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苗苗 吴玉微
【摘 要】践行学本课堂理念,就要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为本位。批注“导学”注重整体观照文本,从学生的兴趣点出发,采取板块式教学模式,融合对接学习发展点,引导学生展开深度学习,实现从“以教为中心”到“以学为中心”的转变。
【关键词】学本课堂;批注;阅读
统编教材四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语文要素是“学习用批注的方法阅读”。如何让学生习得方法,让语文要素在教学中落地?笔者以《陀螺》一课为例,结合我区“学本课堂”的“导学”理念,直面“学本”内核,尝试将批注结合到学习活动中,展开板块式教学,为学生搭建学习支架,实现以“学”为中心,使学生获得批注方法,提高阅读能力,提升语文素养。
一、整体性观照,“导”在学生学习兴趣点
基于教材的编排特点,立足单元进行整体观照,有效解读语文知识和能力体系,有助于教师落实语文要素。教师既要考虑到知识链条的连续性和单元的整体性,又要关注单篇课文的特殊性,在抓住学生兴趣点的基础上进行导学设计。
(一)立足单元,助力概括——“表情”批注“生”趣
本单元的三篇课文都以“体会人物的心情”为教学目标。引导学生基于单元整组教材,以“表情包”为媒介进行批注,能实现能力与方法的迁移,让整个单元的学习具有连续性和整体感。这种批注方式深受学生的欢迎,他们甚至会自创表情包,开展统整性学习(如表1)。
(二)基于全篇,加速梳理——“名片”批注“得”趣
《陀螺》这篇课文向读者介绍了陀螺的外形、玩陀螺的过程等等内容。学习过程中如何将难读的生字、需要梳理的信息和批注融合在一起呢?初读课文后,教师请学生用圈画的方式进行批注,快速提取信息,完成“陀螺名片”(如图1)。
学生完成了字词查漏、提取信息、梳理整理等任务,借此整体把握文章的内容。教师在这一过程中,了解了学生的词句理解情况,找到了学生信息提取能力的提升点,为接下来的教学明确了方向,从而及时调整教学目标。
(三)着眼文段,扩大视角——“淘宝”批注“添”趣
找到独特的批注视角,能给学生的阅读带来不一样的体验。教学中,教师可尝试让学生以“淘宝”的心态进行批注,关注文本中容易被忽略的细节。比如,寻找文本中反映配角心情的“蛛丝马迹”,“淘”到关键语句,写下自己的想法,再把“淘”到的句子在小组内进行交流分享,之后全班交流。在教师的启发下,学生“淘”到了围观孩子的心情变化、作者写作时的心情以及父母的心情等。“淘”到的内容越多,阅读得就越深入,学生为自己能“淘”到宝而高兴。从开始的“为了写批注而写批注”到后来的“我喜欢批注”,学生批注的视角更独特了。
“导学”要实现从“以教为中心”到“以学为中心”的转变,切中中段学生倾向于形象化思维的特点,让学生体会到学习的乐趣,写下自己的真感受,体验“不动笔墨不读书”的神奇效果,成为课堂的主人。
二、板块式推进,“導”在学生能力提升点
周一贯老师说过:“学生学起来后,不能满足于感知、理解、记忆、模仿这种浅层学习状态,而必须在学生自主分析、归纳、推理和问题解决上下功夫。”可见,导学设计“导”在学生的能力提升点,引发深度学习很重要。为此,可尝试板块式教学,进行有效导学。
(一)在提问与整合中发展质疑力
养成提问的习惯,对于学生而言受益终身。本单元中的《一只窝囊的大老虎》就是紧扣“阅读时提出不懂的问题”这一批注策略展开教学的。《陀螺》一课可以延续运用这一策略,并用批注来帮助学生突破学习难点,让学生体会到文字背后作者的真实心情。教学中,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大胆质疑,然后利用“问号圈”“想法串”进行整合归纳,提炼有难度的、有价值的问题。
问题提炼后,教师引导学生聚焦主要问题“‘我’为什么懊恼、恍惚、忐忑、激动”“‘我’真的想要‘和平’吗”“‘我’是无奈之下才应战的吗”,经历“自主质疑批注—小组交流—分享指导”的学习过程,形成了师生、生生之间的多向交流、协作。学生无形之间深入感受到作者“口是心非”的表达方式,体会了作者风趣的写法和采用这种写法的用意。
(二)在联结与比对中提高思辨力
“斗陀螺”部分是课文的高潮部分,也是提升学生思维力的点。怎样设计学习板块,引导学生抓住人物的内心想法,感受当时“战斗”的激烈呢?教师通过“先分后合”的方式,引导学生进行批注,把自己当作“我”或者“大陀螺主人”,以“角色带入”的方式作批注(如表2)。
