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为
【摘 要】解决传统教育督导方式中的一些痼疾,在督导方式上做出相应的改革创新,才能使学校在教育督导活动中获得更多的指导、服务与支持,促进学校效能的提升。本文以作者多年督学工作实践为基础,对教育督导方式变革进行了创新性研究,具有一定启示和示范意义。
【关键词】学校效能;教育督导;方式变革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671-7384(2022)01-023-03
2020年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新时代教育督导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为新时代教育督导体制机制改革做出系统设计,为全国各地教育督导创新发展指明了方向。文中强调新时代督导任务的同时,也明确了目前教育督导存在的突出问题,主要表现为教育督导权威性不够、督导结果运用不充分等,具体实践中督导方式还存在不灵活、僵化教条等问题。因此,面对以上问题,通过解决传统教育督导方式中的一些痼疾,在督导方式上做出相应的改革创新,才能使学校在教育督导活动中获得更多的指导、服务与支持,促进学校效能的提升。
学校效能的含义及影响因素
学校效能指的是“学校蕴藏的有利作用以及作用发挥”[1]。狭义地讲,可将学校效能局限在“学校对学生所产生的教学影响的程度”[2],经过国内外四十多年的研究,以及各级督导实践,大多数研究者和督学已跳出单纯的教学活动或学生成绩水平的桎梏,开始从“增值”角度看待学校效能。因此,学校效能是“学生各方面的素质在输出与输入对比时产生变化的部分”[3]。那么高效能的学校应当是考虑学生起点水平,并能给学生带来更大进步空间的学校。现如今,是否具有高效能,已经成为学校教育质量和现代化水平的重要衡量标准。
关于学校效能的影响因素,可以从客观和主观两方面因素分析。客观上看,教育方向、教育质量、教育内容、教育方法、学校办学条件、学校管理水平、校园文化等,都会对学校效能产生影响。此外,主观因素的作用也被提及,学校成员的个人特征、自我效能感、行为的态度、活动时的情绪状态等,都能对成员的行为效能产生重要影响,进而影响学校整体效能[4]。
传统教育督导方式的问题及其对学校效能的阻碍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教育督导在制度化、法律化方面,已经取得了长足进步,教育督导制度不断完善,督导队伍不断壮大,督导方面的法律法规也日趋丰富。然而,传统教育督导在适应学校的现代化进程、提升学校效能方面,存在着不可忽视的缺陷。
1.夸大教育督导的检查功能
由于教育督导的一项重要职责,就是为公众评估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所以势必要对各级各类学校的表现进行评估。然而在实际操作中,这项评估检查的职能却被过分夸大甚至是单一化了,这就导致学校以及公众对于教育督导部门的最深印象是其“检查者”的形象,这种固化的形象对于提升学校效能是极为不利的。
(1)导致教育督导部门与学校之间无法形成相互信赖的关系。为了应对督导部门检查,学校需要准备大量的评估材料、自评报告,还涉及谈话、开会、评测等一系列环节,如果类似检查太过频繁,就会打扰到学校的日常办学秩序,而且有形式主义的倾向,督导部门难以真正了解学校的问题,最终会影响到学校效能的提升。
(2)影响学校的革新动力。在检查的压力下,学校由于怕犯错怕担责的心理,可能在教育决策时畏首畏尾,压抑学校探索创新的积极性。
(3)检查标准统一化,忽视学校个性化发展。在教育督导部门的督导活动中,一个通常的做法就是一刀切,用统一的标准和指标体系评估区域内所有的学校,忽视了学校的个性化问题。这种做法会导致有些学校在统一的标准中迷失方向,为了达到要求丢失办学特色。
2.信息化水平不高,难以用数据资源为学校决策提供帮助
传统教育督导的信息化、数据化水平不高,无法用数据资源为学校决策提供帮助。在大数据时代,科学决策意味着学校必须掌握数据,要学会自动自发收集数据、分析数据,利用数据做决策。学校的数据化素养越高,就越有可能做出真正有利于学校长远发展、能够提升学校效能与办学质量的正确决策。
学校是存在数据短板的,迫切需要教育督导部门在数据方面高屋建瓴的指导和帮助。但是教育督导部门目前在数据化、信息化方面还存在明显缺陷,主要有数据资源分散、不全,数据分析方法单一,智能化功能欠缺,以及督导人员信息素质不高等问题[5]。这就导致督导部门无法为学校在数据上提供清晰全景式的帮助,也就无法在学校效能提升上有所助益。
3.督导方式多样性不足
