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鹏?郑洋洋
[摘要] 伴随着社会竞争的加剧,中学生面临巨大的学业压力,他们的心理健康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本文从一名躁郁症女生的疏导案例出发,展示其行为表现,分析其行为失常给班级管理带来的巨大挑战,并以此探讨、总结应对高中生心理问题的有效方法。
[关键词] 学生心理问题;班级管理;躁郁症
研究表明,我国中学生心理问题检出率为10%—40%,其中严重的为障碍性心理问题。国家卫生计生委在2017年4月公布的结果显示,我国心境障碍患病率为4.06%,这在规模为数千余人的学校中是一组不容忽略的数字。
心理问题不仅会给个人和家庭带来痛苦,还会对学校教学和管理秩序形成巨大的冲击。以躁郁症为例,躁郁症又名双相情感障碍,是一种既有狂躁症发作,又有抑郁症发作(典型特征)的常见精神障碍,表现为情感高涨、言语活动增多、精力充沛等。当抑郁症状发作时,又会表现出情绪低落、愉快感丧失、言语活动减少、疲劳迟钝等,严重者会有自杀倾向。
本文通过一名躁郁症女生的个案,展示躁郁症的症状,分析其给班级管理带来的挑战,以系统化方式探讨应对心理问题的有效方法。
一、心理问题的发生与行为表现
阿美(化名)是某市高中二年级学生,班主任第一次见到她是家访的时候。她有一双乌黑明亮的眼睛,身穿一件仙气十足的白色汉服。她成绩优秀、兴趣广泛,在家访的时候和班主任畅聊滑板、文学和理想,给人一种与众不同的感觉。家访结束时,她送给班主任一个自制的书签,上面写着一首诗。这个书签看起来很特别,红蓝色交织,有水墨画的意境,但是主色调却是血红色的,她告诉班主任这是用红墨水配蓝墨水画成的。
开学后不久的一天晚上,班里的学生神色慌张地冲进办公室找班主任,告知阿美向同学借刀,同学看她神情不对,就没借。结果,她抢了别人的刀冲出教室,准备割腕。经过心理老师和班主任的安抚,阿美的情绪才稳定下来。班主任叮嘱匆忙赶来的家长尽快带阿美接受心理咨询和治疗,家长连连答应,却在第二天一早又把阿美送进了教室。接下来,割腕事件频发,一个月内,阿美5次割腕,幸好都被及时发现。
其实阿美已被精神卫生科专家确诊为严重心理障碍——躁郁症。这种病症的突出表现是患者躯体疼痛、快感缺失、悲观绝望,甚至情感丧失,不再能体验情感和生活的美丽。阿美告诉同学:“只有伤害自己,才能感觉到自己的存在。”她把伤口给一个女老师看过,从手腕到手臂,密密麻麻有几十个刀划过的伤疤。她和另外一个患有躁郁症的学生说过同样一句话:“你们不懂我内心的痛苦!”普通人无法理解他们的痛苦,加上躁郁症患者内心特别敏感,在得不到他人理解的时候,经常会选择关上向外人倾诉的心门,从而进一步加重病情。
阿美陷入了痛苦的沼泽中。她上课无法集中注意力学习,无法完成老师布置的学习任务,对生活丧失了兴趣;她经常一个人独来独往,跑到教室外面的角落里发呆,不参加班级集体活动,不愿意社交;她甚至拒绝和父母沟通,常常与父母争吵不休。最让人揪心的是,她经常用割腕这种极其危险的方式来释放自己的压力和情绪。
二、心理问题给班级管理带来的挑战
1.学生人身安全问题
由于阿美时常不能自控情绪,会采用割腕的方式来舒缓自己的压力,所以,阿美的人身安全就成了最大的问题。为了保障阿美的人身安全,班主任和同学们必须時刻关注她在校期间的心理状态和动向,如果她人不见了,就要立即寻找,以防出现意外。这是一场持久战,紧张的氛围和巨大的心理压力开始在老师和同学间弥漫。
2.给其他同学带来的心理冲击
