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癫痫的临床疗效观察

2022-01-25 08:15王服艳赵广燕杜冬青
中国社区医师 2022年1期
关键词:抗癫痫癫痫发作

王服艳 赵广燕 杜冬青

272051 济宁市精神病防治院,山东济宁

癫痫俗称“羊角风”,是神经内科门诊常见的一种疾病。癫痫发作可造成脑部暂时性缺氧,严重者可引起慢性脑功能失调综合征,对患者的生活造成一定影响。癫痫发病原因复杂,目前,临床以抗癫痫药物治疗为主。其中,一线抗癫痫药有丙戊酸钠、卡马西平等。丙戊酸钠对全面性强直-阵挛发作、局限性发作及混合性发作均有较好的疗效,在临床上使用频率较高,但常伴有恶心、呕吐等胃肠道不良反应,且育龄期及青春期女性应慎用,婴幼儿耐受性较差,需在临床应用中严格控制剂量[1]。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作为一种新的电生理技术,分为低频(刺激频率<1 Hz)和高频(刺激频率>5 Hz)。而低频rTMS 可通过磁信号无衰减地透过颅骨,刺激大脑皮层的神经,降低大脑皮质的兴奋性[2],抑制神经元放电,进而控制癫痫发作,改善癫痫患者的脑电图。由于其操作简单、无创性、局部治疗及不良反应小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临床。本研究探讨rTMS 配合一线抗癫痫药物的临床治疗效果,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2019年5月-2020年5月收治癫痫患者80 例,随机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男16例,女24例,年龄17~69 岁,平均(42.86±7.68)岁;病程1~42年,平均(26.45±6.19)年。观察组男17例,女23例;年龄21~68 岁,平均(45.04±8.47)岁;病程1~47年,平均(28.11±6.37)年。所有患者及家属均签署知情同意书。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①患者符合国际抗癫痫联盟诊断标准,且规律服用抗癫痫药治疗>1年仍有发作;②颅内无占位性疾病、急性脑血管病等;③无经颅磁刺激治疗的禁忌证。

方法:①对照组根据患者的癫痫发作形式,单纯给予抗癫痫药物治疗,如丙戊酸钠缓释片、卡马西平等。②观察组给予低频rTMS 治疗联合抗癫痫药物治疗:经颅磁刺激治疗仪,刺激部位为Cz 后1 cm处,频率为0.3 Hz,治疗时间22 min/次,1 次/d,治疗8周,治疗期间不可更换抗癫痫药物。

观察指标及疗效判定标准:⑴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疗效判定标准:①显效:发作频率降低>75%,且患者未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②有效:发作频率降低在50%~75%,患者存在不良反应,但经治疗干预后可缓解;③无效:发作频率降低<50%,或有所增加。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⑵认知功能评定:在治疗前后应用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量表评价两组患者的认知功能,对每一个患者的评定均由同一位医师完成,进行评定的医师不了解具体分组情况。该量表的评价项目具体包括定向力(时间、地点)、记忆力、注意力、计算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等。患者的MMSE评分越高,表示其认知功能越好,得分越低则认知越差。不良反应主要包括嗜睡、头痛、情绪低落。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生活质量评分,包括社会功能、躯体功能、角色功能、活力及情感功能,每项得分越高表示生活质量越好。⑷比较两组患者癫痫发作频率。

统计学方法:数据采用SPSS19.0 软件分析;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 果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治疗8周后,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0.5%,高于对照组的6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134,P<0.05)。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两组患者发作频率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发作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8周的治疗,观察组患者发作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发作频率比较(±s,次/月)

表2 两组患者发作频率比较(±s,次/月)

组别 n 治疗前 治疗8周后观察组 40 22.03±13.27 6.35±5.18对照组 40 21.82±12.91 10.54±4.53 t 0.072 3.851 P>0.05<0.05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MMSE评分比较:两组治疗前MMSE 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8周后,观察组MMSE 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MMSE评分比较(±s,分)

表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MMSE评分比较(±s,分)

组别 n 治疗前 治疗8周后观察组 40 16.8±4.7 25.5±2.8对照组 40 17.2±5.1 23.4±3.3 t 0.365 3.069 P>0.05<0.05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生活质量评分比较:两组治疗前生活质量各项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生活质量各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生活质量评分比较(±s,分)

表4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生活质量评分比较(±s,分)

注:组内治疗前后比较,aP<0.05;与观察组治疗后比较,bP<0.05

组别 n 社会功能 躯体功能 角色功能 活力 情感功能观察组 40 治疗前 62.19±5.68 61.19±5.48 61.32±1.34 61.54±5.11 61.38±1.22治疗后 93.54±2.18a 95.19±2.06a 95.72±0.54a 95.49±2.48a 96.47±0.55a对照组 40 治疗前 62.45±5.51 62.21±5.23 62.08±1.41 61.67±5.07 61.48±1.37治疗后 82.88±1.25ab 83.27±1.32ab 83.69±1.01ab 81.44±5.18ab 84.67±4.64ab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经过8周的治疗,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245,P<0.05)。具表5。

表5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n(%)]

讨 论

癫痫是神经科的常见疾病,年发病率约为7‰,且各个年龄阶段均可发病,由于其发作特点为反复短暂刻板性发作,大部分人在发作间期可从事正常的生活劳动,因而造成长期服药依从性差。癫痫发作是由脑部神经元异常过度同步放电引起的,应以抑制大脑神经元的异常放电为治疗原则。因此,探索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具有重大意义。

rTMS 治疗作为现代的物理治疗方法,在治疗过程中不会对患者造成任何的痛苦与创伤。突触传递异常是癫痫发作的病理生理过程的关键因素之一,特别是γ氨基丁酸能突触网络异常。治疗在临床上控制癫痫发作,主要是通过抑制神经元中神经递质γ氨基丁酸的释放,使神经元的兴奋性降低来实现的[3]。有研究显示,rTMS 治疗可通过磁信号无衰减透过颅骨,深部刺激颅脑,对大脑皮质兴奋性进行调节,起到维持皮层神经元兴奋性和抑制性之间的平衡,使神经细胞点的活动得到有效调节,来控制其兴奋和抑制状态[4-6],且其在临床上操作简便,易被患者接受。

本研究结果显示,对患者进行低频rTMS 加常规抗癫痫药物治疗8 周后,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且患者的癫痫发作频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样,经过8周的经颅磁刺激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MMSE 评分及生活质量评分也较对照组高;且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较对照组低,治疗相对较安全;这与有些研究结果一致[7-9]。本试验证明,rTMS 不但能很好地辅助治疗癫痫,减少发作频率,而且对患者的认知功能有一定的改善作用,因而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和应用。

综上所述,rTMS联合抗癫痫药物控制癫痫发作,临床效果显著,对患者的认知功能可起到一定的改善作用,可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值得在临床上予以应用及推广。但本研究样本有一定的局限性,比如与二线抗癫痫药物联合能否起到同样的临床效果,有待扩大样本进行进一步的研究。

猜你喜欢
抗癫痫癫痫发作
PTGD联合择期LC在胆囊结石伴慢性胆囊炎急性发作的应用
癫痫中医辨证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166例门诊癫痫患儿抗癫痫药超说明书使用情况及影响因素分析Δ
玩电脑游戏易引发癫痫吗?
头部外伤后药物预防癫痫可能有效
左氧氟沙星致癫痫持续状态1例
穴位埋线治疗发作期偏头痛32例
中医针药治疗脑卒中后癫痫临床观察
中西医结合治疗盆腔炎反复发作43例
长期应用抗癫痫药物增加骨折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