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 刘志远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以下简称《课程标准》)前言中郑重指出,“基础教育课程承载着党的教育方针和教育思想,规定了教育目标和教育内容,是国家意志在教育领域的直接体现,在立德树人中发挥着关键作用”。并指明语文学科的课程性质:“引导学生在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中,通过自主的语言实践活动,积累言语经验,……培养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同时,……提升思维品质,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高尚的审美情趣,积累丰厚的文化底蕴。”
基于以上《课程标准》视域,笔者现以“解说词”原创试题为例,分别从情境、感悟、情怀三个方面对“解说词”这一实用性很强的文体的应用性写作进行阐述。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图(1) 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大典·开
图(2) 18位农民按下的红色手印·拉
图(3) 小康社会·中国梦的
以上三幅图片是河南省展览馆以“中国梦”为主题的展览的一部分,并配有简洁的文字说明。现有某高中的学生来参观,如果你是展览馆的一名解说员,请结合图片主题向他们解说。体现你的认识与思考,并提出希望。
要求:自拟标题,写一篇解说词;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原创试题设置了一个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解说”——“情景感”“情境化”和“实践性”特别真实,且高度吻合《课程标准》的要求:
其一,架构立德树人的“情景”。“普通高中语文课程,必须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立德树人,弘扬民族精神,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培养热爱中华文明、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中国共产党的深厚感情,……增强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试题精心选择了风云激荡的建国伟业、里程碑式的发展事件和崭新时代的光辉成就这三个在中华民族的历史进程中起着举足轻重作用的经典画面作为写作语料,很容易激发考生内心的民族自豪感,尤其试题运用了“解说”这个“情景再现”的手法,潜移默化地把国家意志浸润其间,以达到“立德树人”的考查目的。
其二,建构学科素养的“情境”。“语文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生在积极的语言实践活动中积累与构建起来,并在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中表现出来的语言能力及其品质。”——试题以实用性很强的“现场解说”为突破口,有意通过“自主的语言实践活动”的情境,即在解说时如何进行“语言建构与运用”而“积累言语经验,培养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如何体现作为解说词文体的“思维发展与提升”而“提升思维品质”、如何在解说的过程中对三张图片进行“审美鉴赏与创造”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特别是如何进行“文化传承与理解”而“培养(青年一代)高尚的审美情趣,积累丰厚的文化底蕴”等四个方面着力考查考生“身临其境”地在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中的语言能力及其品质。
不难看出,试题重在考查考生语文学科前三个核心素养,关注“文化传承与理解”。因为“文化(能)立国”,文化是社会延伸、家国延续的根基。试题语料虽然只有三幅图片,但蕴含了对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中国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理解与传承。
其三,落实考试测评的“实践”。“语文学科核心素养需要在真实的语文学习任务情境中综合考查。”“考试、测评题目应以具体的情境为载体,以典型任务为主要内容。”“真实、富有意义的语文实践活动情境是学生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形成、发展和表现的载体。”——试题巧妙地为考生设置了一个载体:“解说”,真实、具体并且富有现实和实践意义的社会生活情境。写作内容也十分清晰,指向校内外具体的社会生活(担任解说员),强调学生在具体生活场域中开展的语文实践活动(现场解说),强调语言交际活动的对象(高中学生)、目的(立德树人)和表述方式(阐释、说明、抒情、议论等),进而发展学生对语文学科的认知能力。
感悟,始于审题。
试题意在考查考生在特定写作情境(担任解说员进行解说)下进行语言表达的能力,属于任务驱动型写作。这种写作通常有显性驱动和隐性驱动两种情况:
1.显性驱动。即写作的具体要求:①展览主题:“中国梦”,配有简洁的文字说明;②高中的学生来参观;③担任解说员且结合图片主题进行现场解说;④体现认识与思考,并提出希望;⑤自拟标题;⑥不要套作,不得抄袭;⑦不得泄露个人信息;⑧不少于800字。
笔者认为,即使是显性驱动,也有轻重缓急之分。
第①条,“中国梦”是一个宏大的主题,涉及方方面面。解说时,只能依托以上三幅图片,尤其要关注图片下面的“简洁的文字说明”而不可“节外生枝”,即写作的切入点已经确立,但图片背后的时代背景和现实意义不可忽视。第②条,解说面向的听众是高中生,因此解说的目的和表述方式,要符合高中学生的认知水平与理解能力,不可有意拔高,也不应刻意压低。在阐释、说明、抒情和议论等表达方式上也需要合理布局。第③条,作为解说员,必须对所解说的内容有着高度的认同感才能解说到位,感染听众。认同感不仅包含对解说内容的情感认同,同样包含对自我身份的认同。因试题情境创设的特殊要求,“你”虽然从前并没有担任过解说员,但也必须“变身”,而且需要“变身”到不同时代,再“结合图片主题”厘清解说的重难点,再进行解说。如某学生对图(1)的解说词: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这是永载人类史册的伟大日子!