阿美的心理问题给班级其他同学带来了巨大的心理冲击。除了割腕之外,她在精神状态低迷时,还会用头发遮盖住脸庞,只露出一双空洞的眼睛,让人感觉到很不舒服。阿美还会用黑色的笔把空白的纸从四周往中间一格一格涂黑,四周的黑色不断增多,而中间的空白不断被压缩,让人产生一种绝望感。她在狂躁期还会出现幻视、幻听,撕掉卷子和本子,拒绝任何人靠近。在自习课时会情绪崩溃,发出尖叫声。她的这些举动让班上其他同学都不敢靠近。
3.占用班主任大量时间和精力
因为牵涉学生的人身安全,在校期间班主任每天早上第一件事就是去教室看阿美,看她的精神状况如何,想着如何和她谈心,如何和她的父母、医院、心理老师沟通。在学校,班主任时刻担心她的人身安全,这牵扯了班主任大部分的时间和精力,从而导致对其他同学的关注相对较少,这对整个班级的管理和建设是不利的。
4.心理问题学生引发“破窗效应”
心理问题学生因为个体特殊性,难以遵守学校的各种规章制度。阿美因为吃镇定药,上课经常睡觉,而且晚上容易发病,不能正常在班级自习,也不能参加晨跑和升旗仪式。阿美不愿意别人知道自己的心理问题,为了保护阿美的隐私,我们对她的情况进行了保密。
当阿美无法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时,班主任的教育会出现较大困难,这时非常容易产生破窗效应。一些问题学生趁机跳出来兴风作浪,有几个比较调皮的学生开始出现迟到、早退、看课外书等现象,他们认为自己和阿美比,犯的只是不值一提的小错。
总之,心理问题不仅会带来学生个人的人身安全问题,还会给班级风气、班级管理带来难题,加大班主任的工作压力和心理压力,这种非正常状态给班级管理带来了巨大影响。
三、班主任疏导学生心理问题的多元方式
经过一段时间的探索,班主任可以从配合医学治疗、建立沟通渠道、鼓励体育锻炼、联系心理咨询、班级互帮互助、改善家庭关系等几个方面帮助出现严重心理问题的学生改善其症状。
1.配合医学治疗
通过查阅大量关于心理健康和心境障碍的资料,发现躁郁症患者首先必须要接受专业精神卫生科的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班主任和心理老师与阿美的父母做了大量沟通,帮助他们了解躁郁症出现的原因和治疗步骤,消除他们的焦虑与逃避心理。经过不懈努力,阿美的父母终于积极面对问题,带孩子接受专家诊疗。阿美一开始对药物治疗也有些抗拒,心理老师耐心地疏导阿美的疑虑:“躁郁症就如同精神上的重感冒,不必过于担心,药物治疗可以帮助人快速有效地恢复健康。”阿美放下了心中的包袱,开始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和辅导。
2.建立沟通渠道
沟通渠道的建立,为心理问题的解决提供了突破口。在校期间,班主任和心理老师通过恰当的关心和帮助,和心理问题学生逐渐建立了沟通的桥梁。通过聊文学、滑板、读书、看展等这些阿美感兴趣的事,阿美逐渐敞开了心扉。聊这些感兴趣的话题时,阿美的情绪明显有所好转,老师可以借机鼓励她,帮助她树立目标和理想,坚持做自己喜欢的事情。
3.鼓励体育锻炼
大量研究表明,体育锻炼可以大大改善心境结构,使愉悦性提高,抑郁性降低,心理活动放松,平衡性提高。因此,阿美在老师的建议下选择了慢跑和动感单车运动,每天坚持锻炼20分钟,从运动中释放压力,体验愉快的情绪。
4.联系心理咨询
大多数躁郁症患者可以通过药物改善症状,但还需要接受持续的心理治疗。老师建议阿美坚持每个月走进学校的“师生聊坊”,接受专业的心理咨询。通过积极地进行心理暗示、调整认知、训练行为等,以更好地探索自我,逐渐恢复正常的社会功能,发展出健康的应对模式。其中,认知行为疗法可以较好地改变躁郁症患者的消极认知风格。
心理老师可以帮助阿美找到引起抑郁情绪的消极认知和非理性信念,认清为什么这些想法是荒谬的,然后教阿美学会同这些想法对话,用积极、理性的认知取代原有的认知。通过不断地训练,阿美的心态得到了好转。