在“角色转换”板块中,学生深入不同人物内心,进行对比,还可联系自己参与陀螺比赛的经历,记录下自己的思考和情感。用表格进行梳理后,学生顺理成章地完成了《语文作业本》中的第五题,突破了教学的重点,并在课后以不同人物的视角,围绕陀螺比赛进行自述。
这样的导学让文本更具张力,通过“聚焦—发现—对比—运用”,发散了学生的思维,提升了学生的思辨能力,使“学本”落到实处。
(三)在品悟与反刍中提升评鉴力
在学习“玩陀螺”的板块,学生在读中发现“奋勇搏斗、重整旗鼓”等词语的妙用,知道其中一类是形容战胜方的,另一类是形容战败方的。此时,教师设计学习活动:“请你在段落中细读这些词语,写下你的批注。”学生写下这样的批注:“‘奋勇搏斗’和‘重整旗鼓’这两个词往往用来描写大型的战争场面,这里却用在了小小的陀螺比赛上。这真是以小见大呀!它们让我想起了我和同学的那场陀螺决赛。这样的写法值得借鉴!”学生有发现,评得精准,学习真实发生。
《陀螺》的第四自然段描写了作者对陀螺的痴迷,值得好好鉴赏。这时,教师以微课引领,让学生从“关注特别的词语、关注作者的表达方式、联系自己的生活”等角度评一评段落中的每个句子、每个关键词。如此品读精彩语言,收效甚好。学生在逐字逐句的品读中让学习慢下来,进入文本深处。
板块式推进批注“导学”,将“知识灌输”转为“能力进阶”,指向的是学生学习力的提升和素养的形成。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将批注方法内化为习惯,让能力得以外显,成为知识和能力的习得者。
三、融合化对接,“导”在文本学习发展点
个人的学习经验是有限的。教师可让学生加强彼此之间的互动交流,取长补短,提升个体的学习能力。
(一)抱团交流:从共性到个性
疑难点的突破,对于学生的学习很重要。课文的结尾有这样一句话:“这真应了一句古话: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学生的理解大部分局限于课文本身,他们容易人云亦云,没有自己的见解。于是,教师设计了“与小组成员交流自己的想法”这个环节。学生有了同伴的助力,经历“头脑风暴”,在抱团交流时,联系他人的批注,取其精华,加深理解,做出判断和分析。学生纷纷写下自己的“真知灼见”:“‘鸭蛋’虽然长得不好看,但最终战胜了威风的大陀螺,真是不能光看外表啊!”“这句话让我想起了《麻雀》,老麻雀看起来那么小,但却有着强大的爱的力量。”“生活中,會遇到各种各样的人,我们不能根据外表来断定好坏。”“很多名人其貌不扬,但是才华出众……”如此,不用教师反复地解释和生硬地教,让“学”无痕。
(二)文本放牧:从个体到小组
经过之前的学习,学生写下批注不再感到困难,但是提升批注的品质却是个难题。对此,教师可以从情感体验、生活经历、学习兴趣等方面进行引导,让学生通过文本产生新的联想,让文章变成新的“触发点”。之后,进行组内交流,学生回顾前几篇课文的批注过程,联系自己课外的阅读经历,提炼自己作批注的心得体会,彼此学习,获得更多的批注经验(如图2)。
这样,学生对整个单元的学习进行了有效的梳理、总结,展开了反思,提升了表达能力。
(三)专题号角:从单组到群组
在学习《陀螺》一课之后,教师组织开展“童年的‘笑’与‘泪’”专题阅读活动,引导学生进行群组批注,即在学生完成课外阅读后,教师把纸发给每个小组的第一位学生,该生在纸上写好批注后自主选择组员进行传递,如此重复,实现“批注漂流”。这能帮助学生找准切入点,将自主学习贯穿其中,给学生充裕的时间、空间进行群组“导学”。最后,从小组中优选出最好的批注,在班级内展开交流。学生之间取长补短,获得启发,促进深度阅读,提升阅读能力。
批注“导学”对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起到了一定的辅助作用。它搭建学习支架,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经历学习过程,习得批注方法,是建设学本课堂的重要途径。学生在阅读过程中,除了关注故事内容,还注重享受获得知识的成就感,同时练概括、会表达、能评论,成了课堂学习的“亲历者”。
践行学本课堂理念,就是要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为本位。批注“导学”通过整体观照文本,从学生的兴趣点出发,采取板块式教学模式,融合对接学习发展点,引导学生展开深度学习,实现“学为中心”。
(浙江省温州育英学校 325011浙江省温州市龙湾区第二外国语小学 325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