闭上双眼,开国大典的情景历历在目:伟大领袖毛主席、敬爱的周总理、英勇的彭将军、整齐威武的方队、热情洋溢的群众……这庄严的一幕令人难忘。
不用再担惊受怕,现在已经没有战火纷飞!我们的国家在伟大的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越来越强大!
以上解说语段虽然“身随事迁”,但依然有三处不恰当:其一,浅尝辄止。语段没有对图(1)进行具体阐释和说明;其二,时空错位。图(1)是毛泽东同志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经典画面,而解说词却通过想象描述开国大典的情景;其三,主题偏离。没有凸显革命伟人毛泽东和老一辈革命家浴血奋战而建国立业的伟大精神,仅仅侧重解说自我感想。
换言之,写作解说词,不仅要重点阐述图片上的具体内容,如第一幅图,不仅要明确指出1949年10月1日,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开国大典上,毛泽东站在北京天安门城楼上,庄严且自豪地向全世界宣告:“从此,中国人民站起来了”等内容,还要结合图片“简洁的文字说明”,精准地阐述这幅图片蕴含的历史意义,即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掀开了中国历史新篇章,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历史发展方向和中国人民的命运,开辟了中国历史发展新纪元,也深刻影响了世界历史发展的进程。再如,在解说图(2)时,一定要彰显“红色手印”的时代内涵与现实引领,但对18位农民的名字无须一一解说。
第④条,作为解说员,认识与思考首先要基于图片主题,同时必须传递浓厚的正能量,当然还要运用易于接受的表达方式把这种富有浓厚正能量的认识与思考传递给听众,并向观众提出既易于接受,又具有前瞻性的希望。第⑤⑦⑧条,每年高考写作,都会出现有一些考生没有自拟标题,或无意泄露信息,或没写够字数的情况。这不仅仅是审题问题,更是做事态度的问题。第⑥条,解说词类等应用性写作,几乎不能套作,但一定程度的“借鉴”还是可以的。这也符合《课程标准》中“语文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生在积极的语言实践活动中积累与构建起来”的要求。
2.隐性驱动。即写作的暗含要求:写一篇解说词。
解说词,简言之,就是口头解释、说明事物(图片、视频、音频、实物等)的一种文体。写作时,必须遵守文体自身的隐性驱动任务,即在解说词文体的制约下,需要注意其语言风格、思维走向和现实意义,现一一阐述:
①语言风格
语言风格是文艺理论的概念,虽然具有很强的个性色彩,但只有在语言使用纯熟时才能形成,这也是语言能力成熟的一种表现。解说词作为一种文体,有着自身的语言格式或规则,因此需要“循规蹈矩”。
其实,解说词只是界定了一个语言环境,而“语境”有“内部语境”和“外部语境”之分。前者指上下文,后者指语言交际的社会环境,包括时间、地点、对象、场合、话题、表述方式乃至思想、情感等。在一个“语境”中,语言风格尤为重要,这里对应高考作文评卷的“得体”要求。
首先,解说词种类很多。上述试题属于专题展览类型,是对三幅不同的图片进行解释和说明。若立意于语言建构与运用,“得体”应多为解释和说明,但试题显性驱动中“体现你的认识与思考”,意味着写作时在阐释和说明的基础之上,还需结合抒情、议论等其他的表达方式。其次,解说词毕竟是口头表达,最好多运用短句,力避音同字不同的问题,且简明扼要,以便参观者一边参观一边接收信息。同时,应根据不同解说的内容确定解说的语调和语气。