督导可采用随机听课、查阅资料、列席会议、座谈走访、问卷调查、校园巡视等方式,但是各级督学通过走进课堂听课来了解“教”与“学”的督导次数却比较少,这样就无法在课堂上充分了解学生的行为表现、校风校纪,间接导致无法通过课堂上的学生表现了解学校管理水平。受到工作时间的限制,督学主要采取听听汇报、看资料、走访校园等方式进行教育督导,缺乏深入到学校一线的机会,对学校提出的问题往往停留在表面。
教育督导方式的未来革新方向
针对教育督导中出现的不利于学校效能提升的问题,未来在教育督导方面可采取有针对性的创新举措。
1.转变角色定位
督学及督导部门应该转变角色定位,教育督导从“检查者”变为“指导者”和“服务者”。教育督导在促进学校发展方面的功能支持主要有三个:检查、指导和服务[6]。对检查的突出强调导致指导和服务两项功能的相对弱化。未来的教育督导必然要以促进学校发展、提高学校效能为导向,所以重点不在于评估学校的既定水平,而在于教育督导能在多大程度上给予学校指导和帮助。
(1)納入多元主体,为学校打造多重服务网络。2012年,我国颁布《教育督导条例》强调督学、督政和评估监测一体化,这意味着教育督导部门在能力上能够整合多方资源。为了更好地为学校提供服务,教育督导活动还可以将第三方专业机构、大学科研组织团体以及社区等都纳入其中,这些机构有的可以为学校提供数据支持,有的为学校决策提供智力支持,有的为学校持续提供外界信息,都可以帮助学校提高教学质量、提升学校效能。
(2)在评估标准上将共性与个性相结合。考虑到不同学校的办学特色不同,在检查评估时,应当在基本的办学要求和评估标准的基础上,充分考虑学校的个性,在一些方面抓大放小。同时,还可以参考一些西方国家的做法,以教学质量、学校性质、学校特色等为划分类别,对不同类别的学校采用不同的评估标准,提高教育督导的效率,也使一些学校免去一些不必要检查带来的压力。
(3)打造高水平督学队伍,为学校提供专业化指导。为适应现代化教育督导的要求,应该着力培养一批拥有崭新视野、崭新经验和数据应用能力的专业督学。高水平督学队伍能够给学校带来准确、及时、一针见血的指导,从而让学校的发展更上一层楼。
2.加快信息化、数据化步伐
(1)使用现代化的技术工具。现代化信息技术工具的使用能使数据的收集、处理、决策迅捷到位,方便为学校提供外部数据支持。在这方面,北京市已做出有效尝试,“北京市教育督导信息管理应用系统”就在数据收集、教育督导评估、督学责任区网格化管理、教育舆情监测以及教育决策方面都发挥了作用[7]。这说明,教育督导部门在今后的发展中也要紧跟技术革新的步伐,使互联网技术的便利充分应用到教育的信息化、数据化进程当中,最终为学校的长久发展和效能提升提供全面的外部服务,帮助学校打开视野、提升能力。
(2)成立专门机构。加快教育督导部门的信息化,改革过去教育督导全面严谨但由于人工操作而费时费力效率低下的工作流程,应成立专门的教育督导信息化部门,在区域内推进教育督导的信息化建设与管理工作。如北京的教育督导部门内部又增设了信息化部门,对于组织搭建新的信息平台,建立全面的教育数据库,推进教育督导活动的信息化建设,都做出了强有力的保障。这些专门机构在提升教育督导部门整合数据能力的同时,也为学校查询数据、掌握外部信息、帮助做出科学决策提供了依据[8]。
3.后疫情时代的督导创新
在常规抗疫的背景下,教育督导应该转变工作思路,调整督导内容和工作重心。疫情中,我们利用视频会议、现场视频督导等工作形式,发挥了较好的监督作用。在后疫情时代,应该研究如何发挥教育督导的作用,尤其是利用信息化手段、利用数据结果提升学校效能,加强教育督导评估的专业化、创新化、科学化。实践中应加强对学校资源管理的督导,在评价标准上加大对教育活动过程的权重,鼓励特色办学、个性发展,评估标准做到模式相同数量不同,全面提升学校效能。
参考文献
孙绵涛,洪哲.学校效能初探[J]. 教育与经济,1994(3).
张煜. 学校效能评价——一种对学校进行综合评价与质量监控的理论与方法[J].中小学管理,1997( Z1) : 62-63.
Japp Scheerens,Cees Glas,Sally M.Thomas:Education,Assessment,And Monitoring,A systemic Approach,Swets&Zeitlinger Publisher,2003: 304.
郑丽君. 影响学校组织效能的因素分析[J]. 现代教育科学,2005(6).
[7]赵丽娟,周航.“互联网+”时代教育督导信息化建设的机遇、挑战与对策[J]. 中國电化教育,2018(7).
杨帆.学校决策现代化与教育督导方式变革[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20(4).
杨宗凯. 信息化驱动教育督导现代化[J].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7(7).