规。我把幼儿入园到离园的每一环节的习惯做法与《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要求对比,用填空的形式要老师们写出来,最后,整合大家的意见,制定了各年龄班的常规要求及教师的操作要求。下面列举几项教师们在培养幼儿常规中的行为变化,见表1。
从表1中可以看出,把值日生工作标识出来,值日生可以自行商量,自主分配,谁负责哪一项工作,充分给孩子自主权。在进餐环节,不管是中班还是大班,幼儿拥有选择用哪种餐具的权利,少了争吵,多了尊重。允许幼儿在进餐中轻声说话,同时制定了轻声说话的两条要求,幼儿进餐的常规不仅没有乱,反而使幼儿进餐的情绪更愉快。不同的分组方式,让孩子们更加乐于参加活动,教师们发现,一些小小的改变,给孩子们选择的机会,不仅孩子们的常规越来越好,而且自我意识、自我服务能力也越来越强。
表1
在园本教研中,有些教师担心在园长面前说错话,不敢开口发言,造成教研活动气氛沉闷。另外,有些老师在教研活动中虽然能畅所欲言,但又总想得到一个固定的答案,存在依赖园长的习惯。
园本教研是教师的阵地,教师才是教研的主人,如何激发教师的参与热情,业务园长如何做到与教师平等的对话呢?首先要善于倾听。在教研中,我以普通老师身份参与其中,仔细倾听老师的发言,站在老师的角度来思考问题,分析老师们发言的背后的理论支持,再适当地提出建议。我在倾听的时候,专注认真,与发言的老师有目光的交流,不时以点头,或者嗯、哦等声音来回应教师,鼓励他们大胆地说出自己的想法。
下面的案例是为了鼓励教师愿说、敢说、能说的举措。
案例:把话语权交给每一位老师
我园教师年轻,平均年龄28.5岁。老师们专业基础不一样,个性特点也迥异。有的老师大胆积极,乐于表达;有的老师腼腆胆小,除非园长点名,才会说上几句;有的老师害怕说错话,所以只听不说。如何与每一位教师平等对话,激发每一位教师表达的愿望,这是一位业务园长要认真思考的。针对此,我的做法是:
第一,因人而异。通过平日里巡班、园活动,批改教案及教育笔记等途径对每位老师的特点做到了然于心。在教研前,针对他们的特点,请不同的老师发言,因为说的是自己所擅长的,所以,老师们越来越敢说、想说。
第二,提前预备。对经验不足、不善表达的老师,告知研讨内容,对他们的发言内容进行梳理指导,帮助他们提前做好准备,让他们有备而谈。这样,老师们体验到成就感,越来越自信,越来越积极。
第三,教研轮值。采取自愿报名的方式承担教研主持任务。首先,把乐于表达的、胆大的老师推到了前面,通过让他们主持教研,业务园长进行引领与点评,使其他老师有了参照学习的样板,轮到他们来轮值的时候,心里就有了底气。通过这些举措,老师们在教研活动中会积极地表达自己的观点。
第四,小组交流。在每次的大教研中,会针对主题进行研讨,根据研讨主题,我们会分成不同的组,有时候是按年级分组,有时候是按年龄分组,有时候是自由分组。这样,一个学期下来,每一位老师都可以与多位老师有交流碰撞,人人都有机会说,小组推选的中心发言人比园长指定的发言人更愿意说,说得好。
业务园长要有服务老师的意识,这种服务应该是双重的,即生活中的知心人,专业上的规划人。在生活中甘做老师们的知心姐姐,教师有烦心的事能开导她们,尽己之力帮助有困难的老师。当然,更重要的是在专业上为教师服务。
案例:尊重个性,做好服务
根据平时对老师的观察和了解,老师们各有所长,也有所短。如何让老师们的专业能力在原有的基础上稳步提升呢?我们首先让每一位教师分析自己的优势及不足,建立自己的目标卡,让老师们填写个人成长的三年规划,以梦想牵引目标,以梦想鼓舞激情,帮助每位教师树立近景目标。其次,为老师们牵线搭桥,结对拜师,对老师进行分层次、有针对性的培训、指导,促使不同类型的教师获得不同的发展。第三,根据教师们的特长,成立教师团队。即由美术、绘画、手工特长的教师组建了“红黄蓝工作室”;擅长舞蹈、音乐、表演的教师加入了“舞动青春”工作室;经验型、综合型的教师组成了“好点子”策划室。现在,幼儿园有教研的三大阵地:学科组、年级组、特色组。每个组都有自己的计划,每一位教师都能结合自己的兴趣,找到自己的方向。
在园本教研中,园长更应该站得高一点、看得远一点、想得深一点,要为教师找到奔跑的正确方向,能做教师在专业上的领跑人,不断地引领和推动园本教研。
领跑人如何跑得远一点、跑得快一点,我的体会是,首先,做一个会学习的人。想给别人一滴水,自己要有一杯水,业务园长永远不能停止学习的步伐,要向专家学习,向教师学习,向孩子们学习,不断更新观念。如果不努力学习,那充其量只是一个园长的称谓。
其次,在园本教研中,要掌握提问与回应的技巧。业务园长在园本教研中要有控场的能力,必须要把握并利用好作为“提问者”的机会,巧妙地把自己预设好的问题抛出来,引发教师的思考、讨论和交流,以达到引领教师的目的。有时是接住教师抛来的“球”再抛出去,对教师的发言进行总结,并转向尚未解决的问题,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最后,作为领跑人,要做好园本教研结束前的总结,这是一个重要的环节,重在梳理和提升。可以说,这是园本教研的点睛之笔,非常考验业务园长的专业能力。下面案例是我在主持园本教研活动中总结环节的一些感受和体会。
案例:如何对教研活动进行小结
教研活动接近尾声,一般业务园长要进行总结。总结主要是对研讨的内容进行归纳和提升,这既是考验业务园长的语言组织及归纳概括能力,更是考验业务园长的专业引领能力。这些年,通过组织园本教研活动,我总结归纳了下面几种不同的形式。
第一,问题式结尾。在园本教研即将结束之时,我提出问题,引领教师带着思考回到工作中。例如,上次在“区角环境的创设”研讨后,我就提出了三个问题,引起老师们的进一步思考:什么样的环境能支持幼儿的学习和发展?区域的规则与幼儿的自主是矛盾的吗?我们的环境是否成了课程的一部分?这既给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巧妙地把本次活动的不足隐含其中。
第二,借助专家的话语。根据教师的发言,借助专家的话语,为教师们的观点寻找到理论的支持,让老师们有豁然开朗之感。例如,在“游戏的价值”研讨中,最后我用了华爱华教授关于游戏是幼儿的基本活动的精彩诠释,促使教师更加关注游戏在幼儿发展中的价值,更加重视游戏活动的开展。
第三,现场演示法。对老师们的疑惑,进行现场演示。例如,在进行“区角材料的投放”此一话题研讨时,我最后总结:为保证投放材料具有针对性、有效性,就必须选择相应的呈现方式,列举并演示了开放式呈现、分层式呈现、主题或任务性呈现、问题情境性呈现四种方式,让老师们进一步明白了不同的区域,材料可采取不同的呈现方式,不断地满足幼儿的兴趣,引起幼儿的探究欲望。
作为业务园长,我与老师们一起不断地思考教研内容的系统性、教研方式的有效性,努力实现园本教研“让教师在自己的教育教学中,研究自己的教学,解决自己的问题”这一终极目标。作为业务园长,我也在感受着这种幸福,在与老师们不断地对话交流、碰撞中,与老师们在专业之路行走中,实现精彩的自我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