达到以上三个条件才能算达到“得体”的要求。下面,笔者以电影《大决战·淮海战役》中百姓“倾家荡产为了前线”视频画面的解说词为示例,来简单阐释解说词“得体”的要求。
战争进入第三年,仗越打越大,支援前线的路一天天在伸向远方,各解放区究竟还有多大限度的承受力呢?乡亲父老们发出了“倾家荡产为了前线”的呼喊。
江苏、山东、河南、安徽共有五百四十三万男女民工扑向淮海战场。凭着八十八万多辆太平车和独轮车,七十六万头黄牛、毛驴,二十九万副担架,三十多万根扁担,送上去了多少米面大饼,多少棉衣军鞋,多少棺木和裹尸布,很难有准确的计算。
陈毅元帅有一句名言:淮海战役的胜利是独轮小车推出来的。
第一段属于阐释,第二段属于说明,第三段属于议论抑或抒情。语言简洁有力、数据翔实可靠。字里行间充满着高亢、激昂、骄傲和自豪——事实上,观看影片时,更能感受到解说员在解说时的那种发自内心的情感——穿越时空的声音在耳边久久回荡。
教师在日常教学中,不妨引导学生结合影片内容对其解说词进行多次研磨,以“形成个体言语经验,发展在具体语言情境中正确有效地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进行交流沟通的能力”。
②思维走向
专题展览常依据实物的空间陈列或画面的时间推进而横向排列,或有前言和尾声。但因试卷纸张的尺寸一般纵向排列,尤其有多个图片时,前言和尾声常被略去。
再者,专题展览的画面或实物有着相对独立的内涵。反映在解说词里,必然是每一个画面或每一件实物都对应一段文字阐释或说明。但因是专题展览,所以还要有一个“专题”贯串其间。
以上两点是解说词的外在思维架构,其内在逻辑是图片内容向语言文字转换,这一点尤为重要。因此,为了更准确地进行语言表达,笔者将运用对比的方法来解析:
试题中给出了三幅图片加文字等信息,而“简洁的文字说明”往往提纲挈领或画龙点睛地呈现图像内容,考查的重点在于把图片内容转换成语言文字。这种图文转换与语言文字运用的图文转换(2015年全国卷Ⅰ、全国卷Ⅱ的徽标图和2016年全国卷Ⅰ、全国卷Ⅱ、全国卷Ⅲ以及2018年全国卷Ⅰ、全国卷Ⅲ的框架图),或以漫画为语料的写作(如2016年全国卷Ⅰ、2019年全国卷Ⅱ高考作文试题)有着明显不同。
徽标图的构图要素就是“可见”部分,寓意就是“不可见”的内涵,二者同等重要,每一个构图要素必须真实完整地呈现;框架图中构思都是“可见”部分,非要找出“不可见”的,应该是构思的先后顺序;漫画写作中内容与寓意都是“可见”部分,自我观点才是“不可见”的,前者只是后者的引子,或是议论的源头,或是议论的基础,后者才是更重要的。对于解说词,“可见”部分是图片内容,“不可见”的内涵指向图片所包含的时代内涵、现实意义,二者不可偏废,而图片内容不必面面俱到,只需重点突出。
那么,解说词中的图该如何“读”,图片内容如何向语言文字转换呢?现举例释之:
同学们!接下来的一幅图片是安徽凤阳小岗村18位农民带头实行“大包干”时的签名和手印。由新华网提供。
同学们!小岗村曾因“吃粮靠返销、用钱靠救济、生产靠贷款”的“三靠村”而闻名,大多数村民都曾出门讨饭。生死存亡之际,18位农民冒着风险,以“托孤”的方式立下生死状,在土地承包责任书上郑重按下了红手印。
“大包干”式的家庭联产承包制度解放和激活了农村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拉开了中国农村改革的序幕,最终上升为中国农村的基本制度,解决了亿万人民的温饱问题,也夯实了中国改革开放的根基!