5.改善家庭关系
阿美产生抑郁的一个源头在家庭,父母长期对她挑剔和责备,导致阿美过度焦虑,容易产生自卑心理。这种不和谐的亲子关系使阿美习得性无助,最后把自己封闭起来。
阿美的父母在老师们的建议下,慢慢转变态度,抽出时间陪伴孩子进行家庭聚会和拓展活动。在活动中,父母给予了孩子充分的信任和尊重,彼此之间真诚地交流,阿美渐渐地敞开了心扉,思考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情绪调控的能力都有所提升。
四、班主任應对学生心理问题挑战的有效措施
1.巧用班会普及心理学知识
面对心理问题的出现,班级建设的一个重心就是开设专题班会课,普及心理学知识。由于阿美的非常规行为给周边同学带来极大不适感,因此如何消除同学的不适感、缓解同学的心理压力就成为班级建设的当务之急。
通过同学们自主准备心理问题主题的班会课,让大家了解心理问题,消除他们过多的恐惧感。同时可以为同学们介绍一些“手指操”等缓解压力的方法,这有助于释放压力、增强同学们的安全感。
2.建立班级同伴的互助小组
高中生正处于身心快速成长的阶段,抑郁等负面情绪会对他们的认知发展产生重要的影响,但同龄人之间的团结协作、互相帮助对高中生的成长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若同学之间有共同的兴趣爱好,引起感情上的共鸣,彼此之间的互相激励能够促进抑郁情绪的改善。
因此,可以建立互帮互助小组,班主任可以安排热情开朗、认真负责的学生与心理问题学生坐一起,给予心理问题学生以积极的支持,感受到来自同学的温暖和关爱,可有效促进抑郁情绪的改善。
3.重点关注心理问题学生
班主任和其他科目的任课老师达成一致,多给心理问题学生一些鼓励和赞美,保护好她的自尊心,让她感受到师长的温暖。另外,如果条件允许,可以考虑让心理问题学生担任一定的职务,比如课代表,协助班里同学完成任务布置和作业收发,为同学服务的同时感受到自己被人需要的价值,这也有助于她改善心理问题。
4.开展丰富多彩的班级活动
班主任还可以组织多种类型的活动,包括主题班会、生日会、读书会、体育运动会等。定期的生日会让同学们感受到班集体的温暖和真挚情感;读书分享会让同学们感受到世界的多彩、知识的深邃与魅力;体育运动会如篮球赛、乒乓球赛等,让同学们感受到竞技的快乐。通过丰富多彩的班级活动,可以有效提高班级凝聚力,同时体现个人在集体活动中的价值,缓解心理压力。
通过学校、家庭、社会以及同学们的共同努力,阿美的情况有了很大的好转。高三阶段,她能够树立起学习目标,积极思考、解决问题,逐渐适应了高中的学习和生活,后来顺利毕业,考上了一所不错的大学。
从阿美的案例中我得出的启迪是,必须以系统的方式应对心理问题。首先,普及心理学知识,家长、班主任、学生需要加强对心理学知识的了解,特别是班主任,这样才能做出科学的判断和有效的处理;其次,学校应该建立起心理问题学生处理机制,加强管理者之间的经验、信息沟通,为保护心理问题学生提供制度保障;再次,如有条件,学校应与相关医院建立有效沟通机制,联合帮助心理问题学生;最后,加强学生的心理建设应该成为学校和班级文化建设的一个重心。心理问题的应对,需要社会、家庭、学校、同学、老师等群体多元力量的参与,需要系统化的协同合作。愿我们的努力能还给雨后的孩子们一片晴朗的天空。
[参考文献]
[1]吴翠平等.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公共卫生,2011.
[2]张进.渡过——抑郁症治愈笔记[M].中国工人出版社,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