“九万里风鹏正举。”小岗破冰,深圳潮涌、浦江逐浪——神州大地上从此书写并刷新了光辉的历史篇章,在中国共产党英明的领导下,中国人民实现了从站起来到富起来的历史性跨越!
语段首先精准描述图片的主要内容,重点凸显签名和手印,同时指出这张图片是由新华网提供的,以显示图片的权威性和真实性;接着有意叙述图片背后的故事,激发听众的兴趣;进而立即联系图片的时代内涵;最后明确指出图片的现实意义。
若立意于思维发展与提升,解说词中的“图文转换”就是低阶思维向高阶思维的提升,即要求通过语言运用(充当解说员进行解说)获得直觉思维、形象思维(这两种低阶思维重在对图片内容的感性认知,如对图片中的手指印,以及背后故事的说明、叙述等)、逻辑思维、辩证思维和创造思维(这三种高阶思维重在对图片内容的理性思考,如对图片内容的时代内涵、意义的理解)的发展,促进深刻性、敏捷性、灵活性、批判性和独创性等思维品质的提升。
不得不说,因为解说词自身特性形成的思维要求,在分别解说后,还需要把三幅图片聚拢在“中国梦”主题下进行总结性的解说,即各个相对独立的部分又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③现实作用
随着多媒体的发展,不同类型解说词的作用不完全相同,但有两点是各种解说词都具备的现实作用:一是对视觉的补充。让观众在观看实物或图片的同时,从听觉上接收信息,从而受到感染或熏陶;二是对听觉的补充。即通过阐述,使听众感知实物或图片依托的内容,身临其境,感同身受,从而达到情感上的共振。
如果能受到感染或熏陶,进一步达到了情感上的共鸣,就会产生真正的感悟;只有达到真正的感悟,才能真正进入审美鉴赏与创造。因为“审美鉴赏与创造是指学生在语文学习中,通过审美体验、评价等活动形成正确的审美意识、健康向上的审美情趣与鉴赏品位,并在此过程中逐步掌握表现美、创造美的方法”。
在解说前,一般都会事先拟好文稿达到“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故物皆着我之色彩”。事先拟好文稿(即写作过程)本身就是一种审美体验和审美评价——在这种“物皆着我之色彩”的审美过程中,三幅图片所溢出的浓厚正能量必然会穿越时空、穿透图片和文字等有形的物质形式,潜移默化地使考生“形成正确的审美意识、健康向上的审美情趣与鉴赏品位”,而“解说”的过程,也正是“表现美、创造美”的过程。
课堂“美育”的缺失,使一线师生缺乏发现“美”的眼睛。对此,笔者立足“审美鉴赏与创造”的视角,对试题中蕴含的“美”进行分析:
形象美:第一幅图中,世纪伟人毛泽东以及老一辈革命家的光辉形象;第二幅图中,具有拓荒精神的18位农民的群体形象;第三幅图中,一位“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的引路人的光辉形象。
绘画美:把“福”字等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巧妙结合,体现了新时代对美好生活的诉求和幸福人生的祈愿,更增添了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
主旨美: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正昂首阔步走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征途上。
情感美:对世纪伟人开创世纪伟业的高度赞扬、对底层人民敢于开拓的深情关注、对新时代引路人勇于承担的家国情怀的崇高敬意。
学生一旦在“体验”“评价”的过程中被“美”充溢心间,必将“在语言文字运用的学习中受到美的熏陶,培养自觉的审美意识和高尚的审美情趣,培养审美感知和创造表现的能力”。
感悟还需在审题的基础之上更进一步,即立意。下面,笔者选取三个典型立意:
1.社会角度:中华民族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令人惊叹。
2.哲学视角:从中国的奋斗实践中提炼出变革(第一幅图)与发展(第二幅图)的内在规律,共迎民族复兴的壮丽曙光(第三幅图)。
3.个人立场:责任担当,青年有担当,国家有力量,民族有希望。
解说词写作的最大特点就是“生命在场”。只有“生命在场”,才能构建内在的逻辑思维,培育真实的深层体验,实现学生的素养发展,进而内化为家国情怀。
学生具有家国情怀,才“能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表达自己的审美体验,表达自己的情感、态度和观念,表现和创造自己心中的美好形象;讲究语言文字表达的效果及美感,具有创新意识”,即“美的表达与创造”。范文如下:
观民族奋斗征程,赏繁华盛世正当时
河南 程丹丹
亲爱的同学们!
欢迎大家来到河南省博物馆观看“中国梦”展览。作为本次展览的解说员,我将带领大家,了解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复兴历程。
陌上花开,黎明驱走了黑暗;东行向阳,日出带来了光芒。
同学们!第一幅图片的内容是毛泽东同志在开国大典上讲话。在老一辈革命家簇拥中,他正满怀激情地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孔武有力的声音,穿透时空的界限,回荡在我们的耳边。不能忘记,在十四年抗日战争与抉择中华民族命运走向的关键时期,“是谁曾壮烈殉国?是谁曾血染江海?是谁曾挺起了民族的脊梁?”号角沉寂,兵已歇,血无痕,唯有五星红旗迎风飘扬。1949年10月1日,开辟了中国历史新纪元,中国人民真正站起来了,向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途上昂首迈进,中国共产党带领各族人民以百折不挠的精神走向了胜利、走向了辉煌!
同学们!第二幅图片的内容是18位农民签订承包责任书的姓名和手指印。在农村盛行集体合作生产的情形下,18位农民毅然决然地尝试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时代褒贬不一的争议声中取得良好的实践成果。这18位敢于“敢为天下人先”的“勇士”,推动了农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变革。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使农业产量不断攀升,农民的钱袋子越来越鼓,而18枚手指印,正是农民追求财富充满干劲的情感和精神浓缩——历史从这里转身,中国人民由“站起来”到“富起来”扭转了乾坤。
同学们!第三幅图片的内容是中国传统的剪纸艺术:憨态可掬的一男一女,笑嘻嘻地托举着一个被两条寓意着年年有余的“鱼”拱起来的大大“福”字,与现代中国第一个百年目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巧妙结合,凸显了我们国家在中国共产党的指引下,奋勇前进、势不可当。新时代新征程,中国在困难中砥砺前行,新冠肺炎疫情等困难无法阻挡中国人民迈向小康社会的坚定步伐,中国政府在控制疫情方面做出的努力彰显了负责任的大国形象。尤其现在,“9 899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832个贫困县全部摘帽,12.8万个贫困村全部出列,区域性整体贫困得到解决,完成了消除绝对贫困的艰巨任务,创造了又一个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我们见证着小康社会的实现,见证着中国人民由“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巨大飞跃。
同学们!三幅图片已经看完,但你我的青春永不散场,你我有足够的理由感到荣幸,也有足够的动力奋勇前行,更应把个人的追求与奋斗置于推动中华民族前行的伟大实践中,成就我们青年一代的共同荣光。
谢谢大家!
解说词的现场写作,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一种文化传承与理解。
综上思之,写作在“情境”中“感悟”出“情怀”的解说词时,应把握四个意识:角色意识(“我是谁”:解说员)、读者意识(“写给谁”:高中学生)、文体意识(“怎么写”:思维痕迹)和功能意识(“写什么”:图片内容和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